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卿侧身微垂着头,久久不发一语。
佛堂内昏暗寂静,只见烛火摇曳。
昏黄的光影在她脸上交错,勾勒出鲜红的唇与乌黑的长睫。
她在迅速地思索,赵缙如此大动干戈,究竟意欲何为?仅仅是为了羞辱她,报复当年的背叛?不,若只为羞辱,方法多的是,不必如此隐秘。
或许,他想要她痛苦,要她后悔,更要她屈服。
这般步步紧逼,要的或许不只是一个答案,更是要回当年丢了的尊严。
烛火曳曳,光影交错间。
赵缙的目光掠过她紧抿水润的唇,最终落在她微微侧露出的那截脖颈上。
细腻修长,线条优美,一如往昔。
又因她的紧绷而显得格外脆弱,如同易碎的瓷器。
他曾无数次想象过指尖触碰那里的温度,寸寸刮他的心肠,如今近在咫尺,他却…
此刻他的眼神像是被墨浸染了一样,一点点变得浓郁黑沉。
“你就这么护着他?”
一声诘问,猛地打破寂静的殿宇,手上扣着她肩胛骨的力道不自觉地加重。
“回答我!”
话说出口,他的眼底已泛起的红丝,神情如一只困兽。
薛玉卿吃痛,却并未挣扎,反而抬起眼,深深地探究着他眼中那片翻涌的情绪。
她知道,今日若不给一个真相,绝难善了。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带着一种难言的冷静,声音带着微不可察的颤:“你当年才华横溢,为何屡试不第?你真当是时运不济,还是自己才学不够?”
她顿了顿,眼中含着泪,对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是有人,不愿让你中。上面的大人物发了话,有他压着,你赵缙这辈子都别想踏进仕途半步。”
赵缙对着那双美眸,瞳孔骤然一缩。
空气死寂。
只剩下她急促的喘息,和他陡然变得粗重的呼吸。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喉间的哽咽,语气变得又快又急,语气克制不住的尖锐:“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你屡屡落榜,永无出头之日?要我跟着你,一起永不见天日,等你一辈子吗?我,薛玉卿等不了了!”
最后几个字,她几乎是喊出来的,这番话她字字恳切几乎是真情流露,带着一种绝望,她不愿言明。
赵缙如遭雷击,扣着她肩胛骨的手猛地松开,像是被烫到一般。
他踉跄后退一步,甩开手去,又合了眼,遮住其中的戾色。
如落叶般,薛玉卿失了支撑,腿一软,跌坐在地。
裙摆如同落了的花瓣,冷冷地躺在地上。
冰冷的石板透过薄薄的衣裙,寒意刺骨。
赵缙背过去,浑身僵硬。
说不清道不明的万千思绪在他胸中翻腾。
是,他憎恶连家夫人,却曾真真心慕薛三娘子。
犹记,年少之时的冬日,漫天飞雪如同鹅毛一般飘飘扬扬,犹记那年冬天格外冷,难熬。
清贫之家的冬日总是过的十分窘迫。
他身处书院,仅仅穿着旧薄的棉衣,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那日下学,却有人撑伞等他,地上的雪已经堆了厚厚一层,漫过了他的鞋檐,立雪中的女子没有丝毫不耐,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出尘似神仙妃子,她带来了四件过冬的厚衣以及一碗热腾腾的汤水。
又携手雪中漫步,入梅林,她随意折下一朵红瓣黄蕊的梅花,插在他的发间。
他晃了神,红了脸,对上她弯弯纤眼,掩住心中的慌乱与窘迫,以及那股难以言说的自卑。
又听见她巧笑温言道:“阿郎,人贵自重。我信你,来日定能如这红梅一般,历尽霜雪,独绽清芳。”
此后,他便视为箴言。
只是现下想来多么讽刺,那个教他人贵自重的人,却因功名利禄弃了他。
而那艳极的花也不过是她掩饰自己虚情假意的工具罢了。
这么多年,他早已看清她的真面目,她最爱的,唯有自己。
良久,薛玉卿撑着地面,理了理凌乱的衣襟,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丝疲惫:“赵侯,您如今位极人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我夫君,不过是个仰人鼻息的小小编修。今日这般境遇,难道不是对曾经那个薛玉卿最好的惩罚吗?您究竟还想要什么?”
赵缙缓缓转过身,脸上已不见方才的暴怒,只剩下一种审视:“你便是这般势利?”
他语气轻缓,却字字如薄刀便是要生生刮骨剔肉来:“眼见我前程尽毁,便迫不及待另攀高枝?哪怕那高枝,不过是他人脚下的一棵杂草?”
他不是早就知道吗?当年那个他视若珍宝的香囊,她早已忘了是何模样。
这如薄刃般的话对她说着,何不是剜在他心上。
薛玉卿看着他眼中的鄙夷,心头一阵刺痛。
她仰起脸,眼中含着水光,唇角扯出一抹笑:“是!我就是如此庸俗的女子。侯爷今日才看清吗?我只想在这世上有一方安稳天地,一个小家。你们大人物之间的事,我得罪不起,也无力抗衡。我,认命了!”
她卧倒在地上,眼中的泪珠在烛火下流转。
赵缙的眼神在她面上寸寸逡巡,步步走向她。
“认命?”
他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低低地笑了起来,嗓音又哑又硬:“好一个认命!当年的赵缙若是认命了,早不知埋骨于何处了!何来现在的赵侯!”
他一步步走近,阴影再次将她笼罩,声音压得极低:“今时今日的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人人可欺的赵缙。薛玉卿,你以为,抛出几句苦衷,扮扮可怜,就能轻易打发了我,将当年之事一笔勾销?”
他蹲下,定睛于她泫然欲泣的脸上,抬手抹去她脸上的泪痕,一字一句道:
“你欠我的,没那么容易还清。”
她睁着眼,还想说些什么,眼前猛地一黑,最后映入眼帘的,是赵缙那双翻涌着莫名情绪的眸子,随后便彻底失去了知觉。
再醒来时,身下微微的颠簸。
薛玉卿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马车顶棚。
窗外,已上了灯火,街市的喧闹隔着车帘,也可闻。
“夫人,您醒了?”
守在旁边的翠微连忙凑近,脸上写满了担忧,“您可吓死婢了!归云寺的师父说您是急火攻心,歇息便好,那位…大人的随从让直接送您回府。”
薛玉卿揉了揉依发痛的额角,意识逐渐回归。
佛堂中那般对峙,清晰得如同刚刚发生。他这般试探,以及逼迫,甚至不惜用家人威胁,为何。
她心思一转,他现在位高权重,有的是手段,今日佛堂,不过是个开始。
一个念头猛地窜起,是否该告诉连青。
告诉他,当年她口中那个“已然亡故”的故人,非但没死,还成了权倾朝野的永宁侯,成了他的上峰,如今正因旧怨找上门来?
不可,薛玉卿几乎是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她太了解连青晏了。他或许有些小聪明,但骨子里却又怯懦。若知晓真相,他说不定会做出什么蠢事来。
暂时只能自己扛着。
她深吸一口气,将恐惧强行压回心底,对翠微道:“无妨,只是有些乏了。今日之事,回府后不必多言。”
车轮滚滚,穿过街道,闹市,小巷,逐渐离家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隅,会仙楼灯火如明,雅致的包厢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丝竹管乐,酒香四溢。
连青晏正与几位同僚,以及王宣把酒言欢。
宴至半酣,珠帘轻动,一阵香风袭来,走进一位身着华服,云鬓微松的明媚女子,那女子便是永嘉郡主。
王宣一脸了然,笑着起身:“郡主来了!快请入座。连卿,这位便是永嘉郡主,素来仰慕文士风采,今日听闻连编修在此,定要来敬一杯酒。”
连青晏忙起身行礼,心中不免有些受宠若惊。他也是头回见这般人物,这位永嘉郡主身份尊贵,容貌也不俗。
郡主落落大方地坐下,眼波流转,几次主动执起玉壶,为连青晏斟酒。
她指尖蔻丹鲜红,将那白玉酒壶衬的愈发清透,动作间有着一股成熟女子特有的风情。
“连编修不必拘礼。”
郡主声音柔媚,笑吟吟道:“我们不是头回见了,上回也是会仙楼,我便是那位为你……”
她话语微顿,留下些许暧昧的余地。
连青晏脸上微热,心中既感尴尬,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他确实记得那日情形,原来是这位郡主。
他连忙温声道:“郡主说笑了,下官惭愧。”
他偷偷觑向永嘉郡主,见她言笑晏晏,目光似乎总在自己身上流连,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奇怪。
这般尊贵美丽的女子,竟对自己如此重视?可这念头刚起,便被他的怯懦压了下去。
只心道定是他想多了。
郡主身份高贵,又怎会对我这有妻有女的小小编修另眼相看?或许不过是她平易近人,给王宣面子罢了。
他这般告诉自己,视而不见郡主的眼神,只作浑然不觉状。
行为更加拘谨,重新应对着宴席上的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