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郎要我干翻所有人 > 第49章 第 49 章

夫郎要我干翻所有人 第49章 第 49 章

作者:坏蛋猫两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9:17:13 来源:文学城

村民眼热又好奇,一时之间姜家门庭若市,从早到晚没断过人。

凑热闹的居多,毕竟村里难得出一件新鲜事。

上一回还是去年谢家真假少爷的事。只是那回没甚热闹可看。谢宝得了消息一溜烟跑县城认亲,一去不复返。谢行是隔壁几月后天寒地冻时回来的。等村民知道热闹已经过去了。

也有诚心问价的,听到要价四十两一亩众村民咋舌。

“姜富和王桂花莫不是疯了?下河湾都卖不了四十两。”

姜富对村民的冷嘲热讽嗤之以鼻。消息刚放出来,周猎户天没亮就上门,他的地抢手着呢,可不得要高价。

别说四十两,大山村许多人家连一两现银都拿不出来。

村民自给自足,粮食自己种,鸡鸭自己养,还有自己织布纺衣的。村民手里有粮但不一定有银子。

需要银两购买的生活物资,多数村民还得把手头的粮食换成银两再去购买。钱还没捂热就换出去了,相当于另一种方式的以物换物。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村民得需求不断被压缩,基本只剩吃穿能让自己活着的需求。大伙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是不苦,只是习惯了苦,于是觉得一切正常。

“你们真想卖地还是想坑人钱?哪有中等地卖四十两的?”

“年前想卖姜明换钱,年后卖地换钱。姜家的,你们别不是犯了事?到时不会连累咱们吧?”

村民越说越离谱,众人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凑出几十版的故事。没一版是好的。

姜富和王桂花本来都不是好脾气的人。以前还能装着,自冥婚一事后名声差了,渐渐地懒得装了,开始暴露自己的真本性。

他们一开始还能忍着回答村民各种问题。有羡慕姜家足足有二十亩地的,自然也有眼红说风凉话的。王桂花一听别人唱衰她家顿时就装不下去了。嫁的好一直是王桂花人生中引以为傲的事情。

“姜成不在,姜明这个免费劳力也跑了。姜家是越来越不行了。现在落到要卖地过活。”

张婆开个头,其他村民当即不管不顾当着两人的面说起来。没一句是姜富和王桂花爱听的。

“没见有甚大事啊,也不像过不下去的样子,好好的怎么要卖地呢?问也不肯说,难不成真犯了事?”说话的瘦高个好奇地抓耳挠腮。

“指不定是姜财来在外面犯了事要使银子嘞。毕竟就一个儿子也不能不管吧。”

“不能吧。姜家小子不一直在外边读书嘛。”

“读了十几年也不见读出甚来。姜家小子以前瞧着是个好的,实则不然。年前那回可是把姜明押在家里。要不是谢家小子去得快,夫郎都要没了。这事搁你你乐意?”

旁边的村民挠着头不说话。年前不还说姜明克亲就姜富两口子心善养大他,怎么现在口风变了?

他愣愣地想着,咋谢家小子没事哩。年前还是里长到县城把人拉回来,听说那时病得不大行了,想着落叶归根才把人拉回来。怎么跟姜明成亲后,日子越过越好了。每回从谢家门前屋后过总飘着肉香,可真馋死个人了。

“姜明是不是克亲还说不定呢。”农家汉子说话直接,他这么想就这么当着姜富两口子的面说出来。“瞧姜富一家不都活得好好的。这都十几年了也没见克着谁了。”

那姜明克亲的说法是从哪来的。他笨想不到,聪明点的却马上想通其中的脉络。

“姜家竹林那边的地,还有下河湾那边的地。我记得以前都是姜成攒下来的家底。”

这一句话在姜家院中炸开锅,众村民情绪更是高涨。

提起姜成,大山村年纪大点的村民还有印象。

姜成是大山村唯一的木匠,以前村里打家具都要找姜成。姜成手艺好不偷工减料,收费便宜。又是在村里头,村民能时不时上门看到自家订做的家具,安心得很。姜成死后,大山村要打家具只能到大河村找木匠,还得自己拉回来。

姜成人好,往常村里谁家桌子凳子坏了,自己修不好的,姜成有空就免费帮忙修。他死时,全村人都来送他。

说起姜成不少村民又念起他的好,说起姜成的旧事。

“姜成就该再娶一个,生个小子给自己摔盆。王媒婆给他介绍的寡妇多好啊,可能生了。还有黄花大闺女愿意跟他的,偏偏他都不稀罕。说怕后娘欺负他家哥儿,他有他家哥儿就够了。”

那村民压低声音,实则依旧用所有人都听得到的声音继续说:“姜成还说家底都是给他家哥儿攒的,等他死了都留给他家哥儿。”

这话不是没人说过。

姜成死后家产给了姜富,村里就议论纷纷。不过自从姜明克亲的说法出来后,渐渐地就没村民再说了。

那村民说完自己有些疑惑,姜成最后怎么把家底留给姜富了。难不成是他记错了?

“姜成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他有些疑惑。毕竟十几年都过去了,记混了也有可能。

“说过说过。”很快有村民附和他:“还说要多给姜明攒两亩下河湾的黑土地嘞。我当时就说谁要是娶了姜明就有福咯。可惜我家当时没小子。”

院中的讨论由“一亩地卖甚价钱”到“为甚卖地”,再说到姜成身上。现在开始说起姜成的家底有多少,最后为何给了姜富。

听得姜富大汗淋漓。

王桂花又气又怕操起扫把挥过去,破口大骂:“去去去,瞎凑甚热闹。”

村民一开始的恭维,王桂花听得得意。她自幼矮小不好婚配,当时嫁给姜富时穷得叮当响,还是姜成替姜富出的聘礼摆的酒席。哪曾想后来姜成死了,她家的日子蒸蒸日上了。

说到要卖地的事,王桂花心生不爽有些不舍。毕竟有二十亩地是多让人羡慕的事。可一想到要自己耕种。王桂花又苦着脸。

想到筹到银子,姜财来做上买卖很快能大富大贵,心情马上畅快起来。

该死的泥腿子见识浅短,等它儿子飞黄腾达,他们一家要搬去清溪镇住。这些泥腿子以后想见她还得着看门的通报呢。谁爱种地谁种去,活该他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结果不知是谁开的头扯到姜成身上去,村民越说越兴奋,一边用怀疑的眼光把他夫妻俩扫了个遍。姜富还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王桂花可忍不了。

她本来就看村民不顺眼,加之现在觉得自己很快能当有钱的太太了,尾巴已经翘起来,更不待见村民。

“一群穷光蛋聚我家,连一亩地的银子都凑不出来,光凑热闹来了。我可不招待你们。”王桂花开始赶人。

她说话难听,村民还是不肯走闹着在起哄:“王桂花,你说说姜成为甚把家产都给了你家姜富?”

“姜成当时死得意外,姜明还没灶台高,可不是姜富说啥就是啥。”

王桂翻着白眼无赖道:“我儿子给他摔盆了。不给我家难不成给你?哪有把家产给哥儿的,最后嫁出去不都便宜别人家了。快走快走,别踩脏我家的地。”

“王桂花你说话忒难听。没见过哪家往外赶人的。大伙来问问价都不行。”

“你们还真想四十两一亩地卖给周猎户?忒坑人。下河湾都卖不到四十两。”

“有本事他去买下河湾的地啊。他不要有的是人抢着要。”王桂花推搡着村民离开,姜富还在一边“见谅见谅”挂着假笑。

锁上院门两口子气急败坏。

“儿子又来催了。得想个办法。”姜富恨恨地看着院门,气愤村民的闲言碎语,更气愤周正不识好歹不肯出四十两。

王桂花坐在院中石板上想着衣服没洗心中发愁,怎得一天到头没完没了的要干活。不行,她不能过这样的日子。儿子可是说了,以后要买两个奴才伺候她。

“当家的,你说儿子的买卖真能成?”王桂花不聪明但也觉得投几百两能收回几千上万两的买卖渗人。这么好的事谁不藏着掖着,还能拉他儿子一起?

姜富咬着牙下定决心:“富贵险中求。没问题的。”

他这么一说,王桂花真信了。几十年来,她一直靠着自己的男人,姜富也让她真靠住了。她不缺吃喝,家里的活有姜明干,日子过的好。她对自己的男人有信心,只以为这次跟以前一样,他说行就一定能行。

姜财来没说做什么买卖,但姜富多多少少猜出一些。

一本万利的买卖都写在夏律中呢,诸如放印子钱、私设赌场、走私盐铁、与胡人通商等。

这些被官府抓住是要下大狱的,姜富想着有些害怕。但想到其中的暴利,他很快又给自己和王桂花下定心丸:“有甚可怕的?青天大老爷都一起能出甚事。财儿能遇到这等好事,是祖宗保佑,是咱家的机遇。”

“那是,我儿子好本事。”王桂花美滋滋地想。

她家很快就要有两桩喜事。官老爷的庶女看上姜财来,他们家不讲究嫡庶,只要是老爷家的女儿就了不得,那得抬多少嫁妆进门。姜云也要嫁给老爷的侄子,虽然是做妾但也是有人伺候的,真能带她吃香喝辣,不枉她辛苦呵护姜云十几年。

村民忙着春种闹过一阵,姜家很快没了动静。没人上门,姜富两口子反倒急了。姜财来那还等着银子呢,要是银子不够到嘴的鸭子飞了可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