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22章 关于本文[番外]

繁露春秋 第22章 关于本文[番外]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12:04:44 来源:文学城

我读过几年外国文学专业,基本素养来自严肃文学。写小说的起因可能跟很多作者差不多——读了一些很喜欢的作品之后,发现市面上没有粮了,所以自己产粮。当然这个过程也夹带了许多私货:在真实世界未曾体验的、未曾圆满的,让它在故事中实现。

文学研究从最粗泛的角度来说,不外乎研究“内容”和“形式”两个大方面,好的故事两者兼美,好的文学研究亦如是。因此其实我的口味有点挑,且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然而塑造了我喜好和观念、乃至融入生命记忆的,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大神的作品,至今想来仍是心动神往。

她们当然是内容和形式俱佳,并且不惧时间淘洗,只需看00后、10后小朋友还会来留言,或者突然发社交媒体说“发现了冷门作者”,其实人家是成名多年的大神。我写作的动力,往往也基于布鲁姆所说“影响的焦虑”,我想写出靠近她们的作品,写出拿给三次元朋友们看仍会骄傲而不是脸红的故事。

为了精进写作的“纯技术”,我也会研究其他题材的我所钦佩的作者,久之有一个可能是偏见的观察:在以“情感”为主轴的女性阅读市场(区别于“情节”制胜、“情感”只是添头的男频)中,无论是正统言情还是**小说,都有既有动人情感刻画又有情节独立性的大量佳作,而百合市场相对而言,更关注两个女性之间的情感互动这一件事,其余有则锦上添花,无也不伤大雅。有许多故事抛却情感互动,其他技术简直是瘸腿短板,完全无法和其他领域的同量级作品一较高下。当然,作者和读者数量的差异,决定了百合天生弱势很多。

因此,我也很想在百合领域写出一部抛开两个主角的爱情成分依旧好看、大气、深刻而不悬浮、令人留下印象的作品,故在情节上下了很大工夫。其实我很清楚自己在情感技术上是绝对长处,是时候提升其他能力了。

上面这几个驱动力叠加,诞生了目前这部小说。其实原本只想命名“春秋”,意思是春秋笔法之外,瑟若和祁韫经历的一切都无人言说,却实实在在是历史的缔造者;或者“繁露”,意思是帝王冠冕上流苏珠玉,瑟若的一生是皇权牺牲品的一生,她的美丽,也不过是那沉重皇冠上一颗漂亮的珠子。连带着祁韫也成了她王者生涯的一颗最隐秘珍惜的珠玉,这也是两个主角的名字都和“玉”有关的原因(“瑟若”意思是美玉近看时纹理细腻精致,而祁韫字辉山,来自“石韫玉而山辉”)。可惜“春秋”太泛,“繁露”太晦涩,只好将两词放在一起,造出了一个擦边董仲舒的书名……

即使只谈“情感”主轴,网络文学还有一个缺陷是容易忽略除爱情以外的其他感情,因此这一作也会花许多笔力在刻画亲情、友情、师生情、君臣情、同道情、亦敌亦友情等,希望真实还原复杂的人物性格、心理根源、行为模式,而非“霸气”、“冷酷”、“双强”、“搞笑”这些草履虫般的标签。所以,在最新一章中,老祁从脸谱化的“复仇对象”、关卡boss变成了真实的父亲,祁韫也不会成为所谓“推翻父权”的英雄符号。

至于爱情,我所见写法无非两种:一是只呈现结果,不做证明,简单给出结论“ta们相爱了”,然后战场设在如何靠近、如何拉扯、如何甜蜜互动,在这个过程提供给读者情绪价值;二是从“基础定理”开始,一步步证明ta们为什么相爱、如何相爱,等证明完毕,在一起只是水到渠成,书也可以完结了。

我始终不喜欢写一见钟情,甚至避免“前世今生”类的设定(包括主角成年相遇发现幼年已有渊源之类),就是因为我觉得第二种路线才有真正价值。我给出的“基础定理”就是人物的经历和性格,她之所以在相遇的节点前已成为她,正是两人相爱的本质原因。

《故山》的“基础定理”是魏天的孤绝多疑遇上阿栀的纯善坦诚,对于魏天来说是难以抵抗的治愈力量,对于阿栀则是使她从被爱包围、不谙世事的幸福中勇敢走出,为了爱人强大自身,最终两人都获得了更加完善的自我。

《春秋》的“基础定理”稍复杂一点,两个年纪轻轻便是“进化完成体”的人,仅三面之缘就心动魂牵,只是因为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份被逼无奈长成“完全体”的美丽与隐痛,就像祁韫突然悟到的,瑟若不是普通的美人,更不是遥不可及的神妃,只是照见她自己的明灯。最后,她不仅是祁韫的一生挚爱,更是事业理想和同途知己,是赋予她才华和生命以意义的人。

瑟若被动一点,身份所限;祁韫则是进取人格,心动了便不择手段靠近,即使以趋利攀附为名,即使需要她征服全世界,再将这全世界轻巧献在瑟若脚下。其实和《三个火枪手》白金汉公爵发动英法战争只为成为使节常驻法国、常见法国王后安娜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男人靠“破坏”,我的t子当然是靠“建设”(笑)。瑟若也不是被动等人献上玫瑰的王后,她是运筹帷幄的王本身。

我比较认同的“网络文学”的定义,是“以网络传播手段为载体的通俗文学”,它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特别题材,天然要长得“妖魔鬼怪”,而是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流行小说、从后来的连载文学,从简·奥斯汀、狄更斯、大仲马、巴尔扎克、契诃夫、金庸、张恨水等大师的文学渊源而来,报纸连载不正是那个时代最新最便利的“传播手段”吗?

因此网文也不该注定长得那么“肤浅”,而兜兜转转仍发在晋江,也是因为我喜欢它那种“落后”外表下的包容性——相对其他平台,它可以容忍我这样“不合时宜”的作者存在,它可以容许多种多样美学追求的作品存在,这反而是千禧初网络文学一诞生便百花齐放、气象万千的现今残影。

我的小说可能都只是一个个实验,无数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废稿说明了这条路的低效,却也是我的乐趣所在。接下来要开启剧情部分了,不敢保证一定能稳住,但我会尽力,配得上以上洋洋洒洒的这些大话(笑)。

无论如何,感谢你看到这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关于本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