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傅里叶告别 > 第9章 纸条

傅里叶告别 第9章 纸条

作者:日出月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15:32:45 来源:文学城

历史课的铃声像块投入静水的石头,在喧闹的教室里漾开一圈圈涟漪。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打在讲台上,粉笔灰在光柱里悠悠浮动,像被施了魔法的金色尘埃。曲桴生把历史笔记本往前推了推,深棕色的封面上,恐龙磁贴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节是“中国近代史”专题,老师抱着厚厚的教案走进来时,眉头微蹙,显然没打算让这堂课轻松度过。“上节课讲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扫过全班,“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轻了许多。曲桴生的指尖在笔记本上顿了顿,翻开的页面停留在“三民主义”那章,页边的小恐龙正举着“民族、民权、民生”三个小旗子,尾巴翘得老高。她对这类论述题向来不太擅长,比起“为什么必然发生”,她更喜欢“发生了什么”这种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像解物理题时的确定条件,清晰又可靠。

“曲桴生,”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像道突如其来的附加题,“你来说说看法。”

曲桴生的心跳漏了一拍,握着笔的手指猛地收紧。她站起身时,银边眼镜后的目光有些发慌,扫过笔记本上的关键词,却觉得那些字像在跳舞,怎么也抓不住重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必然产物...”她的声音有点发紧,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因为...因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话说到一半,突然卡壳了。那些平时烂熟于心的知识点,此刻像散落在磁场里的铁屑,混乱地缠在一起,怎么也理不出清晰的逻辑。教室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后排传来低低的窃笑,像细小的针,轻轻刺着她的耳膜。

她的指尖微微发颤,目光下意识地往旁边瞟——宁晚枫正低着头,黑框眼镜滑到鼻尖,露出光洁的额头。她的手指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很轻,却在这寂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老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继续说,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它的必然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曲桴生的脸颊有点发烫,喉咙像被砂纸磨过似的干涩。她张了张嘴,想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就在这时,一张折叠起来的小纸条突然从旁边递过来,边缘微微发皱,显然是匆忙间撕下来的草稿纸。

宁晚枫的动作很快,像只偷藏松果的松鼠,指尖把纸条往她这边推了推,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飞快地瞟了老师一眼,又转回头假装看书,耳根却悄悄泛红。

曲桴生的心跳得像要撞破胸膛。她用指尖捏住纸条的一角,飞快地展开——上面是宁晚枫娟秀的字迹,带着点潦草的急切:“从‘历史必然性’入手,举两个例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基础)、民众思想觉醒(思想基础),联系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

字迹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嘴角翘得老高,像在说“加油”。

那些混乱的知识点突然像被按了排序键,瞬间清晰起来。曲桴生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辛亥革命的必然性,首先体现在经济基础的成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迫切需要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这为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她的声音渐渐平稳,像溪流找到了正确的河道:“其次是思想基础的积累。洋务运动的器物变革、戊戌变法的制度尝试相继失败,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辛丑条约》签订后,民众对清政府的失望达到顶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思想觉醒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教室里响起低低的惊叹。谁也没想到刚才还卡壳的曲桴生,突然能说得如此条理清晰,连那些专业术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老师的眉头渐渐舒展,点了点头:“很好,逻辑清晰,例子恰当。请坐。”

曲桴生坐下时,指尖还捏着那张纸条,纸页被汗浸湿了一角。她把纸条悄悄塞进历史笔记本,正好夹在画着小恐龙的那页,笑脸对着恐龙的鼻尖,像在进行一场秘密对话。

她往宁晚枫那边瞥了一眼,对方正好也看过来,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笑意,还偷偷比了个“OK”的手势。阳光落在她的低马尾上,发梢泛着浅金的光泽,像撒了把碎金。曲桴生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耳根的热度还没退去,心里却像解出了一道难题,松快又踏实。

“刚才说得真好,”下课后,宁晚枫凑过来,声音里带着点小得意,“我还以为你要卡到下课呢。”她的手指在曲桴生的笔记本上轻轻点着,“你举的例子比我写在纸条上的还全,连‘预备立宪的骗局’都加上了,厉害啊。”

曲桴生的指尖在纸条上反复摩挲,上面的字迹已经有点模糊,却依然能看出书写时的急切。“谢谢。”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我对论述题不太拿手,总抓不住重点。”

“我教你个诀窍啊,”宁晚枫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在传授什么独门秘籍,“历史论述题就像剥洋葱,先找最外面的‘必然性’,再一层层往里剥经济、政治、思想这些层面,最后举两个例子当调料,保证错不了。”她说着,还真的用手指比了个剥洋葱的动作,引得曲桴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宁晚枫第一次见她笑得这么明显,不是嘴角微微上扬的那种,而是真的弯起了眼睛,银边眼镜后的目光柔和得像融化的雪。阳光落在她的头发上,发梢的碎金和眼底的笑意混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好看。

“你笑起来挺好看的。”宁晚枫脱口而出,说完才觉得不妥,脸颊瞬间红透了,像熟透的苹果,“我...我是说,你平时总皱着眉,笑起来比较...比较亲切。”

曲桴生的耳根也跟着发烫,她低下头假装整理笔记,指尖却在那张纸条上画了个小小的对勾,像给宁晚枫的答案打了满分。“你的诀窍很有用,”她转移话题,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暖意,“下次...下次我再卡壳,还能问你吗?”

宁晚枫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小灯笼:“当然可以!随时待命!”她从笔袋里掏出支荧光笔,在曲桴生的笔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星星,“这是我的‘求助信号’,你看到这个星星,就知道我随时能帮你。”

黄色的星星在纸页上格外显眼,像个小小的太阳。曲桴生看着它,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头疼的论述题,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下午的自习课,曲桴生试着做了道关于“五四运动历史必然性”的论述题。她想起宁晚枫的“剥洋葱理论”,先写下“必然性”三个字,然后逐层分析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政治背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最后举了“抵制日货运动”和“学生罢课游行”两个例子。

写完后,她把卷子往宁晚枫那边推了推,动作带着点试探的紧张。宁晚枫拿起笔,在卷子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写着“perfect!”,末尾还加了个举着旗子的小恐龙,和曲桴生画的那只像亲兄弟。

“你看,”宁晚枫的声音里带着点小骄傲,“掌握诀窍就不难了吧?其实历史和物理很像,都有内在的逻辑链,找到那个链条,就能顺藤摸瓜。”

曲桴生看着卷子上的笑脸,突然觉得宁晚枫说得很对。无论是物理公式还是历史事件,背后都藏着看不见的逻辑线,而宁晚枫就像那个帮她找到线头的人,轻轻一拉,混乱的线团就变得条理分明。

放学时,曲桴生收拾书包,发现那张历史课的纸条被宁晚枫用胶带贴在了笔记本的内页,旁边还画了两只背靠背的小恐龙,一只举着物理公式,一只举着历史事件,像在守护这个小小的秘密。

她摸了摸那两只小恐龙,指尖传来纸页的温热。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把纸条上的字迹染成暖暖的金色,像给这段默契的互动镀上了层糖霜。

走到校门口时,宁晚枫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个小小的笔记本:“这个给你,”她把本子往曲桴生手里塞,“里面记了我总结的论述题技巧,还有常考的切入点,你可以看看。”

曲桴生翻开本子,发现里面不仅有历史知识点,还有很多可爱的小插画,在“历史必然性”旁边画了个滚雪球的小人,在“经济基础”旁边画了堆金币,像本有趣的漫画书。

“谢谢。”曲桴生的声音里带着点真诚的暖意。

“谢什么呀,”宁晚枫摆摆手,低马尾在身后晃了晃,“下次物理题我卡壳,你也得帮我啊。”

曲桴生点点头,看着宁晚枫跑远的背影,突然觉得手里的笔记本沉甸甸的,像装着满满的星光。她想起历史课上那个紧张的瞬间,想起那张及时递来的纸条,想起两人相视一笑的默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很踏实。

有些帮助不需要刻意道谢,有些默契也不需要刻意言说,就像物理公式和历史事件,无声无息,却自有其存在的意义。而宁晚枫,就是那个让她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