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 第15章 第 15 章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一听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04 来源:文学城

回沪的次日是个好天气,天开晴,李丽芬约陈柚出门。

路上两个人路过了保育院,陈柚多看了厂办保育院两眼。

保育院顾名思义,保护教育儿童的机构。

“厂里还有保育院,那不是可以上班出门将孩子送过来,下班再来接。”

李丽芬不知道陈柚心中所想,说起了陈柚的弟弟。

“就是这样一回事,你弟弟就在里面。”

“厂里的福利真好,没有爷奶跟着,孩子也有人带,女职工不用因为家庭牺牲工作。”

弟弟就在保育院。

昨天她妈说起生活的忙碌时,半句没提保育院。

光听着还以为孩子占据了郭春雅所有的空余时间。

陈柚本就没有信母亲的说辞,说什么是因为忙碌,所以一年没有回信。

保育院离得这样近。

一戳就破的谎言,不如不说。

不找那么多借口填充,就不会被摆在眼前的现实,一次一次的反驳。

陈柚确实不是回来算旧账的,回城不单单是为了探亲,更多的是为了在乡下的生活。

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城?

陈柚不知道。

她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陈柚能做的,只是好好表现、耐心等待。

而这整个过程,都是要在乡下度过的。

这次回城探亲,其实是为了在乡下的日子能好过。

能够有个依仗。

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确实就是这样的。

乡下人热情好客?那没有错,可是前提是客人。

知青久居乡下,不像是客人,更像寄生。对待并不互利的寄生,农民可没有那么好的态度。

没有天天的客人。

其他知青回家,她不回家,乡下人会知道她是一个没有依仗的。在城里没有根的知青,不如在乡下落了根的乡下人。

在乡下几年,陈柚了解一些女知青的境况,她并没有在乡下落根的打算。

正是待过乡下才知道从农村户口到非农户口有多少路要走。

见过乡下人对城里人的羡慕,见识过为了进城的疯狂举动……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陈柚不想因为没有倚靠惹上麻烦事,更不想落户乡村。

陈柚不是在沪市城郊插队,而是跨省插队。那么遥远的距离,真要在乡下成了家,一辈子也回不去。

她不愿意。

回家后,与郭春雅说起信的事,只是遗憾自己想要分享的事,没有被人好好看过。

却也不为自己没有继续送信感到庆幸。

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庆幸的。

不频繁往家中寄信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却不是值得庆幸的事。

陈柚有太多的话,都不知道去跟谁说。本该是最亲近的亲人,根本没有将她的处境放在心间。

郭春雅不是没有说过好话,她会说“我是你妈”“我不会害你”,也能说“是为你好”这样最常见的话。

母亲不只会给陈柚摆脸色。

她在陈柚面前落过泪。

郭春雅的眼泪不是假的。

她日子真的苦过,所以看见那些苦涩的泪水,陈柚的心里也会泛着酸。

母亲再婚后,过着寄人篱下生活的陈柚,不只有一次为母亲难过,不止一次以为两个人是相依为命的,以为母亲与自己一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哪怕郭春雅在陈柚的生命里扮演着伤害者的角色,陈柚依然与郭春雅亲近,依然觉得母亲是她最亲密的人。

她想是母亲孕育了她的生命。

她想母亲其实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陈柚陷入这种思维,不是没有过的别的想法,只是到最后、也无法剥离血缘一说。

她与她是最亲近的。

母亲的生活不容易,不要再增添太多的麻烦。

离开这个家,在乡下待了几年。

发现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后,没有耳边的絮絮叨叨后,陈柚的心跟这个家一点一点远了。

寄到乡下的信太少,寄来的包裹太少,以至于陈柚有太长的时间、太多的证据。

有期待,所以还是会失望。

郭春雅不知道陈柚的失望,或者说她根本不在意这一点。

陈柚与她说话,是对牛弹琴。

看见保育院,疲惫感席卷陈柚,她脚下有些软。陈柚没有因为抓住“把柄”,就闹个不休,没有跟提起“信”一样,在郭春雅面前提起“保育院”。

陈柚没在郭春雅面前强调这件事。

她知道这样的强调,除了多废了一些口舌外,不能改变任何事。

心里有数的人,不需要别的人说什么;而心里没有数的,说多少也是没用的。

郭春雅将小石头抱过去,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石头都三个周岁了。

她说话的时候看着陈柚,“小石头周岁的时候,你在家没有?”

“你姐姐今年不回来,不然一家人一起过个年,团团圆圆的。可琳挺喜欢小石头的,周岁生日的时候还写信。”

郭春雅指着照片上的杨可琳说,“这个漂亮姐姐,就是你的可琳姐姐,是小石头的大姐,小石头记住了么?”

“小石头的大姐。”男孩重复妈妈的话。

照片吸引小孩的注意,吸引人的不是照片上的人像,而是照片本身。

郭春雅跟儿子说:“小石头,这不能抓的。”

她抓住儿子的手,让陈柚将照片放好。

郭春雅给小石头看的是杨可琳下乡前的照片。

照片上继姐的笑容,在陈柚看来并不是十分真实,照片上的人看上去有些不习惯镜头。

她记得后来继姐又拍了张照片,要自然得多。

杨可琳带走的是后来拍的那张。

照片勾起陈柚的回忆,她对照片上的少女并不陌生。两个人朝夕相处多年,对彼此的脾性颇有了解。陈柚莫名想起杨可琳下乡前的那段日子,突兀的感觉,依然存在着。

杨可琳的行为变化,并没有突发事件的支撑。

并不是像陈柚一般经历了几年的下乡。

安安稳稳睡了一觉,或者胡乱发了一通脾气,杨可琳的行为、做法都跟之前产生了差距。那种区别已经达到不可忽视的地步。

即使杨可琳在报名下乡后,面对陈柚一如既往的瞧不上、厌烦,但那些好话也是杨可琳说出口的。

又或者一意孤行要下乡的杨可琳没有多大的变化,她依然一言不合就说出惹人不痛快的话,依然家里人都是对不起她的。

总不可能是芯子里换了一个人。

杨可琳下乡前,陈柚并没有多计较杨可琳的变化,当然她心里是茫然了段时间的。

所谓的不计较,是不去问杨可琳,不去质问她的变化。但在那些违和的事情发生时,陈柚依然有察觉,有记忆,有疑惑。

杨可琳去草原兵团后,这种变化就不再重要。

她在陈柚生活中的存在感减弱。

到了陈柚自己下乡的时候,杨可琳曾经的变化更是无关紧要。

纵然对这件事陈柚保持着疑惑,也不会占据她人生多长的时间,多久的思考。

在发现母亲赋予的“需要感恩杨可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陈柚很少认为自己跟继姐是有关的。

人的感情不应该用金钱衡量,在这个并不崇尚富有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但是她跟杨可琳之间的感情,那是一文不值,稍微放在心里、那都是要亏本的事。半路来的姐姐,完全看不起她的姐姐,对是陈柚生命中的冗余。

此刻看见照片上的杨可琳,那种压在心底的奇怪,又重新冒出来。

抛开自身的感受,作为局外人来看,杨可琳的奇怪,也没多古怪。

她不是一个奇怪的人。是从“只为了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到“只为了自己,也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已。

曾经不能够理解的变化,在成长之后,明白与己无关后,就完全不再重要。

两个人的人生,往后不会有多少交集。或许是回城后的走亲访友,但两个人的亲戚都不算是有多大的重合。

同辈的她们,并不会影响彼此未来的发展。

既不影响未来,生活又不重叠,杨可琳如何都跟陈柚没有多大的关系。

耳边是郭春雅对弟弟说大姐的大方,说大姐对他的在意。陈柚知道郭春雅是说给她听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郭春雅跟小石头说完了话,单独跟陈柚说,她跟可琳都是小石头的亲姐姐。听了这话,陈柚不明白郭春雅说出口的意义,“小石头出生的时候我知道,是从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我知道他是我的弟弟。”

陈柚回想自己与小石头的相处,她都没有把小孩子惹哭,也没有冷脸对这个小孩。

“妈你是想说我没给小石头庆祝周岁么?”

郭春雅说自己没有这个意思,她只是让小石头认一认家里的人,省得可琳回来的时候不认识。

“可琳是小石头的大姐,心里记挂着小石头,我说给小石头听是应该的。”

女儿的反问没让郭春雅慌乱,“我是你妈也是可琳的妈妈,你不要一听我提起可琳反应就这么大,当初还是可琳主动下乡……”

既然说到这个点,陈柚没有继续听下去的打算。

杨可琳主动下乡这个点,在陈柚下乡前郭春雅说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妈,我也下乡了。”

陈柚注视着郭春雅的双眼:“我并不是利益既得者。”

“你说这些无非是想要我记得她的好。”

时隔几年,郭春雅旧事重提,话还是那些话,话依然说给陈柚听,但是陈柚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可是、妈,我受到那些好了么?我到底有没有承了她的好?我下乡的时候十七岁,但是算实岁,都不满十六。政策上的下乡年纪是实岁,不是虚岁。你说她是主动下乡,可就算她是主动下乡,也不是替我、为我。一来你贬低了她的理想信念,二来你给我上了道德枷锁。”

陈柚没有在跟郭春雅说玩笑。

她的表情是严肃的,面上是没有笑容的。

郭春雅在此时感受到压迫感,她的手心甚至冒出虚汗。

“还是说,无论是你还是杨叔或者是杨可琳都默认,该下乡的那个人是我。”

“也对,我也不是第一天知道。那时候你们是不是还想着让我替她下乡?”陈柚说,“再说这个或许没有意义,但是我还是想问,如果她报名后不想去了,你会不会让我替她下乡,要是能够改名字的话?”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有意思么说这些。”

“多大的人了,还要说这样的话,给别人听笑话!”

在郭春雅说完后,陈柚没有立即回话,安静下来的屋子,听到了外头的声响。郭春雅懊恼地瞥过头,筒子楼里的隔音效果并不好,反驳陈柚的时候太用力,引来了旁人的关注。正确的做法是换一张面孔,笑着开门面对屋外的人,可是郭春雅脚下未动。

她又看了一眼陈柚,或许是担心陈柚不听训,不给她面子,郭春雅没有去开这个门。这样的陈柚,令郭春雅难以心安,几步之遥的门,郭春雅也没有去开,她跟陈柚僵持不下,盯着陈柚的动静。

女儿听上去是疯了。

陈柚很平静述说:“如果我应该对她感恩,那妈、应该在弟弟面前多提几次我。因为弟弟真的不用下乡,不是么?你别先反驳,我不是真的想要弟弟的感激,而是希望妈别在我面前说起我对不起大姐,或者大姐对我多好的话。我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却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郭春雅打断陈柚的话:“人知道感恩有什么不好!”

“人要是连感恩都不知道,那还算是个人?!”

兔年好呀!

下一本《年代文里的万人嫌》求收藏呀!

女主妈妈再嫁,女主成为团长千金

女主从小会争取自己的利益,不限于污蔑继妹

这是女主的爽文

*

而她是故事里的继妹

又蠢又笨

据说她会在受苦一生后重生

而后继续受苦一生

成全女主的两世美满

*

可是故事发生了改变

又蠢又笨的她,死了爹

#有的人重生了,我没有

文案没想好,但是打算#来一点火葬场文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