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 第19章 第 19 章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一听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04 来源:文学城

不用上工的日子过得轻松,从俭入奢易,陈柚很容易就适应了不怎么费力气的城里生活。

小石头算是她回城生活中比较麻烦的存在,但也不需要陈柚费多大的心思。郭春雅作为亲妈也将小石头送去保育院,陈柚因为母亲的不放心,更不需要在弟弟身上花多大的精力。

沪市本来人就多,到了春节,瞧着就更热闹。家家户户贴上崭新的红对联,门上的松柏枝寓意长青长寿,虽不说有多浓厚的氛围,但也发自内心的喜气洋洋。

跟小时候的春节比起来,如今单调许多,陈柚十来岁的时候,过春节还是要放假的,那时候的年夜饭比现在丰富很多。那时的除夕夜能够听到不歇停的炮竹声,走亲访友热热闹闹。

不仅仅是陈柚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事,他们这辈人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多少都会念起小时候的热闹,那时候的年味很浓,过年是喧嚣是热闹……

陈柚走在沪市的大街小道上,用脚步丈量着距离。

筒子楼里的空间狭隘,外头天气虽然冷但也走走步子也能暖身子。在家里她不能够一天都躲在被窝里,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她的床会收拾起来,到了晚上再一铺。

虽说这些年,春节也少有走亲访友,但年前后家中往来的人还是要比往日多。倒也不需要陈柚的陪聊,他们自个儿就能够聊起来。家里来往得人多,陈柚的钱票就需要注意着些,省得丢了也不知道是去了哪儿。

筒子楼的空间实在是小,住不了什么人,有陈柚在,更留不住什么客人。陈柚听见继父那边的亲戚吐槽母亲生完孩子后架子都大了,连样子也不做了。

那两个人甚至没有将她认出来,看过来的时候,陈柚顿住喊了声大娘。

被叫住的人一脸见鬼的表情。

这是郭春雅的亲闺女?

说人坏话被人女儿给听去了。

他们只是嗯了一声,就匆匆离去,没有要跟陈柚寒暄的意思。他们跟她本不亲近,这是大勇后来讨的老婆带来的女儿,跟大勇没什么血缘关系。他们是杨大勇的亲戚,跟郭春雅算得上亲戚,跟陈柚的关系是远得很。

郭春雅比妯娌有本事,厂食堂的正式工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在家里她的妯娌不是没听过子女羡慕堂姐/妹的后妈是炊事员。

别人还在教育子女没出息的时候,张玉兰的子女都已经有了自家妈妈没有别人后妈能干的思维,这还了得?最初的心酸过后,子女再提起这种话来,少不了一顿母爱的竹笋炒肉。

陈柚被亲戚滑稽的模样逗笑,脸上是轻松的喜悦。回到家的时候,跟母亲说了一嘴自己碰见大娘他们了,也将自己听到的话一五一十说给母亲听,郭春雅的脸上的表情有一瞬的茫然。郭春雅没想到对方会在背后这样说自己,大嫂他们到家里她还收拾了桌菜出来,明个是礼拜一,把人留下来家里也没什么招待的,她跟丈夫都需要上班。

郭春雅做了二十年的城里人,早就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她,算得上地道的城里人。嫁给杨大勇后,一家四口住在一块,跟婆婆妯娌不在一个屋檐下,大多时候各家有各家的日子要过。

不多的相处中,大嫂张玉兰一直是好相处的,性格直爽大方。女儿的话颠覆了大嫂在郭春雅心中的形象。

家里头的空间这样小,她就算是想留人,大冬天的也不好叫人打地铺。但是对方要是有事要留宿,直白说一声,郭春雅也是能收拾出来给他们歇一晚上的。实在不行,也能给他们找一个招待所。

可他们没有说,非但没说,而且当着她的面说着让她忙的好话。

背后却是这样想她的……

陈柚不管母亲会怎么想,她只是将这话给说出口。这话她说不说,大娘都会认为她是说了的,凑这样巧,不说给母亲听还真的有些过不去。那两人见鬼的表情,够陈柚开心好一会儿的,他人滑稽的模样,是无声的搞笑电影。

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人只要还要过日子,那都是社会里的人。陈柚在乡下见识了许多别人家的事,只要人跟人有往来,总能发生些事。交往越密,事儿越多,乡下天天要上工还有那样多的事发生,城里能发生的事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简单的关系会因为成婚变得复杂。而重组家庭的事,更别提了,只会更杂。

陈柚将自己当一个局外人去分析母亲惊讶的原因,也不难。

一、过去郭春雅的工资待遇不比杨大勇差,人掌握了金钱就有了话语权,这在乡下也是这样的,工分挣得多的女人,嗓门都会大一些。

二、小石头的出生

在小石头出生前,后爹的工资待遇不比郭春雅高之前,大娘对母亲的态度自然不是这样。在背后会说什么,陈柚不清楚,但总归不会在还没出门多久就说起她母亲的不好来。

大娘今日的吐槽,不见得是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而是小石头的出生,让大娘对母亲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之前二叔跟媳妇两人没有共同的孩子,过得再和睦,在张玉兰眼中也是搭伙过日子。这日子再和美,郭春雅也没给杨家生下孩子。

在小石头出生前,郭春雅张玉兰其实是互相巴结着的。小石头出生后,纵然郭春雅依旧热情好客,那在张玉兰眼中也是不能顺眼的。

杨大勇是丧妻,不是离婚,他跟亡妻有一个女儿,没让女儿跟母亲那边的亲戚断绝关系的必要。这还只是后爹那边的亲戚,没算上他前妻的亲戚。

幼时的陈柚没那么通透,也能从直觉上感受到差别,郭春雅的日子确实没有那样好过,有段日子她几乎以泪洗面。对小陈柚来说,母亲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她能看出来母亲的伤心。

其实后来郭春雅当着陈柚面哭时,让陈柚闭嘴的不是郭春雅当时的泪,而是郭春雅从前的眼泪。

陈柚为那时的郭春雅动容。

在很小的时候,她没有力量,所以在后来她也不能说出口什么指责。拖油瓶这样的词,陈柚听到不止一次,她明白着母亲经历的苦难,跟自己密切相关。

她是郭春雅丢不掉的包袱。

离开这个家之前,陈柚以为自己一辈子也无法舍弃母亲,下乡后的日子却告诉她,她没有那么需要母亲,母亲更不需要她。

于郭春雅来说,生下儿子是她跟丈夫关系跟紧密的一环,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

但小石头的诞生,对她那些叔伯来说,却是惊天霹雳。自家兄弟十几二十年都没生下个二胎来,怎么还会有一个儿子的出生。

陈柚下乡前,有一回大娘带小儿子来她家,那时候郭春雅给小孩子压岁钱,堂弟拿到压岁钱后说自己以后要给叔叔婶婶养老。

类似的话,杨家那些人不止说过一次,这种话大多时候避着杨可琳,并不避着陈柚。

这样子的话由小孩子说出口,而大人故作生气,这样一来当然其乐融融。杨大勇听得开心,没有儿子的郭春雅也没有什么意见。在小石头出生前,这样的场景不止上演一次。

以退为进、步步为营……杨家那些亲戚,那些年还真是演过不少的戏。

在跟丈夫没有孩子的那些年里,郭春雅将复杂的家庭关系简单化,跟杨家的那些人“不谋而合”,小石头出生后,郭春雅还没有一下子转变对杨家人的看法,在徒然听到对方说自己摆架子后,才会惊讶。

郭春雅不是真的不懂世事的新媳妇,她实际上是会看人脸色的。

换做之前,郭春雅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哪里真的做得不够好,让客人不舒心,现在她却不会这样想,郭春雅直接反感大嫂的做法。转头就跟杨大勇抱怨起这回事来,在这件事上他们是夫妻,听杨大勇说说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杨大勇一听见这回事,就皱起眉头。

心里想着妇人事多,嘴里却说着大嫂不是这样多嘴的人。

当年杨大勇是一眼就看上郭春雅的,那时候他不是动作快,郭春雅就成别人的。要不是错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杨大勇也不能做出落人口实的事来。这些年来过的日子,早就让杨大勇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做错。

“她没说,那是我胡说?”

杨大勇话说出口就猜到妻子会说什么,这会儿已经背过身子去,闷声道:“我说不过你。”

实际上妻子的话说出口,他就没有怀疑过真实性。郭春雅跟人当了十多年的妯娌,杨大勇是二十多年的叔嫂,其实他比妻子更了解自家人。哥嫂有什么心思杨大勇不是不清楚,只是那样的小心思不影响家庭的和睦,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逐渐的杨大勇也享受于亲人的奉承。

郭春雅见丈夫背过身去,也没纠缠,这事怎么说都是大嫂没理。自家男人这副模样,不是真的为大嫂说话,只是这事说下去多少有些没劲,她也不好跑到人家问自己到底哪里摆架子。她没想到说了“我说不过你”的丈夫,会重新开口:“这事是她不对,下回我跟大哥说两句,我晓得你不是她说的那样,她那就是胡言乱语。”

这话舒心地,郭春雅睡意都消了大半。

多难得啊。

郭春雅得了两句好就消停,也不纠缠,丈夫给了她面子,她也没有要闹得家宅不宁的意思:“这样会不会不好,到时候闹得大哥大嫂相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