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 第49章 第 49 章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第49章 第 49 章

作者:云卿uranus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19:45 来源:文学城

咱们再说说北汉那边。北汉皇帝刘崇在高平打了败仗,灰头土脸地逃回晋阳后,没敢歇着——他一面把逃回来的士兵收拢起来,一面赶紧修补盔甲、打造兵器,又让人把城墙加高加厚,生怕周军打过来。之前跟着他打仗的辽将耶律奇和杨襄,也从忻州撤回了晋阳。刘崇心里清楚,就凭北汉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周军,只能向契丹求救。他琢磨了半天,决定派王得中护送耶律奇、杨襄回契丹,顺便向契丹主求援。

王得中领了命令,跟着耶律奇、杨襄一路往北走,好不容易到了契丹都城。见到契丹主后,他赶紧把高平之战的惨状说了一遍,又哽咽着说:“我家陛下差点丢了性命,如今晋阳危急,还请大王赶紧派援兵过去,帮我们报仇啊!”契丹主听了,连连叹气:“要是当年赵延寿还在,咱们怎么会吃这么大的亏!”他转头看向杨襄,气不打一处来,厉声骂道:“你是先锋,居然眼睁睁看着战事失败,还有脸回来?”杨襄被骂得哑口无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契丹主当即下令,把杨襄关进大牢,然后对王得中说:“你先回去告诉刘崇,我会亲自带兵去救他。”王得中连忙谢过契丹主,急匆匆往晋阳赶。

可他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就被周军的伏兵逮住了。士兵们把他押到柴荣面前,柴荣倒没为难他,让人解开他的绑绳,还端来酒肉让他压惊。柴荣笑着问:“你去契丹求救,应该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派兵来吧?”王得中捧着酒碗,手指微微发颤——他心里清楚,要是说了实话,周军肯定会在险要的地方设伏,到时候契丹援兵过不来,晋阳就彻底完了。他定了定神,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说:“我只是奉命送耶律奇、杨襄回契丹,至于援兵的事,我真不知道。”

柴荣没再多问,让士兵把他带到另外的营帐休息。当天晚上,一个周军偏将悄悄找到王得中,劝他说:“陛下待你不薄,你要是说实话,将来肯定有好日子过。要是契丹兵真的来了,你又没提前说,到时候怎么保全自己啊?”王得中听完,长长地叹了口气,眼里泛起了泪光:“我吃北汉的俸禄这么多年,家里还有老母亲在晋阳。要是我说了实话,周军设伏挡住契丹兵,北汉就会亡国,我怎么能做这种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母亲的事?与其苟活,不如死了保全名节。”那天夜里,王得中在营帐里找了根绳子,自缢身亡。

第二天一早,士兵发现后赶紧报告柴荣。柴荣听说后,心里也挺不是滋味,感慨道:“真是个忠臣啊!”他下令让士兵找块好地方,把王得中厚葬了,还在墓碑上刻了“北汉忠义王得中之墓”几个字。

可没等柴荣平复心情,就有探马来报:“契丹主亲自带兵从忻州过来了,兵力强盛,来势汹汹!”柴荣立刻召集众将开会,说:“刘崇现在就指望契丹援兵,想前后夹击咱们。谁愿意带兵先去打退契丹兵?只要把契丹兵打败,刘崇就好对付了!”话音刚落,帐下就有一员大将站了出来,大声说:“末将愿意去!”柴荣一看,正是大将史彦超。柴荣大喜,当即下令,让史彦超带着自己的部下,跟先锋符彦卿合兵一处,去抵挡契丹兵。

史彦超和符彦卿领了命令,带着大军直奔忻州。契丹主也先(这里指契丹领兵主帅,非后来的瓦剌也先)听说周军来了,赶紧排开阵势迎战。符彦卿拍马上前,对着也先喊道:“上次高平之战,刘崇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你契丹当时怎么不来救他?现在我们大军到了,你居然还敢来送死!”也先被骂得火冒三丈,指着符彦卿骂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家伙,少废话,今天我非要取你的性命!”说完,他拍马挥刀,朝着符彦卿冲了过来。

符彦卿正准备应战,身后的史彦超却先忍不住了——他早就想跟辽兵好好打一场,立个大功。史彦超大喝一声:“别逞能,我来会你!”说着,他催马挺枪,迎上也先。两人在阵前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史彦超的枪又快又准,好几次都差点刺中也先;也先的刀也不含糊,劈砍之间带着风声,逼得史彦超连连躲闪。就这样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也先渐渐体力不支,心里琢磨着“这样硬拼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计”。他故意卖了个破绽,拨转马头,假装败退,往自己的阵中跑。

史彦超一看也先跑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满脑子都是“拿下也先,立头功”,根本没多想,拍马就追了上去。符彦卿在后面一看,赶紧大喊:“小心有诈!别追太急!”可史彦超已经跑远了,根本没听见。也先跑了没多远,突然勒住马,从背上取下弓箭,搭箭拉弓,对着追来的史彦超“嗖”地射了过去。史彦超光顾着往前冲,没防备这一箭,箭头正好射中他的面门。他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也先调转马头,冲回来补了一刀,可怜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就这么死在了阵前。

后来有人为史彦超写诗惋惜:

跟辽兵鏖战,刀刃都被鲜血染红,

深入敌阵,一心只为国家尽忠。

过路人回头打听,

还能想起将军当年的英雄模样。

也先杀了史彦超,士气大振,又带着大军杀了回来。符彦卿忍着悲痛,带兵奋力抵抗。他跟也先又打了一百多个回合,两人打得难分胜负,眼看天快黑了,两边才各自收兵。

第二天,探马把史彦超战死的消息报告给柴荣。柴荣叹了口气,眼圈都红了:“打输一场仗不算什么,可折了史彦超这么好的大将,真是太可惜了!”他当即下令,让众将带兵去跟契丹兵决战,一定要为史彦超报仇。

这时,赵匡胤站出来说:“陛下,北汉就是快灭亡的贼寇,早晚能攻破;契丹虽然兵多,但他们心里其实是在观望,不敢真的跟咱们硬拼。依我看,不如先派一部分兵力挡住契丹兵,不让他们过来,然后集中兵力攻打晋阳。只要晋阳被攻破,契丹兵不用打就会自己退走。”柴荣觉得赵匡胤说得有道理,就下令让众将全力攻打晋阳。

晋阳城里的刘崇,听说契丹援兵还没来,周军又打得这么猛,心里慌得不行,坐立不安。他的亲军使丁贵见他这副样子,上前说道:“陛下别担心,臣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愿意带着我的部下出去迎战,一定杀退周军,为陛下分忧。”刘崇皱着眉说:“周军势头这么猛,你出去跟他们硬拼,不是送死吗?”丁贵坚定地说:“将军打仗,靠的是计谋不是光有勇力。要是我退不了周军,再想别的办法也不迟。”刘崇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这个丁贵是山后人,因为身手敏捷、能同时使用三种兵器,被人称为“三手将军”。他使一把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刘崇最信任的大臣。第二天一早,丁贵带着一万士兵,打开城门,放炮助威,擂鼓呐喊,在城外摆开阵势,等着周军应战。

柴荣听说晋阳有人出来迎战,亲自到阵前指挥——他左边是赵匡胤,右边是高怀德,三个人骑着马,站在帅旗下面。对面的丁贵,左边是部将李存节,右边是陈天寿。高怀德一看丁贵,拍马上前,大声骂道:“你这贼奴!赶紧投降,还敢出来抵抗?”丁贵气得脸色发青,也不答话,拍马提刀,朝着高怀德冲了过来。高怀德也不含糊,挺枪迎了上去。

两人一交手,就知道遇上对手了。丁贵的大刀劈下来,带着呼呼的风声,像是要把空气都劈开;高怀德的长枪舞得密不透风,一次次挡住大刀的进攻。战场上,两匹马你来我往,兵器碰撞的“叮叮当当”声,夹杂着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得人耳朵发麻。有人专门为这场大战写了段话:

两位将军在阵前比拼,

交锋的时候谁也拦不住谁。

这个像摇头摆尾的狮子冲下山冈,

那个像摆着尾巴的狻猊寻找猛虎。

这个真心想平定天下,

那个实心要保住北汉的江山。

从来见过无数恶战,

却从没见过这样威风的将军。

两人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城楼上的刘崇,正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战事,突然一眼看到了阵前的柴荣。他心里一动,赶紧对身边的部将白从辉说:“快!放箭射柴荣!”白从辉赶紧拿起弓箭,搭箭拉弓,瞄准柴荣的坐马“嗖”地射了过去。这一箭正好射中马腿,那马疼得直跳,一下子把柴荣掀翻在地上。

北汉的陈天寿一看,心里大喜,拍马提枪,朝着柴荣冲了过去,想趁机杀了柴荣。赵匡胤在旁边看得真切,大喊一声:“别伤陛下!”他赶紧绰起自己的九耳八环刀,朝着陈天寿劈了过去。陈天寿赶紧用枪去挡,“当”的一声,枪杆被刀震得发麻,虎口都裂开了。他吓得魂都飞了,哪还敢再战,拨转马头就往自己阵中跑。

周军这边的董龙、董虎兄弟,赶紧冲过去把柴荣扶起来。张永德、郑恩听说前面打起来了,也带着精兵赶来支援。丁贵一看周军越来越多,知道自己人少,再打下去肯定要吃亏,只好下令收兵,退回晋阳城里。高怀德想追上去,可刚跑到护城河边上,城里的人就把吊桥拉起来了,他只好带兵回来。

柴荣拍着赵匡胤的肩膀说:“今天要是没有二御弟你反应快,我差点就被北汉兵害了,你这功劳太大了!”赵匡胤连忙说:“陛下说的哪里话,保护陛下是臣的本分。只是以后陛下千万要保重自己,别再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了。”柴荣点点头,心里很是感激,当天晚上就下令在军营里摆酒,犒劳立功的将士。

咱们再说说丁贵回到晋阳后,见到刘崇,苦着脸说:“陛下,周军兵力太强,将士们也很勇猛,咱们很难抵挡啊。”刘崇叹了口气:“今天我在城楼上看打仗,周军比高平之战时还厉害。可契丹援兵又不来,这可怎么办啊?”丁贵想了想说:“臣听说单珪令公带着重兵在绛州驻守,他又有智谋又会打仗,陛下要是把他调回来,肯定能退敌。”刘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赶紧派人偷偷去绛州,召单珪来晋阳。

单珪那天正在绛州府里跟部下商量防备周军的事,听说刘崇派人来召他,不敢耽误,当即带着四个儿子——单守俊、单守杰、单守信、单守能,领着三万精兵,往晋阳赶。大军走到凤凰山的时候,单珪下令扎营——这里离晋阳还有三十多里,正好可以先歇一歇,看看前面的情况。

当天晚上,单珪把四个儿子叫到营帐里,嘱咐道:“我听说刘主在高平打了大败仗,将士们士气低落,都是因为赵匡胤太勇猛、高怀德太能打,而且周军还有不少厉害的将领。你们跟他们打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太冲动,别丢了咱们的锐气。”大儿子单守俊听了,不服气地说:“爹,您别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明天我去跟他们打,一定把赵匡胤活捉回来,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厉害!”单珪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可看儿子一脸自信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心。

第二天一早,探马就把单珪带兵到凤凰山的消息报告给了周军大营。赵匡胤主动向柴荣请战:“陛下,臣愿意带着众将去迎战单珪。”柴荣大喜,当即同意。赵匡胤带着高怀德、董龙、董虎等人,领着大军来到凤凰山下,跟单珪的军队对峙。

单珪带着四个儿子,拍马上前,对着周军大喊:“周军不知死活,还敢来跟我打仗,是想早点死吗?”赵匡胤气得脸色发黑,拍马挥刀说:“北汉早晚要灭亡,你居然还敢阻拦我们的大军!今天我非要活捉你,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单守俊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拍马挺枪,朝着赵匡胤冲了过来。赵匡胤举刀一架,“当”的一声,单守俊只觉得手臂发麻,枪差点掉在地上。他在马上晃了晃,心里暗惊:“这赵匡胤的力气也太大了!”可他不愿意认输,又挺□□了过来。赵匡胤从容应对,没打三个回合,单守俊就招架不住了,拨转马头往回跑。

单守杰见哥哥败了,大喊一声:“我来收拾这个家伙!”他骑着马,提着刀,从阵中冲了出来,跟赵匡胤打在一起。单守信一看弟弟也打不过赵匡胤,赶紧催马挺枪,上前帮忙,想两个人夹攻赵匡胤。高怀德在旁边看得清楚,拍马挺枪,冲过去把单守信的军队拦成两截。单守信正想转身迎战高怀德,高怀德已经到了他跟前,一枪把他挑下马来。单守能赶紧冲过去,把单守信救了回来。单守杰见弟弟们都吃亏了,也不敢再打,拨马就跑。

北汉的士兵见赵匡胤、高怀德这么勇猛,吓得没人敢上前,纷纷往后退。赵匡胤见北军阵脚乱了,拍马挺刀,独自一人冲进北军阵中。周军士兵也跟着冲了上去,北军士兵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跑。有人写诗称赞赵匡胤:

周军有三千队拿着刀枪剑戟的士兵,

还有一万多披着铠甲的骑兵。

赵匡胤杀将斩兵没人能挡,

真不愧是能当帝王的英雄。

高怀德见赵匡胤打得这么猛,赶紧下令大军冲锋。北军大败,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鲜血流得像小溪一样。赵匡胤追了十里地,见北军跑远了,才下令收兵。这次打仗,周军缴获了很多粮草、马匹和兵器,赵匡胤让人把这些东西分给士兵们,然后派人回大营向柴荣报捷。

单珪带着残兵退了十五里地,才勉强稳住阵脚。他清点了一下士兵,发现少了一大半,还有很多人受了伤。他把四个儿子叫到跟前,愁眉苦脸地说:“我带兵这么多年,从来没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今天真是丢尽了脸。赵匡胤确实像传说中那么勇猛,还有高怀德帮忙,咱们根本打不过他们,这可怎么办啊?”

就在这时,单珪的牙将刘武站出来说:“将军别担心,我有一个计策,要活捉赵匡胤易如反掌!”单珪眼睛一亮,赶紧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说!”刘武说:“离这里五里地,有个地方叫蛇盘谷,那里地势险要,里面大多是绝地,只有一条小路能出去。咱们可以先让人准备好石块,在谷口两边埋伏两支人马。将军您明天去跟赵匡胤打仗,假装打不过,把他骗进谷里。然后将军您带着人从那条小路绕过去,用石块把小路堵上,再在谷口外面用重兵围住,这样就能把赵匡胤活捉了!”

单珪听完,高兴得一拍大腿:“好主意!就这么办!”他当即下令,让单守俊、单守杰带着三千士兵,去蛇盘谷两边埋伏;自己则跟单守信、单守能一起,重新整顿剩下的士兵,第二天一早去凤凰山挑战。

赵匡胤听说单珪又来挑战,心里有点疑惑:“昨天刚打败他,今天怎么又来送死?”高怀德在旁边提醒道:“将军,单珪昨天大败,今天突然又来,肯定有诡计,您一定要小心,别中了他的计。”赵匡胤笑了笑说:“昨天我已经见识过他的本事了,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能有什么诡计?今天我非要活捉他,了却这桩心事!”说完,他带着大军,去跟单珪对峙。

北军阵门一开,单珪带着单守信、单守能拍马上前。赵匡胤喊道:“败军之将,还不赶紧投降,居然还敢来送死!”单珪冷笑着说:“少废话,今天我专门来活捉你,报昨天的仇!”赵匡胤大怒,拍马提刀冲了过去。单守能拿着方天画戟,迎了上来。两人打了七八个回合,单守能假装打不过,拨马就跑。单珪和单守信赶紧拿着兵器冲上来,挡住赵匡胤。赵匡胤奋力跟两人打了十个回合,突然看见单珪身子一歪,像是要从马上掉下来似的,单守信赶紧上前“搀扶”。两人一边“扶”一边往东北方向跑,嘴里还喊着“快跑,打不过了!”

赵匡胤一看,心里大喜:“要是能捉住单珪这个老贼,比杀一百个小兵都强!”他拍马就追,高怀德在后面赶紧带着大军跟上。赵匡胤追着追着,不知不觉就进了一个山谷——他光顾着追单珪,没注意周围的环境。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没了单珪父子的踪影。他心里一沉,赶紧让士兵去探路。士兵跑回来报告:“将军,这山谷里面没有别的路,只有一条小路,还被石块堵上了!”

赵匡胤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单珪的计,心里又悔又急:“都怪我太急功近利,没听高怀德的劝告,现在不仅自己被困,还连累了五千弟兄!”他赶紧下令:“快,往回退!”可已经晚了——谷口两边突然冲出很多北汉士兵,把谷口围得严严实实。赵匡胤带着士兵冲了好几次,都被北汉兵挡了回来。高怀德带着的兵不多,在谷口外面想救却救不进去。就这样,赵匡胤和五千周军士兵,被单珪困在了蛇盘谷里。单珪又派了重兵把山谷围得水泄不通,别说人了,就连一只鸟都飞不出去。

高怀德没办法,只好带着剩下的士兵,赶回周军大营。见到柴荣后,他把赵匡胤被单珪诱进蛇盘谷、被困住的消息说了一遍。柴荣一听,吓得脸色发白,急得直跺脚:“二御弟要是出事,我平定天下的大事就完了!”他当即下令,让东大营的张永德、郑恩带着自己的部下,赶紧去救赵匡胤。柴荣怕将士们不用心,还决定亲自去监军。

晋阳城里的刘崇,听说单珪用计困住了赵匡胤,心里乐开了花。他赶紧派丁贵、李存节、陈天寿带着两万士兵,驻扎在晋阳城外,跟单珪的军队互相照应,形成夹击之势,防止周军来救赵匡胤。

柴荣带着张永德、郑恩等人,赶到凤凰山后,立刻摆开阵势,向单珪挑战。单珪拍马上前,对着周军大喊:“周军赶紧退回去!你们的赵匡胤,已经被我用小计困在谷里了,早晚得饿死!你们还来这里送死,是想跟他一起死吗?”柴荣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单珪骂道:“你这狂妄的贼子!赶紧把围兵撤了,我还能饶你一命;不然的话,我把你们全都砍成肉泥,为二御弟报仇!”

柴荣的话刚说完,张永德就拍马挺枪,朝着单珪冲了过去。单珪也不含糊,挥刀迎了上来。两边的士兵呐喊助威,战鼓敲得震天响。张永德和单珪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郑恩在帅旗下面看得不耐烦了,提着大刀,拍马冲了上去,想帮张永德一把。北军阵里的单守杰,赶紧提着刀冲出来,挡住郑恩。四个人两对两,在阵前打得不可开交。眼看天快黑了,两边的士兵都有伤亡,只好各自收兵。

柴荣因为赵匡胤被困在谷里,心里一直很着急,晚上根本睡不着觉。第二天一早,他让高怀德、郑恩带着大军,去蛇盘谷口攻打。高怀德和郑恩带着士兵刚冲到半山腰,就听见山上“轰隆隆”一阵响——北汉兵从山上往下扔石块、射弓箭,像下雨一样。周军士兵根本没法往上冲,不少人被石块砸伤、被弓箭射中。高怀德没办法,只好下令退到谷口,想先安营扎寨,再想办法。可他们刚要扎营,谷口两边突然传来一阵梆子响,无数支弓箭像飞蝗一样射了过来,北汉兵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周军士兵吓得站不住脚,高怀德和郑恩只好带着士兵退回大营。

柴荣见攻打不进去,心里更着急了。他又派马全义、岳元福、刘词等人,每天去跟单珪打仗,可双方打了好几次,都是有赢有输,始终没法靠近蛇盘谷。柴荣整天坐立不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只能天天派将领去挑战、去攻打,可一点用都没有。

更让柴荣头疼的是,单珪听了刘武的建议,改变了策略。刘武对单珪说:“将军,赵匡胤被困在谷里,周军肯定想尽快救他,所以他们希望速战速决。咱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不出。不用一个月,谷里的周军就会断粮,到时候他们肯定会饿死,咱们根本不用跟他们硬拼!”单珪觉得这个主意好,当即下令,让士兵们坚守营寨,不管周军怎么挑战,都不出战。这样一来,柴荣派去的将领,每次都是空着手回来。

柴荣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像揣了块火炭,坐立难安。眼看快半个月了,还是没找到救赵匡胤的办法。郑恩实在忍不住了,对柴荣说:“陛下,您别担心,今晚我带着人拼死杀进谷里,一定把二哥救出来!”柴荣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不是众将不肯用心,实在是蛇盘谷太险要,不好攻打。你去了也是白白送死,没什么用啊。”

张永德站出来说:“陛下,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贴出榜文,招募当地的人——要是有人熟悉蛇盘谷的地形,能偷偷进谷里给赵将军送信,或者带咱们从秘道进去,就给他封官。不然的话,再等下去,谷里的士兵断了粮,不仅救不出赵将军,连那五千弟兄也保不住了。”柴荣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当即让人写了榜文,贴在军营周围和附近的村镇里。

那天晚上,柴荣心里还是很烦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索性起身,带着几个贴身侍卫,在军营里巡视。当时正是初秋,晚上的风带着凉意,吹在身上很舒服。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星星稀疏地挂在天上,夜色中的军营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士兵巡逻的脚步声。

柴荣走着走着,突然听见军营后面传来有人唱歌的声音。那歌声慷慨激昂,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听起来让人心里振奋。柴荣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歌声里满是豪情,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志向,又像是在鼓励着什么。柴荣心里纳闷:“这么晚了,是谁在唱歌?”他让人去看看,心里却隐隐觉得,也许这个唱歌的人,能帮上忙。

正是因为这一首歌,后来竟然让被困在绝地的赵匡胤有了生路,也让周军的危机得到了缓解。可到底唱歌的人是谁?他又能不能救赵匡胤呢?咱们下次再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