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 第36章 选鳞揭字

凤栖梧·王爷的至尊宠溺 第36章 选鳞揭字

作者:海盐棒棒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17:14 来源:文学城

此间雅室,不悬显名。若需称之,方才廊下听李玺提起,隐称「南山」。

入门所见,正对之主墙面,绘墨色 《秋山幽居图》。其画风古拙,不重形似,但以墨色勾勒山峦起伏之韵,屋舍隐于林壑,高人逸士形貌闲散。图之侧畔,静立一碑漏,清水沿石刻沟壑缓流,无声计量光阴。此壁自成天地,《幽居图》寓“隐逸之志”,碑漏寓“时序之衡”,意境交融。

转身回望,入口门扉之墙,则立通天书架。架上非经史子集,皆是以竹简、木牍、皮革承载的《物产志》、《风土记》、《异兽谱》与《贡赋录》。此却非书斋,只是将饮食之事,锚定于浩渺文明之中。

入口墙面之左侧,开回纹槛窗。窗外近处植数竿细竹、几叶芭蕉;透过疏影,可见远方数点未烬的龙爪花,于秋风中灼灼欲燃。为静谧空间注入一丝悲艳的生命力,恰如人生明暗之交。

入口墙面之右侧,纵深设为庖厨之区。上方悬乌木小匾,上书「均味」二字。其下砌原生石台,炭火暗红,上覆玄色铁板如镜。侧上方墙面,依古礼序悬鼎、鬲、俎刀等青铜厨器,不太像是日常的厨具,反倒像饮食的礼器。

室中设低矮彩绘漆案,需席地而坐。尊位设朱雀玄纹锦绣坐褥,其侧置一黑檀素几,几身光素无漆,唯见天然木理,弧线温润,如卧暖玉。背靠一架形如神木攀援的十五连盏铜灯树,烛光盛放,满室生辉。案头一角,静置一尊灰陶鬲式炉,青烟自其三足空隙间丝丝逸出,异香氤氲。

食案两旁,垒放黑漆托盘,盘中置十余条黄杨木雕就的小鱼“素鳞”,旁配青玉小槌“玉楸”。

李玺让萧承瑾入了尊位,自己亦欣然落座。他随手取过玉楸,轻叩素鳞,其声清越,如击磬余音。侍者应声而入,如影而至。李玺笑道:“允棠,美食当前,闲话可暂搁。且让庖正献艺。”随即请侍者为自己也添一张凭几,并恭请师傅前来侍餐。

不多时,侍者为李玺添上一张乌漆朱绘云纹凭几。一位身形健硕、目光沉静的老者缓步而至,行至铁板之后。他身着本色苎麻白衣,袖口挽至肘间,露出坚实的小臂;颈项与腰间各系一条被烟火浸染出深浅痕迹的土色围巾,向两位尊客从容长揖,静候开席的示意。

直到入座,萧承瑾才感受到一缕如松涛竹韵、幽泉滴露之音仿佛从进门伊始便不喧不燥,萦萦于耳。

李玺颔首,一排小童手捧无盖高足黑陶豆盘鱼贯而入,豆盘上有覆着青苔的顽石,石上置有一片如红玉的生鲜鹿肉;一盘洁白的海盐,上卧数尾银色小鱼,鱼身覆盖几片翠绿蓼叶,一个钵体豆盘中,盛有清水养着的鲜活河藻,旁边还配两只肥蟹,各类食材如一幅幅待烹的山水画,直接将《山海灵应献珍图》的壁画意境演活于眼前,还为入口,便在视觉上先行领略风物之美,后将其陈列于庖厨一侧。

萧承瑾自恃东奥国宴之华也不过如此,心下暗忖:李玺这般大动干戈,究竟所图为何?

庖正自小童手中接过一陶瓮,为二王斟酒。但见酒液呈暖琥珀色,质地浑厚,悬浮物如云丝缭绕,倾入杯中,浆感丰盈,似融化的蜜蜡。初闻是质朴的谷物甜香与麴香,细辨之下,方有熟果与蜂蜜的底蕴悄然渗出。李玺首先举杯向萧承瑾敬酒道:“澹台所在,礼之所及。今日你我便入乡随俗。允棠,敬你。”

萧承瑾回敬道:“此地清奇,不虚此行。请!”酒水入口绵厚甘醇,微甜的浆感包裹舌尖,旋即化开一丝谷物发酵带来的极细微的、令人愉悦的酸意,与一抹若有若无的清苦底韵交织,使得甜而不腻,厚而不滞。酒体虽浑,入喉却异常温润顺滑,如桃如李的果香散于口齿之间,一股暖意自丹田缓缓升起。

在二人饮毕后,庖正方捧酒上前,从容言道:“二位殿下,酬以成礼。山野之物,不足为敬,唯有此瓮浊酒,其貌不扬,未滤其精,未夺其魄。谨以此酒之浊,酬谢天地山海之厚;以此酒之醇,酬谢此番风云际会之缘。小人僭越,谨代此地水土,为礼成之末,再尽一觞。”

敬后,庖正侧身行至庖厨之区,小童奉上一铜盆,以清水缓缓净手,用素巾拭干。向二王深深一揖,声线沉静如古井无波,却清晰地传入二人耳中:

“二位殿下容禀。”

“天地生万物,各有其性;山海藏百味,各有其灵。”

“山海之宴,特备素鳞四盘,每盘十二尾,每尾一字,其上所契,乃风物之魂,时序之韵。”

“一字一味,皆是机缘;一饮一馔,俱合天道。”

“请殿下亲手选鳞揭字,以启今日山海之缘。”

言毕,向黑漆托盘的方向微微欠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姿态恭谨,却自有一股引导仪式的庄严气度。

要说陈馔之美,也属常见,不问客之喜好,便让人揭鳞定馔,看来此间主人对庖正的厨艺以不是颇为自信能概括的了。

萧承瑾与李玺对视一眼,李玺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玩味,萧承瑾则神色平静,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拈起属于自己盘中最上方的那条黄杨木素鳞,将其轻轻翻转。温润的木色底上,以一个清瘦峻峭的笔法,刻着一个——【清】字。

萧承瑾道:“不知代表何餐食。”

一旁的李玺早已迫不及待地翻过自己的那片素鳞。一个线条纤细,笔画参差错落的 “齑” 字,倏然跃入眼中。。

“允棠,你看,连这素鳞都知道你是个清贵君子,我是个混世之人,竟给我个细碎调和之物!”李玺接着又笑道,“当日只定下‘山海均味席’,并未细说具体菜目,不想庖正竟以缘定馔,也是有趣。”

侍者为萧承瑾奉上一只光素无纹的琉璃盏。盏壁极薄,透过器身,可见其中琥珀色的梅浆,光影在浆液中流转,清透如秋日溪水。指尖触及杯壁,传来一丝清冷的凉意,正与梅浆的酸爽相得益彰。

同时为李玺换上了一枚青玉玉卮。玉质温润,色泽内敛,内盛暖黄色桂花酿,玉的温润质感与酒的醇厚甜美在卮中合而为一。桂花那暖甜的媚气,似乎也被玉的仁与德所涵养,变得更为沉静悠长,饮之不觉浮躁,唯感秋日之静好。

当 【清】字呈现时,庖正并未急于动作。他先于铜盆中再次净手,方沉稳地行至铁板旁侧的备料小案前。

从豆盘中,拈起那几尾银色小鱼,动作轻柔地揭去覆盖于鱼身的翠绿蓼叶。随后,他自案下取出一只墨色陶碟,碟中盛着有雪盐,取过一把刃口极薄、寒光凛冽的银刀。但见刀光轻闪,如白虹掠过,以腕带指,以指运刀,刀刃与鱼身呈一微妙角度斜斜切入、顺势一推,一片近乎透明的鱼脍便已成形,轻飘飘地覆于雪盐之上。如此往复,刀光连绵不绝,鱼片如秋叶般纷扬而下,层层叠叠,覆于冰上,竟自然而然地铺就出一条完整的、仿佛正在云中畅游的鱼形。最后,他取过那个烧制成鱼头形状的小陶碟,内中盛着琥珀色的蓼酢,并于酢中点上一缕翠绿的捣蓼根泥,恰似一点灵动的青瞳。侍者小心地将这盘“冰潜银鳞”奉至萧承瑾面前。直到此刻,萧承瑾方才看清,那托起整条“鱼身”的,并非雪盐,而是晶莹的细冰。冰寒之气萦绕不散,与鱼脍的晶莹相映生辉,一股清冽至极的意境扑面而来。

李玺见萧承瑾的 【清】 ,原是梅浆配鱼脍,正自揣度自己这 【齑】字背后是何等风物,却见那庖正已将银刀归于架上。

他转身取出一套形制各异、精巧异常的青铜食器——锥、剪、锤、签,于清水再次净手后,方捧起一只青壳肥蟹。但见他指掌翻飞,动作如行云流水,卸螯、开壳、剔膏、取肉,竟无一丝拖沓。不过片刻,完整的蟹膏与蟹肉便已悉数落入一只釉色幽绿、纹饰古拙的青铜盨中。

随即,他调入现捣的橙齑、清盐、梅酱与一撮朱红的茱萸粉,手腕轻旋,将其与蟹肉轻柔拌匀。最后,于其上覆一层切得细如发丝、雪白晶莹的秋梨丝,再饰以两朵金丝□□与两枚紫苏卷,方才奉至李玺案前。

“妙极!哈哈哈!”李玺抚掌大笑,声震屋瓦,“秋风起,蟹脚痒,正该是如此活色生香,方不负这 【齑】字化零为整的妙意!允棠,且看我这一盏!”

他举起那温润的玉卮,其中桂花酿香气氤氲,向萧承瑾朗声道:“且以这盏桂魄天香,配我这口秋醴醉螯,方不负这金风玉露,山海相逢!”

萧承瑾微微颔首,并不答话,只将手中琉璃盏内的梅浆轻呷一口。冰凉的酸爽与鱼脍那极致鲜甜在舌端交织碰撞,果真如一缕清冽秋风,将胸中最后一丝郁结与燥意涤荡而去,味蕾与心神,皆为之豁然一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