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独步巅峰之后 > 第4章 六国法庭(上)

独步巅峰之后 第4章 六国法庭(上)

作者:此日封山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19:55:41 来源:文学城

殿中群臣如虎狼环伺,苏魄被铁索缚住手脚,跪伏在大殿正中。数道目光落在她身上,她一一正视回去,她是个脸盲,只能依靠对方的表情来猜测在十年前是否与其有一面之缘。

得益于姜夏上任后覆盖全域的选拔考试,十年间诸多平民新贵进入官场,前朝贵族世家死的死,散的散,站队成功的也免不了衰微的命运,何况她只在中书省呆了不过半年。

苏魄无法根据这些人的身份获取信息,但人数已经能给出不少提示,殿中人数不到朝臣的一半,除了几个看着就另人生厌的老头外,皆是中青年面孔,中书省那几个坚决拥护姜元的老面孔也不在这里,这说明今晚意图搅局的人绝非姜元。

姜元也无多此一举的必要,遗诏本就写定传位于他,方才与阙燕青的相会也表明姜元最多派人来试探一下她的态度,二人间更无甚关乎尊严的深仇大恨。

阙燕青所说非虚,朝中确有暗党。

苏魄跪了半个时辰,期间还有寥寥臣子接讯赶来,不出意外都是年轻面孔。她感受着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有鄙夷、有困惑、有小心的打量,她猜测这些臣子中的许多人甚至比她还要摸不清局势。

荒谬的是法师仍在朝堂之上、御座之下诵经。他们跪伏在雕刻着黑白双龙的龙椅旁,如蚊蚋般念诵着经文,木鱼与颂钵声齐齐响起,绝不被朝堂之下愈发汹涌的议论声打乱节奏。

“时间差不多了。”其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手持足有一米长的笏板踏上台阶,驻足在阶梯正中,面朝群臣道。

苏魄发出嗤笑,她终于想起来这群老头的来历,原来就是十年前在翰林院和她最不对付的那几位,暗党能搬出这几位当今夜的话事人,足以看出对十年前的往事了解不浅。

他厉声道:“诸位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姜皇驾崩前连感情深厚的王夫人都不得踏入寝殿一步,而有一女子竟在殿中足足呆了十日——便是这个妖孽。”说罢,他将笏板朝苏魄掷去,只可惜年老力衰,那块竹板只扔到阶梯的末尾,打着滚奔到苏魄面前,她抬眼一看,上面用朱砂写着“祸国殃民”四个大字。

苏魄眼皮一跳,老头开始条条列举她的罪状,其中不乏她十年前就被扣上的帽子——

说来话长。

这几个老头是前朝旧臣,担任典官这类地位高但作用寥寥的职位,最爱谈论的几个关键词是“正统”、“血脉”和“规制”。姜夏当年入主中都时把武官都清理了个遍,但建朝建制到底需要文官,除了几个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其余只要表示归顺,姜夏和“另一位”也尽量让其官任原职。经十年来经苦心经营,主要的权力倒也都被姜夏手下和平承继,留几个老顽固在相对不重要的位置上,显出君主仁厚足矣。

就是老顽固们偶尔戏瘾大发,实在另人尴尬。

譬如现在发话的吴姓老头,曾经可是以绝食相逼绝不归顺姜夏,饿了三日眼见世家大族被尽数抄家,才后知后觉醒悟到形势已变,抛下他那身出周世宗亲的夫人,说着:“周王朝虽已湮灭,但祖宗礼法不可荒废。老臣虽心中绞痛,但为了子孙后代,不得不忍辱负重。”便光速复官,帮姜夏策划登基大典去了。

当苏魄听到那句“以色侍君,心怀鬼胎,掩绣工谗,牝鸡司晨”时,眉间又是一跳,她对上那道情绪最浓烈的眼神——来自台阶下的李老头,便知这句话出自他之手。

李老头比吴老头更有气节,李老头曾是周王室最忠心不二、刚正不阿的谏官之一,只是当初在家国二者中选择了小家,家中美妻与聪慧的孩子使他实在不忍随周王朝而去,只得郁郁不乐地来到姜夏手下上这破班,一上就又是十年。

这句话苏魄十多年前就听他说过,彼时师兄周运烛与朝中重臣联系颇多,李老头就是其中一位。春日禁卫军领军王氏设宴于中都城郊,周运烛带她下山赴宴,二人席间并未过分亲昵,不过并肩而坐时恰有桃花落于她发间,周运烛替她摘了下来,被他火眼金睛捕捉到,二人离席时他以要事为由请他们去了府上,苏魄刚进门,屁股都还没沾上椅子,就被他指着鼻子骂了这番话。她忘了周运烛那时什么反应,不过脸色总归不会太好看。

“真被他等到了!”苏魄此时在心中感慨道:“只要活得够久,一定能骂到想骂的人。”

当吴老头细数到她“贪财好利”这条罪证时,李老头的眼睛仍朝她吐着火。十年前姜夏登基后,她刚被任命为中书令不久时,溽暑未消,她傍晚难得有空赴大相国寺闲游纳凉,身边还跟着青涩的阙燕青。未曾想在树下碰到李老头一家。妻女倒是对她和颜悦色,而李老头引而不发的怒火把脸都憋青了,碍于家人到底没当场给她颜色。

只是果不其然,趁着妻女在苑囿中扑蝶时,李老头还是拐了十八个弯找到她们所处的钟楼,当着阙燕青的面骂了她足足十分钟,苏魄只记得那句:“用情不专,偏负痴心,冷情冷意,要不是他对你……你怎么可能那么轻易……你们怎么能有今天!”

聪慧如阙燕青都一时难以猜出他所言何事,而苏魄望着摇晃的晚钟默不作声,群鸟惊飞,她根本懒于回答。当他骂道:“没想到你现在竟把主意打到晚辈身上,私下行此般苟且之事,如何对得起……”阙燕青到底稚嫩,李老头话还没说完,向来骨气奇高的他受不了此般折辱,大声道:“李学士果然博古通今,既知历代朝章国故,也对街谈巷说颇有见解。恰好李学士官复翰林不久,发出此番言论是在暗示微臣举荐您就任稗官吗?”稗官乃基层收集民间言谈风俗的小吏,李老头闻言只得闭嘴,忿恨到一瘸一拐地离了钟楼。

当苏魄回神时,吴老头刚好发表完他的长篇大论。此时头戴白色高帽,脸上蒙着一帘白布的祭坛使者从后门入殿,他手中托着一个玉盘,盘中放置着一节森白的肘骨。吴老头颤颤巍巍地接过玉盘,使者用银针抽出夹在骨缝中的书信,施法将其悬于空中。

众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薄如蝉翼的御纸上以血书写着:“歹人相逼,无奈立诏传位,非朕本愿,故血就此书,特以毕生功力扼于骨中以抵烈焰,正本澄源。现任西域都尉褒苌将军,秉性谦冲,文治武功皆有功烈于本朝,乃絜诚之士、悍勇之将,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本朝煊赫。朕为歹人所惑,日夜受煎心之苦,终迷而知返,窥破虚相,歹人实为上古妖龙入世!若以吾命使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得以保全,也无愧于天道,无愧于王兄所托。”

吴老头指着苏魄,眼神发直,汩汩鲜血从他眼眶中溢出,好似一只怨鬼,撕裂般的嗓音伴随殷红血液从他口中喷出:“大胆妖女,前朝时就见你常伴周公子左右,今又祸害当朝,十余年容颜未变,当真是邪龙现世,意图颠覆六国千年文明,要将神州万民再次拉入万劫不复、刀耕火种的妖魔世代。事不宜迟,立马将此女带上祭坛,重启六国法庭,以彰昭昭天理!”

言罢,他向后躺倒,不知是真死还是假死过去,只是苏魄被重兵带离时路过阶下,闻到一股浓郁的鸡血味。

*

焚烧君骨,可开启若羽山祭坛下的六国法庭。在易代之际,六国国君的尸骸俱在祭坛之上的青铜鼎内焚化,六国法庭最后一次开启是在十二年前,参与者大多为六国旧民,现已在东海、西域、南泽及北野四方地界垂垂老矣,中都新贵们仅听闻些无关痛痒的只言片语。

又是好奇,又是恐惧,殿中几十名朝臣就这样沿着火道上了若羽丘,丘顶祭坛西风萧瑟,雪白羽草在风中被火星点燃,焰光飘摇,浊浊一片,不似人间。

众人跪伏在鼎前,大殿里的吟诵声竟直直传上祭坛,逐渐演变成嘁嘁喳喳的诡异声响,列前身着白衣的祭坛使者将托盘上的森白肘骨投入鼎中,唰啦一声火焰腾起,排山倒海般的晕眩感传来,再次睁眼时,众人已进入潮湿阴冷的空旷石室内。

石室布局成圆形,以幽蓝的磷火照明,高不见顶。臣子们坐在两侧呈阶梯状、逐级递高的座位上,面前悬着一碗青碧玉杯装着的盖碗茶,有人啜饮许久也不见茶水喝尽。

两侧弧形座位围出石室正中的小圆,比最末一排还要再往下两丈有余,是犯人的羁押点,苏魄垂首跪坐,头发散落,如丧家之犬。她面朝之处是高出两侧座位的审判台,白衣法师带着面罩端坐其上。

审判台正对着石室出口,出口处连接着一道望不到头的石桥,石桥下浓雾滚滚,阴风从石桥那头吹来,吹得云雾翻腾,似有异形于其中伏动,吹得人手脚发冷,心中骇然。

“苏魄,你可知罪。”

白衣法师的声音让苏魄感到诡异的熟悉,她一时难以记起,索性不去想,顺口答道:“不知我犯了何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