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 第48章 第 48 章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云卿uranus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19:45 来源:文学城

话说周世宗柴荣,听说北汉君主刘崇勾结契丹人,举兵来侵犯中原,立刻召集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议对策。大臣们有的说“契丹兵强马壮,不如先守后攻”,有的说“刘崇趁我国根基未稳来犯,必须迎头痛击”,吵得不可开交。柴荣攥着龙椅扶手,眉头皱得紧紧的——他心里清楚,这时候退一步就是丢了中原的气势,当下一拍桌子:“朕要御驾亲征!谁敢来犯,朕就亲手打回去!”

旨意一下,满朝文武都不敢再劝。柴荣立刻点兵选将,让高怀德当先锋,带着本部精锐先去天井关;自己则和赵匡胤等人率领大军随后。这天井关是北汉的边境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本来刘崇正带兵围着潞州打,柴荣却不直接去救潞州,反倒往天井关走——这是玩了一招“围魏救赵”:打天井关,就能断了刘崇的后路,潞州之围自然就解了。

消息很快传到天井关里。守关的将领叫李彦能,是北汉出了名的猛将,一杆熟铜枪使得出神入化,号称“万夫不当”。刘崇知道天井关重要,特意把他派来镇守。李彦能听说周军来了,气得把桌子拍得震天响:“柴荣小儿,刚占了中原就敢来捋我的虎须?看我不把他的先锋挑落马下!”当下点了三千士兵,打开关门就冲了出去。

高怀德早就在关下摆好了阵仗,见李彦能出来,眯着眼打量——这人生得凶神恶煞,头戴虎头盔,身披金锁甲,骑着一匹青鬃马,手里的熟铜枪闪着冷光,一看就不好对付。高怀德身边的副将陈继忠凑过来低声说:“将军,这李彦能在北汉打了十几年仗,硬拼怕是要吃亏。”高怀德却不动声色,扬声问道:“来将通名!我枪下不杀无名之鬼!”

李彦能勒住马,嗓子像打雷似的:“我是北汉王手下,镇守天井关的总兵李彦能!你们周军占了汉人的天下还不够,还敢来犯?今天就让你有来无回!”高怀德冷笑一声:“天下本就该归于一统,你们北汉抱着残山剩水不投降,反倒勾结契丹**乱中原,才是找死!识相的就献关投降,不然打破关口,连老百姓都要跟着遭殃!”

李彦能哪里听得进去,拍马挺枪就朝高怀德刺来。高怀德早有准备,举起长枪一架,“铛”的一声,火星子都溅了起来。两人你来我往,马跑起来像一阵风,枪杆撞在一起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打了二十多个回合,高怀德越打越顺,枪法像蛟龙出海似的,招招都往李彦能的破绽里扎。李彦能一开始还能招架,后来手都麻了,心里暗叫不好:“这高怀德果然名不虚传,再打下去要栽!”又勉强撑了三回合,找了个空隙,拨马就往关里逃。

这时候赵匡胤的大军也到了,见李彦能败逃,立刻下令:“追!别让他跑回关里!”周军士兵像潮水似的冲上去,北汉兵死伤了一大半。李彦能拼了命才逃回关里,“哐当”一声关上大门,还让人用石头把城门堵死,心里突突直跳:“还好跑得快,不然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

接下来十几天,赵匡胤天天派兵攻打天井关,可这关口城墙又高又厚,北汉兵在城上往下扔石头、射箭,周军攻了好几次都没攻下来。赵匡胤急得在营里转圈,高怀德见了,拉着他到帐里说:“将军,这天井关硬攻不行,得用巧劲。我想了个计策:我带两千士兵,埋伏在关旁的山林里;你带着大军假装撤退,就说要去泽州,还故意让北汉兵知道‘三天后再回来打’。李彦能肯定会放松警惕,到时候我趁机混进关里,保管能拿下关口。”

赵匡胤眼睛一亮:“先锋这计策妙啊!就这么办!”当天晚上,高怀德就带着陈继忠和两千士兵,悄悄摸到天井关旁边的山林里藏了起来——陈继忠还特意让士兵们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准备到时候混进城。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下令撤军,士兵们慢悠悠地收拾营帐,故意把一些破旧的盔甲、兵器扔在营里,装作“仓皇撤退”的样子。李彦能在城楼上看得清清楚楚,心里犯嘀咕:“周军怎么突然撤了?不会是有诈吧?”立刻派了两个探子出城打探。探子跑了二十多里,见周军真的往泽州方向走了,还抓了个掉队的周军小兵问,小兵说“粮草不够,先去泽州补粮,三天后再来”。李彦能这才松了口气,拍着大腿笑:“我就说柴荣小儿没胆子!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老百姓也能出城砍柴、种地,别整天关在城里憋坏了!”

关里的老百姓早就断了柴火,一听能出城,第二天一早就扛着斧头、背着篮子往关门外涌。陈继忠混在老百姓里,趁机摸清楚了关里的布防——原来李彦能把大部分士兵都调到了东门,西门只有几十个老弱残兵看守。陈继忠悄悄退回去,把情况告诉了高怀德,高怀德心里有了底:“就等第三天了。”

第三天中午,突然有探子慌慌张张地跑回关里:“不好了!周军又回来了!离关口只有十里地了!”李彦能吓得一哆嗦,赶紧下令:“快让老百姓进城!关上大门!”老百姓本来在城外砍柴、种地,一听周军来了,吓得魂都没了,抱着柴火、扛着锄头就往关里挤,你推我搡,乱成一团。守门的士兵想盘查,可老百姓太多了,根本顾不过来——高怀德带着两千士兵,就混在这乱糟糟的人群里,悄悄进了关。

等老百姓都进了城,李彦能亲自登上城楼,刚要下令士兵准备防守,就见赵匡胤和史彦超带着周军冲到关前,赵匡胤指着城楼上的李彦能骂:“李彦能!你个缩头乌龟!再不献关,我打破关口,把你碎尸万段!”骂完就挥挥手,周军士兵扛着梯子就往城墙上爬。李彦能急得大喊:“扔石头!射箭!别让他们上来!”城上的北汉兵赶紧往下扔石头、射箭,周军暂时退了下去。

到了三更天,关后的西城门突然起了大火——是高怀德让士兵们放的。李彦能正在东城门指挥防守,听说西城门着火,心里一慌:“不好!周军从后面来了!”赶紧带着一千士兵往西门跑。刚跑到半路,左边突然冲出来一将,白袍白马,手里的长枪闪着寒光,正是高怀德!高怀德大喝一声:“李彦能!你往哪儿跑!”李彦能吓得赶紧举枪招架,可他刚才跑了一路,气都没喘匀,哪里是高怀德的对手?高怀德一□□中他的胸口,李彦能“啊”的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断了气。

高怀德杀了李彦能,立刻让士兵们打开城门,把赵匡胤的大军放了进来。赵匡胤一进关,就立刻下令:“谁都不许抢老百姓的东西!谁敢违反,立斩不赦!”又让人贴出告示,安抚老百姓,还派士兵去救火。老百姓见周军不抢东西、还帮着救火,都高兴得拍手叫好。赵匡胤看着高怀德,心里暗暗佩服:“高老将军(高怀德父亲高行周)把他托付给我,果然没看错人!这次取关他立了头功,一定要好好赏他!”

第二天一早,周世宗柴荣的御驾到了天井关。大臣们和将领们都出城迎接,柴荣进了关,听赵匡胤把高怀德智取天井关的事说了一遍,笑得眼睛都眯了:“高怀德智勇双全,没费多少兵力就拿下了天井关,这是朕的福气啊!”当下赏了高怀德一百两黄金、五百匹绸缎,还封他为“殿前副都指挥使”。高怀德赶紧跪下谢恩,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的奖赏,也是世宗对他父亲的认可。

柴荣在天井关歇了三天,查了查关里的仓库,让士兵们好好养马,然后下令:高怀德带前军先去怀州,赵匡胤带中军跟着,自己在后面压阵。没几天,大军就到了怀州城下。

怀州的守将叫张志忠,本来是中原人,当年北汉打过来的时候,他没办法才投降了北汉。听说天井关丢了,周军来了,张志忠整天坐立不安,晚上睡不着觉,就把儿子张信叫到身边:“儿啊,我本来是中原的臣子,投降北汉是没办法。现在周军来了,要是硬打,怀州的老百姓肯定要遭殃。不如我们投降吧,既能保住老百姓,也能回到中原的怀抱。”张信早就不想跟着北汉混了,赶紧点头:“爹,您说得对!我们投降周军,才是正道!”

第二天一早,张志忠就打开城门,带着张信和几个亲信,捧着怀州的地图和户籍,到周军大营投降。高怀德见他真心投降,就带着他去见赵匡胤。赵匡胤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写了奏折,派人快马送给柴荣。柴荣听说张志忠投降,立刻下令:封张志忠为怀州团练,还是让他管怀州的军民,张信也封了个校尉。张志忠父子感激涕零,当场就表示要帮周军打北汉。

柴荣的大军在怀州歇了一天,正要继续前进,却出了个小插曲:指挥使赵晁私下里跟通事舍人郑好谦说:“北汉和契丹的兵加起来有十几万,我们才五万多人,要是硬拼,肯定要吃亏。陛下现在就急着前进,怕是不妥啊。”郑好谦是个老实人,觉得赵晁说的是实话,就跑去告诉了柴荣。

柴荣一听就火了,拍着桌子骂:“赵晁这小子!敢在这里胡说八道,扰乱军心!来人啊,把他拉出去斩了!”旁边的赵匡胤赶紧上前拦住:“陛下,赵晁说的是忠言啊!他虽然担心兵力不足,但也是为了大军着想。要是人人都像他这样敢说真话,陛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求陛下饶他一命吧!”柴荣瞪了赵晁一眼,气呼呼地说:“看在匡胤的面子上,饶你一次!下次再敢乱说话,定斩不饶!”赵晁吓得赶紧跪下谢恩,心里也暗暗感激赵匡胤。

柴荣带着大军从怀州出发,日夜兼程,不到十天就到了泽州,下令扎营。这边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汉军营——刘崇本来正围着潞州打,可打了半个多月都没打下来,心里正烦,听说周军夺了天井关、怀州,还到了泽州,吓得赶紧把将领们叫过来商议。

契丹派来的将领耶律奇先开口:“周军虽然来得快,但他们一路行军,士兵肯定很疲惫。我们不如以逸待劳,等他们刚扎好营,就派兵从四面攻打,肯定能打赢!”刘崇觉得耶律奇说得对,立刻下令:北汉兵和契丹兵分开扎营,东边是北汉兵,西边是契丹兵,要是有紧急情况,互相支援。耶律奇领了命令,就回去安排了。

第二天一早,刘崇带着副枢密使王延嗣、先锋张元晖,在巴公原摆好了阵仗。他往周军阵前一看,见周军只有两三万人,心里乐了:“原来周军这么少!我本来还不该借契丹的兵,白白花了那么多钱!”旁边的谋士赵彦章赶紧劝:“陛下,周军虽然少,但看起来很整齐,肯定是精锐。我们不能轻敌啊!”刘崇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今天我就让周军看看,我北汉的厉害!”

这时候,西边契丹军营的杨襄也看到了周军阵仗,觉得周军不好对付,就派偏将张威去见刘崇:“周军虽然人少,但气势很盛,大王还是小心点好,别轻易出兵。”刘崇本来就觉得借契丹兵丢了面子,听张威这么说,更生气了:“你们别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今天我非要活捉柴荣,为我侄子(后汉隐帝刘承祐,被郭威所杀)报仇不可!”

正说着,突然刮起了东北风,风里夹着沙子,吹得人睁不开眼。没过多久,风向变了,改成了南风,直往北汉阵里吹。北汉的司天监李义赶紧跑过来:“陛下!这南风是帮我们的啊!现在出兵,肯定能打赢!”刘崇一听,更高兴了,刚要下令出兵,枢密使王得中赶紧拉住他的马:“陛下,这风不一定是帮我们!李义这是胡说八道,该斩!”刘崇不耐烦地推开他:“我已经决定了!你个老书生别在这里瞎掺和!再敢多说一句,先斩了你!”王得中没办法,只好低着头退了下去,心里暗暗叹气:“这下要糟了。”

刘崇刚要亲自出战,先锋张元晖赶紧上前:“陛下,让末将先去挫挫周军的锐气!”刘崇点点头:“好!你要是打赢了,朕重重有赏!”张元晖拍马舞刀,朝周军阵里冲去,嘴里还大喊:“周军谁敢来送死!”

周军阵里,中军使樊爱能提着长枪,催马冲了出来。两人马打盘旋,刀枪相撞,打了五十多个回合。樊爱能一开始还能招架,后来越打越吃力,枪法都乱了——他心里早就慌了,知道张元晖厉害,想赶紧退回去。旁边的步军使何徽见樊爱能要败,赶紧提着大斧冲过来帮忙:“樊将军,我来帮你!”

张元晖一对二,却一点都不害怕,刀舞得像车轮似的,逼得樊爱能和何徽连连后退。这时候,北汉阵里的元帅白从辉也提着刀冲了过来,朝着樊爱能就砍。樊爱能吓得魂都飞了,大喊一声:“不好!撤!”拨马就往周军阵里逃,何徽也跟着跑了。

刘崇见周军阵脚乱了,哈哈大笑:“周军果然不堪一击!兄弟们,冲啊!活捉柴荣!”北汉兵像潮水似的冲了上去,箭射得像下雨一样,石头也往下扔。周军士兵没了将领指挥,乱作一团,死伤了很多人。

柴荣在阵后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急得像火烧:“要是让北汉兵冲过来,就全完了!”当下拔出佩剑,大喊:“将士们!跟朕一起冲!谁都不许退!”说着就催马冲了上去,亲自督战。可北汉兵太多了,像泰山压卵似的朝周军冲来,周军还是抵挡不住。

赵匡胤见情况危急,拉着郑恩、高怀德等人说:“主上现在这么危险,正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今天要是输了,国家就完了!兄弟们,跟我冲!”郑恩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一听这话,提着大刀就喊:“谁要是怕死,就不是好汉!跟我上!”高怀德也点点头,举着长枪跟了上去。

北汉阵里的刘显、刘达见他们冲过来,赶紧催马迎战。郑恩对着刘显就砍,刘显举刀招架,可郑恩力气大,一刀就把刘显的刀劈断了,再一刀,就把刘显砍落马下。高怀德也不含糊,一□□中刘达的胸口,刘达当场就死了。周军士兵见将领们打赢了,也鼓起勇气,重新稳住了阵脚。

赵匡胤见阵脚稳了,心里松了口气,又对张永德说:“永德,我们带两千骑兵,从中间冲进去,打乱北汉的阵形!”张永德点点头,两人各带一千骑兵,像两把尖刀似的冲进了北汉阵里。赵匡胤一杆长枪,左挑右刺,北汉兵根本挡不住;张永德也不含糊,枪枪都往北汉兵的要害扎,两人带着骑兵,在北汉阵里杀得七进七出。

正好遇到刘崇带着人冲过来,赵匡胤、张永德立刻围了上去。三个人打了五十多个回合,张永德瞅准机会,一□□中刘崇的左肩。刘崇疼得大叫一声,拨马就逃:“快撤!快撤!”北汉兵见主帅跑了,也跟着逃,周军趁机掩杀,北汉兵像被风吹走的落叶、被雨打坏的残花一样,到处乱跑。

周军左翼的马瑀见北汉阵形乱了,提着大刀冲了进去,正好遇到张元晖。张元晖刚才杀了不少周军,正得意,见马瑀冲过来,提着刀就迎上去。两人打了四十多个回合,张元晖力气快用完了,拨马就逃。马瑀哪里肯放,从背上取下弓箭,拉满弓弦,“嗖”的一声,正好射中张元晖的马。那马疼得跳了起来,把张元晖摔在地上。正好周军的中军马全义冲过来,手起刀落,把张元晖砍成了两段。

周军的气势越来越盛,喊杀声震得山都在动。史彦超带着几十个骑兵,直接冲进了北汉阵的深处,北汉的将领们吓得只顾着逃命,根本没人敢拦。周军从四面围过来,北汉兵逃都逃不掉,很多人都跪下投降了。

西边契丹军营的杨襄,一开始见北汉兵占了上风,就按兵不动,想等着捡便宜。后来见周军反败为胜,杀得北汉兵落花流水,吓得赶紧跟耶律奇说:“周军太厉害了,我们快跑吧!不然就来不及了!”耶律奇也慌了,赶紧带着契丹兵,悄悄地逃了。

再说樊爱能和何徽,逃了之后,不仅不想着回去帮忙,反而在路上抢老百姓的东西——他们怕周军输了,自己没活路,想抢点东西跑路。还到处跟人说:“契丹兵来了十几万,周军已经败了,大家快逃吧!”柴荣听说了,赶紧派使者去劝他们回来,可樊爱能和何徽不仅不听,还把使者杀了。

这时候,周军的后军将领刘词带着三万士兵赶了过来,正好遇到樊爱能和何徽。刘词赶紧问:“陛下在哪里?怎么你们在这里?”樊爱能骗他:“契丹兵太多了,我们打不过,陛下已经往潞州逃了!你赶紧带着后军撤退,不然就全完了!”刘词气得脸都红了,指着樊爱能的鼻子骂:“主上有难,我们做臣子的应该拼命去救,你竟然敢说撤退!你简直连猪狗都不如!”说完就带着后军往前冲。

刚走了没几里,就遇到一万多北汉兵挡住了去路。刘词大喊:“将士们!跟我冲!杀了这些北汉兵,去救陛下!”周军士兵士气大振,挥舞着刀枪冲了上去。这时候天快黑了,南风刮得更猛,北汉兵本来就没了斗志,哪里挡得住刘词的后军?没一会儿就被杀得大败,剩下的北汉兵只好爬山越岭逃跑。

刘词正追着,突然见山坡后面冲出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赵匡胤——他追杀刘崇,正好遇到刘词。两人合兵一处,继续追杀北汉兵,一直追过了南平,才停下来。这时候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北汉兵丢下的粮草、兵器堆得像小山一样。赵匡胤看着这惨烈的景象,心里暗暗叹气:“打仗真是太苦了,要是能早点统一中原,老百姓就不用遭这份罪了。”

当天晚上,柴荣就在野外扎营。第二天一早,将领们都来汇报战功。柴荣让人去查,发现樊爱能和何徽手下的士兵,有不少投降了北汉,当下下令:“把那些投降北汉的士兵,全部斩了!”又让人去叫潞州的守将李筠——李筠本来是北汉的将领,见周世宗打赢了,赶紧带着手下的将领出城迎接。柴荣进了潞州,安抚了李筠一番,就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还摆了庆功宴,赏赐将领们。

庆功宴上,柴荣突然问:“刘崇跑了没多久,谁愿意带兵去追?”赵匡胤立刻站起来:“臣愿意去!”柴荣高兴地说:“好!那你就和郑恩、高怀德一起,带三千骑兵去追!”赵匡胤领了命令,带着郑恩、高怀德就出发了。

再说刘崇,带着白从辉和几十个残兵,日夜兼程地逃跑。这些北汉兵自从高平战败后,早就吓破了胆,走一步都怕。这天到了一座山下,士兵们又饿又累,刘崇只好让人停下来,埋锅造饭。刚把饭做好,正要吃,突然见远处扬起一阵尘土——周军追来了!北汉兵吓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扔下碗筷就跑,跑得腿都软了,嘴里还不停地喊:“周军来了!快跑啊!”

赵匡胤追了二百多里,见刘崇跑远了,再追也追不上了,只好带着人马回去。柴荣见没追上刘崇,有点可惜:“要是能活捉刘崇,就能一举灭了北汉了。”

这时候,樊爱能和何徽低着头,跪在柴荣面前,哭着说:“陛下,我们不是故意逃跑的,是北汉兵太多了,我们实在打不过啊!求陛下饶我们一命吧!”柴荣看着他们,心里有点犹豫:樊爱能和何徽虽然打了败仗,但也是跟着自己多年的将领,杀了他们,会不会让其他将领寒心?

旁边的张永德看出了柴荣的心思,上前说:“陛下,樊爱能和何徽虽然跟着您多年,但他们望敌而逃,还杀了使者、骗刘词撤退,罪大恶极,就算死一万次都不够!现在陛下要平定天下,要是不严明军纪,就算有再多的猛将、再多的士兵,也没用啊!”

柴荣听了,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军纪不严,军队就没战斗力!”当下站起来,指着樊爱能和何徽骂:“你们遇到敌人就跑,还散布谣言、抢老百姓的东西、杀朕的使者、骗刘词撤退,你们不是打不过,是想把朕卖给刘崇!来人啊,把他们拉出去斩了!”

士兵们立刻把樊爱能和何徽拉了出去,斩了之后,把他们的头挂在营门口示众。其他将领见了,都吓得心里一哆嗦,知道柴荣这次是来真的,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违反军纪了。

处理完樊爱能和何徽,柴荣又开始赏赐有功的将领。张永德说:“陛下,赵匡胤智勇双全,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的性命,高平之战要是没有他,我们早就输了。您应该给他重赏,让其他将领都向他学习!”柴荣点点头:“朕早就想好了!赵匡胤听封:朕封你为殿前都虞候!”

赵匡胤赶紧跪下:“陛下,高平之战能打赢,都是各位将领和士兵们的功劳,臣不敢独自受赏!”柴荣笑着说:“你的功劳,朕记在心里,不用推辞!其他将领,朕也会赏的。”当下又下令:封张永德、郑恩、高怀德、刘词、马全义、史彦超等十几人为侯;董龙、董虎、李通、周霸等人升为副军使;还把赵晁叫过来,赏了他一百两银子,说:“上次你说的是忠言,朕赏你,以后有话就直说!”

将领们都跪下谢恩,齐声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庆功宴结束后,柴荣又把将领们叫过来,说:“现在刘崇大败,我们不如乘胜进攻河东,一举灭了北汉!”军师王朴赶紧上前劝:“陛下,您现在军威正盛,刘崇已经吓破了胆,不敢再来犯了。我们应该用恩德安抚老百姓,北汉那么小,肯定会投降的。何必再派兵远征,让您和士兵们再受苦呢?再说现在北汉兵虽然败了,但河东的城池还很坚固,我们粮草也不够,不如等明年粮食丰收了,再去攻打也不晚啊!”

柴荣摇摇头:“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军队容易调动,却很难长期保持士气。现在刘崇大败,我们要是不趁机灭了他,等他恢复了实力,再勾结契丹来犯,到时候再出兵就难了!朕已经决定了,先生就不用劝了。”王朴见柴荣不听,只好退了下去,心里暗暗叹气:“陛下太急了,怕是要吃亏啊。”

柴荣见王朴不说话,就召来岳元福和符彦卿:“你们是朝中的老将军,懂兵法。现在朕让你们带三万士兵,先去河东城下,摆好阵仗,让北汉兵看看我们的威风,等朕到了,再商量怎么攻城。”岳元福和符彦卿领了命令,带着士兵就出发了。

柴荣又下令:让李筠继续镇守潞州;自己则和赵匡胤、刘词、王朴等人,率领大军随后跟进。五月的时候,柴荣的御驾从潞州出发,直奔北汉的都城晋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打下晋阳,统一中原!

这一去,柴荣要亲自冲在战场上,和北汉兵拼命;赵匡胤也要继续立战功,为以后的大业打下基础。到底晋阳能不能打下来?柴荣和赵匡胤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咱们下回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