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 第18章 第 18 章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云卿uranus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19:45 来源:文学城

话说赵匡胤在西岳华山,正跟个白胡子老头下棋。他本来觉得自己棋艺不差,没成想连输三盘,脸上挂不住就想赖账——心里直犯嘀咕:“不就三盘棋吗?大不了下次赢回来,凭啥非得给三百两银子?”可没等他把赖账的话说圆,旁边那监局的老道(后来才知这老道叫玄清,是陈抟的老友)就慢悠悠开了口:“这位红面公子,下棋跟做人一个理,输了就认,哪有翻悔的道理?咱们这局是明明白白赌了银钱的,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这话戳得赵匡胤胸口发闷,像堵了团烧红的炭。他想发火,可转念一想:自己确实输了,要是真闹起来,传出去说“赵大公子下棋输了赖账”,那脸可就丢尽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罢了罢了!就当我耍钱掷了个臭点子。你们也别絮叨,我下山去神丹观拿银子来给你们,这事就算了了。”

那白胡子老头(就是陈抟)却摇了摇头:“公子这话可不对。我哪知道神丹观在哪?你要是哄我在这等着,自己跑了,我连你姓啥住哪都不知道,上哪儿找你去?输赢就在这棋盘跟前了,要给银子就现在给,别扯远了。”

赵匡胤又想叫褚玄(之前跟他一起来的道士)去拿,可转头一看,褚玄早没影了——左右瞅了一圈,连个人影都没见着。这下他是走也走不了,赖也赖不掉,急得直搓手,脚在地上磨来磨去,心里把褚玄骂了好几遍:“这老道去哪了?关键时候掉链子!”

陈抟见他这模样,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我们在这下棋,是你自己凑过来要赌的,输了三百两就装糊涂想赖账?别的地方或许有人怕你,但在我这关西地面,还轮不到你耍横。你要是实在拿不出银子,也行——给我磕个响头,我就饶你走,权当买只麻雀放生了。”

这话像巴掌似的扇在赵匡胤脸上,又热又疼。他脸涨得通红,心里的火“噌”地就冒上来了:“这老头也太过分了!敢让我赵匡胤磕头?”可手刚摸到腰间的神煞棍,又硬生生停住了——要是真对一个老头动手,传出去更难听,说不准还得被扣个“欺负老人”的罪名。没办法,只能把火气压下去,咬着牙没吭声。

旁边玄清老道见气氛僵了,又出来打圆场:“红面公子,咱们下棋赌钱,图的就是个敞亮。你要是没带银子,不如留件当物在这,等你取了银子再来赎,省得在这僵着。”

赵匡胤叹了口气:“老丈您也看看,我就是个赶路的,哪有什么值钱当物?就算把我身上这衣服扒下来给你们,也值不了三百两啊。”

陈抟却摆了摆手:“谁要你的衣服?就算是五爪龙袍,我老人家也不稀罕。你家里有没有房产地契?写一份给我,这事就算了。要是没房产,指一条大路、一座名山,立张卖契也行。”

赵匡胤听完差点笑出声,心里想:“常说‘有志不在年高’,这话反过来也对——没见识的人,活再大岁数也是个痴子。谁家能有大山大路当家产?这老头怕不是老糊涂了。既然他要装糊涂,我就陪他装到底,先把眼前这关混过去再说。”

于是他故意顺着陈抟的话说:“老人家,您要是真想要大山,我就把这华山写了卖给您,怎么样?”

陈抟眼睛一亮:“我要的就是你这华山!快写吧。”

赵匡胤又找借口:“没纸笔啊,您得去取来我才能写。”

陈抟指了指旁边的石壁:“谁有空去取纸笔?找块石头在石壁上划几句,就算数了。”

赵匡胤心里更乐了:“这老头是真痴!石壁上划的字,风一吹雨一淋就没了,算哪门子凭据?”他抬头扫了一圈,见不远处有块平整的峭壁,就捡了块锋利的石片,又问陈抟:“老人家,您贵姓?卖契上得写清楚买主。”

陈抟说:“我姓陈。”

赵匡胤就蹲在石壁前,一笔一划地划起来,嘴里还念叨着:“东京赵匡胤,因为没钱用,自愿把华山一座卖给陈姓,定价三百两银子。永远归陈姓所有,不用交租交税。怕以后没凭据,特意在石头上写这卖契为证。”

划完了,他还得意地拍了拍手,心里想:“这就叫‘顺水推舟’,等我走了,这石片划的印子用不了几天就没了,到时候他找谁要华山去?”可没等他得意完,就见石壁上刚才划的白印子,慢慢变成了黑字,跟用浓墨写的似的,还泛着光。

赵匡胤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石片“啪嗒”掉在地上。他揉了揉眼睛,再看——那黑字还是清清楚楚的,连他刚才多划的一笔都看得明明白白。他心里直发毛:“这咋回事?难不成这华山真成我的了?还是这老头会什么法术?”

正愣着,就见褚玄从旁边的树林里走出来,赵匡胤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急忙问:“仙长,你刚才去哪了?我找你半天了!”

褚玄擦了擦嘴角的水珠:“刚才走得口渴,去涧边喝了口泉水,让公子久等了。”

赵匡胤又问:“令师在哪?我们快去拜见,见完了好下山。”

褚玄指了指陈抟,笑着说:“这位就是家师。”

赵匡胤吓得差点跳起来,心里想:“我的天!刚才跟我下棋、逼我写卖契的,竟然是褚玄的师父?我刚才还在心里笑他痴,这下可糟了,别是得罪了高人吧?”他赶紧拱手,想行弟子礼,嘴里说:“小可刚才眼拙,没认出是仙长,差点失礼,还望仙长恕罪!”

陈抟连忙拦住他:“公子不必多礼,咱们行宾主之礼就好。”又拉着玄清老道跟赵匡胤互相见了礼。

赵匡胤这才敢问陈抟的名号,陈抟说:“贫道姓陈,名抟,别号希夷。不知公子贵姓高名?”

赵匡胤忙说:“在下姓赵,名匡胤,表字元朗。”

陈抟点点头:“原来是东京的赵大公子,早就听说公子是个英雄,今日能见到,真是三生有幸。要是早知道是公子,我哪敢跟您下棋赌钱?刚才多有冒犯,还望公子别往心里去。那石壁上的字要是让人看见了,总归不太雅观,公子还是擦了吧。”

赵匡胤听了,赶紧走过去想把字擦掉——他也怕这字真成了凭据,以后麻烦。可手刚碰到石壁,就发现那黑字跟长在上面似的,越擦越黑,跟印板印的一样。

玄清老道在旁边笑道:“别费力气了,留着吧,以后也是个古迹。”

赵匡胤心里犯嘀咕:“古迹?这字要是真留着,以后我要是有了出息,别人拿这说事咋办?”可他也没辙,只能先把这事放下,又对陈抟说:“仙翁,我听褚玄仙长说您会看相,能不能帮我看看?指点指点前程吉凶,我感激不尽。”

陈抟却摆了摆手:“别听小徒瞎说,贫道哪会看相?不过我有个道友,相法很高明,他这就来了。”

赵匡胤赶紧回头看,可身后空荡荡的,哪有人影?再转头,就见陈抟和玄清老道化作一阵清风,没影了,地上却留着一张柬帖。

赵匡胤捡起来,仔细读了一遍——上面写着:“贫道陈抟致赵公子:刚才闲来无事,约了华山仙翁下棋,本来是等公子来,想跟公子讨点缘法。没成想赢了三盘棋,还蒙公子赐我华山,以后不用交粮交税,贫道能安稳住着,真是沾了公子的光,多谢了!没什么可报答的,就随便说几句:我看公子的面相,是贵不可言的命,过几年就能飞黄腾达。到时候‘汉’运到头,‘周’朝兴起,陈桥那地方会是公子的根基,到时候‘天水’(赵家的郡望)就能兴盛;等看到‘烛影摇红’,就是公子如龙腾飞的时候了。随便说的几句话,还望公子好好琢磨。”

赵匡胤把柬帖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前面说“赢棋得华山”的事能看明白,可后面“汉毕周兴”“烛影摇红”这些话,怎么想都想不通——心里琢磨:“‘烛影摇红’?难不成我以后要当管灯烛的官?不对啊,我可是要干大事的人。”他把柬帖叠好,揣进怀里,对褚玄说:“令师真是神仙啊!就是我输了三盘棋,怕是要被令师笑话了。”

褚玄连忙说:“不过是偶尔输了一局,师父哪会笑话公子?”说着,就陪赵匡胤下山,回了神丹观。到观里时天已经黑了,道童端来晚饭,两人吃完,就各自歇了。

第二天,赵匡胤收拾行李想走,褚玄却拦着他:“公子,你前些天受的伤还没好透,现在赶路怕是不行,再养几天吧,等身子彻底好了再走也不迟。”

赵匡胤见褚玄说得诚恳,心里也觉得身子确实还有点虚,就答应留下来。这一养又是好几天,直到身上的力气全恢复了,跟没受伤时一样。

这天,褚玄去前山采草药了,赵匡胤一个人在观里待着无聊,就绕着殿宇闲逛。逛到观后面,见那地方冷冷清清的,只有一间小殿,殿门还锁着,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他围着小殿转了一圈,正想转身回去,就听见殿里传来隐隐的哭声——是个女子的声音,哭得断断续续的,还带着委屈和害怕,听得人心里发揪。

赵匡胤心里犯起了嘀咕:“这道观是出家人待的地方,清净得很,怎么会有女子藏在殿里?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别是褚玄他们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吧?”

刚想找个道童问问,就见褚玄提着药篮回来了。赵匡胤一肚子火顿时冒了上来,快步走过去,声音都带着气:“褚玄仙长,那殿里锁的是谁?为什么有女子在里面哭?”

褚玄见他动了怒,赶紧摆着手说:“公子别管这事,都是些麻烦事,免得惹祸上身。”

这话更让赵匡胤生气了——他本来就不是怕事的人,又见褚玄遮遮掩掩的,心里更认定这里面有猫腻。他手按在腰间的神煞棍上,眼睛瞪得溜圆:“出家人讲究清净无为,不沾红尘是非,怎么还敢藏女子?你今天要是不说清楚,我就自己砸开殿门看!”

褚玄见他真动了火,知道瞒不住了,赶紧拉着他走到一边,压低声音说:“公子别生气,这里面真有隐情,跟我们观里没关系。那女子是被两个响马掳来的——一个叫‘满天飞’张广儿,一个叫‘着地滚’周进,上个月把女子寄在我们观里,让我们帮忙看着,还说要是出了差错,就把观里的人全杀了。我们也是怕惹祸,才敢答应的,公子您可千万别声张啊。”

赵匡胤皱着眉问:“那两个响马现在在哪?”

褚玄说:“他们把女子放在这,就去别的地方做买卖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赵匡胤还是不相信:“我才不信!那强人本就不是好东西,掳了这么个女子,肯定是贪图她的模样,怎么会放着不碰,还寄在道观里?你别骗我了,赶紧把殿门打开,我要亲自问那女子。”

褚玄没办法,只能喊来一个叫“云松”的老道士(这是观里的老住户,平时负责看殿),让他去拿钥匙。云松一边找钥匙,一边小声劝:“公子,这事真别管了,那两个响马心狠手辣,上次有个客商路过,就因为多看了他们一眼,就被打断了腿,咱们惹不起啊。”

赵匡胤却摆了摆手:“道长放心,真出了事,我一力承担,绝不连累你们。”

很快,云松拿来了钥匙,打开了殿门。殿里的哭声一下子清楚了,还带着颤抖——那女子以为是响马回来了,哭得更厉害了。赵匡胤迈步走进殿里,就见一个姑娘躲在神像后面,身子缩成一团,双手紧紧抓着衣角,头发有些乱,衣服上还有几块补丁,可模样却很周正:眉梢像被春雨润过的柳叶,眼窝里盛着的泪珠子像碎了的月光,一抽一抽的样子,连肩头的补丁都跟着发颤,倒比那些穿绫罗绸缎的姑娘更让人疼。

赵匡胤放轻了声音,尽量让语气温和些:“姑娘别怕,我不是坏人,也不是那些掳你的响马。你出来,跟我说说你的情况,要是有什么委屈,我帮你做主。”

那姑娘慢慢从神像后面探出头,看了赵匡胤一眼——见他虽然长得高大,脸上带着点英气,可眼神很和善,不像是坏人,才慢慢走了出来,对着赵匡胤福了福身。

赵匡胤还了礼,刚想说话,褚玄和云松也跟着进来了,褚玄在旁边介绍:“姑娘,这位是东京来的赵公子,是个好人,你有什么话就跟他说吧。”

那姑娘这才敢开口,声音还有点抖:“公子,奴家姓赵,小名叫京娘,家在蒲州解梁县小祥村,今年十七岁。前些天跟爹来华山还香愿,刚出庙门,就被两个大汉掳走了——他们还把爹推倒在地上,说要是爹敢喊,就杀了爹。后来他们把我带到这道观,说先放在这,等再掳个姑娘,就一起成亲。他们走了一个月,到现在还没回来。”

赵匡胤问:“那这一个月里,观里的道士有没有欺负你?”

京娘摇了摇头,眼泪又掉了下来:“没有,观里的道长们都没见过我,每天就从门缝里递点干粮进来。我也没心思吃,一来是想爹,二来是怕——怕那些响马回来,我就活不成了。我本来想,等他们回来,就一头撞死在神像上,也不能让他们糟蹋了我,丢了爹娘的脸。”

赵匡胤听了,心里也跟着发酸——他想起自己的妹妹,要是妹妹遇到这种事,他肯定也会拼了命保护。他攥紧了拳头,对京娘说:“京娘,你是良家女子,不该受这种委屈。既然让我遇上了,我就不能不管——我送你回蒲州,找你爹去。”

京娘愣了一下,随即又摇了摇头,眼里的希望刚冒出来,又灭了:“公子的好意,奴家心领了。可蒲州离这有千里远,我一个女子,就算出了这道观,也走不回去。路上要是再遇到坏人,还不如死在这呢。”

赵匡胤拍了拍胸脯:“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既然说了要送你,就肯定送你到家。”

旁边褚玄又急了:“公子,你要是走了,那两个响马回来问我们要人,我们咋办啊?”

赵匡胤说:“你就跟他们说,是我赵匡胤打开殿门,把京娘带走了。他们要是不服气,就让他们往蒲州方向找我——要是真让我遇上他们,正好让他们尝尝我的厉害,省得他们再害别人!”

褚玄见他态度坚决,也没办法,只能问:“那公子打算什么时候走?”

赵匡胤说:“就明天早上,早走早安心。”

当天晚上,褚玄让云松和道童准备了酒菜,给赵匡胤饯行。桌子上摆了炒青菜、炖豆腐,还有一小盘花生米,都是观里能拿出来的最好的菜。刚要坐下,赵匡胤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京娘说:“京娘,我有个想法,跟你商量一下。”

京娘连忙说:“公子有话尽管说,奴家听公子的。”

赵匡胤说:“从这到蒲州,路上要走好多天,咱们一个男一个女,一路上别人看了难免会说闲话。我想借着这桌酒,跟你结为兄妹——以后路上我喊你‘贤妹’,你喊我‘恩兄’,这样别人就不会误会了。你看行不行?”

京娘脸一红,连忙摆手:“公子是宦门贵人,奴家就是个乡下女子,哪敢跟公子结兄妹?这太委屈公子了。”

旁边云松老道也劝:“姑娘,赵公子说得对,你们要是同行,结为兄妹是最好的办法,不用这么客气。”

褚玄也跟着说:“是啊,以后路上有个照应,也名正言顺。”

京娘见他们都这么说,又看赵匡胤眼神诚恳,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才点了点头,对着赵匡胤跪了下来,磕了个头:“恩兄在上,受小妹一拜。”

赵匡胤赶紧把她扶起来,也对着她拜了一拜:“贤妹快起来,以后咱们就是亲兄妹了。”

京娘又给褚玄和云松磕了头,感谢他们这些天的照顾。褚玄特意给京娘单独摆了一张小桌子,让她坐着吃,自己则陪着赵匡胤喝酒,一直喝到半夜才散席。晚上,褚玄把自己的卧房让给京娘住,自己则跟赵匡胤睡在外面的厢房里。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云松就起来煮了粥,还蒸了几个馒头。赵匡胤和京娘吃完早饭,褚玄又拿出一些干粮和碎银子,递给赵匡胤:“公子,这些干粮路上吃,碎银子留着住店用。那两个响马掳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匹马,我已经让道童备好鞍轡了,让京娘姑娘骑马,你走路,能省点力气。”

赵匡胤接过东西,谢了褚玄。京娘也对着褚玄和云松拜了拜:“多谢道长们这些天的照顾,小妹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回来报答。”

云松叹了口气:“姑娘不用谢我们,路上跟紧赵公子,平平安安到家就好。”

很快,道童把马牵了过来——是一匹枣红马,看起来很壮实。赵匡胤帮京娘把行李放在马背上,又扶她上了马,自己则背上行囊,手里提着神煞棍,对褚玄和云松拱了拱手:“道长们多保重,我们走了。”

两人一马,就这样离开了神丹观,朝着蒲州的方向走去。

走了两天,这天中午,他们路过一个叫“清风镇”的小镇。镇上人不多,路边有个卖热包子的摊子,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婶,姓刘,大家都叫她刘婶。刘婶见他们过来,就喊:“热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一文钱一个!”

京娘骑在马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这两天吃的都是干粮,早就想吃点热乎的了。赵匡胤看在眼里,就拉着马走到摊子前,对刘婶说:“刘婶,给我来两个肉包子。”

刘婶麻利地拿出两个包子,用纸包好,递给赵匡胤:“公子,您拿好,刚出锅的,小心烫。”

赵匡胤接过包子,递给京娘:“贤妹,你先吃,垫垫肚子。”

京娘接过包子,咬了一口,热乎的肉汁流进嘴里,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热乎的东西了。刘婶见她这样,也叹了口气,对赵匡胤说:“公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啊?最近不太平,前面的赤松林里有响马,专门抢客商,你们要是走那条路,可得小心点。”

赵匡胤谢了刘婶,心里却琢磨:“赤松林?正好,我倒要看看那些响马有多厉害!”他又买了两个包子,跟京娘一起吃完,就继续赶路。

走了没多远,就遇到一个背着书箱的书生,那书生姓柳,叫柳明远,是要去蒲州赶考的。柳明远见他们要往赤松林方向走,赶紧拦住他们:“这位兄台,你们是不是要走赤松林的路?千万别走!我昨天从那过,看见有两个客商被响马抢了,连行李都被烧了,太吓人了!”

赵匡胤笑着说:“多谢柳兄提醒,不过我们有急事,只能走这条路。放心,我能应付。”

柳明远见他态度坚决,也没办法,只能从书箱里拿出一张地图,递给赵匡胤:“这是我画的赤松林小路图,里面有个岔路口,走左边那条路能快些,也相对安全点,你们拿着用吧。”

赵匡胤接过地图,谢了柳明远,就带着京娘继续往前走。京娘心里却有点怕,小声问:“恩兄,前面真的有响马吗?咱们会不会遇到危险啊?”

赵匡胤拍了拍手里的神煞棍,笑着说:“贤妹别怕,有这根棍子在,就算遇到响马,我也能保护你。”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就看见前面一片松林,远远望去,像一团火烧云似的,看着就透着股凶险——这就是赤松林了。赵匡胤让京娘下马,把马拴在路边的树上,对她说:“贤妹,你在这等着,我先进去看看,要是没危险,再喊你进来。要是遇到响马,你就躲在树后面,别出来。”

京娘点了点头,心里却捏着一把汗。

赵匡胤提着神煞棍,大踏步走进松林。刚走没几步,就从树后窜出四五个拿着刀棍的喽啰,为首的一个脸上有疤的喽啰喊道:“哪来的小子?敢闯我们的地盘!留下买路财,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赵匡胤冷笑一声:“就你们这点本事,也敢拦我的路?赶紧让开,不然我不客气了!”

那疤脸喽啰见他不怕,就挥了挥手:“兄弟们,上!给这小子点颜色看看!”

四个喽啰举着刀棍就冲了上来,赵匡胤也不慌,手里的神煞棍一挥,“嘭”的一声,就把一个喽啰的棍子打飞了。另一个喽啰想从背后偷袭,赵匡胤耳朵尖,听见身后有动静,猛地转身,一棍打在那喽啰的腿上,那喽啰“哎哟”一声,倒在地上直哼哼。剩下两个喽啰见势不妙,想跑,赵匡胤快步追上,一棍一个,都把他们打趴在地。

正想审问他们,就听见松林深处传来一声大喝:“哪个不长眼的,敢打我的人!”

赵匡胤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手里提着一根笔管枪,带着十几个喽啰跑了过来——正是“着地滚”周进。周进看见地上躺着的喽啰,气得眼睛都红了,指着赵匡胤骂:“你这红脸小子,敢管爷爷的事,今天非把你打出屎来不可!”

赵匡胤也不跟他废话,举着神煞棍就冲了上去。周进挺枪就刺,枪尖直对着赵匡胤的胸口。赵匡胤身子一侧,躲开枪尖,手里的神煞棍对着周进的胳膊就打了过去。周进赶紧收枪挡,“铛”的一声,震得他胳膊发麻。

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二十多回合。周进本来觉得自己枪法不错,可跟赵匡胤打了一会儿,就觉得越来越吃力——赵匡胤的棍子又快又狠,招招都对着他的要害。周进心里发慌,枪法也乱了,一不小心,被赵匡胤一棍打在腿上,“噗通”一声倒在地上。

赵匡胤怕他起来再害人,又补了一棍,周进哼都没哼一声,就没气了。

那些喽啰见周进死了,吓得魂都没了,转身就想跑。赵匡胤刚想追,忽然想起京娘还在外面,心里“咯噔”一下:“不好,贤妹一个人在外面,别出事!”他赶紧往松林外跑,刚跑出松林,就看见几个喽啰正拉着京娘的马,想把京娘掳走。

赵匡胤大喊一声:“住手!毛贼敢动我贤妹,找死!”

那些喽啰见赵匡胤追来了,吓得赶紧放开京娘,四散逃走。赵匡胤也没追,快步走到京娘身边,问:“贤妹,你没事吧?他们没欺负你吧?”

京娘吓得脸色发白,拉着赵匡胤的袖子说:“恩兄,我没事。刚才那几个喽啰里,有两个去过神丹观,认识我,还说要把我送到张大王那去——幸好恩兄及时回来,不然我就被他们掳走了。”

赵匡胤安慰她说:“没事了,周进已经被我杀了,以后没人敢欺负你了。咱们赶紧走,免得再遇到别的响马。”

可刚走没几里路,就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还有人的喊叫声:“前面的红脸小子,给我站住!把人留下,饶你不死!”

赵匡胤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骑着黑马的大汉,手里拿着两把刀,带着几十个喽啰,正往这边赶来——正是“满天飞”张广儿。原来刚才逃走的喽啰跑到张广儿的山寨,把周进被杀、京娘被救的事说了,张广儿气得火冒三丈,心里想:“周进这废物,连个女人都看不住!我要是不把那红脸小子杀了,以后怎么在这一带立足?”于是就带着喽啰,快马加鞭追了过来。

张广儿追上他们,勒住马,指着赵匡胤骂:“你这红脸汉,敢杀我的兄弟,还抢我的女人,今天我要把你碎尸万段!”

赵匡胤把京娘护在身后,手里的神煞棍一摆:“张广儿,你和周进掳掠妇女,残害百姓,早就该杀了!今天我就替天行道,送你去见周进!”

说完,他就朝着张广儿冲了过去。张广儿舞着双刀,迎了上来。两人打了起来——张广儿的刀法很快,双刀上下翻飞,像两道白光似的。赵匡胤不敢大意,手里的神煞棍舞得密不透风,挡住张广儿的刀。

打了十多回合,赵匡胤看出张广儿的刀法有个破绽——每次他砍左边的时候,右边都会露空。赵匡胤故意卖了个破绽,假装要打张广儿的左边,张广儿果然上当,举刀去挡左边。赵匡胤趁机把神煞棍一换方向,对着张广儿的右手就打了过去。

“咔嚓”一声,张广儿的右手被打断了,手里的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张广儿疼得大叫一声,拨转马头想跑。赵匡胤哪会给他机会,快步追上去,手里的神煞棍对着张广儿的后背就是一棍。张广儿从马上掉下来,当场就没气了。

那些喽啰见张广儿也死了,吓得腿都软了,有的跪在地上求饶,有的转身就想跑。赵匡胤大喝一声:“你们要是想活命,就赶紧回家种地,以后别再当响马害人!要是再让我看见你们做坏事,定不饶你们!”

那些喽啰连忙磕头,爬起来就跑,一会儿就没影了。

京娘看着赵匡胤的背影,眼里满是感激——她没想到,这个素不相识的恩兄,不仅救了她,还饶了那些喽啰的命,真是个仁义勇猛的英雄。

赵匡胤回头看了看天色,见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就对京娘说:“贤妹,前面好像有个客栈,咱们今晚就在那歇脚,明天再赶路。”

京娘点了点头,跟着赵匡胤朝着客栈的方向走去。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路上,京娘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报答恩兄的救命之恩,绝不能让恩兄白受这份辛苦。

可他们不知道,前面的客栈里,还藏着别的麻烦——那客栈的老板,其实是张广儿的远房亲戚,早就听说张广儿要去追一个红脸汉,正等着给张广儿报信呢。接下来,赵匡胤和京娘会遇到什么危险?他们能不能顺利到达蒲州?咱们下回再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