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我还在睡梦中,就被楼上传来的欢快脚步声吵醒。紧接着,手机震动起来,是昭光发来的消息:
「快上来!我妈今天生日,若初他们带了蛋糕来!」
我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窗外,天刚蒙蒙亮,冬日的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这么早?
穿上衣服上楼,昭光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阵阵笑声。
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不仅江云舒、蓝若初和林淮叶都在,连他们的行李也堆在客厅一角。
“惊喜!”昭光一把拉住我,“若初爸爸工作调动,他们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淮叶和云舒也一起住!就在你家隔壁那栋楼!”
蓝若初笑着补充:“我们昨天故意没告诉你,想给你个惊喜。”
林淮叶推了推眼镜:“经过慎重考虑,合租是最优选择。既方便学习,又能互相照应。”
江云舒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实是我舍不得和大家分开。”
这时,昭光的母亲从厨房走出来,系着一条崭新的围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都来啦?正好,阿姨今天生日,你们都要留下来吃饭!”
“生日快乐,阿姨!”大家异口同声。
蓝若初拿出一个精美的蛋糕盒:“阿姨,这是我们特意订的蛋糕,低糖的,适合您。”
昭光的母亲感动得眼眶微红:“谢谢孩子们,昭光,快去叫你爸爸起来,别睡了。”
昭光朝我眨眨眼,跑向卧室。
我这才注意到,客厅的墙上已经贴满了“生日快乐”的彩带,餐桌上摆满了各种食材。
“我们来帮忙吧。”江云舒挽起袖子,“我奶奶教过我几道菜。”
林淮叶拿出手机:“我可以负责查菜谱。”
蓝若初已经开始洗菜:“我打下手!”
我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门铃响起,我打开门,看见父亲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一束鲜花。
“听说今天昭光妈妈生日?”他小声问我,“我方便过来吗?”
我点点头,侧身让他进来。父亲的出现让客厅安静了一瞬,但昭光立刻迎上来:“叔叔来得正好!我们需要一个会做红烧肉的大厨!”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叔叔今天露一手。”
厨房里顿时更加热闹了。父亲系上围裙,开始指挥大家配菜;昭光的母亲在准备长寿面;昭光在一旁打蛋;蓝若初在洗菜;林淮叶认真地对照菜谱检查配料;江云舒则在专注地切着香菇。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两个家庭,五个朋友,在这个冬日的早晨,因为一个生日聚在一起,像真正的一家人。
午餐时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摆满了各色菜肴。父亲的红烧肉,昭光母亲的清蒸鱼,江云舒的老家特色菜,还有大家一起包的饺子。
“这是我过得最热闹的一个生日。”昭光的母亲感动地说,“谢谢大家。”
昭光的父亲举起酒杯:“为我们这些优秀的孩子们,干杯!”
饭后,我们一起去参观蓝若初他们的新家。
果然就在我家隔壁那栋楼的三层,从窗户能直接看到我家的阳台。
“这样我们晚上可以用手电筒打信号了。”昭光开玩笑说。
新家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
三间卧室,一间书房,客厅里还特意留出了一块学习区。
“这是我们共同的家。”蓝若初轻声说,“以后大家可以随时过来学习。”
林淮叶已经把他的参考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我计算过了,从这里到学校只要步行八分钟。”
江云舒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学校:“我从没想过,能和朋友住在一起。”
我看着他们,突然想起初中时那个总是独自站在梧桐树下的自己。
那时的我,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群朋友,更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在一起。
傍晚,我们回到昭光家切生日蛋糕。在温暖的烛光中,昭光的母亲许下愿望:
“希望你们五个孩子,永远这样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我们相视而笑,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坚定。
那天晚上,我站在阳台上,看见隔壁楼的三层窗户都亮着灯。昭光从楼上探出头来:
“顾影,明天早上一起上学?”
“好。”
寒风吹过,我却感觉不到冷。因为我知道,从今往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是一个人。
光和影,终于以最温暖的方式,紧紧靠在了一起。而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