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167章 入边

繁露春秋 第167章 入边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22 来源:文学城

祁韫自年后筹措北上,交付辽东边镇军粮,以换取盐引、回长芦兑盐出售,需打通中央户部、兵部、都察院,以及辽抚、盐运使司、地方军镇在内诸多关节。

以她这一派的办事效率,这一办,竟也直拖到了四月底。

五月初,众人在途中马上喝了雄黄酒。祁韫念及明日是瑟若生辰,却不能陪她度过,去岁在梁述“梅鹤作寿”局中暗暗发狠许下的誓言,竟也成空。

虽两人书信不断,瑟若对她也报喜不报忧起来,刻意调笑、故作放达。她的真实身体情况,其实祁韫是不得而知。

春旱果然酿成大灾,北地赤地千里,饿殍已现,好在朝廷自年初早有预备,上下齐心,赈务调度得当,未致动摇根本。

此时林璠和瑟若正在瑶光殿侧的承筠堂,与诸官议事。

近几月已成惯例,非赈灾事务多在允中殿由他主持,瑟若绝少露面,仅于事前事后交代指示。惟有赈灾奏报,皆由监国殿下在瑶光殿亲裁。

午饭照常用了,林璠却惊觉皇姐竟又吃回了粥食汤羹,连最软、最易克化的红枣小米也咽不下。这是她在嘉祐六年前病体最弱时的旧态,自那年端午后从未复发。

他这几月为百般事务忙得头昏,竟一时想不起皇姐是从何时起又回了当年光景。心头一阵绞痛,又恼又悔。

瑟若饭后回内室小憩,留下诸人收尾上午所议要案。她醒来后,还有几桩奏章待发。

此时夏热初起,林璠本就烦躁,加之心事重重,议事间竟下意识一脚踹翻了一个侍立的新进太监,因他端茶失手,打湿了案几。

他素日行事早学得瑟若风度,从不轻易怒骂,只因她最厌粗鄙暴躁、动辄呵斥之人。那一脚踹出,火气未消,心底却已先凉了半截,懊恼自己失态,怕皇姐知晓后生厌。

偏偏那一脚下去,满屋顿时噤若寒蝉,大臣们默不作声,纷纷作揖请罪,自李庆起,内侍太监跪倒一地。

他心中怦怦直跳,竟生出一丝说不出的异样滋味,面上却已镇定下来,冷冷训道:“章程未清,细节反复,三日三议仍无定稿,是想坐观人命、误我大政不成?李庆,收拾干净,勿扰皇姐休息。”

京城五月蝉声已响,辽东却尚未炎热,山风清劲,草木新凉。一路北行,入眼尽是苍翠叠嶂,山重水复,时有林泉相接,深林如海,静谧幽深。

辽东边镇地势广袤,层峦起伏之间设有大小屯堡,皆依山形水势而筑。旷野中隐现堡墙与烽台,沿线军堡以百计散布,如同棋布,远望肃穆森严。

城塞之外,间有屯田村寨,农垦兵居,民兵杂处,既是驻军供粮之地,亦为屏障前锋。地广人稀,马蹄一路所及,唯有鹰声犬吠,天地寥廓。

祁韫一行押运头批粮食共三千石,先至广宁卫。此为辽东边镇体系中联络往来最便捷之城,亦是平时无大战事时,各营军官就近停驻之地。

未入城门,便见城道旁一间小小茶棚,有人拎壶独坐,神情不动如山。

那人四十出头,方脸浓眉,衣着不显贵,却精神利落、眼光警醒,一见便知是久走边地的老油条、市井与军政交界间惯于游走的掮客模样。

他起身拱手,先笑后言:“诸位爷一路辛苦,小的刘大兴,奉命来接。”

这正是此行联络边镇各方、打点一应琐务的本地掮客刘大兴。边地民风彪悍、官匪杂糅,更兼军政纠缠不清,若无这等老成精干的掮客从中打点,外人别说做生意,连办点小事都难寸进。

祁韫等人见状纷纷下马,整衣而揖,神色郑重,自是对这位刘爷刻意笼络。

承淙更笑道:“您老人家这等大买卖,东一笔西一桩,米谷金银都要过手,忙得脚不沾地,哪还用得着亲自迎人?这不是咱们辽东话说的,‘铜板掉地懒得弯腰’的主儿嘛。”

刘大兴也笑:“哟,淙爷还没进城,连咱这句老话都顺口带出来了,果真是通人。哪敢当‘主儿’,您这一趟是贵客临门,我这做小本生意的,不先来赔个笑脸,晚上都睡不踏实。”

商场上只要你抛我接,那俏皮话就如车轱辘转不完。祁韫三人当然瞧出这刘大兴嘴上凑趣,眼中却始终沉静,知此人便不简单,是否可堪信任不好说。

刘大兴亲自将众人送至下榻处,言自明日起由他亲带人入营交粮、兑取盐引,祁家只需派相应管事配合,他自包妥一应细节。几位爷只需四处走走看看,寻些乐子,一切不碍。

说话间,他目光却在此行唯一女子流昭身上略一停留。虽从衣饰可看出是掌权的管事娘子,但花魁之身艳色实在太盛,尤其是在这边地民风粗野、礼俗简陋,最不拿女子当回事。

京城江南讲风雅,边镇却讲实用,他心中不免鄙夷几分:领头的祁二爷不过是个粉头面儿的小白脸,且这等女人都能上位,祁家不过如此。

祁韫眼里哪有这等小事,早举步自去房中安顿。首日暂歇,晚间承淙和流昭出去逛,她和承涟刚好一处说话。

此行入局,策略大体与除汪贵近似,还多了十分谨慎小心。邵氏家大业广,晋中霍家也早在各行各业深布人手,他们当然只能徐图缓进,伏低做小、以利换利,不可轻启锋芒。

去年谈及此事,乔煜文说北地不做粮就翻不起浪花,自是一针见血。但此番真正目标是扳倒李桓山,表面目标是扩展谦豫堂,前期铺垫却在于渗透边地粮道、预作军备,以备将来局势生变时可借势而起。

如此一来,手段便不必局限于在粮事上硬碰。祁家回归金融主业,放贷让利,缓步渗透军需、商贾、仓运诸环节,既不激怒邵氏,也便于试水布局,实为成势谋势之计。

二人先说一会儿正事,不觉天已黑透。听得楼下院中承淙和流昭说笑声涌进,都知一会儿他俩就带着新鲜玩意上来叽叽喳喳了,祁韫和承涟相视一笑。

就听承涟淡道:“此番开局艰难,却也无外乎做人脉、拜码头。辽东江湖气重,路数或许还简单些。起初一两月少不了你出面,后续却也无需事事亲盯。回京陪伴殿下亦要紧。”

他的意思当然是说局面打开后细处他坐镇,她安心回京照料殿下养病也无碍。说得祁韫简直不知该如何谢他好,他也正是不要她谢。

果然话音刚落,那俩不知愁滋味的就推开门,一人举着木刻兵俑,一人握着布面武士,高声呼喝跳将进来,喊打喊杀。

次日一早,刘大兴一身齐整,带着几个手下来接。原以为祁家不过随便派个管事走一趟,不料三位爷竟都亲自现身,连那女掌柜和几位心腹也一道出来。

祁二爷与涟爷要去军需营交粮,淙爷则领着女掌柜出门探市面,还笑着请刘大兴拨个人引路。

刘大兴面上堆笑,心中却已老大不快。他早说一应打点由他操持,这几位却仍亲自动身,摆明是没把他当回事。

这也是辽东风俗,爷们儿架子大,小事不沾手,一呼百应才是派头。

哪知那位年轻的祁二爷一眼看出他的心思,一笑:“刘爷别多心。不是不信你,是咱们几个实在对边上的门路不熟,想趁着这回也开开眼。日后指不定还有别的买卖,还得多仰仗你,折腾点儿也望你担待。”

刘大兴听了这话,心里才舒坦几分。这话的意思摆明了,祁家不是打一枪换个地方,而是打算在北地扎根立脚。

他是边地掮客,靠消息吃饭,接这单活儿前早把祁家的底细翻了个遍。听说这位祁爷放出话来,三年内要在北地做出一番大事业,如今又亲口说“还得仰仗”,那就是奔着细水长流来的,利好可期。

倒是他自己没察觉,昨日听祁韫说话虽不多,心里却总觉别扭,说到底就是嫌她太斯文客气、不够“爷们儿”。

祁韫哪会看不出?今儿一开口便没了昨日那文士习气,语气行事都添了分不拘不羁,就连用词也不再那般绵软,自然而然透出些“自己人”的味道,刘大兴一听就顺耳。

这也多亏祁韫曾在漕帮纪家混过一阵,浸过那口缸,路数都熟,再加上连玦在旁帮腔,刘大兴不由得刮目相看。

见她身边三四个随从个个精悍,都是江湖好手,他暗里还起了疑心,琢磨祁家到底和哪路道上的有牵连。

不过小半个时辰的路程,众人骑马到了地方,刘大兴对这“领头的小白脸”的轻视已打消大半。

再看祁韫进军营应对有度,说话办事驾轻就熟,刀兵呼喝、尘土飞扬间走得泰然无惧。

常人见着伤兵血肉模糊都皱眉躲闪,连高她半头的涟爷也面露不忍,她却神色淡静、目光沉定,分明是心里早就过了那一道坎,司空见惯。

刘大兴不禁在心里嘀咕:这位祁爷,用他们辽东话来讲,原来是个“笑面虎剃刀肚儿”——外头一脸和气,里头全是刀子。昨日还真是自己眼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