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非典型忠犬请怜爱 > 第52章 奸细

非典型忠犬请怜爱 第52章 奸细

作者:鹤月卿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7 16:30:22 来源:文学城

“婆婆,敢问发生什么了?”柳锦如还是拉着老妇人问着。

那老妪指了指旁边的告示栏,示意她去看看。

柳锦如走上前,看到栏上贴着的告示,上面还有些灰,想来是无人看的缘故。

「顺义城匪患众多,

本县令赏银聘请各位乡亲们帮忙剿匪,

青壮男□□先,

提供一日三食,优异者提供衙内住宿,薪俸……」

柳锦如看着告示上的薪俸,发现也不低,飘柳院旗下的商行雇的小厮,大多也是这个水平了,更别提这北洲物薄人稀,经济滞后,提供和那皇城差不多的俸禄,实在是很高的待遇了。

“这不是挺好的吗大娘”柳锦如不理解,按理说,那县令大人提供这样的待遇,一个个绝对是巴巴地上前做的,起码平京城是这样。

“哎哟,可没人接这个黑锅哟”老妪摆摆手,“我回去做饭了,不跟你们瞎掰扯了”

柳锦如和郑平拖着板车,想去会会这位县令大人。

似乎是怕诚意不足,柳锦如直接撕了那告示,气势汹汹地去那衙门口。

“来者何人”衙役拦住柳锦如,此人带着个面具,衣着打扮像个闲散的江湖人。

“我来拜见县令纪大人”柳锦如挺着胸脯,拿出那告示,“沧元官令,揭令者可凭此令面见下令长官,烦请阁下通禀一声”

语调有力,神色正然,郑平都看呆了,本来以为此人就是个普通的江湖游民,只是面善了些,哪知道还有这样的气派,心中更是有些敬佩。

跟着她混,弟弟的任务一定能够实现。

那衙役是散漫惯了的,没见过这样语调铿锵,气势非凡之人,不知道这人是来踢馆的还是来威吓的,反正这顺义城什么怪事都有。

衙役自己难处理,立马撒了腿进去找正在批文的长官。

“大…大人,有人撕…”话还没说完,纪嘉谏就一步一个大跨,走出了大堂,朝衙门外走去,压根没理他。

方才,纪嘉谏撑着脑袋,很是无奈,这几天简直是混乱无比,到任没多久,本来怀揣着修身治城的一腔热血,全都被这北洲的风雪一盆浇冷。

冷啊,实在是太冷了!怎么会有这么冷的地方啊!

平京城冬日里,官员都是有例炭的,纪嘉谏为官清廉,从来只拿该拿的份额,虽然少了些,但是也够用了,如今皇上贬她来北洲,水土不服简直快要了她的命,冷得病了今日,可是纪嘉谏还是不放心,硬撑着头皮也要起来忙着公务。

纪嘉谏屁股还没坐热,就遇上了一群她平生最为厌恶之人。

一群地主豪绅一听到来了新官,忙着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前来巴结,大人闭门赶客了好几天,难得今天开了大门,各个立马前来拍马屁,竟然把县衙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纪嘉谏贫寒出生,自知百姓苦,被这群人不知盘剥了多少,气得一个人领了数十个衙卫带着棍子前去,“滚,都给我滚!谁让你们来的,贿赂县令,好大的胆子!”

正巧这一幕,被在门外等着的柳锦如看在眼里,方才那衙役也跟着,看着县令发完火,还是慢慢地走了上去,“大人,方才有一女子揭了告示,说要来请见大人”

纪嘉谏正在气头上,说话闷闷的,“谁呀”

衙役指了指柳锦如,柳锦如正双眼发亮地欣赏着这位打心眼里崇拜的纪大人,她确实值得尊敬。

纪嘉谏孑然一身,据说当时被贬,有官员前去罚没家产,去她家一看,空荡荡的只剩书卷,连桌子板凳都是破旧不堪的。

这样的人,怎么会违心的收那群地方恶霸们从百姓身上搜刮的礼呢?

柳锦如恭敬地朝纪大人行礼,连着身旁的郑平也有样学样。

“带他们进来吧”纪嘉谏转过身,朝正堂内走去。

“阁下为何佩着面具”一坐下,纪嘉谏言辞威厉。

柳锦如半揭开面具,露出青紫色的眼睛,来之前,特意没擦回芳药,想来这脸还是看着吓人的。

“禀大人,小人的眼睛受了重伤,不便见人,况且面对大人英姿,更是不能失礼”

“好伶俐的嘴”纪嘉谏冷笑着,这女子气度非凡,寻常人行礼,都是照样画样,只有她,连鞠躬行礼的姿态都是标标准准的,一般来说,只有在朝廷王府混迹多年的人,才能达到这样娴熟的标准。

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什么江湖游民那么简单。

但也没有办法,这告示贴了这么些天,完全没有人前来帮忙,好不容易逮着个人,管她是什么,先问问看。

“你既然揭了这告示,可知道我要你做些什么?”纪嘉谏走了下来,扫视着柳锦如和郑平。

“小人知道”柳锦如还是恭敬地垂了身子,斜嘴一笑。

“说说吧,你对此地匪患的看法”

这一次,柳锦如没有回答她。

半晌的沉默,柳锦如依然没有说话,纪嘉谏皱着眉,“本官问你,你怎么不答”

“请大人撤走诸位衙役,只留你我二人”柳锦如跪了下来。

四周的衙役窃窃私语,不知道柳锦如要干什么。

纪嘉谏想了想,派了一名女衙役过来,“搜她的身”

柳锦如还没等那人搜身,就主动掏出了自己的宝刀,寒冰刀,连带着身上的包裹,都递给了郑平,“阿锦随身携带的,只有这把短刀防身,这是我一同来的同伴,大人可以派人看管他,我二人皆是良民,绝无异心”

那衙役搜了搜柳锦如,确实没发现什么别的武器,“大人,除了方才她给出去的短刀,没有别的武器了”

纪嘉谏点了点头,示意周围的衙役撤离,也派了这位女衙役将郑平带下去看管。

“你究竟是谁”纪嘉谏没有把跪着的柳锦如扶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你绝不是寻常的百姓良民”

“大人果真预事如神,但是如今,小人的身份并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大人的安危”

“什么意思?”纪嘉谏有些生气,这个年轻人说的话云里雾里的,让人捉摸不透。

“大人方才问起,小人对此地匪患的看法,我想,其实这匪患并不吓人,无非就是一群壮硕的猛虎,无知无脑,最好解决”

顺义城四周邻山,土匪盘踞众多,有时几个寨子合聚,手拉手一齐下来抢劫百姓,有时几个寨子闹了矛盾,相互打来打去,百姓才有了些喘息的时候,好好生活。

先前的县令胆小怕事,自然是被拿捏得死死的,后来实在是闹得太狠了,朝中提议换了人,纪嘉谏就被贬来这个鬼地方,纪嘉谏刚来,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派了好几批人去剿匪,却一无所获。

屡屡受挫,加上水土不服,纪嘉谏很是郁闷,贴了告示,也没人去揭。

“你倒是会说空话”纪嘉谏觉得此人说话狂妄自大,“你有本事去亲自剿匪试试,那群土匪各个像是匪中诸葛,还没等你过去就设好埋伏等你,或是演一出空城计,诱你进入后一网打尽”

“小人斗胆,大人这些话,实在是太过抬高这些山匪,折煞自身了”

纪嘉谏看到这女子跪了半天,穿着也不算厚,有些不忍,还是把她扶了起来。

主要是自己威严也耍够了,应该不用继续演下去了,也蛮累的。

“你这人怎么油嘴滑舌的”纪嘉谏忍不住吐槽,这女子的语言,不在平京官场混个几年是练不出这样的水准的,不过,还有一点比她的言语更引起她的怀疑,“诶,怎么这顺义城这样冷,你穿这么少不会得风寒吗?”

自己这几天裹着棉被都嫌冷,这女子衣着单薄,却丝毫不怕冷。

“大人有没有想过,也许此地压根就没有那么冷”柳锦如严肃地说着,“或者说,没有冷到大人风寒这么久都不好的程度”

纪嘉谏终于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你是说…”纪嘉谏睁大了眼睛,此女聪颖无比,或者说,自己太过愚钝了。

从外地飞迁而来的新燕,为了尽快融入新的生活,一般都会非常依赖周围的燕群,无条件信任它们,围着它们转。

可是它不会想到,自己对于这群新燕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外来者,一个入侵者,一个名副其实的——敌人。

纪嘉谏刚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判断,就被柳锦如警告,“当心隔墙有耳,大人小些声音”

纪嘉谏立马压低了嗓子,低声对柳锦如确认着,“你是说,我病成这样,是周围人害的,也就是我们府衙内部,出了奸细吗”

柳锦如点点头,“方才我看衙外那群人,每人手上都提着献礼,可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那献礼旁都带着一副草药,是专门针对大人的风寒”

“大人初来乍到,却陡然生病,为了避免风波,定是封锁了消息,不让官员到处乱说的”

纪嘉谏点点头,“我确实封锁了消息,只告诉了周围几个信得过的”

“那便是了,有人得了消息,散播出去,让那群溜须拍马的人赶快过来送礼,自己呢,就收了这信息钱”柳锦如从容地说着,“大人的风寒感染了多少天了?”

“大概快二十天了”

“距大人从京赴此处,已经快三个月了,如果测算一下时间,那便是从到此处开始,就身患了风寒,一直不见好”

“我不过七品小官,被朝廷调于此处,你怎么连我何时何日动身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纪嘉谏实在是觉得此人不简单。

“这都不足为重,如今最重要的,是我来帮助大人,大人若是信得过在下,在下为大人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若是信不过…”

“不”纪嘉谏打断她,“我信得过你,你继续说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纪嘉谏不是蠢人。

得到了信任,柳锦如很激动,继续说着自己的猜测,“大人是否最近体虚身冷,头晕倦怠,却不流涕,只是头疼咳嗽”

纪嘉谏猛地点头,她风寒这么久,确实没有鼻涕。

“这是中了流寒散啊大人”柳锦如一听便知,这是姥姥教她认的毒药之一,流寒散无色无味,中毒者都以为自己得了风寒,若是吃了寻常的风寒药,则是加速死亡,若是不吃硬抗,则情况稍好一些,什么叫稍好一些呢,

就是死的慢些。

“大人可喝过什么药?!”柳锦如神色焦急。

“我怕生病一事被旁人知晓,所以没有喝药,都是自己扛了过来”

“太好了,没喝药就行,还能救”柳锦如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只需要将随身带着的流火散加上两味药材,可以制成此毒的解药。

“话说回来,其实本县的土匪难治,也是同理”柳锦如继续顺着说,“我猜测,大人每次派出官兵剿匪,那群没读过书的土匪好像是神兵天降,总能预料大人的举动,设下埋伏?”

“对对对,确实如此”纪嘉谏猛地点头。

“很简单,衙门内的人出了奸细,提前将官兵剿匪动机告知给了他们的同伙山匪,这些山匪自然能先人一步,早做准备”

“竟是如此!”纪嘉谏恍然大悟,

“姑娘真是聪慧过人,不知可愿成为我的帮手,我自掏银两,提供告示上两倍的工钱给予姑娘”纪嘉谏觉得此女才华横溢,谈吐非凡,贤才相吸,她非常敬佩。

“不必了,大人管饭就行”柳锦如笑了笑。

历朝许多官员剿匪,都会遇到官兵内部存在奸细通匪的问题,所以屡次失败,例如明朝的王守仁先生,不过不同的是,王先生用自己的智慧,非常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处笔者有所引鉴,如有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去看看王先生的生平经历,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位伟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奸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