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陌栢神色平静,甚至露出一丝决绝的笑意。
“雁城百姓苦中心区盘剥久矣。若能以我一人之险,换得一线生机,或能助锦城守住一方净土。”
“余某……虽死无憾。我不求锦城立刻信我,只望姜统领能将此物带回。日后若有机会,雁城愿与锦城,互通有无。”
这番坦诚与决绝,确实触动了姜忠。
他伸出宽厚的手掌,接过那封仍带着体温的密信。
略一查看,里面记载的商路明细远超他的预期,情报之详实,正好弥补了锦城目前的盲区。
这实实在在的诚意,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分量。
姜忠想起姜慢烟“生前”的话。
“忠哥,雁城余镇铭是个真心为民的好城主,可惜最终也未能挽回颓势,不知他的儿子如何!”
“这次东区之行,我不仅要邀请张琼先生,还得一探这新城主虚实!”
眼前这位年轻的余城主,其胆识与担当,似乎并未辜负老城主的遗志,甚至更添了几分果决。
姜忠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期待,若雁城能与锦城联手,慢烟便不再是孤军奋战。
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姜忠犹豫再三,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从随身的行囊深处,取出一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物件。
打开后,是一份略显陈旧的手稿。
上面的字迹挺拔有力,风骨卓然,正是姜慢烟的笔迹。
“此物,是城主生前……随手所记。”
姜忠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将手稿推向余陌栢。
他并非刻意隐瞒姜慢烟有可能生还的消息,只是不知该如何解释。
余陌栢疑惑地接过,当他的目光落在标题和内容上时,瞳孔骤然收缩!
这并非普通笔记,而是一份极为详尽的 《雁城治理方略》!
手稿开宗明义:治理需分“稳局”与“发展”。
核心是先解决匪患稳固权力,再依托药材资源激活经济,同时逐步建立治理根基。
以“稳”破局,解决匪患、巩固权力。
作为无实权城主,建议以“保障商队、维护治安”为由,向中心区申请少量军备或调派临时兵力。
同时暗中拉拢本地乡绅、猎户头领——承诺匪患清除后保障其利益——如药材收购优先权…
组建“乡勇联防队”,避开与土匪的正面硬拼…精准打击,瓦解匪患。
利用猎户熟悉地形的优势,摸清土匪的窝点、粮草库和必经路线,优先偷袭其补给点——截断水源、烧毁物资…
对部分被裹挟的村民,承诺“降者免罪、协助剿匪可获药材种植补贴”,从内部瓦解。
同时——重点标记:建立预警,防止反扑。
在要道设置“哨卡 烽火台”,由猎户轮流值守,发现敌情立即传信,组织集中防御…
稳定后,再以“药”兴地,发展经济、强化治理。
规范种植,提升品质…
联合药农制定标准,邀请药匠指导,划分公用药材林和私田——重点标记:避免滥伐,为征税打基础。
打通渠道,打开销路。
与外地药商签长期协议,请求协助修整运输道…
在城主府设“药材交易点”,统一管理定价,防止药商压价…
以税养治,完善基础。
从药材交易中抽取少量税收——特意用红字标注:初期税率不宜过高,一部分用于扩充乡勇、维护哨卡。
另一部分修建“药医馆”、“晾晒场”,通过办实事积累实权,赢得民心。
文末,姜慢烟留下一行小字:“有了稳定与发展,便可养兵练兵,雁城方有不再受制于中心区之根基。”
余陌栢一字一句地读着,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这哪里是随手所记?
这分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条清晰可见的强城之路!
手稿中的策略,既有高屋建瓴的格局,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指引,将他心中的迷茫与困境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激动和前所未有的斗志!
余陌栢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宝藏般的光芒,之前的疲惫与沉重被一种焕发的神采取代。
他紧紧握住这份手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姜统领……这……这太珍贵了!陌栢……何德何能!”
这一次深夜的冒险会面,价值远超余陌栢的想象。他是个善于社交,勤于练武,又有才学之人,可是治城之道,确实是他的盲区。
他对那位素未谋面却已天人永隔的“姜善人”,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深沉的崇拜与感激。
若是他还活着有多好,若是能见上一面有多好。
眼泪情不自禁的充盈了整个眼眶,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希望的种子,已在这间昏暗的密室里,悄然种下。
— — — —
纵然世道如墨色滔天,权贵一手遮日。
然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这世间唯一的变数,恰是那些不肯屈从的火种。
— — — —
姜慢烟中毒苏醒后,虽性命无虞,却终日恹恹,从前的他眼波流转,一笑便如春日破冰。
如今中毒苏醒后,却像被抽去了所有生气,整日倚在榻上,眼神迷茫,连往日最爱吃的点心也动不了几口。
宋观岁立在小院,玄色衣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俊,指节却因攥得太紧而泛白,那双深邃的眼落在他身上,翻涌的疼惜只在无人察觉的瞬间稍纵即逝。
于是后面的日子,宋观岁只要在宋府,就将姜慢烟带在身边。
这日观月楼,书房中。
姜慢烟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投向坐在不远处处理公务的宋观岁。
窗外的光线勾勒着宋观岁冷硬性感的轮廓,
此刻的室内,难得有种温馨的宁静。
姜慢烟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回避的认真。
“哥哥。”
宋观岁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并未抬头,只从喉间发出一个慵懒的鼻音!
“嗯?”
“你当初说……我并非宋玉的儿子。”
姜慢烟缓缓说道,蜜棕色的眼眸紧紧盯着宋观岁。
“那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顿了顿,补充道。
“我知道,你从不说无的放矢之言。”
想起宋玉幼时突然对自己和母亲的冷落,甚至冲进小院要掐死自己的行为,再回想起宋观岁曾今说的话。
一股冷意围绕心头……
宋观岁终于放下了笔,抬起头,目光幽深难辨。
他似乎在审视姜慢烟,判断他问出这个问题的动机和承受能力。
这个答案太过残忍!所以他并没有主动告诉姜慢烟。
书房内一时间只剩下烛火轻微的噼啪声。
过了好一会儿,宋观岁才缓缓靠向椅背,姿态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平静,甚至有些期待。
他想起密室中,姜慢烟苏醒时发自真心的拥抱——也许是时候了。
只有烟儿知道真相,他们才可以再无顾忌的永远在一起!
“你倒是记得清楚。”
宋观岁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旧事,
“既然你想知道,告诉你也无妨。”
宋观岁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拨动杯盖,却不急着喝。
“当年,母亲对姜氏的存在始终如鲠在喉。在你们被接回宋府,安顿在那处小院后,她便命人暗中时刻监视着姜氏曾经的丫鬟。”
姜慢烟的呼吸几不可察地一紧,但脸上依旧维持着镇定。
宋观岁继续用他那没有太多波澜的语调陈述,如同在念一份冰冷的卷宗。
“据那个被母亲收买、后来又因其他事被处置了的侍女招认,在你母亲求助父亲之前,她独居别院时,曾与一名运送物资的年轻镖师过往甚密。”
“那镖师生得高大俊朗,性子也爽利,对你母亲颇为照顾。一来二去,孤男寡女,难免生出些情愫。据说,两人甚至曾互许终身。”
姜慢烟的手指无声地蜷缩了起来,指尖微微发凉。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往北地的长途押镖后,那名镖师便如同人间蒸发,再未回来。有人说是遭遇了马贼,尸骨无存。”
“也有人说,他本就是流窜的江湖客,另寻了高枝儿去了。”
宋观岁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讥诮。
“你母亲当时想必也以为再遭抛弃,心灰意冷。可偏偏就在那时,她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姜慢烟的心猛地一沉。
“恰在此时,王家那个纨绔纠缠日甚。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若无名分,如何能保住腹中胎儿?又如何能在那虎狼环伺的中心区生存下去?”
宋观岁看向姜慢烟,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他的内心。
“所以,她才会在时隔五年后,放下所谓的‘傲骨’,主动去找了父亲。因为只有父亲,才能给她和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容身之处’,一个……宋家庶子的身份。”
语落下,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
姜慢烟怔怔地坐在那里,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多年来对身世的隐约疑惑、母亲偶尔流露出的复杂神情、宋玉对他突然的淡漠……无数碎片在这一刻被这条线索串联起来,拼凑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真相。
他不是宋玉的儿子,他的生父,可能是一个早已消失在茫茫江湖的镖师。
这个认知带来的冲击,并非简单的愤怒或悲伤,而是一种巨大的、颠覆性的茫然。
他过去十八年来所认知的出身、所承受的因“庶子”身份带来的一切苦难,其根基竟然是完全虚假的。
他看着宋观岁,声音有些干涩。
“……这些,宋玉……他知道吗?”
宋观岁冷笑一声,答案不言而喻。
以刘氏的性格,她肯定会告诉宋父,甚至借机狠狠羞辱宋父一番。
一种彻骨的、席卷一切的虚无感笼罩姜慢烟?
他赖以生存、挣扎、乃至仇恨的根基,在这一瞬间,轰然倒塌。
谢谢可爱宝宝们的评论,爱你们[粉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不屈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