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83章 寿面

繁露春秋 第83章 寿面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08:38:39 来源:文学城

上巳节本为春日雅集之礼,宫廷例设踏青宴游。郑太妃虽性喜庸俗,所幸宫宴由内务府礼馔局统筹,宋芳更亲自担纲,规制井然。今年白日宴饮虽无甚新意,倒也宾主得体、礼数周全,越发衬得夜间新戏备受瞩目。

祁韫麾下的馀音社尚未登台,便已声名鹊起,只因其竟能一举击败玉春班、庆芳社等宫中旧例,故轰动京华。她更巧妙将盛名让与“阮老板”,由旧日舞魁出面领班,别出心裁,那群富家子弟乐得在旁唱和,助推其声势。玉春班等心有不甘,私下搬弄是非,更惹得京中议论纷纷。

夜幕四合,御苑东侧新设高台灯火辉煌,幕前幕后皆紧张有序,鼓声微动,乐队调弦,伶人整妆待发。高台设于映月池畔,近水临花,朱栏画栋,气象雅致。

宗室宗亲、阁臣近侍皆按位而坐,女眷隔帘观戏,华服而来,坐满两侧内栏。一众重臣亦在座,礼数周全,气氛庄肃,不失大典之仪。

即便祁韫久经大场面,此刻也难免紧张,戏好戏坏,终究难由人控。更别说祁韬一向性子内敛、足不出户,如今只觉浑身僵硬,仿佛石墩一般沉在椅中,一动不动。

林璠笑道:“今上巳天气晴好,但愿今晚这出戏也能如天清云朗,叫人耳目一新。”

按例,戏班开场前须东家或管事出面谢恩。祁韫自知近来在朝臣面前已露面太多,既避人耳目,也不愿旁人将“文若生”与祁家相联,自然退至幕后,仅嘱咐管事依言行礼。

只见那人整衣上前,高声朗诵:“天开盛世春长在,国有明君夜不昏。今日搬演史剧,只为颂扬我大晟兵强马壮,疆域永固,四方来朝,风调雨顺。”言罢深深叩首,恭敬伏地。

瑟若听着便笑了,心中一声“果然如此”。这话里的分寸、节奏,还有那略带一丝俏皮的辞采,十足十是祁韫的手笔。她也不点破,只轻声吩咐:“赏。”

这一出新戏名为《金瓯劫》,借宋末乱世之局,写大义将军马扩之忠贞、文臣武将之骨血,儿女情深与国仇家恨交织,成一曲动人心魄的大悲剧。

宋末名将马扩,受命镇守边疆,家国在心,却也难舍内宅温情。其妻亸娘出身江南书香,知书识礼、风骨清峻,是马扩一生至爱。

战事日紧,马扩出使辽朝,肩负议和之责。于异国他乡与摄政萧皇后在朝堂之上数次交锋,互有敬仰,虽心生惺惺之意,却止于礼度之中,乃君子之交,不越雷池。

友人刘锜亦出将入相,英俊儒雅,夫人是位天真机巧的市井女子,妙语如珠,风雅动人,却在敌军围困京城时毅然请命,替夫送粮筹饷,智退奸臣,令人拍案。两人戏中一动一静、一庄一谐,尤得观众喜爱,成为整出大戏中最动人的副线光彩。

其后徽宗荒淫误国,宠信李师师,朝政溃烂,北地陷落,二人天各一方,收于一折“汴河残梦”中。李师师于鼓声中泪唱“银烛无光照铁衣”,徽宗于御舟内悔不当初,声断气绝,令人断肠。

而最终一折最为沉痛:马扩潜入金军占领区,历尽千辛,只为再见一眼流落敌营、为护孤儿而甘作女奴的妻子亸娘。此时亸娘已病入膏肓,残身卧榻,两人夜谈长诀,泪尽而别。亸娘临终前尚念“金瓯未补,天地无光”,一语落下,马扩于战鼓声中悲歌一曲,投身殉国。

这一出戏堪称今年京中首出大戏,悲壮与风雅并存,情节跌宕,唱词精美,人物立体,极具史诗气象。

馀音社诸伶俱以新腔演绎,曲调凄清婉转,几至字字泣血。尤以饰演马扩与亸娘的两位伶人,将离乱夫妻间的哀婉深情演得令人如喉中哽咽,不忍拍掌。

刘锜一段“战马如龙风满地”的武场戏更是气势如虹,收放自如。其妻一身素衣登台、借酒调兵,神采飞扬,又于帐中独自烹茶、拭泪,收得极静,反衬极悲。

而整出戏中最出人意表的,竟非贤婉端方的亸娘,而是那出场寥寥的摄政萧皇后。她乌发高绾,端坐辽廷,冷语迎敌,雍容清峻。与马扩几番朝堂交锋,情愫初生却不越礼度。

末场一折,她缓步至殿,低声一唱:“汉地山河梦中有,金帐夜雨此心同”,唱罢转身而去,英姿寂寥,哀艳无声,竟成全篇最令人魂牵梦绕之笔。

台下宗亲贵戚、翰林士人本多自矜,此刻却俱目光灼灼,无不屏息凝神。至全剧末尾一折罢,掌声雷动,宫灯尽明。连素来眼高于顶的王敬修,也忍不住微微颔首道一声:“好戏。”

林璠更是眼圈发红,暗想:“这才是真正的以史为鉴,叫人不敢忘国。”

夜风起处,御花园外春枝轻响。帷幕尚未落尽,今春最惊艳的一出大戏,已然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祁韫、祁韬在台侧将整出戏看得分明。见曲终人悲,众人久久未能出神,直至雷动掌声响彻御园,两人才总算松了口气。

掌事领赏毕,帘后一动,宋芳竟笑盈盈亲自掀帘而入,吩咐下人给众伶发酒食。

这原是宫中旧例,只是往年不过发些茶水点心润喉,众伶皆浅尝即止,以备随时上台。今夜却破格,竟端来一碗碗正经夜宵,是苏式素面,配浇头各色,任君自择。

馀音社众人原就多是昆山出身,常年漂泊,如今见这熟悉面味,皆以为陛下体恤微末,感动之余,亦勾起乡思,竟十有**吃得干干净净,泪落满碗。

宋芳却另拣两碗,亲手送来祁韫、祁韬面前,一人一碗北地寿面,面条修长不断,浮着两颗红枣、几根黄花,清汤澄亮。

他也不说话,只笑着点头,放下便走。

祁韬原本满心疑惑,见了祁韫神色奇怪,竟似魂不守舍,电光火石之间一切全通了:无缘无故的寿面,总不会是给自己吃的吧?而近来过生日的,正是生辰在三月一日的辉山啊!能让她作此态的,难道还能是陛下的天恩?

他心头大震,一时五味杂陈,思绪纷乱,竟连筷中面都夹不起来,滑落碗中。

祁韫今年生辰忙乱匆匆,白日家中受了一席,夜里还得回独幽馆应酬诸位富哥儿。云栊等人知她不喜热闹,礼物皆早早送到府中,席间更是不多言、不起哄,省得惹她发火。

散席后,几位娘子另请她入蕙音房中小坐,嘘寒问暖,晚意亲手煮了一碗面,她吃不下也没人强劝,最后更体贴地放她早早回府。

她从未想过,瑟若竟还记得她的生日。更未料是这样记得,竟把一碗北地寿面,悄悄藏在满桌苏式面中。如此婉转深情,让她几乎难以自持。

祁韬夹不起来面,她一样手指微颤。热气氤氲中,两人一时无言,一个心头暖融,一个心痛不已,竟都眼眶发酸。

《金瓯劫》演罢,宗亲近臣照例又点了几出小戏,皆是热闹喜庆的折子,似要洗去方才悲情。

祁韫好不容易平复心绪,忽有一名唤作棠奴的小内侍前来传话,请她移步“戏储库”一趟,那是宫中专为存放戏箱、道具、服制等物的旧仓所,位于御苑西南角,平日少人涉足。

棠奴说,是旧年宫里排过一出《天仙配》所用的金桂冠与凤翅罗衫,现奉旨赏给馀音社,需她亲自前往过目接收。

她随他绕过偏殿,行至御花园深处,路径渐幽,绿树掩映,似有点不对。若非棠奴曾在宋芳身边出现过多次,她几乎要起疑设伏之事。

正思忖间,却见棠奴停步,指向前方一座幽静小轩。轩内灯火微明,窗纸上映出一人身影,斗篷低垂,不辨男女。

那一刻,一切了然于心。

她推门而入,果见瑟若披着兜帽斗篷,十指交叠托在下颌,笑吟吟望着她,眼神清亮,似清晓曦光穿林而落,暖得人心头一颤。

祁韫立在门口,心潮翻涌。是紧张,是惊喜,是一种被悄然珍重的感动,叫她几乎不敢再踏前一步,唯恐这一刻,是梦。

见她站着不动,瑟若轻轻偏过头,垂眸避开她的目光,半是羞赧、半是无奈地低声笑道:“进来呀,叫人看见……”

这话一出口便觉不妥,不说还好,一说反倒越发显得“不清白”,叫她自己也觉像是被谁点了穴,话到唇边都要打个结,脸上浮出一抹难得的窘色。

祁韫连忙迈步而入,拢袖轻轻一礼,神色却已恢复镇定,带着惯常的从容淡定,在瑟若对面坐下。

桌上只一壶酒,四碟小菜,样样皆清淡素净。几次同席,又何止她在细察殿下的口味?她的偏好,殿下亦是记得分毫不差。

两人对坐,皆有些无言。还是祁韫率先打破沉默,轻笑道:“今日的戏,殿下可还喜欢?只望不叫殿下心绪难安。方才瞧见殿下一时神色凄然,反叫我有些后悔,怕是献了不合时宜的戏,让殿下难过了。”

这话一落,却正戳中瑟若心中柔软。她多年苦心修习断情绝性,可毕竟生来敏感,今日更被《金瓯劫》触动,尤其是萧皇后与马扩的一段:以才相知,君子之交;一人征战千里,一人独执朝纲,恍如她与祁韫的映照。

席间她自是冷静持重,纵是旁人落泪哽咽,她也只是微笑以对。然而当戏中二人诀别之时,那份抑制不住的心痛几乎将她撕裂,只觉意头实在不祥,偏又舍不得移开眼。

那一刻她更想到祁韫失踪过,只觉心浮如絮,惶惶不可终日。舞台灯火微暗,她遍寻台侧,始终未能捕捉祁韫的身影,只模糊看见一个剪影,心头愈发不安。

那种不安,非为戏,也非为国事,而是头一次带着私情的动摇。或许也正因如此,她才会策划出这场“昏了头”的独会,只为片刻真切,能见她、同她说几句话,替她庆一回生辰。

《金瓯劫》改编自徐兴业《金瓯缺》,我最爱的茅盾奖作品!致敬祖师爷!亸娘人设改了,其他几乎一致。

以防万一的以防万一,这种做法在文学上叫“互文”,不是抄袭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3章 寿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