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阙秋 > 第4章 圣恩

凤阙秋 第4章 圣恩

作者:山鬼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05:36:07 来源:文学城

御宴的笙歌乐舞散去,留下满殿余香与更深的沉寂。福宁殿东暖阁内,烛火通明依旧,却只映着赵珩一人伏案的身影。内侍省得了明确的旨意,连夜洒扫出离东宫不远的一处精致宫苑——澄瑞堂,一应陈设用度,皆按宫中抚养贵戚重臣之女的旧例,却又暗暗添了几分不合规矩的优渥,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坤宁殿内,夜色更深。

韦后已卸去钗环,只着一件素绫中衣,外罩墨紫色暗纹锦袍,凭窗而立。窗外月色凄清,落在她保养得宜却难掩倦意的脸上。白日里御宴上那完美无瑕的笑容早已敛去,此刻眉宇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

心腹女官轻步上前,低声禀报着内侍省为向家女准备澄瑞堂的事宜。

韦后听着,并未回头,只从鼻息间逸出一声极轻的冷哼,似嘲似叹:“官家……还真是迫不及待。” 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窗棂,“向涛手握军政,如今再将这丫头放在太子身边,朝夕相对……这步棋,下得可真够扎实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低缓的通传声:“圣人,林淑妃求见。”

韦后眉峰微不可察地动了动,淡淡道:“传。”

不多时,林淑妃由两名宫女引着入殿。她未施浓妆,身着藕荷色常服,容颜姣好,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行动间自带一段风流态度,却偏偏将这份明艳收敛得恰到好处,只余下温婉。她行至殿中三拜礼的位置,先敛衽屈膝,双手交叠置于腰侧,俯身至腰,语气恭谨:“臣妾林氏,参见圣人。”待韦后颔首示意“免礼”,方轻抬身,垂眸立在一旁,姿态温顺得无半分逾矩。

“圣人也还未安歇?”她这才开口,柔婉的声音打破了满室沉寂。

淑妃林氏。这林氏出身不算顶高,却生得一副好样貌,更难得的是性情看似温顺,膝下又育有一位帝姬,平日里最是恭谨小心,常来坤宁殿走动,言语贴心,倒像是她在这深宫中的一个臂膀。

“心里搁着事,哪里就能安枕了。”韦后声音有些发沉,目光依旧望着窗外那轮冷月,“官家今日这步棋,落子可真重。”

林淑妃步履轻盈地走近,亲自执起小炉上煨着的银壶,为韦后斟了一盏热热的杏仁茶,双手奉上。

“圣人说的是向枢密家那小娘子入宫伴读的事?”林淑妃声音放得极低,如同耳语,“官家这是明摆着要将向家与东宫捆在一处了。向涛掌着枢密院,若能得他死力,太子殿下这位置,可就愈发稳如磐石了。”她话语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色,仿佛真心为韦后思量。

韦后接过茶盏,并不就饮,只任由那温热透过瓷壁熨帖着微凉的指尖。“稳如磐石?”她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冷笑,在这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本宫这皇后尚在,麟儿亦是嫡出,官家这般心急,倒像是……生怕这江山将来旁落似的。”

林淑妃眸光微闪,顺势在韦后下首的绣墩上坐了,声音愈发轻柔:“圣人息怒。官家心思深沉,此举未必没有考量。只是……那向家女一旦长留宫中,与太子朝夕相对,这情分自然不同。听闻那孩子也是个伶俐的,若再得了太子青眼,日后……”她话未说尽,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

“日后?”韦后冷哼一声,“一个黄毛丫头,还能翻了天去?”话虽如此,她拢在袖中的手却不自觉地收紧。她想起赵昪那双越来越肖似其生母的、沉静却执拗的眼睛,又想起自己年幼的麟儿,心头那根刺便扎得更深了些。她谁登基都是太后不假,可唯有麟儿登基,她才能真正高枕无忧,才能真正将这坤宁殿坐得安稳。

“圣人自然不惧她,”林淑妃微微倾身,声音压得更低,如同吐信的蛇,“只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太子殿下年纪渐长,身边若多了个‘知心’的,难免耳根子软。依臣妾愚见,不如……也让咱们的人,多去澄瑞堂走动走动?小孩子家,总喜欢玩伴。柔福性子活泼,最是友爱姐妹,让她常去寻向家小娘子说说话,一同习字玩耍,也是美事一桩。一来全了圣人体恤晚辈的慈心,二来……宫里宫外,有什么事,咱们也能早些知晓。”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面子,又点了里子。将打探消息、拉拢关系的意图,包裹在孩童天真、姐妹情深的糖衣之下。

韦后闻言,侧眸看了林淑妃一眼,烛光下,林淑妃那张温顺的面孔显得格外真诚。韦后心中冷笑,这林氏惯会做这等借力打力、左右逢源的功夫,看似依附自己,实则也有她自己的算盘,无非是想借着亲近未来可能的“太子妃”,为她自己和柔福谋个长远。不过,眼下,这倒也不失为一着闲棋。

“你倒是个有心的。”韦后语气缓了缓,将茶盏轻轻搁在身旁的小几上,发出清脆一响,“柔福那孩子是招人疼,多和向家女来往也好,总比闷在宫里强。只是……”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林淑妃,“分寸要拿捏好,莫要让人觉着,是咱们坤宁殿上赶着巴结。”

“臣妾明白。”林淑妃心领神会,恭顺垂首,“不过是小孩子家自然的情分罢了。”

同一片月色下,枢密使向府却是另一番景象。

虽已夜深,府中主院依旧灯火通明。向涛与夫人杨氏皆未安寝,白日御宴上的恩宠,带来的并非全然喜悦,更有沉甸甸的思量。

“官家此意,已是昭然。”向涛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庭中一株苍劲的古松,声音低沉,“将宜娘养在宫中,名为伴读,实为……人质,亦是纽带。”

杨夫人坐在灯下,手中虽拿着针线,却一针也未落下,眉宇间笼着轻愁:“妾身知道,这是天大的恩典,推拒不得。只是宜娘还那样小,宫中规矩大,人心又复杂,我实在是……”

“慎言。”向涛回头,目光沉稳,“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既然推不得,便要让她在宫中立得住。宜娘性子沉静,自有分寸,你我当信她。”他顿了顿,又道,“况且,太子殿下……观其言行,并非骄纵之辈。若能相伴成长,于她,于向家,未必是祸。”

正言语间,管家疾步而来,在门外躬身禀道:“主君,夫人,宫中有内侍前来传旨!”

向涛与杨氏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了然与凝重。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香案早已备好,阖府主要人等皆跪迎于正厅。前来传旨的是一位面容白净、神色恭谨的中年内侍,身后跟着数名小黄门。

“咨尔枢密使向涛之女向氏从宜,柔明婉嫕,淑德早慧……特允入宫,养于澄瑞堂,伴读太子,以资切磋。钦此。”

内侍尖细而清晰的嗓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在人心上。

“臣接旨,谢官家隆恩。”向涛与杨氏叩首谢恩,声音平稳。

宣旨毕,那内侍脸上才露出些许笑意,对着杨夫人道:“向夫人,官家体恤,允向小娘子明日再入宫安置。一应物事,宫内皆已备齐,若小娘子有平日惯用之物,亦可携带少许,以慰思家之情。”

这已是格外的恩典。杨夫人连忙再次谢过。

送走宫使,府中气氛却并未轻松。杨夫人回到内室,看着已然被唤醒、穿戴整齐前来听旨的女儿,见她小脸上并无惊惶,只是一片沉静的了然,心中又是欣慰,又是酸楚。

她拉过女儿的手,细细叮嘱:“宜娘,入了宫,万事谨慎,守礼守份。与太子殿下相处,要恭敬,亦要……爱惜自己。”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宫中不比家里,说话做事,要多留个心眼。那韦圣人……面上慈善,心里却未必。还有各宫的妃嫔、帝姬,远着些,莫要轻易卷入是非。”

向从宜安静地听着,目光清澈而坚定,她反手轻轻握住母亲微凉的手,低声道:“阿娘放心,女儿都记下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女儿虽愚钝,亦知此理。”

杨夫人看着女儿这般模样,心头一酸,几乎落下泪来,终是强忍住了,只将女儿紧紧搂入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