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168章 岁星不度

繁露春秋 第168章 岁星不度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22 来源:文学城

军需营里负责承办粮草、打点交接的副使张绍祖,与刘大兴私交甚好。经他引荐,与祁韫、承涟一一见礼。

张副使是老吏出身,油滑中带几分城府,一见便知对面也是行家,立马换上官面上的客气劲儿。

刘大兴也乐得在旁观戏,只见祁家两位少爷寥寥几句,当下便和张绍祖约定今夜请客,说是为庆补给顺利进场。

张绍祖笑得眼角堆褶,还推了一句“哪敢劳几位爷破费,原该我设席接风才是”。

场面话都摆得妥当,饭局就落在刘大兴熟识的一家酒肆,由他操办,祁家只用出钱,保管宾主尽欢。

正说得热络,一阵马蹄骤响自远而近,营门外尘土飞扬,一队轻骑飞驰而至。

为首少年将军着铁甲红披,鬓发高束,唇红齿白却神情冷峻,一翻身下马,靴尖落地铿然有声,毫不迟疑便直入营中。

张绍祖一瞧,脸色微变,低吐了句:“这位煞星怎么又来了。”话音未落,已收起笑容,一拱手告辞道:“几位慢坐,我得回帐应付。”转身快步而去。

祁韫目光落在那少年将军身上,略停一瞬。

刘大兴看在眼里,忙凑近低声道:“这是李大帅的义子,姓高,单名一个嵘字。年纪轻轻就管得一营精锐,打起仗来是真不含糊,就是性子乖张孤僻,不爱跟人多话。几位爷若遇上了,还是收着点儿好。”

晚间宴席可谓乌烟瘴气,三人早有预料,纵使流昭好奇想去,也把她留在宅中。

张绍祖这等人,在两京不过一满地找爬的走狗,想见祁韫这等权势在握的大商一面,得再连升四级才勉强够上。可如今身在边地掌着钱粮,自觉是个人物,端起架子来,竟敢称兄道弟。

酒当然也喝花的,承涟自是“出淤泥而不染”,被人把那娘子往他怀里乱推,也只笑笑不生气,将人扶出怀里,拱手行礼请她坐下。

承淙却罕见地浑身不自在,尤其是那缠他的是个热情如火的姐姐,只得僵着身子尴尬应付。

祁韫确是早在此场合练出经验,每次不争不抢,等着接那被剩下一位,一般都是新人或十分腼腆的,敬她一杯酒都低头脸红。

却也要骂这刘大兴着实混账,最后一位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几乎和阿宁一般年纪,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知所措。

她一边让这孩子不必怕、先吃几口东西垫垫,一边心里盘算,虽说这当地掮客必不可少,却也不必找个与己不合的,再给这刘大兴一次机会,若识趣尚可再用,若不识趣,也并非不可换人。

好在这一顿饭终究没白吃。次日一早,张绍祖果然开始领着祁家一行拜会当地军政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本就是刘大兴刻意安排,用来显摆他门路宽、手面广。

至于昨日酒席上,祁家三位少爷面对女人的反应,他心中自有数。虽瞧不起那般清高作态,却也懂得立刻转弯。后续便请来另一家清倌人,主打才艺,不卖媚色。谁叫这笔生意掏钱的是祁家呢,有奶便是娘。

……………………

到六月底,夏收刚过,好在江南、江西、湖广一带风调雨顺,总算填补了北地春旱的窟窿。财政虽紧,却还撑得住。

东南方面,谷廷岳又报一捷,连破三处海寇巢穴,焚舟十余艘,擒贼百人,俘得为倭通风报信之奸细四名,一时声势大振,沿海诸郡人心稍安。

自年初起连绵数月的北地赈灾也终于告一段落。自上而下同心协力,赈济得法,百姓安抚,几名贪墨赈银、敷衍失职的地方官员被从重问罪、枭首示众,朝野风气为之一振。

瑟若忙罢骤然空了下来,竟是在宣布暂休半月、不再理事的当晚就胃疾发作、大呕一场,药食吐尽,腹痛难忍。

太医院连夜进殿诊治,药碗汤匙、火盆熏炉几乎未停。监国殿下神志昏沉,半梦半醒间,竟下意识寻林璠的手想握住,却实在无力,只得由他反手紧紧攥住。

十二岁的天子跪在她榻边,心痛得目眦欲裂。恨自己无能,还不能担这家国天下。想把姐姐就此养在宫中,她愿做什么就做什么,再不要她经手政事。甚至那祁韫,只要她开心,把此人一并拘下陪她玩乐便是。

其实,瑟若自去年年底就渐渐病重,正是因他这弟弟的缘故。

深夜她独自对坐香案、思念父母时,就在心里自责,自己到底是哪里没把他教好,竟只教了他“仁”的外壳皮毛,教不会他有情的一颗心。

十二年姐弟相依为命,竟叫他把全天下都看轻了,只把她一个人放在心上。

她也能理解,一个困锁宫阙、偶尔才得出门的孩子,要他理解什么人间疾苦,都是远在天边的大道理。

她悲哀在除了祁韫,无人把她纯粹当一个人来爱,林璠不也是同样?

瑟若是他姐姐,也是他唯一的母亲、朋友、老师,是他生命中一切关系的总和。其他人,在他生而是天子的眼中看来,不过是伺候他姐弟二人的奴才罢了。

这一夜,宫中人人难熬,林璠、宋芳、戚宴之、姚宛等几乎未合眼。瑟若睡稳后,众人才各自散去,独林璠不走,戚宴之也只得陪他。

黎明灯火昏昧,戚宴之坐在椅中也困得神志不清,抱臂眯了一会儿。

醒来时,陛下居然和她并肩坐在一处,神情竟有些不设防的凄惶,好似小兽突然寻不见母亲所在的温暖山窝。

戚宴之何尝不是看林璠长大的,那一瞬心中十分动容。这一刻的陛下,分明还是小时候那个模样。

可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那个笑容明朗、眼神干净的少年,那个总被殿下温柔笑着唤作“奂儿”的孩子,变成了如今这个冷静沉着、刀枪不入的天子?

从他偷听到梁述真面目始,从常义案殿下受伤始,从殿下设局试之、他以远超年纪的稳重应对始,从他借一桩实质上的无主冤案,手段高妙、冷血无情覆灭王党始。

殿下无错,她把他教养得太好。陛下无错,他提前三五年就完成了帝王修行。宋芳、祁韫、她戚宴之,都无错。

甚至梁述,除了嘉祐三年前屡行莫须有冤案,这几年也不过是守势为主,未对大晟根基造成实质损伤。

如果人人都没有错,那便是这世道错了,天错了吧。

林璠见戚宴之醒来,沉声开口道:“天亮后,召祁韫回京。”

不料戚宴之却摇了摇头,一笑:“陛下,说句大不敬的话,您这是看轻殿下,也看轻我们女子了。”

“陛下忘了,祁韫未出现前,殿下这般病重还少?她经历的朝堂危局太多,今年这天灾,实在不算什么。一次次她都撑了下来,重新站回鸾座之上,这一次也必一样。”

“儿女私情,从来不是她的全部。即使祁韫回京,即使祁韫只是她身边一个卖笑陪衬、日日相伴,也无法阻其病症。”

“何况,祁韫之所以甘赴险地,正因要为陛下除李桓山、除梁述倚仗,殿下才能真正还政于陛下啊!”

林璠闻言愣在当地,不料真相竟是如此,巨大而沉重,砸得他天旋地转。

良久,他才涩声开口:“可……可他二人既书信不断,祁卿数日不闻音讯,也该知觉……”

“殿下怎会百密一疏?”戚宴之笑,“姚宛手里,早收着殿下几十封亲笔,按序发一封便是。”

说罢,她长叹一声:“故此,陛下还是将祁韫留在辽东吧。观其行前行事,分明是破釜沉船、不计生死,以此谢陛下与殿下知遇之恩罢了。”

……………………

瑟若这一病便养了月余。好在那夜急发之疾,像是把半年积压的忧劳一并吐尽,醒来后反倒神清气爽了些。

整个夏日,她移居夏宫望和园静养,日常不过练画、抚琴、看闲书。清言社新出的《烟水绮记》她翻了几页,嫌其无骨,比《石头记》差远了,还兴致勃勃写了封长信与祁韫论辩。

梁家宗亲时常探望,只有梁夫人一向不喜抛头露面。自从觉得徽止长得像祁韫,瑟若再见她越发觉得像,不由分外怜爱,还特意留她在望和园小住了半月。

如此到了八月十五,她重返大晟宫时,虽已恢复如常,却又瘦了一圈,愈发如病柳孤鹤,举止飘逸若无物。

林璠看她笑、看她翻书、看她保养心爱的“缥缈”——正是祁韫找张溪云定制之琴,和她那“沧浪”取自同一棵梧桐,作今年生辰礼物——都觉恍如隔世,只怕她随时会乘风而去。

这日,瑟若见林璠来陪她用晚膳,自是欢喜。姐弟如常温馨共席,吃的不过是几样秋令常见、清淡温养去燥的菜肴。

饭后,林璠却难得踌躇不走,几次欲言又止。瑟若笑言别和她捣鬼,他这才随便扯一桩政事和她商议了半个时辰,又嘱咐棠奴半夜警醒些,勿叫风吹开窗,今夜恐落雨,这才告辞离开。

这点花样,当然骗不过瑟若,她立即叫姚宛、陆咏迟来,淡道:“近来京中可有什么事,与我有关?”

姚宛一如既往沉稳周全,只绕圈子答话。陆咏迟却最是性急,一向快人快语,今日却也讷口少言,面色愤愤,分明藏着怒气却装作无事。

瑟若见状,只轻轻点头:“很好。”随即吩咐传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思和来,调出近日大臣奏章留档。

姚、陆二人知道终究瞒不过她,双双跪地。

陆咏迟开口恨声道:“群臣无耻,有辱殿下清听!近日钦天监占得‘岁星不度’,又云‘昴宿晦昧、紫微隐光’,言此为阴阳失衡、乾坤倒错之兆,遂妄指我朝连年天灾,皆由殿下监国、女主摄政,致使日月失纪、四序失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