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天的早晨,天空是罕见的淡紫色。
我起得很早,检查了三次准考证和文具。母亲已经准备好了早餐,是我最喜欢的豆浆油条。
“别紧张。”她把豆浆推到我面前,“就像平时考试一样。”
我点点头,其实并不太紧张。九年的努力,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了。
出门时,发现父亲站在小区门口。他手里拎着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崭新的2B铅笔和橡皮。
“给你备用的。”他递过来,眼神里满是关切,“路上小心。”
我接过文件袋,轻声说:“谢谢爸。”
这个久违的称呼让父亲愣了一下,眼眶瞬间红了。他用力点头,说不出话来。
昭光在考场外的梧桐树下等我,穿着干净的校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准备好了吗?”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准备好了。”
我们并肩走进考场,在走廊分开前,他朝我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我也回了他一个。
语文试卷并不难,作文题目是《光与影》。
看到这个题目的瞬间,我几乎要笑出来。这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题目。
我写了那个总是站在梧桐树下的男孩,写了他借给我的那把蓝伞,写了他教我写的作文,写了我们并肩走过的这些年。
笔尖在纸上飞舞,那些共同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溢出纸面。
交卷时,我看见昭光从隔壁考场走出来,朝我眨了眨眼。
“作文题目太巧了。”他说。
“你写了什么?”
“你猜。”
我们相视而笑,答案不言而喻。
三天的考试很快过去。最后一场英语交卷后,我走出考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初夏的空气里带着栀子花的香气,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昭光在考场外等我,手里拿着两瓶冰镇汽水。
“解放了!”他把汽水递给我,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我们坐在操场边的看台上,看着其他考生和家长陆续离开。
有人欢呼,有人哭泣,有人沉默。九年的寒窗苦读,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顾影,”昭光轻声说,“不管考得怎么样,能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汽水瓶上的水珠顺着我的手指滑落,凉丝丝的。
“我也是。”我说。
那天晚上,母亲做了一桌好菜。
父亲也来了,带着一个蛋糕。这是他们离婚后第一次同桌吃饭,气氛有些微妙,但还算和谐。
“考完了就好好放松。”父亲说,“想去哪里玩?爸爸出钱。”
母亲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我想和昭光去图书馆。”我说,“不是去学习,就是去看书。”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好,好,去看书。”
饭后,父亲帮我整理初中三年的课本和笔记。他抚摸着那些写满字的笔记本,眼神复杂。
“爸爸当年要是像你这么用功就好了。”他轻声说。
母亲在厨房洗碗,水流声哗哗地响着。
成绩公布那天,我和昭光一早就去了学校。
校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走过来,脸上带着笑容:“顾影,昭光,恭喜你们。”
我和昭光的手不约而同地握在一起。
榜单贴出来时,我们挤到最前面。
「顾影:全校第三」
「昭光:全校第五」
我们都超过了一中的录取线,而且分数足够进入最好的班级。
“我们做到了。”昭光的声音有些发抖。
我点点头,感觉眼眶发热。
父亲和母亲都来了。
看见成绩,母亲一把抱住我,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父亲站在一旁,不停地用手擦着眼睛。
昭光的父母也过来了,两家人站在一起,互相道贺。
“孩子们真争气。”昭光的父亲拍着父亲的肩膀,“老顾,你有福气啊。”
父亲用力点头,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没有回避“父亲”这个身份。
回家的路上,我和昭光走在前面,父母们跟在后面。阳光很好,把我们的影子投在地上,交织在一起。
“高中还要继续做同桌。”昭光说。
“好。”
“大学也要一起。”
“好。”
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我:“一辈子都要在一起。”
这次我没有立刻回答。风吹过梧桐树,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
“好。”最后我说。
他笑了,那笑容比阳光还要耀眼。
我知道,中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挑战要面对。
但只要有这束光在身边,影子就不会迷失方向。
就像很多年前那个雨天,他递给我的那把蓝伞。伞下的世界很小,却足够容纳两个人的梦想。
而现在,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