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从地上起来揉着发疼的手腕:“我既已出嫁,自是要回夫家操持家务。”
“出嫁?”姜财来怪笑道,嘶嘶吐出蛇信子:“无媒无聘与人苟合可是要浸猪笼的,明哥儿可不要乱说话。”
王桂花蒙头转向,以为姜财来不知道姜明出嫁的事。她正要解释:“儿啊,姜明他快要......”快要死了,我跟你爹怕花钱干脆扔给谢家,哪想到他命硬没死。
姜财来打断她的话:“明哥儿又不是没长辈,三媒六聘什么都没有,这门亲事姜家不认。就算是里长还能抢人不成?”
成亲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但六礼多是官僚士人的婚礼,平民百姓根本无力备礼,多求简便。像大山村这般贫苦的山村,多是只行纳采、亲迎两礼。如谢行姜明这般直接上门的也有。虽不合礼制,但也没人说过不是。
真要挑刺也能挑出不合制的地方。但也没有像姜财来这般,哥儿都到别人家了还反悔的。
男子不过被笑话几声,姑娘哥儿失了身哪还有活路。要么剃了头发当姑子去,要么跳河上吊保全名声。
姜明心念电转,姜财来是什么意思?他想要自己死?难不成他知道了那件事?姜财来脸上恶意满满,姜明又觉不对。自从跌脚后,姜财来性子更为阴森,但他向来不是能忍耐的性子,他不可能知道那件事的。如果知道了,姜财来绝对会直接报复,他更倾向于直接见血、施于暴力。
那他想要什么?
姜富爱财,小眼睛一转立即明白过来。谢家想一个铜板不出把姜明娶回去,想都别想。他盘算着要谢行出多少聘礼。姜富眼里不由流露出贪婪的神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姜明的亲事要我点头才成。谢行想娶你自然要拿出诚意来。”
姜财来看向姜富满意地点点头。虽然蠢但也不算没药救。
太阳越升越高,姜明站在阴影里看不清神色,高高的院墙罩住他。
姜富贪财,姜财来阴险,王桂花愚蠢。姜明冷眼看着他们站在阳光下,身影跟院墙的阴影混在一起。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脑袋偷偷摸摸地探出来。
是谢铁狗,谢实的朋友。前几日凿冰,一口一个谢大哥叫得可欢。那么,他听到多少,会到谢家搬救兵吗?要知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生存之道。
王桂花在姜财来的指使下逼近,要把姜明锁起来。
姜明摸到怀里硬邦邦的心安不少。除了三百一十六文,他还藏着一把锋利的小刀。
谢行在镇上买来切水果的。姜明不知道谢行什么毛病,家里有一把菜刀了,他非要买一把小刀当水果刀,还说什么切菜切水果要分开才卫生。这寒冬腊月哪来的水果卖?但谢行就是买了,姜明来姜家之前顺走防身。
他不是甩不开姜家人,就算多一个姜财来又如何?姜财来一个跌脚的,拦得住他?
姜家想借机把他困住,他何尝不想借机摆脱姜家。若是能结怨最好,以后动起手更名正言顺。
不管姜富一家如何待他,只要姜富是他的大伯,于世人眼中他永远得念姜富的养育之恩,处处掣肘,多不讲道理的世道啊。
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王桂花拧着姜明进屋落了锁才放下心来。刚刚姜明眼神可怕极了,冷得让她心里发寒。
“呸呸,赔钱货还能闹出什么风波来不成。”想到姜富姜财来都在,王桂花心里安定不少,想不明白自己在怕什么。但到底不敢单独跟姜明在一起,慌慌张张地跑了。
姜云中午还在睡,王桂花带姜明进屋才把他吵醒。姜云一肚子火气在看到光鲜亮丽的姜明时清醒过来。
“娘,姜明哪来的新衣裳?脱下来给我试试。”
姜云被王桂花拉出来还在嚷着要抢姜明的新衣,被姜财来瞪了几眼后不敢再闹。不知怎得,姜云从小就有点怕这个哥哥。
“爹娘,你们真是做了糊涂事。”
被儿子当面指责,姜富脸上有些挂不住:“当时以为姜明要死了,都怪谢勇仗着里长的身份逼我出钱请郎中。哪成想人竟又好了。”
“说不定是谢家和姜明商量好的,骗我哩。想不花一个铜子就把人带走,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姜富越说越觉得有道理。
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又活了呢?
幸好儿子回来识破奸人诡计。只要把姜明扣在这里,不怕谢行不给聘金。
“谢行的身家可不少。聘金要一百两。”姜富伸出一根手指想了想:“不,要两百两。”
王桂花想得一脸激动,姜明值一百两,不,两百两?
娶媳妇不过二三两的聘金,家境好的顶破天不过五两。两百两都能给姜财来娶十个、二十个......好多个媳妇了。
姜财来眼中流露出不屑,没见识的农户整日盯着三瓜两枣。两百两算什么?姜富和王桂花沉浸在即将暴富的幻想中没注意到。
“上门赶着不是买卖。等谢家人上门赶出去就是。姜明的婚事我自有安排。”姜财来懒得多说。反正有他在出不了幺蛾子。
王桂花不解,姜明都嫁给谢行了,许多人都见到了,姜明的婚事还能怎么安排?谁还会要他这个二手货不成?按她说的,押着姜明去谢家换两百两要紧。听说谢家小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可别让他把自家的两百两花完了。王桂花追问,姜财来不搭理他。
姜财来早就不耐烦了。
在镇上他偶然见到姜明,以为认错人了。幸好他留了个心眼,遇到村里其他人时多问了一嘴。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对蠢货竟然把姜明嫁出去了。
他们也不想想,姜明嫁出去后,家里的活谁来干?
姜明一把力气下地可不比一般男子差。聘金能养他们几载?钱总有花完的一天。还不如留着人在身边,有姜明在就一直有人伺候他们一家。
姜财来想到镇上的那位,可惜对方不喜欢姜明这类高大的哥儿。不过没关系,他还有姜云,只要姜云笼络住对方......
要是成事,区区两百两,姜财来不放在眼里。有姜明干活,姜家乱不了不会拖后腿。要是不成,他还能回大山村,有姜明养着也不算辛苦。
幸好他及时回来了。
姜财来正想嘱咐姜富几句,门外传来敲门声。声音不大,但敲门声很急。
谢家来的竟然如此之快?看来谢家在村里人缘不错。姜财来看向左右两家:谢家、杨家,想必是这两家通风报信。不知天高地厚,以后他一并收拾了。
姜财来不慌不忙地说:“爹,把门打开。我不信,一个小小的里长还能越过乡绅去不成。”
姜明没有全盘信任谢铁狗,比起谢铁狗,他更信谢行。说好中午要一起祭祖,他赌谢行重视他,答应的事不会失诺。他没回来他一定会来找他。
姜明趴在窗台边神色莫辨。谢家偏僻,就算谢铁狗前去报信也没有这么快回来的。
还有谁会来姜家?
敲门声急促,想来不是好事。
姜明不由勾起唇角。不管是谁,他乐得看姜家的倒霉。
院门刚开一条缝,姜富还没看清来人就被挤到一边去。来人挤进姜家院子,随着一声“亲家”的喊声,院门重新被关上。
姜富一头雾水骂道:“谁跟你是亲家?”
姜财来见到王桂花瞬间发白的脸色,心知不妙,暗地升恨。该死,这个家毫无助他之力,反而处处拖后腿。看王桂花这般,定是又做了蠢事。
姜明看着院子里挤进来的五男一女,皆是体格健硕之人,只是姜明都不认识。
“亲家,这就是我家的好儿媳吧。”那老婆子看向姜云问道,眼神湿冷,吓得姜云躲到王桂花身后。
他哆哆嗦嗦:“胡说,我不认识你。”
老婆子怪笑一声说:“好儿媳,等回了家自然就认识了。”
“刘婆子,这是我的哥儿,可不配你家长殇。”王桂花护住姜云。
听到王桂花一口一个长殇,表情嫌弃,刘婆子浑浊的眼里都是恨意。她可怜的儿啊。
刘家几个汉子听了更是火大。他们一家感情好,小弟自小身体不好但乖巧懂事。他们一家小心照料,今年小弟十六可身体更不好了,他们一家原是想着娶亲冲喜。结果,可怜的小弟等不到人便去了。自小弟去后,刘婆子整日浑浑噩噩,恨不得跟着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久前刘婆子梦到刘小弟夜里喊冷喊饿,找道士来问,他们一家才知道:小弟夭折不能葬在祖坟里孤身一人,他又没下过庖屋,就只能饿着。
于是,他们一家起了冥婚的想法。还是姜家主动找的他们,刘家合过八字是极为相称的,且姜家的孩子又是个勤快的,刘婆子更满意了。
两家虽不是正经的姻亲,但毕竟还是沾了点关系。王桂花推脱几次刘婆子都认了。但她还是怕姜家耍赖毕竟这事不光彩,托了人来大山村打听才知道,姜家前几日刚嫁了哥儿出去。听说人是直接上男方家的,连个仪式也没有。
刘婆子一琢磨直觉不对。姜家是一点也不挑剔,怎么到了他们家就挑三阻四。再一想到今日除夕,他可怜的儿在地下连口热饭菜也没没有,不由悲从心来哭得不能自己。刘家一合计,心知姜家要么想讹钱要么反悔了。再一打听,姜家就一个儿子常年在镇上补回来,他们家可是有四个儿子再加上老头子可是五个汉子,个顶个都是好把子,没道理让姜家给欺负去了。
得去姜家把事给办了。虽说除夕办事不吉利,但那是他们最疼的小弟,刘家顾不上其他拿着菜刀砍柴刀就来了。
他们还懂得掩饰,背着筐说是祭祖,一路怒气冲冲来到大山村。
这事不光彩,他们怕人知,难道姜家就不怕?这是做好了姜家不放人就强抢的架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第 3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