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凰令 > 第19章 第 19 章

凤凰令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惊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18:57 来源:文学城

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里,做出三条高水平的酒令,这件事情的难度本就不低。

更让人为难的是,酒令题目还要求做酒令者必须用一句黄历里的话。

而在现实中,又有几个人会跑去翻阅黄历呢?

至少在座的这些士族郎君,没人有翻阅黄历的爱好。

虽然他们崇道谈玄,甚至有人服散,但翻阅黄历、遍览天文这种枯燥无味的事情,还是交给钦天监的官员们去做吧!

听到仆婢上楼禀告赵煊抽到的题目后,褚鹦揣度这个设计赵煊拿到这道题的幕后之人,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瞧瞧,他多会出题目啊!

进可攻退可守,直接把自己摆在了最有利的位置上。

如果赵煊做不出这三个酒令,他就能狠狠落赵煊的面子,既可以宣扬赵煊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还能想办法加深世人对赵家出身于寒伧兵家的印象。

如果赵煊能做出这三个酒令,他同样可以说酒令只是不足挂齿的小道,无法与经策诗赋比肩,进而防止赵煊传播才名,谋取清望,或许好处。

真是个算计到了骨头里的小人。

这个小人,究竟会是谁?

好几个名字在褚鹦脑海里翻转,比如说与她与赵煊有关的王荣,比如说傲气十足瞧不起兵家子的杨昌……

而最后,定格在褚鹦脑海里的画面,是明谨堂中背负荆条、衣衫沾血的背影。

褚江。

虽然褚江刚入麟台,貌似无暇设计这些阴诡;虽然按照褚鹦对褚江的了解,她这位从兄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虽然此时此刻,身边有人悄声议论这件事是不是王荣做的,但一想到那个背影,褚鹦就觉得,这个小人十有**是褚江。

王荣,很可能只是一面幌子。

不过,就算这场局是褚江布置的,他大概也会很失望。

因为赵煊不是萧侃那样不学无术的纨绔。

而且赵煊他,还真看过冷僻偏门的黄历。

谁让赵煊的二叔赵元美是道教中人呢,推演婚丧嫁娶合宜日期,本就是道士和尚们赚钱的重要手段。

赵煊在赵元美那里住过两年,对这些冷僻偏门的知识略知一二。

当然,褚鹦知道赵煊看过黄历,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她明年元月就要及笄了。

等到她及笄后,赵煊就要和她定亲了。

在这种情况下,情窦初开的小郎君自然要好好看看哪天是订婚黄道吉日。而在假期休沐,来白鹤坊见心上人时,赵煊更是要表表功,展示自己对这桩婚事的上心程度。

他和褚鹦说,在你离开康乐坊后,我没少翻阅黄历。

他还和褚鹦说,适合订婚的日期,都被我一一圈起来了。

当时,褚鹦收下了赵煊送来的碧玉连理枝玉佩,又把赵煊在马场上讨的彩头荷包送给他,两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愉悦。

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赵煊的小小殷勤居然会用到曲水流觞宴会上。

不过现在这样,貌似也还不错。

接到曲水流觞宴的请帖时,赵煊就想着“祸兮福之所倚”的事。大抵是苍天庇佑,现实映照了赵煊的想法,让赵煊得以体会什么叫做祸福相依。

褚鹦往楼下看的时候,只见赵煊沉吟片刻后,就顶着众多幸灾乐祸与冷眼旁观,提笔撰写刚刚在心中杜撰的三条酒令。

而在赵煊停笔后,青衣僮仆站在一旁等待帛书风干。

待到帛书风干后,僮仆轻手轻脚收好帛书,再将帛书放到托盘上,亦步亦趋地将之送至太学学官张笙面前。

在僮仆收好帛书往他这边走时,张笙就在心里琢磨着,即便赵煊写得不好,他也要为这赵家郎君描补上几句。

他是积年的太学学官,褚澄和褚鹦能看出来不对的地方,他同样能够看出来。

曲水流觞宴上,貌似有人在设计赵煊。

张笙不是傻子,才不会跑去做陌生人的刀。更何况,他也没有做刀的资本。

他虽然出身陵水张氏,但只是一介庶子,能在太学里安坐,是他苦心筹谋,从刀山火海里挣出来的前程,轻易舍弃不得。

像赵元英与褚定远这样的人,张笙觉得自己很可能得罪不起。

尤其是褚定远,赵元英远隔千里,短时间内还不能把他怎么样。

可那褚定远不但是尚书台郎官,还是当朝名士、相公亲子。他这样的人,若想毁掉一个才具中平且没有家族支持的太学学官,不过是几句话的事。

虽说很多人都说,褚定远不是很喜欢赵家郎君这位兵家婿子,但他听崔博士说过,褚定远很喜欢他家女儿。

爱屋及乌是战国时传下来的典故,谁知道褚定远会不会因为自家女孩子庇护未来婿子?

张笙可不敢赌褚定远的心意。

接过僮仆送过来的帛书后,他一边思量着怎么为赵煊描补,一边去瞧帛书上的文字。

刚展开帛书,就看到了素帛上遒劲有力、锐如刀剑的好字。

张笙心里松了一口气,有这一笔好字,就算赵家郎君把酒令写成了一团乱麻,大抵也不会被众位宾客耻笑了。

而他,总算能过关了。

张笙的心情好了很多,声音也变得轻快起来:“天行刚健,人生天地间。谒金门,探洛阳,知宜冶陶,雕刻石榴花,花海燃**,金冠梦南柯。”

“大道氤氲,浩浩阴阳移。应天长,长安夜,妄破土石,移栽萱草花,北堂垂朱萼,忧思逐云鹤。”

“凤皇鸣矣,延陵轻宝剑。瑞鹤仙,临吴江,制衣正伦,琼花白玉碎,青羽乘风来,八仙聚瑶台。”

读完赵煊作的三条酒令后,张笙的心情彻底轻松起来。

他心想,赵煊还是有点本事的。不论幕后之人有什么设计,赵煊没中套,局就兴不起来。

他这个学官也不会受到牵扯。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张笙心里充斥着劫后余生的喜悦,这份喜悦压下了他对赵煊才学的惊讶之情。

而在座的太学学子们不用像张笙一样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前程。因而听到张笙读完赵煊作的三条酒令后,他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惊讶。

他们真没想到,赵煊居然会有这样的捷才。

赵煊所作的三条酒令里,选的五言都是乐府诗,选的三条古文分别出自《周易》、《淮南子》和《诗》。

而酒底处的石榴花代表着金鸡鸟,萱草花代表着忘忧鸟,琼花代表着玉瑶鸟。

虽然这几个花鸟别称并不是古籍里的代指,只是本朝楼观真人葛原在他的笔记小说《南行记》中的杜撰,但在当下崇玄的背景下,这几个别称也算得上是典故。

除此之外,那几处与黄历有关的话,全都没有用错。

虽然这三条酒令称不上“信”、“达”、“雅”,但能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做出三条条件刁钻的酒令,已经证明了赵煊绝非萧侃那样的伧子,甚至可以证明赵煊绝非庸人。

如果刚刚的题目是诗赋不是酒令的话,想来明天建业城里就会有人夸耀赵煊的学识渊博了。

不得不说,褚鹦此前的猜想完全是正确的。因为题目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酒令,即便赵煊能够应付刁钻题目,也很难借机播扬名声。

这位幕后之人,想得过于周到了……

而这让褚鹦愈发坚定自己的想法。

今天这件事,是褚江操纵的可能非常大。

或许她该派些不起眼的人,长期盯着她家里这位好从兄了。

或许是为了恶心牵扯到他的布局者,或许是真心喜爱赵煊的好字,或许是为了讨好褚定远,张笙极力夸赞起赵煊的字来。

“赵郎的字,笔下有神秀风骨,众位可以看看。”

言罢,帛书被张笙递给身边的学官。

几位学官看完后,又将帛书逐一递给众位士族学子传阅。

赵煊的字本就骨清神秀,要不然也入不了褚鹦的眼,张笙还发出了“定调子”式的吹捧,众人便顺势说起了赵煊的好话。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张笙的面子。就像张笙所说,张家给他的支持不多,在这些高门公子面前,他的面子很有限。

此时此刻,这些郎君夸耀起赵煊的墨宝,是因为他们之前把赵煊看作萧侃那样的禄蠹,对赵煊的态度颇为冷漠,在发现今天有人设计赵煊后,不少人心里还产生了看兵家子笑话的心理。

现在发现赵煊是个有真才实学的郎君,这些人当然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才顺水推舟为赵煊抬高才名,目的自然是纾解自己的愧疚心理。

不过,这对赵煊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学识不错的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幕后之人的阴谋已经被击碎了,褚鹦鼓励他争取的彩头已经得到了。

他想要达到的几个目的,软都达到了。

祸兮福之所倚,古人之言诚不欺我。

至于那几个藏在人群中起哄者的脸,也被他牢牢地记到了心里。

他会去好好查查到底是谁想要谋算他,这件事,绝不会这么轻易过去。

边境上长大的虎狼,怎么可能因为戴上了儒雅斯文面具,就不再吃肉了呢?

他推走海棠托盘,任由其顺着水流而下,紧接着下一个被抽到的郎君掣签读题,做了一首吟诵秋菊的诗词,宴席间的气氛再次其乐融融起来。

彼时明月楼上,亦有人对褚鹦夸赞起赵煊的风姿风骨。

还真是新鲜。

自从她与褚鹂的两桩婚事定下后,这些人不是暗中嘲讽看褚家的笑话,就是在明面露出一副惋惜神情,实际上恨不得凑在褚鹦耳朵边上讲,褚五娘子,真是可惜,你要嫁给一个兵家子了。

现在她们居然还好意思说出这些夸耀的话出来吗?

但褚鹦是谁?她怎么可能因为这些话不好意思,更不可能因为这些话觉得心里不舒服。

她们好意思夸耀,她就好意思接受。

赵煊以后会和她在一起。

赵煊的东西就是她的东西。

她当然要接受这些夸耀,毕竟,在南梁,清望与声名是乡议时的重要考评内容。

褚鹦在乎赵煊,自然要帮他坐实学识渊博的好名声。

更何况,虞太后那边,只是褚鹦众多道路里的一条。

赵煊这个未婚夫,同样是褚鹦参与时局的重要切口。

在这种情况下,赵煊的起点,自然是越高越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