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 第60章 第 60 章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第60章 第 60 章

作者:一听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04 来源:文学城

从邮局回来,晚上匆匆在食堂吃饭,运气还算不错打上了猪血酸菜。陈柚心里头拖着事,只要了一个菜拌着饭吃,也不有多饿。

她出了食堂,三俩作伴的人来来往往。下了一个台阶,转个道走几步,两旁的道路上间隔着排着树。机床厂的树已经遮天蔽日,棉八厂这一排的树种下去却没有两年,道路都像是崭新的。日头还未完全消失,天边最明亮的星已经隐显。

走一段大道后,路变得狭窄两边有砖墙,墙上抹上一层不均匀分布的□□,标准的大字排开: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墙的背后是树,树的背后是楼。新墙坚固,枝干还不粗壮的树木充满了生命力,会年复一年的成长。

陈柚漫无目的走在食堂回宿舍的小道上,围墙的拐角走出来一个穿着碎花长裙的姑娘。那人远远地跟她挥手,她才注意到是眼熟的人。

陈柚跟凤莲不是很熟络。两个人年纪相近,陈柚属羊,凤莲属马,就相差了一岁。凤莲在厂里已经工作了几年,刚来棉八厂的一个月她们没有说上过一句话。凤莲是个斯文人,永远干净整洁的围裙,连碎发都拢进帽子中。

纯白色不起褶的衬衣下摆塞进半身长裙里,一双白色的袜子塞进小皮鞋中。

一件的确良的衣服,就能够应付需要体面的场合。在花三十块钱买百货商店里的连衣裙之前,这套的确良衣服是凤莲体面场合的装束。

有了那条昂贵的连衣裙,这套时髦的的确良衣服换岗了、成了日常。

凤莲这身装扮意味着她今天不上夜班。

那条时髦的连衣裙是压箱底的,不到大场合凤莲不拿出来穿。

新衣服穿多了就变旧。

就算的确良的衣服耐造,凤莲也宝贵得紧。

平日里上班的时候,她是不穿的确良衬衣的。衬衣沾汗就会透,而且的确良衬衣也不凉快,这样的体面装扮并不适合车间里的女工。

十月的天恰好转凉,正是穿的确良衬衣的好时候。

晚风吹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衣服布料的不同,不担心他人不识货。

陈柚定眼一看,凤莲的头发用一跟穿着彩色塑料片的头绳扎成一根麻花辫。姑娘爱美的小心思,点缀着不算繁多的色彩。

凤莲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手里拎着半框枣子,问陈柚吃不吃。枣的个头不是很大,凤莲抓了一把,有两个还从她手心逃走,最后落在陈柚手里的枣子有四个。

凤莲扬起笑来:“脆甜的,说是东北的,我不晓得是不是。”

南方的枣旧历八月十五之前就熟了,北边天气冷一些,枣也要晚熟一个月。凤莲还要让陈柚抓枣,陈柚没要。沪市的枣卖得要比乡下高,这会儿的枣一角五都是有的,在公社集市买鲜枣,八分十分的价,有时一角五可以买两斤。

“够了,多了我抓不下。”

枣子陈柚没拒绝,也没有多要。

凤莲注意到陈柚手上的痂,是细长的几道,能瞧出来是在纱线留下的。棉纺织厂的女工,手不会有多好看,长年累月的干活能有一双什么手呢?

纺织女工不是绣娘,纺织女工的手磨多了就破皮,最初的时候拉线绕线手也能被勒出血痕,等手上有了茧子,日子就不显得多苦多累。容易留下印子,还是陈柚现在的手不够强大。

因为一些原因,凤莲没有念高中,六六年停课的时候,她小学恰好毕业,之后的两年是浑浑噩噩过着日子,全社会卷着停课的运动,没书念没学可习,每天街头巷尾跟着人念些语录,或者跟小伙伴们玩着过家家,十一二岁的年纪,尚且不懂忧愁,过了两年入了中学,之后有个进厂的机会就进了厂。

没念高中这回事凤莲不可惜,比起同样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能留在沪市工厂的她简直是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六九年高中还没恢复招生,那一批的初中毕业生本就是没高中念的,不光光是凤莲一个人。

凤莲那一届毕业的许多都成了知青,很少一部分在分配之前留在了城里。

工作的头两年凤莲没买什么大件也没能攒下钱——

刚参加工作年纪小,拿了三年二十来块钱的工资。每个月要给家里交一半的钱当伙食费。

也就是前年才拿三十几块钱的工资。

现在加上补贴有时候一个月能有四十块钱,不过工资是没有涨过的。

脑子没晕过头凤莲是不会找招工回城的知青的,他们之间相差的几个年头不一定能够补得上。找个二十多岁的大龄学徒工,就算到了时间就转正定级,凤莲也不会要自己去吃这个苦。

六九届的现在被提起来都是一群倒霉球。

作为六九届少数的幸运儿,凤莲首先就不会找六九届的对象。她面前的陈柚可以说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幸运儿,竟然赶上了高中的招生,稀里糊涂拿到了高中毕业证。

年轻人清楚这个高中毕业证没什么含金量,但是在下乡的地方还是有点用处的。

说出去也是个高中生,陈柚在乡下给学生代过课。

在沪市相看人家,高中生的噱头不如几年的工龄有用。

正式工摆在那里意味着绝对不会拖一个家庭的后腿。

凤莲倾向于找有前途的后生,最低的要求是家庭不能够拖小家庭的后腿。

家里兄弟多的又不是被家长偏爱的那种绝对不能找,她是找对象好好过日子的,不是佛陀在世。

家里头爸妈都没有正式工作的不能要……

总而言之她家里条件摆在那里她自身条件摆在这里,她就不会去找比自己差劲太多的。

在凤莲看来,陈柚所有的可惜是从当年没能留在城里开始的。下乡之后的日子,在大潮流之中,太多的身不由己。

结婚生子早?

乡下人结婚是要比城里人早的。

新社会也才几十年,谁没有几个乡下亲戚?

正是因为清楚乡下是怎么一回事,那些儿女下乡的长辈,死活都不许自己的孩子在乡下成家。

粮油本是多少乡下人魂牵梦萦的。

是魂牵梦萦,更是求而不得。

没有下过乡的青年,跟下乡的青年是两回事,这年头到了年纪没有下乡的青年都是在城里有份工作的,两个小年轻一结婚日子都是会好过起来的。

城里跟乡下不一样,乡下还多子多福的时候,沪市已经有了少生优生的观念,一对夫妻一儿一女刚刚好。

晚风吹过,树叶呼呼作响。

凤莲心思飘的有些远,能够回城是陈柚运道好,她的爱人就不如她幸运,两个人分隔两地。

两个人里头有人能回城就是好事,就是有盼头的。

对陈柚结婚的事凤莲充满好奇。她依旧选择闭口不提——

人家不想说的话,她问了惹人嫌。

再说在一个厂里,这些事早晚会传到她的耳朵里,甚至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下周二你有安排没,我跟你一块都是周二休息,马上就是寒露天气一下子就要冷了,想做身新衣服。”

厂区就像是一座城,满足工人所有的生活需求。青年还是会有出去逛一逛的想法,外头是这样大的一座城,坐着电车从一头转向另外一头。

不想积极加班的休息日,搭上去百货商店的车,去凑人最多的热闹。

陈柚没有作多犹豫:“好啊!我恰好也却点东西要买。”

她笑起来的时候很有亲近感,凤莲点头:

“那到时候我们早点出发,也不知道哪些人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商品琳琅满目不错,可有时候想要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总会差一步。

想起这种事,凤莲都觉得有些恼。

寒露过后温度降得快,车间里常年温度在三十度以上倒是无所谓,做工的时候一年四季穿着一件单衣一条单裤,但是在离开车间后需要一件外套保暖。棉八厂真正的工服是女工的那条印着红字的围裙,不过该发的工服棉八厂还是发的。

天气一凉棉八厂的道路上都是蓝蚂蚁。

昨天刚发了上个月的工资,陈柚到手的是两张大团结,一张两元,三张青莲色的五角,合计23.5元。她这个工资比范积极多了3块钱,这三块钱跟她下乡的那几年有点关系,又关系不大,因为她在乡下四五个年头,来到这里依旧是学徒。

除了食堂吃饭要花的十二块钱,剩下的也就是十块钱出头。在乡下这十块钱是搓搓有余的,到了城里十块钱要花起来真的是连个涟漪也看不见。靠工资添置秋衣的话,陈柚发一个月工资也是攒不齐的。真要添什么大件,陈柚都得花销在乡下攒到的钱。

将孩子接到厂里还是第一步,之后还有许多事需要陈柚去做。母婴房顺利申请下来是一件好事,陈柚能够将女儿带在身边。城里的条件是要比乡下好的,像女工占了七成的棉纺厂育儿方面的待遇是齐全的,每个月只要交两块钱就可以将孩子放在托儿所。

这两块钱也不是什么学费之类的,将孩子放在托儿所其实算是免费的,两块钱是保育员给孩子准备的零食。

陆子牧所在的器械厂就没有保育院托儿所之类的,将孩子接到棉八厂,对她跟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陈柚离开赣省的时候孩子满百日不久,那样小的孩子并不好带出门,女儿很粘离开她怀抱的时候会哭,不过陈柚还是没有为了女儿耽搁回城的事。

想到那时候的想法陈柚还有些羞愧的,作为一个母亲在火车启程的那一刻她的心中竟然有欣喜。难道不应该因为骨肉分离而肝肠寸断么,难道不应该发疯一般跑下火车,抛下城里的一切为了孩子留在乡下么。

为什么……

明明在离开之前她是那样的犹豫。

明明她也足够痛苦。

-

那边范积极回家果然跟家里人说起自己的不开心,范母忍不住蹙眉,打断女儿说话。

“积极,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看着母亲严肃的表情,范积极嘴巴张合,有点畏惧母亲。

“我……”范积极说,自己不喜欢陈柚的隐瞒。

“我们家也没有住在海边。”年长的女人对着女儿摇了摇头,“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对你来说早点知道还是晚点知道,有区别么?”

女儿的懵懂,令女人无奈。

自己的闺女是什么性格,当娘的清楚,要说有什么坏心思肯定是没有。

但是能因着别人的私事发脾气。

就是太自我。

范积极吹了一口热汤,嘟囔:“那也是她没说!”

赵不继又问:“这件事对你有影响?”

范积极挺直了背:“我是她室友,住在一个屋檐下。”

“哦。”赵不继嗤笑,“真觉得这事跟你大有关系,那你知道了能改变你什么?”

“你还觉得这事跟你有关系?”

搪瓷杯被轻放在桌面上,范积极茫然看向母亲:“妈,你为什么一直问这跟我有没有关系,我生气跟这搭边?是她欺瞒,是我被骗了。”

还真是冥顽不灵。

赵不继真想摇一摇闺女的脑袋,把里头的水都摇出来。

一个高中毕业生,在学校里就没学到点换位思考之类的思想?

不能够……现在的学校思想跟劳动的教育根本不弱于知识的教育。

那……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赵不继凝眉。

她以为自己说得足够清楚,一问再问,希望闺女能够动一动脑筋。室友有没有孩子的事情,跟她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她们是同事是室友,却也仅仅是这样。就算以后会成为邻朋,那也是经年之后,而不是现在。

“你现在这个模样,让我觉得她就算是不信任你也是应该的。”

这话说得有些重,特别是之后长久的沉默,就算范积极红了眼眶落了泪,母亲也没有收回去这否定范积极的话。巨大的委屈将范积极笼罩,她只是想要跟家人倾述自己的委屈,不仅没有让情绪得到纾解,还被母亲伤了心。

她一边泪水滂沱一边忍住委屈的呜咽,就在母亲的面前,哭得不能自己。她难受到了极点,室友欺骗她不信任她,甚至连母亲都不能够理解她。母亲否认她,从来范积极都没有这样伤心过,母亲说出口的她不值得信任,将范积极所有的伪装打碎。

张牙舞爪,不过纸老虎一只。

赵不继听着女儿的哭声,叹了口气。心里产生一些烦闷,为自己更为闺女。十八岁的年纪放在外头别的人也不会觉得她只是一个小孩,这个时代不一样,留在城里的青年心里头的小孩不会长大,成为下乡知青的一下子就变成了大人。本该是大差不差的命运,偏偏生出了天差地别,不是个例,是整片整片的。

在这个不一样的时代,她的孩子是不会长大的那一个。作为母亲她可以包容女儿,可是锋利的爪牙,小孩子是不会控制的,向内还是向外。

她语重心长:“你不是个小孩子。”

范积极梗着脖子,她已经自己挣钱,能够养活自己。

“有的话不中听,我还是得说给你听。话说在前头,我说你不是因为站在别人那头,更不是去心疼别人的孩子。自家的孩子自家疼,我又不是没有娃的人,没有那个闲功夫劲。”

“我也是听你说她在乡下待了四五年,那是在赣省的四五年不是在沪市城郊的四五年,对吧?”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回来的,但是城里的学生很多,厂里子弟学校的学生也等着被分配工作,你中学同学下乡的参军的工作的都有几个人,你比我要清楚,所以我就猜她能够回来也不是很容易。”

“她回城了,她的孩子跟丈夫在乡下,这话她说出来要不要考虑影响的?

你说别的人会怎么想她,对、她申请了母婴房,但是事实就是她在城里她的孩子在乡下,是不是这样一回事?

话说出口就不再是人可以控制的。

别人怎么传别人以为她怎么想,都成了别人的事。最主要的是……这话她不说有影响到你什么?

影响到你跟别人说三道四……”

“妈!”范积极愤而站起,“我不是那种说三道四的人,你干嘛把我说得那样不堪!”

“把孩子留在乡下的本来就是她,我又不是为她的孩子伸张正义。我就是觉得她骗了我啊,我又不会跟别人评判她的做法是好是坏,那是她自己的事,她不是也申请了母婴室……”

赵不继的手心发痒,她想问女儿,你觉得她不应该回城么。

可是她能够想到答案。

她的女儿会听不懂问话的真意,辩解道自己从未那样说过。

她好像真的教育不好女儿。

“那现在没有别的人,你说说你觉得她的做法是好是坏?”

范积极语塞,她说自己没想过。

“那你现在想想。”

范积极不再说话,过了许久她依旧沉默:“妈,我错了。”

这件事陈柚说还是不说,确实对她没有什么影响。

她抬头问:“可是……”孩子万一回不来呢,陈柚是不是做好了抛弃的打算。

她知道这话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说出来,母亲失望的眼神太沉重,这样的疑惑只能够落在心底不能够在此时提出来,甚至永远不应该在母亲面前提出,范积极意识到这一点。

-

“积极她没有下过乡。”

夜里,胡飞飞的话打破宿舍的寂静。

过了一会儿躺在床上的陈柚发出一个“嗯”字。

胡飞飞转过身体去:“其实你这样做,我跟小佳都可以理解的。”

曹小佳更是说:“不!这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理解,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是太惊讶了……很……对不起。”

陈柚的手紧握着,故作轻松:“没关系。”

没关系的,过不了多久她就会搬去母婴室里,不需要面对太坦诚的人。范积极的性格确实是令一些人羡慕的,有话直说,生怕不能够捅破天。

陈柚莽撞过也勇敢过,不过那些莽撞冲动是很久之前的事。

陈柚不想跟室友的关系处得僵硬,到底是回城后最先熟悉的人。过去的两个月里,大家相处融洽,没有发生过什么过不去的争执。

作为寝室里最年长的,虽然没有大几岁,但是陈柚很习惯为室友解难题,顺手能帮的事陈柚是愿意帮的。两个月下来,陈柚跟室友处得不错,宿舍里没有哪个人被特殊孤立这种情况。

宿舍中已婚的只有她一个,陈柚申请母婴房跟室友没有利益纠纷,是完全不搭边的事。被指着鼻子说这种情形,没有出现在陈柚的设想中。

曹小佳是真的松了口气,陈柚在宿舍里不仅仅是自己积极,还带着舍友上进。接线穿绳的手法陈柚比她们都要快,陈柚不耐其烦说自己的心得,在宿舍里的时候陈柚的手上也会戴着接头的套子,她们没有弄清楚的工作方法在不好意思询问师傅的时候,陈柚也会将知晓的一一告知。

在理论学习方面陈柚的学习比她们要快,她们宿舍的学历都不低的,除了胡飞飞都是高中生,但是陈柚身上就是有股聪明劲。在学校里的时候曹小佳也有半数的时间在学工学农,说起来她也下过乡,但是因为家里头的补贴又是在人均土地少的城郊,参加工作前曹小佳尚未如此密集地工作过。

每天上班她觉得自己跟车间不停歇的机器一样,上班、吃饭、睡觉,对于上班之外的事情,曹小佳都没有那样关心。

比如谈对象的事。

在乡下的两年里曹小佳认识的知青里没有已婚的,大家都没有谈恋爱她也不是很清楚。毕竟对于婚姻谈论起来几乎所有人都不是很赞同,都并未将婚姻纳入近几年的规划里。一来大家都还年轻,二来担心失去招工、招生的上调机会。

工作后曹小佳觉得工作令她失去了生活,所以有时候上夜班,她下午就会买一张两三毛钱的电影票去看电影。下午看电影的人不多,电影的声音不会像车间一样嘈杂,曹小佳比睡着了还要舒服。

人与人是不同的。

她以为自己已是机器人,陈柚却还可以用业余时间学习进步。

机修队一个师傅要看两三百台的机器,机器一停就很耽搁功夫,这是陈柚看技术相关书籍的时候告诉拿出来的解释。她说自己也没想着精通技术,就是有些好奇一些原理。

原理……曹小佳的物理课就知道一个压强,化学课跟没上过一般的,说什么原理她都只觉得真是深奥。

陈柚工作上积极进取,对待她们又大方分享不藏私,这些完完全全足够了。

一只8块钱的烤鸭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

实习期月薪三千单休的某某跟同事吃了一顿人均三百块钱的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第 6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