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烽火台湾 > 第1章 第一回:战云密布,血仇伊始

烽火台湾 第1章 第一回:战云密布,血仇伊始

作者:余墨千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06:25:39 来源:文学城

光绪十年初夏,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内,烛影摇红。李鸿章躬身立于御前,声音低沉:「太后,法舰陈兵马尾,台海危矣。然台湾孤悬海外,守之不易,弃之可惜……」

慈禧太后捻动佛珠,眉眼未抬:「刘铭传在台整军,可能抵挡?」

「刘铭传虽勇,然法舰坚炮利,恐难久持。臣以为,当以和为贵,保全东南为上。」

左宗棠闻言出列,声如洪钟:「太后!台湾乃七省藩篱,绝不可轻弃!当年郑氏据台而乱沿海,若落洋人之手,后患无穷啊!」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而此时的台湾基隆外海,夏日的阳光将海面铺上一层碎金,基隆屿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港湾如碧玉镶嵌于苍山与蓝海之间。二十二岁的林文雄站在舢舨上,赤膊古铜色的脊背弯成弓形,手腕一抖便将渔网洒成满月。船尾传来少年清亮的嗓音:「文雄哥,今日网着石斑鱼,俺娘准允你来家喝两盅地瓜酒!」

说话的是十六岁的阿土,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瘦伶伶的腿肚子。他学着林文雄撒网的姿势,却险些栽进海里,惹得岸边补网的渔女们咯咯直笑。林文雄回头笑骂:「惦记你家酒坛子三日了!待俺卖了这船鲜货,给伯母捎块花布当谢礼。」

渔舟靠岸时,夕阳正将海浪染成橘红色,浪花拍打礁岩,激起千堆雪。林文雄扛起鱼篓,忽然瞇眼望向北方——天际线处有几点黑影正缓缓移动,形状不像商船,倒似竖着桅杆的怪兽。老渔夫陈伯拄着桨柱喃喃:「法国铁甲船......上月才听闻他们在马尾炸了福建水师,这群豺狼竟寻到咱台湾来了!」

话音未落,尖啸声撕裂暮色。一发炮弹轰然砸中村口土地庙,砖瓦如雨纷飞。林文雄瞳孔骤缩,扔下鱼篓朝村东狂奔:「阿爹!阿娘!」

林家茅屋在第三发炮焰中坍塌。林文雄徒手扒开燃烧的梁柱,只见母亲被压在灶台下,胸前插着锐利碎瓷,鲜血浸透蓝布衫。十岁的妹妹小娟蜷在墙角颤抖,怀里还紧抱着半幅未绣完的鸳鸯枕巾。

「带......带妹妹走......」林母气若游丝,攥住儿子手腕的指节泛白,「去台南寻你叔父......记住,台湾是咱祖祖辈辈的土地,绝不能让外敌霸占......」林文雄浑身颤抖,嘶声道:「阿母,这是啥米世道?咱安分过日,为何会受这款灾祸?」

「囝仔莫问啥米缘故......」林母艰难抬手抚过他的脸, 「紧走……照顾阿娟……」

第二波炮火轰然落下,摧毁了林文雄最后一丝希望。他喉咙一哽,腥甜的味道涌上。他转身,背起因恐惧而瘫软的小娟,浓烟如刀割般刮过他的眼睛,逼出滚烫的泪水。

就在这踉跄欲倒的绝望时刻,阿土满脸黑灰地从火场中窜出,一把将浸透井水的湿布塞进他手里:「文雄哥!快走!码头全是举枪的红毛鬼!」

三人跌跌撞撞地逃进竹林。林文雄忍不住回头,只见家乡已化为一片炼狱。熊熊烈焰肆意舔舐着他童年嬉戏的屋檐、母亲缝补衣裳的门坎,每一缕火舌都在灼烧他的灵魂。他感到胸口像被巨石压住,几乎窒息。

他狠狠咬住下唇,血腥味在口中蔓延。就在这毁灭的边缘,他下意识探入怀中,指尖触到一个冰冷坚硬的物件。他掏出来一看——竟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半块祖传玉佩。玉佩的断口处,赫然沾着母亲尚未凝固的、温热的血。那黏腻的触感,彷佛就是母亲最后一次心跳的余韵,在他掌心悄然停顿。

他想起母亲常说「咱林家的玉会保庇囝孙平安」,他摩挲着玉佩断口,粗粝的边缘刮过掌心。母亲总将这半块玉贴身藏着,说是当年逃难时,她父亲从唐山带来的唯一念想。如今玉上沾着血,那血已凝成暗褐色,像干涸的海藻缠在礁石缝里。海风卷着硝烟钻进他的鼻腔,他忽然想起七岁那年,母亲在灶前炊米的身影,柴火映着她哼唱的客家山歌。竹林深处传来法军的犬吠,他将玉佩塞回衣襟,那冰凉的触感贴着心口,竟比任何刀剑都更锐利地提醒他:渔网能网住鱼,却网不住命运。他背起小娟,朝更深的黑暗走去。

就在这时,他怀中那半块染血的玉佩,竟在烛火映照下,无声地、缓缓地,渗出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落在他沾满血污与灰烬的手背上。那滴泪,温热,却比任何火焰都灼烧着他的心——那是母亲,用最后的生命,为他流下的,一滴无法安息的泪。

那黏腻的触感,彷佛就是母亲最后一次心跳的余韵,在他掌心悄然停顿。他死死攥紧这半块染血的玉,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复仇的烈焰与丧亲的剧痛在胸腔中猛烈碰撞,最终熔铸成一种近乎残酷的决心。

他想起母亲常说「咱林家的玉会保庇囝孙平安」,如今玉碎人亡,那裂痕彷佛映照出心底的撕扯:他本是渔家子弟,只求安稳捕鱼养家,却在这一刻,感受到复仇的烈火与家国责任的枷锁交织——杀尽豺狼,能换回母亲的笑颜吗?还是这血债,将永远如影随形,让他从渔网中挣脱,却坠入更深的泥淖?悲从中来,他握紧玉佩,指节泛白,那隐忍的痛楚如海浪般一**涌上,逼他直视前路:逃亡,抑或转身?

逃难人潮涌向台南城。深夜破庙里,小娟因高热呓语不止。林文雄劈开庙门当担架,却见阿土抱着瓦罐跑来:「讨到米汤了!刚才遇到个仙女大夫......」话音未落,紫衣女子已挟药箱踏进庙门。月光照在她清丽的侧脸上,银针在指尖泛着冷光。

「惊厥伤寒,需立刻施针。」女子声音如山泉清冽,针尖稳稳刺入小娟穴道。林文雄怔怔望着她鬓边摇晃的珍珠发簪,忽见庙外焰光乍现——十余名法军持枪闯入,为首者狞笑着去扯女子衣襟。

「□□祖宗!」林文雄抄起门闩挥去,木屑混着火药味在狭小的庙堂里炸开。阿土趁机将瓦罐扣向敌兵,热粥顺着法军领口灌进去,那人惨叫着去扯衣领。瓦片在头顶簌簌震颤时,庙墙轰然倒塌,月光洒进缺口,映出一排铁甲上斑驳的血痕。

杨泗洪的马蹄踏过断木,刀锋掠过最后一名法军的喉咙,血珠沿着刃口滚落,在月光下像一串断了的红珊瑚。他没看那些尸体,目光直直扫过庙中瑟缩的百姓,最后落在林文雄染血的衣襟上:「还有力气拿刀吗?」

林文雄抹了把脸上的灰,指节在门闩上收紧,竹节般的凸起处青筋浮起,却没发出半点声响。他只将小娟推到陈秀英身后,默默拾起地上一把断刃。母亲倒在灶台下的最后一眼,此刻比刀锋更冷地刻在他骨头里。

这一刻,渔家少年血性觉醒,誓以命守土,开启漫长抵抗之路。

沪尾军营的细雨如针,斜斜地刺入泥泞的校场。杨泗洪立于一口熬煮姜汤的巨釜旁,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玄甲轮廓。林文雄已跪伏在辕门前两个时辰,额角那道为救妹妹而留下的旧伤,此刻被雨水和尘土浸染成暗红色的血痂。

「求将军收俺从军!」他的声音嘶哑,却像礁石般坚硬,「俺娘的血,不能白流!」

「哈!」杨泗洪冷笑一声,舀起一勺滚烫的姜汤,狠狠泼向地面。泥水四溅,溅在林文雄的脸上。「你当打仗是为了报你一家的私仇?这血——」他用木勺指向远方被炮火蹂躏的村庄,「是整个台湾百姓的血!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血!」

林文雄浑身剧烈一颤,彷佛被那滚烫的泥点灼穿了心肺。

杨泗洪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盯着这个倔强的青年:「识字吗?」

见对方点头,他反手从腰间抽出一卷用油布包裹的竹简,重重掷在对方面前。「三日后,背诵《孙子兵法》的『九变篇』。错一个字,就给我滚回你的田里去!」

当夜营账里,林文雄对着竹简抓耳挠腮。阿土钻进来递上烤地瓜:「文雄哥,我找营灶老陈讨来的!」话音未落,胡子花白的老火头军举着锅铲追进来:「小猢狲敢偷伤兵灶的粮?」

笑闹间帐帘掀动,杨泗洪持灯走入。众人僵立时,他却捡起烤地瓜掰开分食:「当年淮军饿极时,连曾大帅的坐骑都差点炖了。」目光扫过林文雄涂满批注的竹简,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五日后法军夜袭,林文雄带乡勇伏于礁岩后。见敌舰迫近,他竟学着兵书「声东击西」之策,令阿土带人敲锣打鼓佯攻左翼,自己率精壮汉子泗水绕至舰后,用渔网缠住螺旋桨。杨泗洪在高处望见,当即命火炮齐发,三艘敌舰搁浅燃烧。

战后庆功宴上,杨泗洪解下佩刃掷给林文雄:「此刃名『破浪』,随我征战十年。」刃鞘斑驳处还嵌着颗子弹,「今日赏你,不是为那点机变,是为你带乡勇撤退时,宁可自己断后也不弃伤员。」

林文雄抚过刃柄缠绕的褪色红绳,忽然重重叩首。额头触地时,泪珠砸在青石板上。他想起母亲生前常说「咱台湾人最重情义」,如今在军中,诛夷寇时体会更深。

台南城西医棚里,陈秀英正为伤兵换药。那日破庙分别后,她带着祖传医书投奔姑母开设的医馆,连日救治炮火灼伤的百姓。纱布揭下时,伤兵溃烂的伤口引得学徒惊呼,她却稳稳握住银针:「焰毒攻心,需放血拔毒。」

「让俺来!」林文雄大步跨入医棚,从怀中掏出染血玉佩,「秀英姑娘,能否熔了这玉混入药膏?俺娘说林家古玉能辟邪解毒。」陈秀英怔怔望着玉佩上干涸的血迹,眼眶微红:「此乃林大娘遗物,岂可......」

「玉是死物,人才要紧。」青年斩钉截铁。此时阿土抱着陶罐冲进来:「秀英姐!按你教的方子采的车前草......」话未说完被门坎绊倒,草药撒了满头。陈秀英终于破涕为笑,指尖轻点阿土额头:「你呀,总这般毛躁。」

熔玉那夜,三人守在药炉旁直至天明。晨光中陈秀英将青玉药膏涂上伤兵患处,脓血竟真渐渐收敛。林文雄望着她被炉火映红的侧脸,忽从怀中掏出个草编蚱蜢:「路上随手编的,给你解闷。」

女子接过草编时,指尖不慎触到他掌心的厚茧。两道视线一触即分,却没看见帐外伫立的玄色身影——杨泗洪默默放下寻来的珍稀药材,转身踏碎满地晨露。

法军总攻前夜,杨泗洪召林文雄登临炮台。月光下十余艘敌舰如群鲨环伺,他忽然问道:「可知我为何驻守台湾?」不待回答便自顾自说起往事:「当年准军剿捻时,我见过百姓悬梁自尽的惨状。如今法夷炮口对着老弱妇孺,我杨泗洪若退半步,枉为七尺男儿!」

林文雄攥紧「破浪刀」:「将军,俺愿当马前卒......」

「蠢话!」杨泗洪厉声打断,「我要你活着看台湾光复那日!看中国强盛那日!」说着从怀中取出铁蒺藜掷在地上,「此物专克法军皮靴,你带乡勇连夜撒在海滩。」

翌日决战,法军在铁蒺藜阵中寸步难行。林文雄率乡勇从礁石后杀出时,阿土竟举着锅盖当盾牌,还不忘朝敌兵扔臭鱼干。混战中林文雄为救孩童左肩中弹,却藉势滚入敌阵砍断火炮引信。

杨泗洪在瞭望台见状,亲自击鼓助威。当「破浪刀」劈断最后一面法军旗时,沪尾海滩爆发出震天欢呼。晚霞如血中,林文雄与阿土互相搀扶着走向医棚,却见陈秀英提着灯笼立在暮色中,药箱上放着刚拆线的崭新战袍。

「接着!」杨泗洪忽然纵马而来,将牛皮酒囊抛向青年,「福建老家的状元红,埋了整整十年。」三人围坐在礁石上分饮时,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彷佛母亲哼唱的摇篮曲。

林文雄望向北方残阳,恍惚又见母亲在灶前炊米的背影。他将酒浆缓缓洒入大地,心里默念:阿娘,儿今日交托生死的兄弟,往后就是另一种归宿了。这声「啥米」往后就是儿斩尽奸邪的战鼓,定要让那些红毛鬼知道——咱台湾人的骨气!

注释:马尾海战--1884年8月23日,中法战争爆发于福建马尾港,法军铁甲舰突袭清水师,炸沉船只11艘,伤亡2000余人。此战暴露清军海防薄弱,刘铭传奉命赴台整军,守沪尾炮台抵抗法军登陆。

(第一回完)

这一回,我把基隆烧了,把林文雄的家烧了,也把我的心烧了。母亲把染血的玉佩塞进他手心那一刻,我改了四十七稿,还是改不出不哭的版本。因为1884年的那把火是真的,台湾人从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干净的家。谢谢你愿意陪我从火场逃出来,也陪他背起妹妹。这条路很长,我们一起走,好吗?

内容提要:法舰炮轰基隆,林文雄一家被活活烧死,只剩母亲临终塞给他的半块染血玉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回:战云密布,血仇伊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