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阙辞 > 第5章 突然来袭的灾情

凤阙辞 第5章 突然来袭的灾情

作者:沁棠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5:01 来源:文学城

沈如玉的呼吸停滞了,从她手上掉下去一个东西,她慌忙俯下身去找,李承璟已经大踏步的走了过来。

他的力气很大,使劲将她从地上拽起来。

“你拉疼我了!”沈如玉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东西。

她的手腕被李承璟大力的握住,白嫩的皮肤甚至捏出了红色印记。也许是真的弄疼了她,她睁大的双眸中有盈盈水光闪动。

“孤在问你,为什么要进孤的书房?!”

看清她手上拿着一个小狐狸的雕刻,李承璟的心轰的一声砸回到地上,他舒了一口气,松开了手。

揉着被抓疼的手腕,沈如玉看起来有些胆怯,往一旁退了几步,“我闲来无事想抄经,为你祈福。想来书房找点纸张,看到这木雕很是有趣,忍不住拿来看一下。”

她似乎真的被吓到了,肩膀微微颤抖着。粉嫩桃花一般的小脸也皱了起来,说话间似是有些赌气,“我不是有意的!以后我不会进来了!”

说完赶紧将手里的小狐狸放到了桌子上。

刚开始还以为她看到了……

沈如玉怯生生的抬头看着他,没有说话。不同于昨夜露出獠牙的样子,她是娇柔可爱的,甚至会经常被她那看起来清澈的眼神蒙骗。

他突然有些好奇,这究竟是她演出的一面,还是真实的一面。

想到这里,他放缓了语气说道,“我一个太子,这种爱好实是有些被人瞧不起,所以不想让你看到。”

“我觉得你雕得很好,”沈如玉声音小小的,“这也不应该被瞧不起。我觉得能雕得这么好看的,天下也许都少有。”

明知道这也许只是她其中一张面具,李承璟的心仍然软了那么一下。书房里的空气突然流动了起来。

他拿起桌子上的小狐狸,走过去拉起沈如玉的手,将小狐狸放在她的手里,“你喜欢它?那就送给你了。这是,我曾经打猎捡到的一只白狐。”

“捡到的?它受伤了吗?”沈如玉小心的用指头摸着木头小狐狸光滑的脑袋。

“嗯,好容易养好了伤。”

“那它现在呢?你放回山里了吗?”

“它现在?在陈贵妃的衣柜里。”

听到此话,沈如玉突然抬头,她漆黑如墨的眼眸撞到了李承璟的眼中,一种莫名的情绪在他们之间流淌。

转眼便是谷雨,本应细雨朦胧万物发生,却不知为何雨越下越大,一直没有停息。

坐在宫里的沈如玉抬头看着天空,阴沉沉的云压下来像盖子一般,捂得人心头发闷。

自上次书房的事情后,沈如玉没有在府里遇到李承璟,打听了一下,他每日早出晚归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趁他不在府中,她又偷偷潜入书房去看过。那个藏着伪证的木匣已经不见了,难道袁家的案子真的与太子有关?

沈如玉觉得浑身不得劲,这大家闺秀的日子比之之前的军旅生涯让她难受百倍。她现在很想握着自己的银枪,破开这雨幕。

李承璟这段时间确实是忙。黄河急报抵京那日,朝中上下文武百官的脸色都一样的难看。

黄河决堤意味着会有无数失去家园和土地的流民,同样今年大梁的财政收入也会锐减。

“皇上,赈灾安民乃是大事,朝廷须得重安之,否则民怨不能平,恐有后患。”沈丞相站出来,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上深以为然,摸着须髯陷入深思。户部尚书罗成此时站出来,“皇上,国库吃紧,这赈灾的事情恐力有不及啊!”

“罗大人此言差矣!”沈知行上前一步,“无数黎民流离失所,不管户部的银子有何安排,都应该为灾情让步!”

两人各执一词,在朝上互不相让。皇上清了清嗓子,“赈灾之事,势在必行。朝廷也需拿出些诚意,你们说点实际可行的。”

“皇上,”罗成恭敬行礼道,“臣以为,并不是不能拿出银子赈灾只是现下吃紧,还需要一个能干之人,替朝廷出面,将钱花在刀刃上。”

作为户部尚书,罗成的算盘珠子都要打到脸上了。沈知行不屑的哼了一声道,“不知罗大人这样说,可有合适的人选?”

罗成朝皇子方向行了个礼,“臣以为,还是应以皇储位正,代天巡狩,方可安民心。”

听到此处,挤在一堆的皇子们面色都紧张了起来。站在前面的太子李承璟,又将脖子缩了缩,如同一只受惊的鹌鹑,微微往后退了一步。

罗成的嘴角微微上挑,接着说道,“臣以为,应由太子前去赈灾,以彰显皇恩浩荡!”

李承璟脸色煞白,赶忙摇手,“不……不不,孤,有心却能力不足……孤……”

周围的皇子们投来了幸灾乐祸的眼神。这是将他架在火上烤,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这个窝囊太子将如何搞砸这件事情。

皇上的目光在缩成鹌鹑一般的太子身上转了一圈,突然开口问道,“沈爱卿可有什么意见?”

几道意味深长的目光扫了过来,作为太子的老丈人,沈丞相究竟会怎么说呢?

“陛下圣明,臣认为太子可堪此大任。”

此言一出,朝堂半数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悉悉索索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丞相这贪功正常,但是太子这窝囊样,能做好吗?”

沈知行微微侧耳,他听到了朝中的议论,遂更大声的说道,“太子乃心善仁德之君。赈灾所需的并非才学,而是心性。所以臣,也同意举荐太子。”

话音落下,李承璟抬起眼看了沈知行一眼,这位老丈人,不知这是作何用意,也许是为了沈如玉,也许……

皇上点了点头,命德夏颁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现封太子李承璟为赈灾使官,亲赴壶口,代天巡狩,安抚灾黎。彰显天恩,稳固民心。即日起立即启程!钦此!”

随着一个个字砸下来,李承璟抖得几乎站不稳,嘴唇颤抖着跪下接旨。皇上看他这副模样,有些疲惫的挥手散朝。

马车疾驰在泥泞的路面上,泥水糊满了车身。进入决堤的灾区范围,人间地狱一般的景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陆上许多地方积水仍然没到房屋墙壁一半的高度,水面上漂浮着家禽的尸体,已然有些腐烂。

逃出生天的灾民们眼神麻木,一堆堆的挤在高地,扯几块破布用树枝撑起来勉强搭成能容身的帐篷。

沈如玉轻轻拉起马车窗帘看向外面,惨状让她忍不住皱了眉头。马车里的李承璟,蜷缩在角落,厚重的披风将他包裹起来。

他甚至不敢起身看一下外面的状况,只是惨白着脸,躲在角落里,随着马车的颠簸发出哼唧。

引得随行的监赈官透过来有些鄙夷的目光。这个监赈官是沈知行举荐的,御史王大人,为人正派,嫉恶如仇。太子这样的做派,自然是不入清流的眼的。

一行人落脚在当地的县衙,这个县衙的孙县令,看起来就是一个吃的过饱的大胖子。

见到李承璟他们,他扑通一声跪下来,连哭带喊的大倒苦水,“太子殿下!粮仓都被洪水充垮了!赈灾粮还没开始发放都已经被浸水,许多冲跑了!实在是下官无能,拿不出多少粮食了!”

李承璟被他的举动吓得后退了一步,声音细小的问道,“冲……冲垮了?……那如何是好?孤……孤……”

他的身体在颤抖,求助似的看向旁边的监赈官,眼神无助。王大人冷哼了一声,甩了下袖子,指着孙县令责骂起来。

孙县令只是一味道歉,却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沈如玉收起眼中的冷意,施施然走过去将李承璟扶起,安置到旁边的椅子上,声音轻柔的劝慰。

“殿下宽心,孙县令只是在说他的难度。这里之前库房饿应该有存粮,不如先去看看,再议调度?”

见她识大体又言之有理,王大人的怒气也降了一些,命孙县令这就带他们去看县衙粮仓。

孙县令满面堆笑的带他们去到后院粮仓,里面只有几袋有些发霉的杂粮,数量少得可怜,根本就不够县里赈灾。

李承璟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语气中都带了哭腔,“这该如何是好!孤……有负父皇所托!愧对黎民啊!”

孙县令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与得意。废物太子,果然很好打发!

夜里,沈如玉突然被窗户的响动声惊醒。她起身,是李承璟从窗户翻了进来。

白日里他那惊惶失措,欲哭无泪的样子荡然无存,面前的他眼神清明,对沈如玉说,“姓孙的把赈灾粮藏到了后山山洞里。”

“你怎么知道?”沈如玉猜到孙县令没有说实话,但是没想到李承璟这么快就找到了粮食的下落。

李承璟冷笑道,“来的路上,饿殍遍地,但这里却能找到肥硕的老鼠,跟着老鼠的路就能找到粮食。”

“现在该如何?”

“我们要做一个计划,逼孙县令将粮食自愿拿出来。”李承璟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第二日,太子开始咳嗽,但仍“强撑病体”去巡视施粥棚。他的脸色苍白,脚步不稳,面对绵延不断的灾民和本就稀薄如水的粥,他显得手足无措。

沈如玉在一旁搀扶着他,刻意打扮的招摇美丽。见米粥已经清澈见底,仍然建议“多加水,再加点水!”

灾民再也忍不住了,怨声载道,甚至已经举起了木棍,冲向县令。孙县令神色惶恐至极,作为父母官,他怕的不是太子的命令,而是闹大了的民怨。

原本他一天弄出一点粮食,饿不死又饱不了,这帮灾民就会很听话。却没想到今天的粥被不断的要求加水,到后面都挑不出几粒米了。

本就忍饥挨饿到了边缘的灾民再也忍不了了,终于,事情闹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