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点击就看我在古代抢头条 > 第173章 丹药

点击就看我在古代抢头条 第173章 丹药

作者:生生莫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9 23:50:56 来源:文学城

肖书廷、江游川和秦暮予,这三个人曾是最好的伙伴,只要有机会就会小聚闲聊,肖书廷的酒量其余两人不可能不知道。

那天夜里他们三个人一同饮酒,肖书廷是在他们的亲眼见证下喝到不知天昏地暗的,可后面的推测又表明肖书廷根本没喝醉。

一个人是如何做到明明喝掉超出自己酒量的酒,实际上却没有醉呢?

肖书廷的尸首是秦暮予亲手查验的,这中间不会出问题。卷宗上明确记载,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肖书廷没有中毒,身上也没有其他异常的伤痕,确实死于高坠。

曾若初有些苦恼地啧了一声,继续翻看起下面的内容。

这时,她忽然发现卷宗的角落里有一处特别的批注。此处批注笔墨清晰鲜亮,和其他地方稍稍对比便能得知,这是新写没多久的批注。但因为字体很小,曾若初花了很久才辩清楚上面的内容。

“醒……酒……丹……”

她紧眯双眼,费了好大的力气将前三个字读了出来。

随着后面的内容渐渐显露,她的心跳也随之加快。

醒酒丹,一种在民间很常见的丹药,只要在喝酒之前服下一颗,之后的两个时辰里喝再多酒都可以千杯不醉,但代价是未来五日食不知味。上京城里常有酒局应酬,有些人实在是酒量不佳,但酒局之上常谈生意往来,如果不喝酒就会错失许多机会,所以他们宁愿短暂地失去味觉也要提前服用醒酒丹。

那夜的三人小聚只是为了给肖书廷庆生,朋友之间根本没必要用醒酒丹这种东西,况且他们三人平时都不怎么喝酒,要不是肖书廷那天一时兴起非要不醉不归,他们的桌子上根本不会出现酒水。

这么看来……

肖书廷是故意的!

去阁楼并不是意外,而是在他计划之中的一环!

莫非肖书廷一早就知道自己会死在那天?他是自杀的吗?

可既然要自杀,那他先是服下醒酒丹,又特地在好友面前表现出醉酒的样子,这又是为了什么?这么做不是舍近求远吗?他明明可以直接去自杀啊!

曾若初不明白,脑中一旦浮现出一个新的想法,下一秒又会被事实无情否决。

马车颠簸,卷宗上的字又很小,曾若初看久了不禁觉得有些头晕,干脆闭上眼睛缓一会儿。

他们在马车上已经待了一天了,此时曾若初的腰也开始酸痛起来,索性将软垫抵在自己的后腰,自己则完全将后背贴在马车的墙壁上。

她看卷宗看到现在,发现那周清瀚除了出现的时机太巧以及急着只身一人去搜寻现场之外,这件事好像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那为什么江游川会无缘无故地怀疑到他头上?

曾若初无奈,再次睁开双眼,将卷宗从膝盖上拿了起来,举到自己的眼前继续翻阅。

记录案件过程的卷宗基本上就这样结束了,一切的一切都在指向着肖书廷的死是意外或者自杀。

后面只剩下江游川的批注了。

她不停地眨巴着眼睛,试图与头晕做对抗,想坚持把后面的内容读完。

“案发前十天,肖书廷曾与周清瀚相约见过两回……”曾若初虚弱地阅读着。

在平时的生活中,肖书廷和周清瀚这两个人交际不多,只能算得上点头之交。那时,周清瀚是大理寺堂堂正正的官员,而肖书廷却什么都不是。他直到死都没能考到一官一职,之所以能和周清瀚认识还是因为他的舅父是大理寺卿方舜玉。

难道肖书廷要和周清瀚请教科考上的问题?可论起科考,好像江游川更厉害一些吧!他犯不上放着好兄弟不请教,反倒去请教一个算不上相熟的人。

不仅如此,对周清瀚来说,自己每天忙得很,也没必要去上赶着帮助上级的外甥吧。

那这两个人相约什么相约?根本没有理由啊!

此时此刻曾若初也分不清自己的头昏到底是晕车造成的还是案子造成的,她只能收起卷宗放弃思考,趁着还没到兰城阖眼休息一会儿。

阿涟去过兰城,对路线比较熟悉。为了赶时间他这一路抄了好几个偏僻难行的近道,不止一次把曾若初颠得差点吐出来。

曾若初虚弱抬眼,发现对面的钱仵作一直都在呼呼大睡,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使得她不得不在心里重新定义了一次补品的重要性。

就这样,他们用比正常情况快了将近一倍的速度到达了兰城。

通过城门以后,曾若初将头靠在车窗的外框上,颤颤巍巍地支起了窗帘,想要瞧瞧兰城的样子。

从百姓的穿着以及房屋的陈设规划来看,兰城要远比上京落后得多。

这里是肖书廷的故乡,是曲嫣和贺施儿认识的地方,也是百花楼的发源地。

曾若初早就从顾三娘口中听过兰城,却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因为曲嫣的事情,曾若初对这个地方的印象其实算不上很好,但在切切实实此地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后,她心中的想法也变得微妙了起来。

肖书廷的父亲是个普通的百姓,为人憨厚老实。他和自己的夫人从来没有因为大理寺卿和自己有亲戚关系而耀武扬威,夫妻俩只是本本分分地开了家杂货铺子,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曾经,肖书廷为了科考要去上京求学,他的父母为了支持他,陪着他把铺子从兰城搬去了上京。因为上京每块地都价格不菲,他们一家只能住在城郊。

大约一个月后,一直忙于公务的方舜玉这才发现自己的外甥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去学堂读书,不禁心生愧疚。他立刻提出把自己的一套小宅借给妹妹一家居住,可肖书廷父母的铺子已经在城郊开了起来,不便挪动。

到最后那套小宅只有肖书廷一个人住了进去,他的父母则留在城郊继续做生意。因为有方舜玉在,夫妻俩从头到尾都很放心。渐渐的,肖书廷在学堂的生活也忙了起来,而其父母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两边的空闲时间也愈发减少。

肖书廷与父母从三天见一次到一周见一次,一直到最后演变成一个月见一次。

肖书廷出事后,他的父母伤心欲绝,害怕留在京中睹物思人,决定带着他的尸首回到兰城老家。

据江游川说,肖书廷还有一个弟弟,是他的父母来到上京之后生的。哥哥出事后,他也跟着父母回到了兰城。

如今,这家人就在这兰城之中,继续书写着自己的生活。

曾若初和阿涟一路问了许多人,不停地向他们打听这对夫妇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

飞奔了一天的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曾若初捶了捶自己早已僵硬的双腿,大声把钱仵作叫醒,拿起包袱下了车。

今天家中有事,篇幅有点短,很抱歉[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3章 丹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