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敌国皇子竟是白月光 > 第51章 知我心扉

敌国皇子竟是白月光 第51章 知我心扉

作者:山涧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2 00:32:11 来源:文学城

王相知被百姓们轮流泼水,从最开始的挣扎到死灰燃烬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代郡守从高官到罪臣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他这一生,从富家子弟到家道中落,又科考为官,享受了多少荣华富贵,人生起起伏伏,最后得到的不过一副枷锁。

可这又是多少人前仆后继要想拥有的呢?

明芜不知道,只感到悲哀,只因一人的自私自利,害了柳岸郡的百姓多少年?她长叹一声,在梳妆镜前涂脂抹粉,一点一点易容成医女模样。

此事闹得过大,一会儿不免要和人打交道,李采薇和陆崚在此地太过引人注目,她便吩咐二人前往郊外木屋,去找江昔婉。

屋外声音嘈杂,人群的唾骂声阵阵传来,果不其然,郁嘉和郁柏纷纷从房中走出,他们脸上一片惊讶,意外地朝郁辞看去。

郁柏观察一番,眼睛在那几辆粮车上多看了几眼,笑道:“没想到这王相知竟如此胆大妄为,连父皇派来的‘清淤款’都敢明面劫持,当真是不想活了!”

“还好有三弟,找来了这些高手,护住了粮食,也将王相知抓了个现行。”

郁辞抿唇,没否认,站在那里垂眸沉思,有些心不在焉。

郁柏笑意变浅,不轻不重的朝郁嘉看去一眼,拿了些做兄长的架子道:“说起来,四弟,我们与三弟年龄相差无几,还多上了几年上书房,现在看来倒是将书本全还给先生了。”

郁嘉一听读书便头疼,敷衍地回应了两句:“二哥说笑了,我一向愚笨,看不下书本,和先生无关。”

这说的牛头不对马嘴的,连他在暗示什么都听不懂,当真是蠢货,王相知此事败露,以为郑家会好到哪去吗?

郁柏广云袖边下的手攥紧一瞬,眼神阴翳,维持着笑意道:“四弟过谦了,你最受父皇喜爱,定是有过人之处,不要妄自菲薄。”

但就是不知道郑贵妃会如何了。

郁嘉打了个哈欠,终于说了些人话,自己承认道:“此事一过,父皇眼里应该是最看重三哥了。”

郁柏脑袋生疼,只能跟着附和:“是啊,三弟在身困囹吾时还能朝父皇上谏要来‘清淤款’定是有一定分量。”

这话说的直白,其中的恶意与引导之意简直藏不住。明芜刚抬脚跨过门槛便听见此话,见郁辞还在呆愣,毫无反唇相讥之意,不由冷笑一声。

她走近,低唤道:“见过三位殿下。”

郁辞回神,笑着看了过来:“不必多礼,说起来抓到王相知一事还多亏了医女,我在此替百姓多谢你。”

明芜还礼,二人一唱一和,很是和谐,郁嘉看的新鲜,一时忘了郁柏在说什么了。

还是明芜起的头:“民女听闻粮车多次被劫,路上匪徒不断,还好领头大汉本事高强,稳稳护住了粮食,遇到这种事,真是吓人啊。”

她说着,还频频朝彪二看去,愁眉苦脸的,心有余悸一般。

郁辞看向她,心中了然,立刻一片哀愁道:“唉,此事还是多亏了父皇,否则以我的能力,怕是会入了王相知的圈套。”

“啊?”郁嘉来了兴趣,追问道,“三哥,父皇那日来的圣旨不是说有人诬陷你吗,难道还说了别的?”

明芜看了眼他,心想倒是聪慧,脑子里除了装满情爱之外,还算有些用途。

郁辞颔首,爆出一个惊天消息:“其实那日的圣旨只是晃人眼目罢了,父皇真正给我的是——一块先斩后奏的令牌。”

先斩后奏,相当于免死金牌的东西,郁嘉张大嘴巴,眼下的红痣都快到了眉梢,郁柏更是转头看来,脸上崩裂一瞬,有些似笑非笑。

郁柏咬牙,温和笑道:“父皇果真看重三弟,这么秘密的事我们竟毫不知情。”

郁辞摇头,吩咐了彪二他们维持局面,安抚百姓,起身招呼众人朝厅堂走去,将那日经过一一道来。

拱门之下,那传旨士兵身形高大,在郁辞起身的那一刻,搀扶一把,将传旨金牌和一张纸条推进他的袖口。

明芜自是知情,那纸条上说了齐皇对郁辞的信任,并给了处置王相知的权力,他们便借此布局,做了张密不透风的网。

只是她没想到郁辞发去扬州买粮的信竟给了陆崚,更是省下了银钱,从他那里坑来了一笔粮草。

她笑了下,那么齐皇给来的那笔“清淤款”他们便可随意处置了。

王相知头发花白,在柳岸郡的牢狱中主动忍下了多年罪行,他面容疲惫,整个人一夜间苍老起来,像是枯草。

郁柏和郁嘉的人争斗一番后,两败俱伤,被木头他们在一个深夜扔在了各自门外。说起来,还凭空惹了一番闹剧,一群黑衣白衣,浑身是血的蒙面人躺在院中,守夜的小厮经过,快要吓破了胆,急忙跑去叫来了王爷亲卫,然后又见他们神色古怪拖走了人。

小厮简直摸不清头脑,还以为见了鬼。

此事算是基本解决,柳岸郡中其他大大小小官员在王相知倒台后,纷纷送来了自家诚意,企图与郡守府摆脱关系,但都被毫不留情的还了回去。

明芜冷笑,这地方已经烂到根底,不彻底洗刷一番怕是干净不了。

郁辞又朝齐皇送了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将王相知一事上报,齐皇大怒,玉玺都差点摔在地上,他给了郁辞实权,令其在柳岸郡就地斩杀郡守,并连夜派来巡按御史主持后续事宜,将蛀虫全部清理。

但此刻,郡守府郁辞房中,青天白日,屋内却和夜里一样寂静无边。

明芜备了薄酒小食,规整放在雕花小桌上,菜肴丰富,却无人动筷。

少女一只手支起下颌,散漫的拿起茶杯,欣赏着上面的富贵花纹,又有些鄙夷的放下,吐槽道:“王相知什么喜好,俗气至极。”

郁辞笑了下,抿唇将一盘米糕朝前推了推:“新做好的,趁热吃。”

明芜歪头:“师兄不是说新做好的要放凉一会儿吗?要不会烫舌头。”

郁辞:“。”他叹息一声,知道终究要面临这一关,温柔平静道,“问吧,你想从哪说起?”

明芜眯眼,笑了声:“我能选择?”

郁辞的话清晰而平静,他道:“你可以。”

只要她问,他便答。

明芜低头笑了笑,说:“那就一杯酒一个问题,像从前在青石山一样。”

她认为这个提议好极了,既可以缓解气氛,又可以放空思绪,避免难堪局面。

最重要的一点是,明芜抬头朝郁辞看去,这样她可以听到真话。

谁知,郁辞却拒绝了:“不用这样。”

他摇头失笑,将酒壶全都拿走,放在了离明芜最远的小桌上,无奈地说:“阿芜,以前在青石山可从未用酒抒情过。”

“不都是你不肯吃饭,你吃一勺饭我回答一个问题吗?”

少女时的往事被提起,明芜脸色通红,耳朵尖都冒起了热,她起身双手撑住桌子,咬牙道:“阿词!”

郁辞顺手摸了摸她的发顶,柔软又安心,被他护在手中,毛茸茸的,轻易填满心扉。

郁辞哄道:“那就一人吃一口米糕,回答一个问题?”

明芜:“。”她简直头大,腾的一声坐会原位了,在郁辞的注视下,被迫接受了这个提议,“好吧,我问你答。”

明芜率先吃了一口米糕,含混道:“你为什么在青石山离别时,不告诉我要去哪里?”

郁辞垂眼,回答:“你那时才十五岁,贸然被楚明皇接回去,定会被严加看管,我得提前去楚国给你铺路,之后再回齐国,此事涉水太深,我怕说了后,和你七岁那年一样……”

郁辞咬下一块米糕,有些后悔手边无酒了。

明芜继续,第二个问题:“那我来齐国后,又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早就在这儿,还阿词的身份送上贺礼?”

郁辞顿了顿,米糕在舌尖残留余味,有些苦,他坦白道:“我当时不能说,有一些事需要用郁辞的身份去做,告诉你后,就做不成了。”

“至于贺礼,那是找的帮你的一个借口罢了。”

明芜轻笑一声,问他:“是吗?”

她咬下最后一口米糕,不加掩饰朝郁辞看去:“那你究竟为什么一直不敢承认你是郁辞?”

不敢承认阿词就是郁辞?

虽说是三个问题,但这些全直指一个点,像是不断穿起来的珠线,一点点穿满,然后承受不住后崩裂。

郁辞自嘲一笑:“阿芜,你可真是……”真是敏锐,真是聪慧,真是逼他非要一步步将心扉要彻底打开,米糕失了温度,他手指蜷缩一瞬,见少女起身走来,遮住了烈阳。

明芜垂首,像一只艳丽的毒蛇,轻易俘获人心:“告诉我。”

她叫道:“阿词。”

于是阿词便说了,将心底的一切全部剖开,带着赴死一般的壮烈,他一字一句道:“因为有的事,阿词不能做,郁辞却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做。”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明芜无法将郁辞与阿词认作一人,他自己同样如此。

当郁辞时,他毫无顾忌,将全身的爱意释放,尽可能的博取明芜的喜欢,可当阿词时,他只能收敛。

因为郁辞是夫君,阿词只是师兄,是哥哥,更是亲人。

兄与妹,礼法纲常不可逾越。

于是他在明芜来到齐国的第一日,不,或许更早,三年前,郁辞便做了个决定,要将这二者的身份彻底划清。

他要隐瞒,要欺骗,要贪那一分秋色。

郁辞起身,他身上穿着王爷的锦绣华服,多明亮,他与明芜面对面,二人的眼神在空中汇聚,那么浓烈,那么深情,带着米糕独有的甜。

所以,郁辞俯身,吻在了明芜的唇上,小心翼翼,又贪婪,只求盖住了那一分苦,僭越了那一份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