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凰令 > 第18章 第 18 章

凤凰令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惊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18:57 来源:文学城

明月楼下,赵煊感受到了褚鹦的视线。

他抬头看过去,只见小轩窗后有一道熟悉的身影。

有珠帘隔着,他看不清对方的容貌。

但他感觉,那个身影一定是褚鹦。

就在赵煊陷入思考时,褚澄拍了拍他的肩膀。

“赵兄,那边肯定是我阿姐。我把请帖送给阿姐时,阿姐说,她会穿紫罗裙,戴花冠赴宴。”

珠帘后面,是紫罗裙,是桂花冠。

上京世族男女,衣饰冠带都是自家绣娘亲手缝制,褚澄不会认错自家绣娘的手艺……

那望过来的视线,果然来自于五娘子。

“赵兄,快和阿姐打招呼呀!刚刚我看到诸葛茂和沈家娘子打招呼了,千万不要让我阿姐被沈家娘子比下去,那娘子最会笑人了。”

赵煊知道褚鹦与沈细娘“似敌实友”的关系,但他依旧不希望褚鹦被沈细娘取笑。

即便只是打趣,赵煊也不希望褚鹦因为他,处于被取笑的位置。

所以褚澄刚提完建议,赵煊就向褚鹦挥手示意。

他眼角眉梢不由自主浮现出笑意来。

即便隔得这么远,褚鹦可能根本看不清他的表情,他依旧喜欢对她笑。

看到赵煊向她挥手示意后,褚鹦直接模仿沈细娘与诸葛茂打招呼的动作,撩开珠帘,露出一张宛若海棠醉日的面庞:“赵郎,阿澄,挣个彩头回来!”

赵煊和褚澄全都爽快地应下了。

因为相隔甚远,两边没有多说话——高声喊话太不雅观,还伤嗓子,两边对视了一会儿后,赵煊和褚澄就像刚才的诸葛茂一样,向褚鹦告辞了。

褚鹦怡然自得的撂下珠帘。

沈细娘却看不惯她这副得意模样:“褚五,你为什么学我?”

做什么学人精!学人精多讨厌!

“你跟我说赵郎君来了,还不是想要看我笑话?我当然要模仿你刚才被我笑话的举止,好让细娘你笑话回来呀!啊,南梁怎么会有我这么好的朋友!”

什么这么好的朋友?

分明应该是南梁怎么会有你这么糟糕的损友!

啊,不对,是南梁怎么会有你这么糟糕的死对头!

沈细娘鼓起腮帮子,褚鹦却笑着摩挲她侧脸。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瞬间打断了沈细娘高涨起来的情绪。

还没等沈细娘反应过来,褚鹦就拉着沈细娘的手,舌灿莲花地夸她美丽可爱。

沈细娘瞬间堕其术中,第一万次被褚鹦哄得迷迷糊糊。

阿桃偷偷瞟了一眼眼神淡定的阿谷,催眠自己道,我真的已经习惯了,我真的不觉得娘子没出息,阿谷肯定没笑我们家娘子……

明月楼上,小娘子们悄声私语,情谊浓厚。明月楼下,乐声渐起,曲水流觞宴正式开始。

刚刚还在四处游走、在明月楼这边与自家女眷或心上人打招呼的郎君们,被僮仆们请到溪流两岸,随意在各处蒲团上安坐。

而在清亮的磬声响起后,两班舞乐分别来到溪流中央亭台与明月楼中戏台上,为参加宴会的郎君娘子们表演。

开宴之前,必有歌舞。在磬声响起后,明月楼中的女眷们不再继续闲谈,而是与二三熟人一起坐在楼内某张铃兰桌后。

褚鹦选择的位置在视野开阔的二楼,她左边是沈细娘,右边是王稚子,因为身边围绕着可爱的女孩子,褚鹦的心情很不错。

舞蹈开始后,褚鹦看台上美人如花,闻楼内香风阵阵,裙摆飘动时宛若鱼戏莲池,不但晃人双眼,还能迷人心腑。

褚鹦的心情反倒没有刚才愉悦了。

云韶府舞乐的水平越来越高了,可礼乐终究只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工具。南梁的舞乐水平远超秦汉,朝廷丁口比得上汉朝吗?

想来是没有的。

还有那些云韶府官员,他们拿公家培养出来的教坊乐班,讨好太学里高门出身的郎君公子,不费自己半枚铜钱,就赚得大把好人情,还真是做上了一门好生意。

褚鹦有时也会反思,为什么她总是这样讥诮呢?

在眼下这样欢快的情景里,她或许不应该生出这样的情绪。

毕竟,翻遍史册,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南梁纵然糟糕,也没沦落到“天大寒,人相食”的地步。

但是,这样“安慰”自己,真的是对的吗?

褚鹦敛眸饮下一盏清酒,她觉得是不对的,可朝廷兖兖诸公,楼下太学学子,又有几个人觉得不对呢?

她一介闺阁幼质,连这点心思都要藏在心里,不敢大声说出来,又能做出什么有利于世道的事?

终究还是太无力了啊……

王稚子把头靠在褚鹦肩膀上,她的动作打断了褚鹦不断放飞的思绪。

“阿姨在想什么?”

“阿姨在想我们家小稚子,怎么这么可爱啊?”

哄人的话,褚鹦向来是张口就来的。

王稚子听到后抿起嘴,腼腆地笑了起来。

阿姨真的觉得稚子很可爱吗?

沈细娘撇了撇嘴。

小稚子啊小稚子,你可真是太天真啦!

刚才我就是像你这样,被褚五这轻薄娘子哄晕了头的!

褚鹦笑了笑,她当然觉得稚子可爱,这绝非谎言。

褚鹦只会夸她真心喜欢的娘子可爱。

兰心蕙质、含光景行、美若明月……夸人的漂亮话有那么多,但只有可爱这个词,才是褚鹦真心所在。

迄今为止,她只夸过沈细娘和王稚子两个娘子可爱。

而看着眼前可爱的小娘子,褚鹦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小娘子的母亲。

距离上次会面,已经过去三天多了,不知隋国长公主现在在做什么?

有没有进宫向太后娘娘禀告她的进言?

若是已经去了台城,听到公主殿下的禀告后,虞太后又会怎么想她这个不安分的小娘子?

褚鹦有点担心,又很是期待……

在褚鹦出神时,歌舞乐声渐停。而在笙歌燕舞彻底停歇后,明月楼里,抽到桂花签的杨夫人被指定为宴集东主。

这位东主的笑容和声音都温柔似水,她道:“各位娘子,各位夫人,还请各位移步,曲水流觞即将开始,我等一饱眼福后,再回来掣签做乐。”

杨夫人口中的掣签做乐,指的是由由各位夫人和各位小娘子写好自己想看的节目后扔进签筒,再击鼓传花,轮到谁谁就去抽签表演。

这是建业高门女眷们常玩的游戏,大家都清楚游戏的规则。

不过今天大家来青雀坊,主要目的并不是游戏玩耍,而是为了观赏自家儿郎的英姿,所以观看曲水流觞才是第一要务。

杨夫人的安排正对女眷们的心意,因而人人称妙。

褚鹦对此并无异议,她随着人流,携着沈细娘与王稚子的手来到轩窗边看自家儿郎。

刚拨开珠帘往下看,就看见太学学官张笙将一只摆满玉斗的海棠形托盘从上游推了下来。

海棠托盘随着水流缓缓移动,停在谁面前,谁就要掣签写诗做赋。做得好的,众人齐声赞叹,做得不好,则要罚酒三杯。

就在沈细娘因诸葛茂做的五言《秋月》博得满堂彩欣喜万分时,王稚子突然“呀”了一声。

这一声惊呼,打断了沈细娘的思绪。

“稚子,你怎么了?”

被打断思绪回神沈细娘没有听到王稚子的回答,她看向褚鹦,又看向王稚子,却没有听到她们的回答,只看到她们两人神色凝重的盯着同一个方向。

而那个方向坐着的人……

居然是赵郎君?!

褚澄的神色和褚鹦凝重,因为他们都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上个作诗的郎君,距赵煊和褚澄他们的位置不远。按理来说,这只海棠托盘应该顺着水流走得更远才对,不该停到赵煊面前。

褚澄与褚鹦生在世族,当然明白各种潜规则。

这曲水流觞看似全然随机的,实际上,托盘与岸边蒲团、桌案中都可以设计机关,只是不知……这次,究竟是谁在设计赵煊?

对于有人要设计他的事,赵煊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现在事到临头,他的神色很是和缓。

他从容不迫地取过白玉斗,呷了一口玉斗里的酒水后,浸染后的唇瓣更愈发鲜艳,宛若沾血的枫叶。

青衣僮仆端了托盘过来,恭声道:“赵郎君,请掣签。”

赵煊随手捡取一只细长木匣,由那青衣僮仆交还给太学学官张笙唱题,心中思量,如果有人设计他,那么托盘中所有木匣里装的题目应该都是一样的。

收买端托盘的僮仆置换被抽取的木匣,这样的手段太过浅显直白,大概不会有人这样做。

毕竟,这些端托盘的僮仆都露脸了。

他们被抓到小辫子的可能,比那些不出面的仆婢大太多了。

所以,真正被收买的人很可能是搬运、归置这些木匣的仆婢。

那些人人数众多,又不起眼,收买他们很难被人发现。

赵煊想,他没必要为难这些端送托盘的僮仆,那样做只会显得他们赵家儿郎欠缺风度,对查明真相毫无用处。

至于现在,他该纠结的不是到底谁想害他,这件事可以在曲水流觞宴后慢慢查,眼下多思无益。

他该纠结的,或者说亟需他解决的,是那个木匣里装着的难题。

题目究竟会是什么呢?

还有……他要怎样回答才能保证不堕门风,甚至做到出彩?

五娘子可是很希望他得到彩头的。

心念电转间,张笙已经念出赵煊抽到的题目。

“赵郎君抽到的题目是‘古文贯串令’,此令要说一句古文,一句五言诗,接一个曲牌名,一个州县名,再用一句黄历中的话收尾。酒底说一种花名,花要与某种鸟同名,还要自作一行诗照应花名。”

“一炷香时间,做三个‘古文贯串令’……”

念到此处,张笙忍不住替赵煊抱屈:“这是哪个家伙出的刁钻古怪题目?给的时间又这么少?限制条件又这么多?这分明是在难为人嘛!”

张笙在说题目难,人群中却有人嚷道:“老师,此言差矣!酒令小道也,若再不加上诸多限制,怎能裁量太学学子的才具?”

又有人道:“但凡有点学问的人,谁还能做不出酒令?我看这既不是诗赋,又不是策论,即便有许多限制,也容易得很!”

还有人道:“若赵郎君连这都做不出来,不若回家舞刀弄剑,何必来此华堂侮辱翰墨!”

图穷匕见了。

这些人的心思,真是昭然若揭。

他们这样做,是把赵煊当做萧侃了吗?

褚鹦知晓赵煊的诗文水平,因此并无惊惧之心,她只吩咐阿谷道:“你眼睛好,去看,去记住说话的那几个人的脸。”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设计别人,还能全身而退的好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