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法医大佬穿成太医 > 第16章 第 16 章

法医大佬穿成太医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向晚鲤鱼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01:58:33 来源:文学城

十月将末,桂花谢尽,秋风里凛凛夹了几分刺骨的冷意。淮州地处西南,这时候气温还不算太低,空气却过分湿润,潮冷不时从脚脖子钻进衣裳里,酸爽的感觉直渗进骨里。

生员名单复核过后,选考便算是尘埃落定。主考官先一步回京复命,不过几日过后,由太医署签发的文牒便送来了淮州。

趁着还没入冬,收拾好行装,谢行便和李元孟一起动身入京。

临行当日,他被迫起了个大早,站在驿站前的寒风里,和赶来送行的谢父谢母话别。

“儿啊,这是娘早上刚烙的饼子,你路上要是饿了就吃,能放三五天的。”马车上的行囊已经装得满满当当,谢夫人仍嫌不足,又把一包还温热的大饼塞进了进去。

絮絮交代一通,她回过头,看了眼远远站在驿站外的谢官人:“你不是说有话要给咱儿子说吗?还杵那干嘛,过来呀。”

谢为却不搭腔,抬起袖袍往前招了招,示意谢行过去。

谢夫人没好气地啧了声:“又装神弄鬼的。”

谢官人仍是不吭声,等谢行不明所以地走到身边,才从借着袖袍的遮掩,从怀里取出一枚锦囊,郑重其事地交过去。

“这是你爹我集二十年功力炼制的还魂仙丹,保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不过仅此一枚,世上再无二样,连你娘都不晓得,今日就给你小子了。你须记得——不到危急关头,万不可打开。”

讳莫如深的一席话,听得谢行唇角直抽。

还魂仙丹这种名字,一听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药物,一想到家里那股乌烟瘴气的味道,这玩意的成分就更加显得可疑了。

留在他手里总比谢官人自己吃了强,考虑到这一点,谢行还是把锦囊收下了:“谢谢爹,儿子知道了。”

回到驿站前,他马上就把手里的东西塞进最下的行囊里压严实了。

压箱底吃灰去吧。

这边谢、李两家父母刚刚和儿子话别完,远远便见医署里的邹平、许立两位先生从一辆刚停下的马车中下来,在几个小生徒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李元孟忙拉着谢行去迎。

看着双双考取生员的两个学生,许立自是不掩笑容,却不提别的,只细细叮嘱:“这回一去十三州,路途遥远,务必按时进餐,保重好身子。”

邹老先生则仍是一张臭脸:“老夫只一句话——进了太医署后,若犯下什么规条,可别称是我教的。”

意思犯错可以,可别说出为师的名字。

谢行和李元孟对视一眼,忍着笑道:“学生明白。”

时辰不早,二人随即启程。

在众人依依远望的目光中,车夫吆一声催动马鞭,随着马蹄声哒哒响起,两个青年就此踏上远游的路。

一路北上,沿途风景褪去南国的温润秀美,换了另一种险峻纵横的风光。到了腊月中旬,官道已经被白雪覆盖,顶着刀尖般吹刮过来的朔风,两人终于在年前赶到了望京城外的驿站。

一国之都,天子脚下,气度自然不同。

光是城门的阁楼,就有上中下三层,重檐歇山的屋顶前后展开,朱红墙漆、琉璃绿瓦辉映在皑皑雪间,往下,每层楼的外廊皆竖着雍字旌旗,在劲风中猎猎吹展,于阔大的气势中又添一股威严。

这番景象,别说是第一次从小地方出来的李元孟,就连谢行这个见惯高楼大厦的现代人,也不由在这座古都城的面前感受到了一丝丝震撼。

这会天色不早,两人从驿站进了城,便先在城西找了间最便宜的客栈住下,决定放下行李吃点东西,等明早再去太医署报道。

没想到,进京后的第一顿晌午,谢行就被首都的物价上了一课。

两人统共点了两个馍馍、一叠花生米、一碗蛋羹,结果一结账,竟然要五十文铜钱。

要知道,在淮州一带,一斗米也不过二三十文!

难得出来一趟,谢行原本还打算去逛逛首都的街市,现在一看,他们唯一消费得起的娱乐活动恐怕就是上楼睡觉了。

“咱们还是先去休息吧。”李元孟也是一样的想法,唯有祈祷,“等进了太医署,应该会管饭的吧?”

“……应该吧。”谢行也在思索这个问题。

还好有个太医署兜底,不然赚钱之路未半,他先崩殂在皇城脚下了。

两人兴致同时被一盆冷水泼下,付完钱便准备上楼回房,谁知刚一转身,便听高处传来一声惊喜的招呼。

“谢兄,李……!”

楼梯上的人,谢行还没看清是谁,便见他脚下忽然踩滑了一步,整个人随之以不可控的滑坡之势从最上一级台阶往下跌滚。

乒、乓、砰——咚。

惨不忍听的动静中,有什么东西一起飞出台阶,骨碌碌地滚到了谢行脚下。

谢行低头一看,竟是好几个密封住的竹筒,听声音,里面都是装了内容物的。

他随手捡起脚边的两个,拿在手里才发现上面已经用纸条做好了标记,分别写着“灶心土”、“陈芥菜卤”。

……还有人随身带着土特产?

正好奇着,便听旁边的李元孟惊诧道:“吴兄?!”

谢行抬眸一瞧。

歪七扭八瘫坐在楼梯脚的倒霉蛋,脸上斜斜挂了副差点摔脱的木框玻璃眼镜,不是吴恙,却又是谁?

看着意外出现在眼前的面孔,记忆中某道不起眼的线索倏然划过谢行脑海。

他脱口而出:“你就是吴得隆的侄儿?”

“嘿,嘿嘿。”吴恙摸着头讪讪笑了笑,扶正了险些殒命的眼镜,拍拍屁股站了起来,“谢兄如何知道的?难道是他老人家告诉你的?”

谢行一时哑然。

原来顾账房口中吴老板高中了的侄儿确有其人,甚至还是个熟人。

“这么巧,竟在这里见到吴兄。”一旁的李元孟却很不意外般,主动上前寒暄,“之前还在想能一起进京就好了,不想仁兄先行一步,还好遇上了。”

说着,他才想起某件重要的事,扭头看向谢行。

“诶,我没说过吗?另一位中选的生员,就是吴兄。”

“……”一早知道自己不是选考入围,谢行就没有再关心过后面的放榜,谁知竟然是这个冒失鬼。

“都是凑巧罢了!”吴恙不好意思地埋着头,收拾好自己身上,又去捡刚才滚在地上的竹筒罐。

谢行也把顺手拾起的两个递过去,已经不奇怪他是怎么入选的了,只是纳闷:“你还带着这么多土产?”

这么大老远的,也不嫌累?

吴恙道了声谢,解释道:“你们也知道了,我这人打小就常摔倒磕碰,这些不是吃的,都是治病的偏方药材,我娘怕我照顾不好自己,才专门用竹筒封好,给我带上。”

这不,马上就派上用场了。

把这些药罐收好后,他熟练地掰开其中一筒,蘸了点在手上,往刚才摔破皮的地方擦去。

李元孟看着都觉得疼,想起之前的事,更想不通了:“那她也舍得让你出远门?”

一般磕着碰着也就罢了,要是像之前那样跌了眼镜,连路都看不清,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可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呢。

他这么一问,谢行也觉得奇怪。

按这个时代的发展水平看,能随时更换玻璃眼镜的吴恙同学,家里至少也是小富水平。

——都这么有钱了,还学医干嘛?

这么想,倒不是因为他本人对医科的偏见。只是因为这条艰辛的出路,大部分时候还是贫民或普通人家子弟的选择,以吴恙这种家庭条件,一般来说首选的应该是读书科考。

“唉,这都是我爹的主意。”吴恙擦了擦手,说来也叹起气,“实不相瞒,我爹一开始也打算让我去考科举,可我们家世世为商,哪里有那个门路?更何况,我们家那点钱放在京城,恐怕连填一填那些王公贵族家的地缝都不够。”

如此说来,富商也有富商家的烦恼。

“那你爹是要你从医入仕?”谢行猜。

可这条路难度看起来似乎更大。

“倒也不是。”吴恙倒不加隐瞒,坦白道,“我爹说了,就当出来见见世面,等我以后继承家业,南来北往的也好有个说嘴。”

敢情是学不好就回家继承万贯家财。

谢行那点同情的表情瞬间收了回去。

难得他乡遇故知,三人正一来一往说着话,却猛地听见一声沉重的鼓声,从不远处的某个街巷地方传来。

谢行往外看了一眼。

天光亮堂着,还远没到敲响暮鼓的时辰。且听声音,也不像平常的鼓声。

“这是……”李元孟同样注意到这不合时宜的鼓声,于是疑惑地往店外探了几步。

“又在敲了,就不能消停半天吗!”

谢行和吴恙才跟了上去,就听外头街道上有人抱怨了一声,似乎已经不是第一回遇上这种情况。

“算了,算了。”旁边,跟着有人劝道,“听说是有冤情,也怪可怜的。”

所以——这是击鼓鸣冤?

谢行的眼睛瞬间放大了。

换地图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