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雪刃 > 第13章 日月新

风雪刃 第13章 日月新

作者:三卿不问清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0:54:52 来源:文学城

风雪散尽,玉宇澄清。

当新的日月升起,照亮的不仅是山河万里,还有携手同行的那一双人。

先帝尤寰终究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乾元殿弑君一案,虽最终目标是尤鹤杳,但尤寰为子挡箭,身中剧毒,伤势过重,加之此前萧氏之事带来的打击,在缠绵病榻月余后,龙驭上宾。

举国哀悼。

国不可一日无君。

在先帝驾崩后的第七日,太子尤鹤杳在先帝灵前,于宗室亲贵、文武百官的见证下,登基为帝,改元“昭明”

意为日月重光,天下清明。

新帝登基大典,庄严而隆重。

尤鹤杳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御阶,接受百官朝拜。

他的面容沉静,目光锐利,经此一番生死磨砺与朝堂清洗,他身上属于储君的温润已被帝王的威严与沉稳所取代,举手投足间,已具九五之气象。

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大封功臣,稳定朝局。

在这一系列封赏中,最引人瞩目,也最无先例可循的,便是对青暄和的任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青暄和,秉性忠良,才识宏博,于朕于潜邸时,屡献嘉谟,匡扶社稷;荡涤奸邪,肃清朝纲。更于宫变之际,智勇双全,护驾有功。朕承大统,思贤若渴。特进尔为太傅,授金紫光禄大夫,领中书令,总领朝政。赐爵文国公,世袭罔替。望尔克勤克俭,辅佐朕躬,共保社稷。钦此!”

太傅,中书令,文国公。

太傅乃三公之一,帝师之位,尊荣无比;

中书令掌机要,出纳帝命,为宰相之职;

文国公更是超品爵位,世袭罔替。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正的权倾朝野……

出乎意料的是,竟无一人敢公开提出异议。青暄和在此前科考案、青林案乃至宫变中的表现,其智谋、其胆识、其对陛下的忠诚,有目共睹。

更何况,谁不知道这位新任的文国公与年轻帝王之间那非同寻常的关系?连先帝临终前都默许了的存在,谁敢在此时触霉头?

当青暄和身着紫色丞相官服,腰佩金鱼袋,于宣政殿上,在百官的注视下,从容跪接圣旨时,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御座上那双深邃而充满信任的眼眸。

“臣,青暄和,领旨谢恩。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的声音清朗坚定,回荡在殿宇之中。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隐于山林、疏离淡漠的“渌醽先生”,也不再是那个背负血仇、如履薄冰的东宫太傅。

他是昭明皇帝最信任的臂膀,是这新生帝国权力核心的共治者。

退朝后,尤鹤杳(如今已是昭明帝)并未前往御书房,而是与青暄和一同回到了修缮一新的、毗邻皇帝寝宫的“文华殿”,这是尤鹤杳特意为青暄和改建的居所与办公之所,与其寝宫有密道相连,方便随时议事,也彰显着无人能及的亲密与信任。

殿内陈设清雅,书籍满架,熏香依旧是青暄和习惯的清苦药香,却多了几分暖意。

“这身丞相袍服,穿着可还习惯?”尤鹤杳挥退左右,亲手为青暄和斟了杯热茶,语气带着寻常的关切,仿佛他们还是东宫之中那对相互扶持的君臣,而非如今地位悬殊的帝相。

青暄和接过茶盏,指尖与尤鹤杳的轻轻一触,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温热,心中安定。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褪去了往日的清冷,带着真实的暖意:“有些沉重,…尚可。”

尤鹤杳看着他眼底尚未完全消退的淡淡青黑,知道这月余来,他既要协助自己处理先帝丧仪、登基大典,又要着手清算萧氏余党、重整朝纲,耗费了无数心力。

“萧氏及其党羽,清算得如何了?”尤鹤杳问道,语气转沉。

提到正事,青暄和神色一正,放下茶盏,取过一份奏报:“参与构陷青家、依附萧氏为恶的主要官员,共计三十七人,已全部下狱,依律论处,或斩首,或流放,家产抄没。其余牵连不深者,罢官夺职,永不叙用。吏部、刑部、户部等关键衙门,已逐步换上可靠之人。”

他的声音平稳,不带丝毫私人情绪的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公事。

但尤鹤杳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是长达十三年的血海深仇终于得雪。

他伸手,覆在青暄和放在案上的手背上,轻轻握了握。

青暄和感受到他无声的安慰,心中一暖,继续道:“朝堂风气为之一新,以往攀附结党、尸位素餐之风大为收敛。臣已初步拟定新的考课之法与监察条例,旨在杜绝此类事件重演。”

“你做得好。”尤鹤杳颔首,眼中满是赞赏与信任,“朝堂之事,你多费心。我信你。”

简单的“我信你”三个字,重于千钧。

青暄和抬眸,看着眼前这个赋予他无限信任与权力的鹤杳,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慨与…归属感。

“至于尤景曜,”尤鹤杳语气转冷,“朕已下旨,废为庶人,圈禁宗人府,非死不得出。”

他没有杀他,并非顾念兄弟之情,而是不愿在登基之初便背上杀弟之名,且圈禁至死,对尤景曜那般野心勃勃之人,或许是比死亡更残酷的惩罚。

青暄和点头,对此并无异议。

他顿了顿,似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道:“还有一事…关于先帝……”

尤鹤杳沉默了片刻。

先帝的死,虽是尤景曜叛军所致,但追根溯源,与萧氏当年毒害先帝(尤寰之父)以及尤寰自身对萧氏的纵容不无关系。

这其中的恩怨纠葛,复杂难言。

“父皇……他最后,算是为我做了些弥补。”尤鹤杳轻叹一声,语气复杂,“追封尊号,风光大葬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他选择了放下,并非原谅,而是为了向前看,为了他与青暄和共同开创的这个“昭明”之世。

青暄和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多言。

这时,内侍在外通传,几位新任的尚书前来禀报政务。

尤鹤杳对青暄和笑道:“看,这便来了。走吧,青相,与朕一同去见见你的新同僚。”

两人并肩走出文华殿,走向象征着帝国权力核心的宣政殿偏殿书房。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长,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从此刻起,昭明一朝,开启了新的篇章。

皇帝尤鹤杳,雄才大略,锐意革新。

丞相青暄和,智谋深远,清正廉明。

二人同心,君臣相得,共理天下。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非议帝相之间的关系。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那位年轻的帝王在处理政务时,总会下意识地听取身旁紫袍丞相的意见;而那位权倾朝野的丞相,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御座上的身影,那其中蕴含的,不仅是臣子的忠诚,更有深植于骨的眷恋与守护。

他们是大雍的日月,一个如日之烈,光耀万里;一个如月之清,涤荡尘埃。共同照亮这历经风雪、终获新生的山河。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很长,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