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起一九零八 > 第3章 第 3 章

风起一九零八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雨水打湿小雅迪发誓要开大奥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3:47:47 来源:文学城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已是暮春。

静徽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与任何一个宗室格格并无二致。每日晨昏定省,跟着宫里退下来的老嬷嬷学习那些繁琐到近乎苛刻的礼仪,偶尔在母亲元氏处理家务时在一旁听着,学着辨认人参燕窝的成色,分辨绸缎的经纬。剩下的时间,便是待在她的琉璃阁里,看书,习字,画画。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

那日从正院请安回来,与三姑太太和堂姐敏珠一番机锋暗藏的交谈,让静徽更加确信,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家族并非铁板一块,朝堂上的风波随时会波及内宅,而她这个看似备受宠爱的格格,不过是各方势力权衡下的一枚棋子。要想不做棋子,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棋局。

她向母亲元氏提出,想学着打理些庶务,为日后出嫁管理内宅做准备。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元氏对此十分欣慰,觉得女儿终于开了窍,懂得了为人妻为人母的本分,很快便应允了,让她每日可去账房两个时辰,并有账房先生从旁指点。

于是,静徽开始每日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账房。她并非走马观花,而是真正沉下了心。面前摊开的是散发着陈年墨迹和纸张气息的账册,记载着府里名下的田庄收成,京城几处铺面的租金进项以及各项大小开支。

账房先生起初只当这位小格格是一时好奇,敷衍地讲些皮毛。但很快,他就惊讶地发现,这位年纪小小的格格,对数字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她不仅能迅速理解复杂的账目结构,甚至能一眼看出几处因书写习惯不同而造成极其细微的歧义和漏洞。

“先生,您看这里,”静徽伸出纤细的手指,点着一处记录,“通州庄子去年秋的粮租,记的是折银一百二十两,但旁边又用小字注了市价波动,实收有差。这差是多少,为何不入总账?还有这处城西的绸缎庄,近三个月的流水几无变化,这与往年同期波动规律不符,是市口有变,还是管事上报不实?”

她问得平静,语气里甚至带着请教的味道,却让老账房额头微微冒汗。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心里暗暗称奇:这位格格,哪里是在学看账,分明是在庖丁解牛,要将这府里的经济命脉剖析得清清楚楚。

静徽的确如此。她看的不仅是数字,更是数字背后隐藏的产业结构和极其脆弱的现金流。她默默记下通州那处临河粮仓的位置和价值,分析着哪几处产业是能下金蛋的鸡,哪几处又是需要不断填坑的无底洞。这些枯燥的信息,在她脑海中正逐渐拼接成一幅清晰的图谱,为她未来可能进行的资本运作,悄悄打下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与此同时,她对青杏的栽培也进入了更系统的阶段。

那盆放在窗台上的不知名绿色小草,在静徽的偶尔浇灌下,顽强地存活下来,甚至抽出了几片新叶。青杏的到来,也如同这抹绿色,为琉璃阁注入了一丝不一样的生机。

静徽不再仅仅让她抄录器皿账册。她开始教青杏更复杂的算术,比如如何核算简单的收支,如何看懂店铺送货的单据。她还将一本千字文给了青杏,让她在不当值时自学,遇到不认识的字便记下来,趁无人时再问她。

“光是识字还不够,”静徽某次在检查青杏的功课时,状似无意地提起,“府里人来人往,消息最是灵通。你平日做事,耳朵放灵光些,若是听到有关南方来的客商,或者外面有什么新鲜事,譬如哪家学堂开了新科,哪家报馆请人,都留心记着。见闻广了,心思才不至于被困死在这四方院里。”

青杏似懂非懂,但出于对格格的感激和一种本能的信服,她认真地点头,将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她开始更加留意府中的动静,哪些管事常来回事,老爷近日见了哪些生客,下人间流传着什么消息……她识得的字不多,便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偷偷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这一切变化,环儿都一丝不落地看在眼里。

起初,她只当格格是一时兴起,或是心善提携青杏。可日子久了,眼见着青杏在格格面前露脸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能帮着格格整理那些她看都看不懂的账目抄本,而自己却似乎只剩下端茶送水传话跑腿的差事,心里便渐渐不是滋味起来。

这日午后,环儿去大厨房取点心,正遇上几个相熟的丫鬟婆子在一旁闲话。

一个管采买的柳嫂子眼尖,拉住她,压低声音笑道:“环儿姑娘,如今你们琉璃阁可是出了个能人了。听说那浆洗房出来的青杏,如今都能在格格书房里写字算数了?可真真是麻雀飞上枝头了!”

旁边一个丫鬟也凑过来,语气带着几分酸意:“可不是嘛!环儿姐姐,你可是格格身边最得脸的,如今竟叫一个粗使丫头比下去了?我瞧着,那青杏心思深着呢,识得几个字,就知道往主子跟前卖乖讨好。”

“你们胡说什么!”环儿脸一红,下意识地反驳,“格格待人宽厚,那是青杏的造化……”

“造化?”柳嫂子撇撇嘴,“环儿姑娘,你就是太实诚!主子们的心思,哪是咱们能猜透的?只怕日子久了,有些人就要蹬鼻子上脸,忘了自己本分,爬到你前头去喽!”

这话像一根刺,扎进了环儿心里。她强笑着搪塞过去,提着食盒往回走,脚步却有些沉重。那些话语在她脑子里盘旋不去。是啊,自己是家生子里拔尖儿才选到格格身边的,一向勤勉小心,格格待她也亲厚。可如今……格格与青杏关起门来说话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些书啊纸啊,青杏都能碰得,自己却只能在外间守着。难道格格真的觉得青杏比她更得力,更贴心?

回到琉璃阁,静徽正与青杏在窗边低声说着什么,面前摊着账册和几张写满字的纸。见环儿进来,静徽只抬头看了一眼,温和地说:“放下吧。”便又继续与青杏低语。

那一刻,环儿清楚地看到青杏眼中闪过的专注与一种她无法理解的交流神色。格格对自己,从未有过这样的神色。

她默默地将点心放在桌上,垂手退到门外廊下。春日暖阳照在身上,她却觉得心里有些发凉。一种被边缘化的惶恐,夹杂着一丝不被信任的委屈,悄悄在她心底滋生。

她看着窗内那两个靠得很近的身影,第一次意识到,有些东西,似乎正在悄悄改变。而自己在这个小院里的位置,也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稳固。

这悄然生出的疙瘩,如同初春的湿气,无声无息地浸润开来。

这日,静徽从账房回来,途径连接外书房的回廊时,听见一阵压抑的争执声从虚掩的门内传出。是父亲善保和二哥容靖。

"......整日钻研这些奇技淫巧,成何体统!同文馆是让你学习西洋语言文字,好为朝廷效力,不是让你沉迷这些工匠之术!" 善保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

"阿爹!西洋强盛,靠的正是这些格致之学!他们的轮船电报机器,哪一样不是从此出?我们不学,就只能永远落后挨打!" 容靖的声音急切,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执拗。

"荒谬!" 善保的语气严厉起来,"治国平天下,靠的是圣贤之道,是纲常伦理!英吉利德意志,不过是些蛮夷之邦,仗着几件利器逞凶。我们只要上下齐心,整饬吏治,何愁不能自强?你把这些旁门左道当作救命稻草,才是本末倒置!"

"可是阿玛,您在朝堂上不也支持兴办洋务修建铁路吗?"

"那是不得已而为之!" 善保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种被戳破的烦躁,"为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手段,不是根本!你的心思应该放在经世之学上,而不是这些......这些机巧之物!出去!"

门"吱呀"一声被拉开,容靖沉着脸走了出来,紧抿着嘴唇,眼眶微微发红,既有不服,更有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委屈。一抬头,正看见站在廊下的静徽。

他愣了一下,迅速别过脸去,想要掩饰自己的情绪,侧身就要离开。

“二哥。”静徽轻声唤住他,目光扫过他腋下夹着的那本蓝色封皮的书籍,封面上是几个醒目的西洋字母。

容靖停下脚步,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下意识地将书往回收了收,语气有些生硬:“宁徽,有事?”

静徽没有回答,反而走近两步:“二哥看的,可是《博物新编》?我前几日在阿爹的书房角落里见过此书简介,说是介绍了西洋的气学水学之理。”

容靖抬眼,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这个才到自己胸口高的小妹妹。他这本《博物新编》是同文馆的最新译著,内容艰深,在士林中尚属冷门,她一个深闺格格,竟然懂这个?

“你……看得懂?”他的惊讶暂时压过了刚才与善保争吵时的不快。

“书中说,天地间有氧气,氮气之分,人畜呼吸所需乃氧气,火焰燃烧亦需此物。可是真的?”静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发问,眼神清亮,带着纯粹的求知欲,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问话只是随口一提。

容靖看着她清澈却不见底的眼眸,忽然想起前几日母亲似乎提过一嘴,说宁徽近来也在看些格致算学的闲书。他当时并未在意,只当是小女孩图新鲜。此刻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他心中的烦闷和无人理解的孤寂,在此刻找到了一个微小的突破口。他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便引着静徽往廊柱后的僻静处站了站。

“不错,”他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找到同道的兴奋,“此书所言,虽看似离奇,却皆有实验为证。不仅于此,书中还论及电学、光学,其理甚妙,与我们素日所想,大相径庭。”

他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将方才与父亲争执的不快暂且抛在脑后,低声向静徽描述起书中所载的西方科学发现,从蒸汽之力到电报传讯,虽只是粗略勾勒,却已展现出一个与四书五经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静徽安静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的问题,都精准地切中要害,显示出她并非毫无基础,而是真正进行过思考。

“……可惜,阿爹他们,终究是看不明白。”容靖最终叹了口气,语气再次变得沉重,“他们只知祖宗成法,却不知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阿爹身处其位,亦有难处。”静徽轻声说,她看着二哥眼中与自己如出一辙的清醒与痛苦,一种微妙的同盟感悄然建立,“二哥在外,见识广博。日后若有什么新鲜的书报,或是听闻外间有趣的事物,不知……能否也说与妹妹听听?我整日在屋里,见的都是旧物旧事,实在闷得慌。”

容靖看着妹妹稚嫩却沉静的面庞,心中一动。在这个沉闷的家里,或许只有这个看似懵懂的妹妹,能稍稍理解他内心的激荡。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好。若有机会,我讲与你听。”

自那以后,容靖便成了静徽窥探外部世界的一扇重要窗口。他带来的不仅是同文馆的最新译著和《万国公报》上的时评,更有他从六国饭店,从一些开明士子圈子里听来关于南方革命党、关于立宪运动、关于世界格局的零碎却真实的信息。

这些信息,如同拼图,一点点补全了静徽对这个时代的认知,也让她有了更清晰的的规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