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 第10章 第 10 章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一听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04 来源:文学城

长长的队伍,从理发店门口排到马路上。

穿过人群回头望,可以看到理发店的生意兴隆,年底是理发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从理发店走出来的人,意气风发。有的人这头从理发店出来,又一头扎到照相馆去。拍好的照片需要等段时间过来拿,等拿到照片,再给刘建军寄过去。

将提着大包小包的刘建军送到集合地点,附近几个公社今年参军入伍的青年都在这天在瑶县集合,一片的军绿色,所有入伍的新兵都穿上了发放的服装。一张张干净的脸庞,在出门之前都整理过自己的仪容,每个人都容光焕发,精神奕奕。

送人的或老或少,笑容比哭脸要多。父母的叮嘱,弟妹的不舍,朋友的调侃……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在进入广场后就被按了暂停键,所有的喧嚣像是被玻璃罩隔在外头。陈柚看着刘建军回头挥手与他们告别,尔后成为齐整队伍中的一员。

飞鸟入天空,游鱼入海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去处。

村里人很少来县城,十多岁的小孩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公社。三四个小时的县城,对村里人来说太遥远。村里的媳妇挑自留地的青菜去县城是半夜一两点就出门的,有一次陈柚半夜被狗叫声吓醒,还以为村里遭了贼。

贫穷的地方,在知青到来之前,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是什么贼,而是媳妇们挑着自留地里的蔬菜去卖。她们去县城也不在县城停留,全部一块卖出去,还能坐最早的一班客车回村,不耽搁白天的上工。

县城里的食堂香味,对没有票的村里人来说,只能闻闻味道。

那些吃商品粮的,才能下馆子。

在乡下呆久了,会忘了下馆子是什么味道。这边的菜色偏辣,第一次下馆子的时候,陈柚红了一张嘴、一张脸,疑惑辣椒是不用钱么?来了这边三年,陈柚依然不如这边人会吃辣,大多时候都是自己烧菜,自然没有因为环境改变口味。

要说完全没有改变口味,倒也不是。下乡之后,对盐的摄入比城里多,盐吃得少了做事干活都没有力气。口味偏淡的陈柚,还学会了泡盐水喝。加了盐的水味道怪怪的,远不如糖水好,但也比吃盐巴菜好。

现在再下馆子不会再被辣椒打败,因为陈柚已心有准备。

几个人没有在城里逗留,没几天他们就要回城谈亲,无论是杭城的林芬兄妹两,还是沪市的李丽芳陈柚,他们所在的地方,商品的供应种类比这边更繁多。将钱票留到明年回来用,时不时可以改善一下生活,日子多一点点盼头。

陈柚买了两根糖苷,临近春节的糖苷味道更好,价格也不贵,三四分一斤,花了两毛钱。林芬觉着天气冷没有买,李丽芳等客车开了才后悔:“车票钱都够买三根甘蔗。”

“要是走路回去,一路上吃甘蔗,怕也是吃不完。”

从瑶县回半亩大队路费要三毛,陈柚所在的井塘大队远些,要三毛五,确实够买三根甘蔗的。

“要是那样得走三个小时。”

“大冷天的你走得了三小时的路?三毛钱买个轻松挺好的。”

回城的火车票可是以元为单位的。李丽芳陈柚两个人回沪市比她回杭城更远些,火车票的价格也高几块钱。三毛钱跟回沪十多块钱的车票比起来,微不足道。

李丽芳就是随口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走三个小时的路。

陈柚春天吃甘蔗的时候,地里留过两截甘蔗,那甘蔗长了八个月还是半个人高,实在是貌不惊人。十月份就有甘蔗上市,陈柚一直没有动自家地里那两根甘蔗,到了十二月才将它们拔、出来,结果比设想的还要令人失望。

那甘蔗根本是没法吃的。

因此这两根甘蔗,是陈柚这个冬日后第一次买,前头都靠着地里那两根甘蔗吊着,无奈自家里的甘蔗实在是不争气。好在那貌不惊人的甘蔗,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陈柚不需要跟人说自家的甘蔗最后长成了什么模样。

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失败,今日看到甘蔗,十分嘴馋,她毫不犹豫就买了两根下来,颇为爽快。其他人不晓得陈柚的心路历程,只以为陈柚喜欢吃水果。

“直接泡白糖味道更好,甜滋滋还是暖和的,还不塞牙。”

陈柚说:“糖要糖票的,地瓜可以烤,甘蔗应该也可以。”

林芬差点从位置上站起来,烤甘蔗……感觉牙齿已经崩坏,林芬咬了咬牙齿说:“我觉得不太可以。”

林红星道:“你总能灵光一现。”

陈柚抿了抿嘴,这话到底是不是赞美?

客车的人上上下下总是很多人,李丽芳他们起身,位置就被人占了,陈柚都没来得及坐在外头的位置上。她也很快要下车,索性在车子停下来后,从位置上起身往门口挤。

“知青姐姐!”

林刘巧老远就看见了知青姐姐,昨天傍晚知青姐姐来了一趟她家,让她今天帮看一下家。说是看家,其实是看家里的母鸡,饲料是准备好的,只要林刘巧早上喂一次,或者中午再喂一次就好。

林刘巧是刘春的大女儿,过了年就十个虚岁了,实岁八岁,昨天给陈柚送腊八粥的就是她。

“巧儿真乖。”陈柚从袋子里抓出一颗大白兔奶糖,“这是给你的。”

林刘巧咽了咽口水,明明第一反应是抓过奶糖,真到了手里却怯怯地。她没有吃过大白兔奶糖,但大白兔奶糖在他们眼中是传说级别的存在,似乎包治百病。

陈柚告诉林刘巧这颗糖果是她的了,随便她什么时候吃,但不能还给自己。之后陈柚去了一趟林守田家,跟刘春说了一声,巧儿在她家吃中饭。刘春想到昨天那碗粥,觉得陈知青这个人真是客气,说大方也一般般,说小气也不至于,反正不是占别人便宜的那种人。

在陈柚出门后,巧儿将那颗大白兔奶糖左左右右都看了一遍。似乎能闻到香甜的味道,巧儿最后没有忍住,剥开糖纸,舔了一口。

好香!

又舔了一口。

是甜的!

是幸福的味道!

巧儿的眼睛亮晶晶的,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糖果。大白兔奶糖果然包治百病,小伙伴们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她将糖纸包好,塞进口袋里,压一压确定它存在着。手里是空空的,心里记挂着口袋里的那颗大白兔奶糖。

要留到过年吃,还要分给妈妈吃半颗。

陈柚说:“巧儿帮我摘两根青菜,跟你妈说过中饭在我这里吃,我想吃面条了。”

知青姐姐想吃面条了。

林刘巧摘青菜之后顺道将菜择干净,锅里已经烧上了水,看见两个碗,巧儿才后知后觉也有自己的份。

雪白的猪油落在碗里,酱油,葱粒。

“巧儿你吃辣椒的吧?”

“嗯。”

大家都吃辣椒的。

巧儿这一回毫不犹豫。

辣椒也落在碗中。

滚烫的水浇在调料里,散发出猪油的香味。

在锅里的沸水中撒入几粒盐,倒入一点凉水止沸,打入鸡蛋……

打入鸡蛋?!

一个、二个……巧儿的嘴巴张得鸡蛋大——

难道也有我的份!

猪油的香气扑鼻,她看见知青姐姐勺了一匙油,跟大白兔奶糖是一个颜色的,是不一样的香。葱的气味被热水泡开裹着猪油的香气,巧儿手动合上自己的下巴,没有让口水流下来。

这是过年的待遇。

雪白的面条,整勺的猪油,或许还有一个水煮蛋。

陈柚甩了甩青菜叶的水份,这个季节的青菜被霜冻过,水煮后能吃出甜味。

鸡蛋已经包圆,将青菜叶子分成两截,先放入菜梆子。

放一把挂面,用筷子一搅,软在热水中。

绿色的青菜盖在面条上,遇见热水绿色更鲜活。

有一回巧儿实在是馋,拿了鸡窝里的鸡蛋,打开了生吃。那是巧儿对一整个鸡蛋,最完整的记忆。吃那个鸡蛋的巧儿,只满足了短暂的时间,之后惴惴不安一整日,直到第三天她才将这件事放下。

但那之后巧儿不敢再那样做,因为奶奶知道家里鸡每天应该下几个蛋。

眼前的这碗面覆盖了巧儿对鸡蛋的记忆,大口碗里卧着一个完整的鸡蛋,雪白的蛋白裹着微微凸起的蛋黄。她听见知青姐姐说,面条坨了就不好吃了。

面条很香。

这是巧儿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

连汤都喝了个精光,汤里是有猪油的。

知青姐姐还帮她洗了脸,剪了手指甲洗了手,涂了蛤蜊油的手都是香喷喷的。巧儿觉得有些晕乎乎的,姐姐还在她的脸蛋上抹了猪油一样白的东西,很好闻的味道。

她问是什么,知青姐姐告诉她,是雪花膏。

雪花膏。

原来不是猪油的白,是雪花的白。

巧儿赞美:“真好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