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凤魂穿扶苏少年时 > 第6章 第 6 章

二凤魂穿扶苏少年时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知止日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06:10 来源:文学城

“既然赵军固守城池,不愿与秦军作战,那么咱们就想办法将其引出堡垒,然后再提前埋伏好士兵,将其击败。”

“桓将军准备如何将赵军引出?”王龁听后觉得桓齮所讲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就看具体如何实施了。

众人将目光都看向桓齮。

桓齮指着用沙土石块堆积起来的沙盘道:“咱们已经在宜安这里与赵军对峙数日,一直未能等到赵军走出堡垒,所以我决定亲自率领主力军队前往佯装进攻肥下,赵军肯定前往营救,到时候咱们可以提前在赵军救援的必经之路上埋伏,歼灭赵军。”桓齮分析道。

众人听后觉得桓齮的计策很不错。

李世民也清楚桓齮这招【围魏救赵】和【引蛇出洞】算得上高明之举。

秦王政十三年,桓齮就用类似的计策,斩杀了前往平阳救援的赵将扈辄及十万赵军,这也是为什么此战秦王让其担任将军的原因之一。

“好呀。”

“我早就想痛痛快快地跟赵军决战了,可惜赵军一直躲着不出来,这次一定要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有来无去。”

......

众人对桓齮的计谋称赞不已。

桓齮看向少年二凤,眼睛里都是作为长辈的关爱之色。

“大公子,您刚刚听懂了吗?带兵打仗切忌固收规矩,一定要灵活运用,既然此城攻不下,咱们可以攻打其他的城池,同时寻找机会将敌军消灭,这便是【围魏救赵】之法。”桓齮耐心地又跟李世民讲解了一番。

蒙毅觉得桓齮的解释显得多余,因为他觉得凭借大公子聪慧过人的才智,刚刚诸位的谈话,大公子肯定能够明白。

“桓将军,你的作战策略虽然精妙,但是眼下并不合适。”李世民跟桓齮说道。

桓齮听后大吃一惊,他想不到二凤不但听懂他刚刚所讲的复杂进攻走势,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大公子何出此言啊?”桓齮好奇地反问道。

其余将领亦都将目光转向李世民,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

大家都觉得桓齮所讲的策略没有问题,为何大公子扶苏会提出反对意见呢?

“【围魏救赵】和【引蛇出洞】这样的计策用来对付普通将领还可,但是对方的将领现在是李牧。李牧与扈辄不同,他常年率军出征,抵御匈奴,妙计迭出,打得匈奴接连战败,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恐怕桓将军进攻肥下的真正意图并不能瞒过他,如果被其看破,将计就计,那么他将会待秦军主力进攻肥下之机,不去救援肥下,转而进攻秦军大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二凤一边讲一边用棍子在沙盘上指出两军的走势,推演局势的变化,让将士们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蒙恬听后点点头,同时用惊喜的眼神看向二凤,“大公子所言切中了此战的要害,咱们的辎重粮草目前皆屯在大营,一旦大营被赵军从背后攻占,再伺机偷袭,咱们将会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桓齮听后一愣,想不到二凤能够将他的计策理解得如此透彻,还指出了他此计的不足之处,心中对他的表现露出几分惊异。

“大公子所言的确有理,不过富贵险中求,打仗哪里没有风险的呢。自从此次我率军攻赵以来,连战连捷,我军气势正盛,相反敌人早就吓破了胆,我敢断言,赵军肯定不敢进攻秦军大营。”桓齮继续分析道。

二凤继续解释道:“李牧连凶悍善战的匈奴都不怕,还数此将其击败,他怎么会因为惧怕秦军而不敢进攻我们大营呢?”

桓齮听后笑了笑,“大公子小小年龄却有这般见识的确很了不起,不过大公子可能不清楚,赵国之所以可怕,之所以能够威慑匈奴,主要是因为赵国有一支特殊军队——赵国精锐胡服骑兵,这支精兵是由赵武灵王组建,平时训练骑射功夫,但是由于赵国常年与匈奴交战,折损严重,所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为惧。”

“纵然如此,李牧能够抵挡住匈奴,就不能轻视赵军的作战能力和他的破敌策略。”二凤本以为自己一讲,桓齮就会选择放弃进攻肥下,不曾想他竟固执如此,还一直希望说服自己。

二凤很快就明白桓齮为何如此难劝,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桓齮连战连捷,更兼之前斩杀十万赵军,重挫赵国,所以骄傲自满,过于自信。

其二,桓齮看到二凤只不过是个孩子,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更没有重视起来。

经过桓齮和二凤的一番辩驳,军中诸位将领亦分成了两派。

以蒙氏兄弟为首的将领赞成二凤所提出的见解。

其余军中将领跟桓齮一样,都认为二凤是个孩子,军政大事还是得由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们决定,不能相信孩子们的童言童语。

桓齮看到二凤据理力争,想到他是秦国大公子,而且还是个孩子,便语气温和道:“既然大公子觉得我的计策不好,那大公子可有何破敌良策呢?”

“派人秘密潜入赵国,用重金贿赂赵国重臣,让赵王换掉李牧,再伺机进攻赵军。”李世民说道。

桓齮听后笑了笑,不过仍然耐心地跟二凤说道:“不愧是咱们大秦国的公子呀,年纪这么小竟然能够想到这么精妙的计策。

好!太好了!我一定尽快在军中物色几位机灵的将士,让他们携带重金秘密前往赵国,伺机接近赵国重臣。”

“桓将军若如此,那么则可避免秦军众多将士的伤亡,对于大秦,亦是大功一件。”二凤对桓齮说道。

集议结束后,二凤和蒙氏兄弟率先离开营帐。

桓齮眼神示意其余将领,让他们留在营帐。

能够在军中担任将领,除了会带兵打仗,还得有察言观色的本领,所以大家很快明白桓齮的意思,都留在营帐,没有离开。

看到二凤和蒙氏兄弟离开,桓齮对其余将领道:“刚刚大公子在这里,说了许多天真无邪的语言,他一直居住在咸阳宫,而且年仅几岁,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甚至连普通的械斗都没有见过,但是能够站在这里的,我相信参与过的战役不下五次,大家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所以关于他对打仗的看法,咱们不能被一个小孩子带偏了,更不能听从小孩子的指挥,这要是让赵军知道,肯定笑话咱们秦军无人,竟然用不到十岁孩子的计谋。”

桓齮的一番话,引发了在场许多将士的共鸣。

“战争不是儿戏,不能轻信孩童戏言,我觉得桓将军的计策很不错。”

“大公子的计谋亦不错,只不过所需时日太久,但是数十万大军压境,每日消耗粮草甚多,咱们等不了那么久。”

“桓将军,尽管大公子是一孩童,但他毕竟是秦国公子,倘若我们不按他的计策行事,秦王如果知道,会不会追究?”一个将领略带担忧地问道。

桓齮听后笑了笑,“这个大家放心,我已经询问过蒙上卿,也就是蒙将军的弟弟,出征之前,秦王曾叮嘱过,凡事要以大公子的安危为重,必要时刻,不能由着大公子任性。”

听完桓将军的话,众人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

“桓将军接下来准备如何行动?”

“就如我刚刚所讲,主力军佯装进攻肥下,引诱赵军前往救援,再寻找有利地形半路伏击,同时再留一支强军给大公子,守护他的安全。”桓齮吩咐道。

二凤自己带来了一千精锐骑兵卫队,但为了二凤的安全考虑,桓齮又留下一支精锐队伍。

桓齮也很清楚,宜安乃秦赵两军大营驻扎之地,十分危险,必须得保护好秦公子扶苏的安全。

倘若扶苏真的有个意外,别说打胜仗立战功,就算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集议即将结束,桓齮叮嘱众将领道:“此事无需跟蒙氏兄弟多说,他们向来与大公子亲厚,倘若他们知道,那么等同于见解告诉大公子。”

“可是同在大营之中,动身行军如何瞒得过?”

桓齮说道:“明日上午,让蒙氏兄弟带着大公子离开大营,去附近逛一逛,趁此机会,咱们一起前往肥下。”

“是!”

李世民离开营帐,在蒙氏兄弟陪同下来到自己的临时住所。

二凤向来说一不二,他的下属对他的命令也言听计从,并未料到桓齮阳奉阴违。

不过二凤还是察觉到一些异样,一个是桓齮一直坚决地认为他的进攻方略没有问题,但是后来却爽快地答应了;另外一个就是他觉得刚刚桓齮的眼神缺乏诚恳,更像在应付。

“蒙将军,你说刚刚桓将军会不会只是明面上答应遴选前往赵国的人选,却背地里率军进攻肥下?”二凤心想,蒙恬跟随桓齮一起出证打仗,相处的时间比较久,应该比较了解他。、

蒙恬犹豫了几秒钟,“应该不会吧,不过公子请放心,如果桓齮真的率军前往,肯定会有很大动静,我一有消息就会前来告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