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 第9章 烽火映京

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第9章 烽火映京

作者:海盐棒棒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53:35 来源:文学城

第九章烽火映京

乌戎使者哈尔顿满腔愤恨地回到了本国,觐见国君时,汇报了东奥对各国使臣的侮辱,极力夸大东奥的富庶,更将瑞王的羞辱描绘成东奥对整个乌戎国的刻意轻蔑和挑衅。

“陛下!”他声泪俱下,“那中原王爷故意派一群卑贱的独眼奴仆来迎接臣,分明是嘲笑陛下您的雄才大略只配与奴仆为伍!他们视我乌戎如无物,臣肯请攻打东奥,一雪国耻。”

乌戎国君:“东奥国几百年的基业,很难撼动,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你这私人恩怨,就忍一时风平浪静吧。”

“东奥古国,是国富民丰,国库堆满了黄金丝绸,而他们的军队却常年无战事,边防的城墙都没有修筑,更有朝廷官员贪腐成性可做内应,正是天赐良机啊!”哈尔顿道。

乌戎国君道:“一国有难,八方增援,我们孤掌难鸣”

哈尔顿讥笑道:“这次,他们可把周边各国使臣得罪了个遍,如果现在攻打他,估计无国增援。”

乌戎国君端坐于王座之上,指节有节奏地敲击着鎏金扶手。哈尔顿的话语像毒蛇般钻入他的耳中,点燃了他心底积压已久的野心之火。东奥的富庶、军备的松弛、外交的孤立……这一切不再是遥远的传闻,而是由他的亲信使者“亲眼”见证并带回来的“铁证”。

那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谨慎,渐渐被“趁其病,取其命”的贪婪所取代。

国君眼中的犹豫终于被锐利的光芒所取代。他猛地一拍扶手,霍然起身。

“好!好一个天赐良机!”他的声音如同滚雷,在大殿中回荡。“东奥自诩天朝上国,辱我使臣,便是辱我乌戎全国!此仇不报,寡人有何颜面立于这王座之上,有何颜面面对西域诸邦?”

“哈尔顿!”

“臣在!”哈尔顿眼中闪过狂喜,立刻跪伏于地。

“寡人命你为征东先锋官!你所受之辱,当用东奥人的血来洗刷!”

“谢陛下隆恩!臣万死不辞!”哈尔顿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乌戎国一直畏缩在西部,本就有心东进,苦无良机,听闻此言,当即点齐兵马,以“雪耻”为名,挥师东进。

战争的机器一旦启动,便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乌戎国虽偏居西部,但民风彪悍,骑兵来去如风,早已对东奥的财富垂涎三尺。国君的战争号召以“雪国耻”为名,迅速激起了全国的狂热。

与此同时,东奥国,皇庭,金銮殿。

边关告急的烽火一夜之间烧红了天际,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索命的符咒,雪片般飞入皇都,每一封都带着血与火的焦灼气息。

大殿之内,空气凝固得如同寒冰。龙椅之上,皇帝面色铁青,握着军报的手因极度愤怒而微微颤抖。阶下文武百官鸦雀无声,唯有沉重的呼吸声起伏。

宰相秦仲率先发难,他手持玉笏,步出文官队列,声音沉痛而锐利,字字如刀,直指殿中一人——瑞王萧承瑾。

“陛下!西部边境一夜连失三城,将士血染沙场,百姓流离失所!此等塌天之祸,究其根源,皆因瑞王殿下接待乌戎使臣时,刚愎自用,恣意妄为,辱其使节,彻底激怒了乌戎王庭,方引此狼烟骤起,兵祸连绵!瑞王殿下,难辞其咎!”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萧承瑾身上。他独自站在冰冷的金殿中央,前方溃败的战报和身后大臣们的窃窃私语与无声指责,如同浪潮般拍打着他,但他身形挺拔,面色虽冷峻,眼神却异常清明。

他深吸一口气,并未直接反驳秦仲的指控,而是转向龙椅,声音清晰而冷静,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父王,诸位大人。东奥独霸一方,承平日久,边陲虽偶有盗匪侵扰,确已百年未见此等规模的战事。也正因如此,边防军备松弛,城垣失修,此非一日之寒。兵部近年来多次上书,请求增拨饷银、加固关隘、更新军械,奏疏却石沉大海,无人正视!”

他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如冷电般射向当朝宰相:

“如今敌寇铁蹄南下,方才暴露其短。平时文恬武嬉,做不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又是谁之责?秦丞相,您总理朝政,户部亦在您辖制之下,敢问每年拨发下去用以修筑边防的巨额银钱,究竟都去了哪里?是变成了西部边境的砖石铁木,还是化作了某些人府库里的金山银山?!”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这已不仅仅是辩解,更是直指中枢贪腐的惊天指控!

秦仲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没想到萧承瑾竟敢如此反击,且直戳要害。他立刻厉声打断,将话题重新拉回“德政”之上,试图以道德高地压制:

“荒谬!瑞王殿下,此刻你不思己过,不想着如何亡羊补牢,竟还敢在此颠倒黑白,攀扯朝臣?圣人之道,在于以德服人!正是你的无德之举,才招致了这场无妄兵灾!如今首要之事,是展现我东奥仁德,遣使道歉,安抚狄人,而非在此大放厥词!”

“以德服人?”萧承瑾猛地抬头,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悲愤和决绝,“那要看对谁!对豺狼讲德行,无异于以身饲虎!西部戎族,畏威而不怀德!今日他们能因一言不合而兴兵,他日就能因我等的退让而贪得无厌!”

他猛地转身,面向皇帝,重重一揖到底,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父王!儿臣恳请!此刻绝非空谈德化之时!唯有以兵弥兵,以战止战!用敌人的血,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才能守住我东奥的江山社稷!请父王革去儿臣所有虚职,准儿臣即刻奔赴西部,戴罪立功!敌军之辱,儿臣必亲率将士,以血洗刷!失地不复,儿臣绝不还朝!”

他的请命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和战意。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下朝

沉重的宫门在身后缓缓合上,将金殿之上的肃杀与争吵暂时隔绝。

郑修霆几步追上走在前面的萧承瑾,一把扯住他的胳膊,将他拉到宫道旁的僻静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焦急和不解。

“允棠!”他压低了声音,“你到底怎么想的?怎么会一时冲动请命去西北?那地方苦寒不说,如今战事吃紧,凶险万分!光是那西北风就够你就酒喝一壶的了!”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听我一句劝,现在回去向陛下请罪还来得及,别去,那地方你真受不了!”

萧承瑾被他扯着转了过来,直视他的眼睛,眼尾有点红痕,嘴角扯了点笑,轻轻挣开郑修霆的手,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和决绝:

“赫渊,你时常跟我闲聊,说的很多事我都记在心里,关于边防如何空虚,将士甲胄如何破旧,军饷如何被克扣——这些事,我都记得。但即便我写成奏章,呈报父王,结果如何?十有**石沉大海,或被秦相那般人用‘国库空虚’、‘不宜劳民伤财’的漂亮话搪塞过去,很难落实。”

他转回头,眼神锐利地看向好友:“但如果,一位亲王亲自到了阵前,亲眼所见,亲口所报呢?亲眼看着城池陷落,亲身经历缺粮少饷,那时,我的奏报就不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沾着血的刀!他们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

郑修霆闻言,沉默了片刻,恨恨地骂了一句:“这帮官场上的老泥鳅,漂亮话比谁都会说,实事一件不办!”他知道萧承瑾说的是实情,也明白其决心已定。他重重叹了口气,问道:“那你打算几时起程?”

萧承瑾略一思忖:“军情紧急,明日启程。”

郑修霆毫不犹豫:“行!我和你一起走,路上有伴。西北那地方我熟。”

萧承瑾看着他,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今日难得的、真实的笑意,带着点调侃:“你好不容易从边关调回京述职,这才几天?光顾着在我那里混吃混喝了吧,还是好好回去陪陪老太太,哄她开心,说不定就不用喝这西北风了。”

说完,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瞥向郑修霆的腰间,道:“怎么,今天原本是打算‘偶遇’云舒的?”

郑修霆腰间悬挂着一枚质地上乘、温润如凝脂的羊脂白玉佩。这是父王当年给膝下的儿女们一人赏过一枚。六公主萧云舒,与他们年岁相仿,几乎是自幼一同长大,情分匪浅。不知从何时起,那位明朗娇俏的小公主眼里便只剩下了这个总是爽朗大笑的郑修霆。女儿家心思婉转,最终鼓起勇气,托最信任的三哥萧承瑾,将这枚代表自己身份的玉佩转赠给了郑修霆。本以为是一段佳话,谁知陛下不知如何知晓了此事,非但未曾顺水推舟赐婚,反而寻了个由头,将郑修霆远远打发出了京城,外放至边疆。

郑修霆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下意识地用手掌遮了一下腰间的玉佩,讪讪道:“也…也不是特意。只是每次进宫都得戴着,怕…怕又碰上。”顿了顿又道:“你也见过上次没带这劳什子,她生气的不行。”

顿了顿,想起什么似的,苦恼地挠起头来,声音里带上了几分真实的无奈:“唉……你也见过,上次我来宫里述职,偏偏忘了戴这劳什子,正好被她抓了个正着。好家伙,那委屈和怒气,都能把我点了”

他叹了口气,道:“你们萧家的人,真是……一个个都难伺候得很。”

萧承瑾看着他这副样子,摇了摇头,只觉得自己可从来没让他伺候过,那来的难呀!拍了拍郑修霆的肩膀:“走吧,先回府。西北的事,还需从长计议。”

“回什么府呀,明天你就启程了,我陪你去秦香楼放松放松?”两人并肩走出宫门。

“不去。”声音冷得掉冰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