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行三人都不认识他。
小厮跑过来说明缘由:“先前我们少爷在满庭芳为各位打抱不平。可惜几位走得急,没看见我们少爷把狗眼看人低的掌柜骂得狗血淋头。少爷想见一见几位,若是少爷喜欢,这副锦鲤戏莲我们少爷要了。”
“几位一出满庭芳就不见踪影,可让我一顿好找。”
芳婶带着他们钻小巷,可不就是没了身影嘛。
姜明有些奇怪,哪来这么莫名其妙的人,突然冒出来说要见他们。对方有下人伺候,难不成是谢行以前认识的人,或者是他那个神秘的好友。
可小厮话里话外又不像认识他们,其中是否有隐情?
他心里有些兴奋,好像马上就要知道谢行的秘密。姜明看向一脸懵的谢吉有些担心,多一个人知道对谢行有没有影响?
有谢吉在,谢行不担心遇到危险。且看小厮的态度,来者是友不是敌。
只是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而来,难不成真是为绣品来的?管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膏药,去了便知。
小厮把众人带到清溪镇上的一间酒楼。酒楼只有两层,楼下堂食楼上是包间。小厮推开其中一间弯着腰请众人进去。
令谢行惊讶的是,里面的年轻郎君穿的并不是绫罗绸缎,只是一袭简单的靛蓝粗棉的长衫。
他面如冠玉,目光清正,看起来是个翩翩少年郎。
年轻的郎君未语先笑:“诸位,请坐。”
谢行开门见山:“少爷有所不知,我们不是清溪镇上的,回家要走好长一段路。再耽搁下去只怕天黑都到不了家。为免家人担心,少爷不妨有话直说。”
原来不是谢行认识的人。姜明有些失望,但对方找他们有甚事,他又生起了些好奇。
“郎君爽快。”唐见明失笑。自己以前最烦婆婆妈妈之人,怎么进官场几年说话反而弯弯绕绕,生怕有不周全的地方。
“在下姓唐,家中排行第七,兄台若是不介意的话,不妨叫我一声唐七。”
“在下谢行。这位是我的三叔谢吉。”见唐七没有说全名谢行没有追问,介绍姜明的时候他顿了顿:“这是我的夫郎姜氏。”
没办法,入乡随俗吧。
唐七礼数周全朝三人见礼后缓缓地说:“不瞒各位,我是徽州人士。满芳庭是我舅家的产业。济源地处偏僻鞭长莫及,管理上难免有所松懈。在下也是刚刚得知掌柜瞒上欺下的种种恶行,如今已修书加急送往徽州。满芳庭决不允许店大欺客的事情。”
“百弊从生,让诸位受辱,我实在是过意不去。故在此设宴向诸位赔个不是。”
难怪,又是酒楼又是小厮,怎么会穿着粗棉衣呢。原来是搞“微服私访”的戏码。
“好说好说。”谢行拱手道,态度很好就是不说不怪罪的话。
不过是遇到欺软怕硬的恶人罢了,谢行不把掌柜放在眼里。
谢吉和姜明也不在意,但他们却说“见多了”,由此而不在意。真真是让谢行心酸,他反而在意起来。
唐见明微愣,以往他话说到这个份上,别说怪罪,他人反要倒过来宽慰他。毕竟他一不知情,二又一力承担过错并亲自赔不是。
多难得啊。
就算他人心中不服,面上也得笑盈盈的夸他一句好担当,很快他们会一片和谐,当一切没发生过。
可能是,乡下小民比较直接?或者听不懂他的话?
不过瞬息,唐见明就恢复过来。
在翰林闲散两年,许是读书读麻了。到地方上,他想要干实事,行事利索。怎么又不自觉把京城那一套带过来了?
唐见明说:“我是真心实意向各位赔不是的。”
“除此之外,倒还有一件事。诸位意卖与满芳庭的绣品,可否让我一观。我出个价,你们看合不合适?”
且不论唐七真心还是假意,他想买谢行等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丝绸一展开,唐七心道果然。
济源能拿得出手的绣品只有此人的手艺。
难怪掌柜不想升去济源反而要留在清溪镇,想来不是故土难离。观他今日行事,往常恐怕没少狗眼看人低。他敢这般,想必其中没少贪。
不过区区一个掌柜,脱离管控就如此嚣张。整个夏国,又有多少官员如他这般呢。
唐见明深感任重道远。其他地方他管不着,但他既然到济源,那济源的一切他管定了。
“不知诸位想出甚价?”唐见面看一眼姜明的手,见他手指粗糙指节粗大知道不是刺绣之人觉得有些遗憾。
他的小舅舅曾出高价想要邓书元到州府专门为满芳庭刺绣,可惜被拒绝了。绣技如此出神入化的人不是没有,但不为财富所动之人反而稀少。
众所周知,买卖最好让对方先出价。谢行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懂套路,他一副乡下人的憨憨模样:“少爷若是有意,不妨开门见山。扯来扯去忒没意思。我们也不懂这些。”
唐见明只道乡下人质朴,伸出三根手指按以往价格:“三百两如何?”
“少爷心不诚啊。我们虽然不懂,可也不是第一次做生意,更不会是最后一次。”谢行继续笑着说,看着脸上有些不开心。
“四百两。”唐见明这下看不出谢行的质朴了。
清溪镇毕竟是个小地方,注定出不了高价。但差一百两对唐见明来说也没甚,就当给对方赔不是了。
怎料,谢行还不满足:“这又不是菜市场买菜。少爷给个诚心价,我也懒得跟你讨价还价。我们还赶着回家呢。”
“四百两在清溪镇可是够一家三口吃喝花用几十年了。”
唐见明抬头看去,谢行依旧微笑着,脸上还是憨憨的模样。他的夫郎站在一边神在在的看不出什么。
反而是他三叔情绪波动最大,低着头看着不敢喘气的样子。
“……”唐见明:“郎君有所不知,再好的绣品在清溪镇也绝对卖不出四百两的高价,得往州府去。这一来一回,马要吃草人要吃饭,处处都要使银子。”
谢行自然知道清溪镇卖不出高价,但他们运到州府甚至京城,只会翻着倍卖,绝对不会亏。
看唐七的态度,谢行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邓书元的手艺。
但这副绣品据芳婶所说,用料珍贵且针法复杂,谢行觉得价格还能往上加一些。
双方有来有回,唐见明最多只愿出到五百两。谢行见磨不上去只好作罢。
谢吉思考后还是决定卖给唐见明。不是他不相信谢行卖不出高价,只是他太急着要银子。
邓书元身体不好,郎中说不能操劳,吃食方面也要用心。可邓书元肠胃弱,受不住荤腥。最好用人参等温补的药材慢慢补。药材的味道本身就不好,再配上谢吉或邓书元的手艺简直是灾难。有了银子,谢吉想请一个厨娘。
钱货两清,唐见明邀他们吃饭再走。谢吉急着回家告诉邓书元这个好消息,根本就不肯再等。
见留不住他们,唐见明状似无意地说:“方才在满芳庭,除掌柜外还有两人一起刁难你们。看他们的样子跟你们相熟,你们可要小心。”
谢行脚步一顿:“唐兄何出此言?他俩是我夫郎的堂兄弟。”
唐见明不答反问道:“既是自家人,怎还在外人面前为难自家兄弟。”
谢行直言不讳:“因为他们心眼坏,心思恶毒呗,还能是什么。”
他心念电闪,难不成唐见明不是为绣品而来的。
“说来也怪。都是泥腿子出身,也不知道姜财来兄弟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掌柜口中的姜少爷了。”谢行笑着看向唐见明:“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人果然直接,他喜欢。唐见明笑着目送他们出门:“那可真是一件怪事。”
谢行一时之间分不清他的意图。难不成真是为绣品而来的?如果是为姜财来兄弟来的,那姜家兄弟,不,应该说是姜财来有什么特别的?
小厮进包间把房门关上:“少爷,可要我把绣品送到满庭芳?”
唐见明勾起嘴角打开仔细欣赏:“我占一回小舅舅的便宜。算我私人买的,你找人加急送回京城。跟夫人说是我特意买来给她的。”
这胖乎乎的锦鲤,夫人一定会喜欢。
“跟夫人说花两千两买的。看能不能走公中的账。”意思是让夫人给他报销。
小厮无奈:“少爷,只怕少夫人不信。”
“那说一千两。”
末了,唐见明又说:“罢了,晚间待我修书一封给夫人,你再找人一起送去。多说多错,让人不要多嘴。”
小厮应是,提醒他道:“少爷,我们到清溪已有数日,县丞那边已经有所怀疑。师爷来信催我们回去。”
唐见明的心情立马跟着变阴。
好一个县丞。
区区一个县丞,还想管到县令头上不成?
唐见明舅家是皇商,夫人是三品大员之女,唐父是户部四品大员。唐见明高中后在翰林两年,原济源县令致仕后得以下放到地方。
唐见明是个有抱负的人,他想要实权而不是两袖清风的翰林。
没想到刚到地方,县丞面上不敢得罪他,实则他的政令在济源处处推行不下去。
师爷一查,原来是县丞搞的鬼。
唐见明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还想靠在济源做出实绩得以高升,而不是等他父亲或岳父捞他回去。
那也太跌价了。
但哪怕他家世显赫,在济源一时还真拿县丞没办法。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县丞,县丞整个家族盘踞济源多年早就是地头蛇般的存在,只手遮天,其中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唐见明下了一番功夫才查清县丞的关系网,他一边隐忍一边继续打探,以期一举拿下县丞及其家族。
打蛇当打七寸,若是不能一招毙命,县丞那老贼定会反咬他一口。
唐见明最近查到县丞的一个族弟私设赌场,外加放印子钱,害得不少老百姓家破人亡。他自然不可能不管。
县城查得严,他们转移到下辖的乡镇。清溪镇是济源县最贫困的镇,唐见明也是万万想不到对方竟然转移到这里。
查到清溪镇,自然查到姜财来与县丞族弟臭味相投,是他的狗腿子之一。
至于姜财来有没有参与其中,参与程度有多深,还考查证。
对此,谢行等人一无所知。
今天开始正常更新啦。目前还是隔日更,有榜就随榜更。
后续应该不会凌晨更新了,改为白天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第 4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