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 第51章 第 51 章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第51章 第 51 章

作者:一听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04 来源:文学城

杨大牛气自己怎么讨了个这样的婆娘,就是个搅家精,老杨家都要因为她不安宁。再不立立威,张玉兰都要不晓得东南西北。

孩子都成家生子了,这老娘们心里头挂记着娘家,不光是记挂着娘家,还算计到他亲弟弟身上。

丈夫闹心,张玉兰心里也不好受。侄子被丈夫说得一无是处,丈夫在心底瞧不上她娘家。跟丈夫的侄女比起来,她的侄子确实不争气,但到底是一家人。

“我一开始也没打可琳的主意。”张玉兰为自己辩解,“那拖油瓶都结婚了,可琳比她大两岁,婚事还没个着落。我是农村妇女,我没见识,我也是替可琳急。”

那能一样么,“可琳是大学生。”

毕业分配工作,转正一个月能拿五十多。陈柚现在就一个纺织学徒,过个三四年出师一个月也比可琳少二十块钱。陈柚这时候结婚是从众,杨可琳不一样,大学期间是不好结婚的,等毕业后结婚的对象那也得是大学生。

不是说工人不好,但是棉纺女工三班倒,日子还是挺累的。

“你急,你认识几个大学生?可琳的婚事我们没能力帮忙,别想着添乱。可琳有出息,对我们家没有坏处。你想揩她油,我晓得人之常情,但人不能一点良心没得。”借力上爬,跟把人拉下来完全是两码事。

-

大礼拜天,一大早刘月美就打发陈庆牛出去买肉。陈柚走到堂哥家门口,身后跟着个鬼鬼祟祟的小子:“小豆子?”

“姐姐你是哪位啊,你走错路了,这是我家。”

男孩立马站直了身板,自以为悄无声息地垫脚。

这事得怪他妈刘女士。

前段时间天气热,他妈带他去剃了个板寸头。他这个少先队员,人都矮了一公分。

特明显。

不踮脚不行啊!

陈柚下乡的时候小豆子还小,不记得人。刘月美听到声音,几步走出来,把小豆子的板寸头一搂:“缺心眼的,这是你姑姑。”

从妈妈的魔抓里伸出个脑袋,挂上甜甜的笑容:“姑姑。”

陈柚笑着给小豆子五毛钱,刘月美要拦着,陈柚说:“姐,这是我给孩子的。”

刘月美:“他拿着钱能做什么用,你来我家做客,饭都没吃上钱先花上。”

小豆子:“我有用着呢,谢谢姑姑。”

“桃板汽水花生米,豆子姑姑是美人……”

刘月美:“陈东耀你给你我回来!”

小豆子脚底抹了油。

刘月美:“你有本事别回来!”

小豆子肯定是要回来的,他听到的,今天家里买肉了。

有肉不吃,他小豆子不傻的。

平时家里头的菜寡淡得很,一个礼拜才吃一吃肉,嘴巴里淡出鸟来。

陈柚在乡下时跟月美姐通过信,刘月美知道陈柚对家里给她相看人家的事一无所知。说起这事刘月美依然是气愤的:“哪有这样当爹娘的,爹不是亲的,娘总归是亲的。”

话说出口刘月美抚摸自己的后脑勺,那也是陈柚的爸妈。

“姐这件事多亏你告诉我,在大队里我什么也不晓得。相看人家的事,我是一头雾水。”陈柚对亲妈还是有点了解的,杨可琳的婚事都没有着落,她妈怎么会念想起她,叮嘱两句她不要在乡下成婚已经是对她全部的关心。

在报纸上刊登跟农民结婚的典范之前,一直以来的风气都是晚婚晚育,更好的将青春投入到建设中去。像沪市下乡的知青,更没有成婚的紧迫感。

如若不是家里不好的消息一波一波传开,陈柚也不会着急结婚,一来知青点就要建起来,二来她有很大的通过招工离开的机会。

落水,是导火线。

像她这样的插队知青,回城的机会更是要比兵团知青要多,兵团知青他们是领工资的,所以他们通过招工是很少的。

郭春雅不会为了她,做这般落人口实的事。

事情的好处陈柚没享受到半分,坏处倒是十成十。

在去年去信后,陈柚十分正确认识到了母亲对她的感情,而期待被现实打死。

“我晓得的时候,大队里其他人也晓得。”说着她的眼眶红了,说话也有些哽咽,“我就是个外地人,在那里头过得好不好得,还是要看家里人重不重视我。我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日子,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打散的。我都晓得我不知道的事怎么都传到那里去,是洪水猛兽……”

家属院的事,还能传到那个犄角旮旯里。

跟陈柚的那个继姐肯定脱不开关系。

要不是杨可琳大闹一场,相看人家的事别人家里哪里晓得。

陈柚碰上这样一家子实在是倒霉。

可杨可琳不懂事,家长也跟不知道事?

杨可琳的性子如此倒不是一日两日,自杨可琳下乡后,郭春雅说多了继女的懂事贴心能干,倒也逐渐覆盖了一些人对杨可琳的印象。

可杨可琳一闹,立刻唤起其他人曾经的记忆。

就算不熟悉的新来的人,也晓得了杨可琳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杨可琳比你还大两岁吧,她去年就二十二了。怎么性子还是跟小孩子一样,这比小孩子都要不懂事。”五六岁的孩童这样闹,都是要被人觉着是一个不懂事的被惯坏的孩子。杨可琳那样大一个人,要是杨家真的对她不好那也算是出口恶气,但是……郭春雅对杨可琳是真的没话说。

杨可琳争的可不是感情上的好不好,她去年闹闹到最后平息的还不是郭春雅撤出来的账单,甚至到了邮局去。

要从感情上说“子非鱼”,人人都能说出个道理来,但既然争的是物质上的不公,郭春雅对杨可琳是真的没话说的好。

这都是看得见的。

又不是住独门独户,院门一关家里头的事情别的人都不晓得。家属院的筒子楼没有多大的**可言,家里头吵架声音大一点,楼下都能听得见,更别说隔壁邻居的。

今天摔个碗盆,明个全厂都晓得。

在筒子楼里要装个好后妈真是不容易的。

再说对自己的孩子好过别人的孩子,外人其实不会去管,连说都不带说的。只要不是虐打孩子,外人都不会去管别人的家事。

十年如一日的,那都不叫好,什么才是好。

那如果叫作装,这世上什么才算是真。

家里头的布票紧着杨可琳用,每天上下学、周末出门玩耍,人出门天天都是要穿衣服的,这都是看得见的。

上山下乡这些年火热进行,甭管乡下的青年们日子过得怎么样,留在沪市的青年大都是有工作的。进入七零年,结婚的城市青年,个个都是五六十年代令人羡慕的双职工家庭。刘月美陈庆牛不是进入七零才结婚的,但小两口也都有一份正式工作。

刘月美六六年进入棉二厂工作,次年结婚生子,那时候看上的就是机床厂盖了新楼要分房,两个人一领证就申请,运气好那一次就分到了一间房子,十六个平方。

夫妻两个都是工人,又分到房子住,他们两个的日子还算是有滋有味。每个礼拜餐桌上都能够瞧见肉,但是在衣服上,还是很难称心如意。

刘月美结婚前连毛呢大衣都不认识,结婚这样多年,也就结婚时陈庆牛给她买了一件毛呢大衣。一件毛呢大衣一百多块钱呢,结婚前她是没钱买,结婚后是精打细算过日子舍不得买。

杨可琳夏天有布拉吉,冬天有毛呢大衣。

刘月美有了孩子,更知道郭春雅对杨可琳的好,那是装不出来的。

怎么可能是装出来的?

她买一条布拉吉都能开心好长一段时间,都要她半个月工资。

她跟爱人一个月收入八十块钱,伙食费四十来块钱,算上男人抽烟的钱,四十五块钱,寄给父母十五块钱,一个月就二十块钱灵活开销。衣裤、鞋袜、煤油、纸笔……要花钱的地方是零零碎碎,想都想不完。

就光吃上头的也没算完,水果得买吧?小孩的零嘴不能一角也不花吧?

有时候还会跟同事下馆子吃一顿。

得亏陈庆牛不怎么喝酒,不然……这钱就更不经花。

一件布拉吉二十块钱,是一个人两个月的伙食费。

杨可琳去年的那场闹,根本站不住脚。

是害人害己。

害了当时在乡下的陈柚,害了后来郭春雅的工作,也害了她自己的名声。

“那时候她闹,别人也不都是瞎的。”当时的动静不小,事后也有人在讨论杨可琳这个人自私霸道的性子,“不过……她现在成了大学生。”

“月美,家里头有客人啊?”

弟弟过来看潘大姐,拎了几条鱼,她选了条小的给刘月美拎过来。刚探进半个身子,就瞧见那张桌子前坐了另外一个人,是个俏丽的背影,“我给你拎了条鱼过来,刚杀好盐都给你抹过。烧的时候洗一洗就行,这是……”

女生站起来转身,只见她的头发全部扎起来,额前的刘海也被用黑色发卡夹上去,露出光洁的额头。

潘大姐:“长得真漂亮。”

“可不是,是陈家长得最好看的,堂的表的都没她会长。”

陈家。

她有印象了,这不就是郭春雅那个亲闺女。

哎呦!

当年潘大姐没见过陈群星,却也晓得陈群星那是机床厂长得最俊的,长得好看又有本事,十六岁就进了机床厂,那时候还是解放前机床厂也还不叫机床厂。

说他俊是因为他走得早,三十出头人就没了,那留下的照片也是年轻的时候。潘大姐瞧过,一个词怎么说来着——

鹤立鸡群。

看过照片的潘大姐想不明白,跟陈群星过过日子的女人,怎么还能瞧上杨大勇。也不是说杨大勇长得抱歉,但是……方方面面都有差距。

陈群星要是还在,那就是机床厂的高级工。

拿多少工资那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是一个有能力的高级工人能给厂里带来多少好。

又能让多少人学到本事。

八级工,令人仰望的存在。

企业改制,工人定级的那年陈群星二十七岁,八级。

潘大姐听说陈群星,是十年前,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提起陈群星。厂里的八级工荣光无限,也不耽搁陈群星被人遗忘。

瞧见陈柚,潘大姐才恍惚,那样一个人原来真实存在过。

人真没意思,再好的人,也是黄土一抔。

“这是潘大姐。”又说,“潘大姐,庆牛今天一早就去菜场买菜,这鱼我不好收着,你自个留着,给琪琪补补。”

潘大姐:“别跟我客气,你家婆婆拿蔬菜的时候,你不也给我带了。这鱼也不是市场上买来的,是我弟抓来的,也就值个鲜。我自家留着呢,这鲜活劲做成咸鱼可惜了,给你你就拿着。”

“你们姑嫂俩肯定有话说,我啊,就不叨叨。”

潘大姐前脚出门,都还未进自家门,陈庆牛就提着篮子回来。他头上还顶了一顶草帽,这会儿半挂着。

“你堂妹到了。”

潘大姐没去凑这个热闹,人家难得见上一回,话都没说上,她一个人外人过去就惹人嫌。陈柚这个客人太难得,以后要是多来往,她再去凑热闹也不迟。

小豆子跟在老爸屁股后面溜回家,他已经在外头解决一瓶汽水,站在那儿用汽水瓶抵钱呢。

手里拿回来的汽水,已经是第二瓶了。

五毛钱,有用着呢!

人都走到门口了,又抱着汽水跑走了,不知道怎么的,汽水就是要在小朋友面前喝更酸爽。

陈庆牛跟比自己小了十岁的堂妹并不亲近,郭春雅不喜他们这边,陈柚自然不会主动与他往来,而他自己也没多主动去接触陈柚。陈柚是家里的稀客,一大早他就出门买菜,主要是为了买到好的肉。

还算是幸运,买到了一条五花肉,足两斤半。

去一趟菜场,陈庆牛买蔬菜的时候多买了些,家里头能吃几天。一毛五的毛豆买了五毛钱的,黄瓜、豇豆、青菜、番茄、辣椒都买了些、笼统十四五斤花了一块,黄瓜、番茄都能够生啃,特别是西红柿能当水果解馋。

青菜价格低一毛钱能买三斤,去买一次青菜要买两三天的份。

买到肉招待客人其实也不算差,陈庆牛还是买了一斤鸡蛋以备不时之需,陈柚到他家吃饭实在是太难得。回来的路上陈庆牛还绕了个路去买了一斤华夫饼。

洗好的番茄摆在果盘里,边上放着华夫饼,还有一些糖果。看得出来,主人家对客人是重视的。刘月美问陈柚需不需要将番茄切开,切开放在碗里再散上一些糖拌着。

陈柚拿起一个番茄放在自己面前,“不用,就这样吃。”不是软绵绵的其实果汁不会飞溅出来,她抹了抹咬了一小口,嘴巴里有滋有味的,倒也解渴。

刘月美有太多的话想问陈柚,陈柚下乡四五年,在乡下的见闻都是刘月美所不熟悉的,她孩子都生了两个也没去过那样远的地方。

陈柚说了几句方言,刘月美感慨:“不得了了,我是一点也听不懂。”

“刚过去的时候有大队里的人来接知青,他们说普通话我们听不懂说方言我们也听不懂。”陈柚说了几句当时听见的普通话,刘月美瞪大眼睛,“这……普通话?”

“都听不懂,怎么过去的?”

“有的是大队里的年轻人,还有的是当地的知青,不过还是闹了些笑话的。”再说起插队的事,陈柚的语气欢快,见刘月美好奇,她挑了几件有趣的事说,把刘月美逗得嘴巴咧起来。

陈柚想起在乡下的陆子牧跟女儿,在宿舍的时候她还会恍惚,自己真的把女儿丢给陆子牧了。这真不像是她能够做出的决定,可她真的这样做了。

不满半岁的女儿,都还没断奶。

到了点,刘月美要烧菜,他们聊天的时候陈庆牛将菜洗好沥干,肉都切好用菜罩罩着,这个季节有蚊蝇呢,要是被臭虫苍蝇绕过,这肉都要好好冲洗。

城里的驱虫药多,这个时候蚊虫虽也不少,但不如乡下肆虐。

家属院半个月就要弄一次集体驱虫,环境卫生还是不错的。

陈柚在乡下也会搞一些驱虫粉,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比不过集体的力量。清静都是一时的,乡下的苍蝇蚊虫不会绝种,更讨厌的是老鼠,简直是偷粮大户。

刘月美在城郊长大的,住上楼房也是工作后的事。乡下的日子到底是怎么样的,不是不晓得。就算是在城里一家子只有十几平米的房子,刘月美也不乐意回到乡下去。在乡下厨房都有专门的灶头又怎么样,砍柴劈柴堆柴都是精力。

一个煤油灶,一个煤炉灶,就在门口放着烧水、烧菜、焖饭都方便的很,比乡下要省力。

“你在乡下用煤还是柴?”

“用柴,乡下的工业品最缺。”井塘大队连电也没通,晚上出门要不靠天上的月亮,要不就靠手电筒。就是手电筒,也是人家家里头的贵重物品,“没有票买不到煤,柴火用惯了也挺方便的。回南天的时候最烦,火柴点燃就算了柴火也难燃。其他时候都还好。”

回南天,感觉人都要发霉。

“每天都自己烧菜,也挺麻烦的吧。还好你现在回来了,你们年轻人吃吃食堂也挺好的,有伴还方便。”

也就住单身宿舍的时候能够享受天天吃食堂的便利,一结婚,人就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结婚前一发工资刘月美就把一个月的饭菜票买好,不然下半个月她很有可能饿肚子。

沪市花钱的地方多,去一趟百货商店,真是想把自己都典在那里才好。

刘月美传授陈柚她结婚前的心德,反正一发工资第一件事不能是跟同事聚餐,得是去食堂买饭菜票:“一个月的饭菜票买好了,就没后顾之忧,不会领着工资还饿到自己。”

陈柚笑问:“姐,你是不是饿过。”

“确实是经验之谈。”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晃她进城都快十年了,而她的子女成了自己曾经羡艳不已的城市户口,人生还是很有盼头的,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她自己,“陈柚,既然回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刘月美想自己的人生就是从进城开始走上坡路的。

陈柚用力点头:“嗯。”

-

郭春雅听到陈庆牛说堂妹到他家做客,特意绕了几栋楼到陈庆牛这边看情况。

上回她没跟陈柚说上什么话,就是结婚的事,女儿都没跟她多说什么。旁的事情她都可以不管,结婚的事却不能这样潦草了。

带着女儿改嫁后,郭春雅没跟陈家人联系,她本来就没怎么跟他们相处过。

当年一结婚,郭春雅就跟着陈群星住在城里,跟陈家人没有多少的联系。后来陈群星出意外走了,陈家人就盯上陈群星的工作,陈家人也没把她当成家人,娘家人要她改嫁,没有归属感的郭春雅就真的带着女儿改嫁了。

对第一任丈夫郭春雅恨他丢下她一个人,十多年过去情绪都淡了。不过在知道陈柚可能去陈庆牛家里做客时,郭春雅犹豫着还是走到了陈庆牛所在的楼。

陈柚怎么可以先去陈家?

郭春雅越想对这个女儿越是失望,她生她养她,陈柚还要跟她做对!生下陈柚的是自己,把陈柚养大的也是自己,现在人长大了有工作了,陈家要来当好人了,还有这种事情!早些年都干什么去了。

“那不是郭春雅么,怎么往这边走。”

潘大姐定睛一看,那不正是陈柚的亲妈郭春雅么!

郭春雅感觉到有视线落在自己身上,环顾四周又寻不出人来。她没去过陈庆牛家,不代表他不知道陈庆牛住哪一件屋子。不用问路、不用人带路,郭春雅就步上台阶。

“你说,她来找谁?”

还能找谁,早不来晚不来这时候来,肯定是找她亲闺女的。这些年同在机床厂工作,虽然住在不同的生活区,但是也是一个厂的,郭春雅都没有跟陈庆牛来往,旁的人都不晓得郭春雅跟陈庆牛还有亲戚关系。

不对、郭春雅跟陈庆牛没有亲戚关系。

有亲戚关系的是陈柚跟陈庆牛。

拐过楼梯看见陈柚在说笑,而刘月美在铲菜,郭春雅不自觉握紧手心。眼前的一幕实在是刺眼,而女儿并没有发现她。

“陈柚。”

正在跟刘月美说车间里事情的陈柚,抬起头。郭春雅瞧见陈柚跟陈家人有说有笑,被背叛的感觉无比强烈,女儿是她拉扯长大的。

陈是陈群星的陈,不是他们老陈家的陈。

郭春雅的表情严肃。

刘月美紧跟着紧张起来,两方不来往难到不是因为郭春雅有了新的家庭?陈柚被郭春雅抓住胳膊,“妈,有事?”

陈柚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如一盆冷水泼下,郭春雅没有拉扯而是紧握,陈柚的手腕上的青筋因此有突起,指甲几乎嵌入皮肤,陈柚没有动手只是皱了皱眉头:“妈,你怎么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