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等春天 > 第3章 等·春天

等春天 第3章 等·春天

作者:壹月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4:34:41 来源:文学城

文档的标题在屏幕上闪烁着微光,像夜空中第一颗勇敢探头的星。迟倦敲下第一章的最后一个句号,感觉像是跑完了一场漫长而耗尽全力的马拉松。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十七岁那年的空气、声音、光影,以及那份独属于少年时代的、混杂着消毒水与青草气息的心动,仿佛依旧萦绕在鼻尖,不曾散去。

她起身,为自己重新磨豆、冲泡了一杯黑咖啡。浓郁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让她因沉浸在回忆中而有些恍惚的神经,稍稍清醒了一些。窗外的东京已经彻底苏醒,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步履匆匆,构成一幅高效而冷漠的现代都市图景。这与她刚刚在文字里构建的那个节奏缓慢、情感丰沛的小城,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她端着咖啡,再次坐回电脑前。文档停留在第一章的结尾,那句由二十七岁的她写下的旁白:“……他是在预习告别。”

是啊,预习告别。迟倦的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弧度。可十七岁的她,当时满心满眼,都以为那是一场关于永恒的开场白。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的洪流便不再受控制。接下来的几天,迟倦几乎足不出户,完全沉浸在《等春天》的创作中。她白天写作,夜晚则对着星空发呆,尽管东京的夜空实在乏善可陈,让思绪飘回那个决定性的,让她和沈述白的关系发生质变的夜晚。

那是高二下学期的期末,一个罕见的,没有雾霾的冬夜。

期末考试的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年级。就连一向举重若轻的迟倦,也感到了些许疲惫。沈述白更是如此,连续的复习和隐约持续的疼痛,让他的脸色看起来比平时更苍白几分。

晚自习结束时,他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肘。“今天……能陪我去一下天台吗?”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就一会儿。”

迟倦有些意外。自从那次“骨癌”坦白后,他们虽然熟悉了很多,但沈述白始终保持着一种礼貌的、不愿过多打扰她的距离感。这样主动的、带着点私人意味的邀请,还是第一次。

她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好。”

冬夜的天台,寒风凛冽。但空气也因此变得格外清透,能见度极高。墨蓝色的天幕上,繁星如同被打碎的钻石,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银河像一条朦胧的光带,横跨天际。

“哇……”迟倦忍不住惊叹,呼出的白气在眼前迅速消散,“好久没看到这么清楚的星星了。”

沈述白靠在水泥栏杆上,仰着头,目光在星空中逡巡。寒风吹动他额前柔软的黑发,露出光洁的额头。他的侧脸在星辉下,有一种近乎雕塑般的完美和易碎感。

“嗯。”他应了一声,然后指向一个方向,“看那里,猎户座。很容易认,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是他的腰带。”

迟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找到了那三颗排成一线的、异常明亮的星星。“找到了!”她有些兴奋,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猎户座左下角那颗最亮的,是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沈述白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讲述知识时特有的、平静的魅力。“它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有一颗肉眼看不见的白矮星伴星……”

他开始娓娓道来,讲述各个星座的神话传说,不同恒星的特点、距离、演化阶段。他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因病而显得阴郁的少年,此刻的他,眼眸明亮,语气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专注,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迟倦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看着他被星光点亮的眼睛,心里某个地方被深深触动了。她见过他忍耐疼痛的倔强,见过他解题时的聪慧冷静,却从未见过他如此……神采飞扬的一面。这片星空,似乎是他唯一可以肆意驰骋、暂时忘却病痛的自由之地。

“……所以,我们看到的星光,都是它们很多年以前的样子。”沈述白的话锋渐渐转向了哲学,“就像那颗猎户座α,参宿七,我们看到的它是六百四十年前的它。因为光从它那里传到地球,需要走六百四十年。”

他顿了顿,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迟倦。星辉落在他浓密的睫毛上,仿佛沾染了碎钻。

“迟倦”他叫她的名字,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一样搔刮着她的心尖,“你说,如果一颗星星在三百年前就已经爆炸消亡了,但我们此刻却依然能看到它发出的光,那么,对于看着它的我们来说,它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这个问题太过玄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对生命和存在的终极追问。迟倦怔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沈述白也没有期待她的答案。他重新望向星空,声音飘忽得像远处的风吟:“星星的光,是穿越了无数光年才被我们看见的。也许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光还在走向你的路上。”

这句话,他后来在不同的情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对她说过好几次。但唯有这第一次,在这片无垠的星空下,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宿命般的悲怆和温柔,直直地撞入了迟倦十七岁的心房。

她感到心脏猛地一缩,一种混合着心疼、感动和某种不明所以的恐慌的情绪,瞬间攫住了她。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会的!你会一直在!你会好起来,然后去看真正的,世界各地的星空!”

她的声音因为急切而有些微的颤抖,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沈述白回过头,深深地望着她。女孩的眼睛在星光下亮得惊人,里面有一种近乎固执的信念和纯粹,像一团温暖而明亮的火焰,试图驱散他周身所有的阴霾与寒冷。

那一刻,有什么东西在两人之间悄然改变了。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寒风掠过耳畔的声音,和彼此逐渐清晰的呼吸声。

沈述白忽然笑了。不是平时那种礼貌的、浅浅的弧度,而是一个真正的、带着暖意的、甚至有些如释重负的笑容。那笑容点亮了他整张脸,让他看起来不再是那个背负着沉重命运的早熟少年,而只是一个英俊的、会为了一句笨拙的安慰而真心感到开心的男孩。

“嗯。”他轻轻应了一声,目光没有从她脸上移开,“借你吉言。”

那一刻,迟倦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心跳如擂鼓的声音。砰,砰,砰……一声声,敲打在寒冷的夜空中,与遥远的星辰仿佛产生了某种共鸣。

从天台下去的路上,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沉默不再令人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甜丝丝的暖流。

走到教学楼下的岔路口,一个往左是学校大门,一个往右是自行车棚。

“我送你到车棚。”沈述白说。

“不用了,你……”迟倦想说他腿不方便,早点回家休息。

“没事,几步路。”他坚持,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迟倦便不再推辞。两人并肩走在通往车棚的小路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叠、再分开。

就在迟倦弯腰开车锁的时候,沈述白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迟倦”

“嗯?”她直起身,回头。

他站在一步开外的地方,路灯的光线从他头顶洒下,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朦胧。他看着她,眼神专注,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

“下学期……我们还能继续做同桌吗?”他问。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夜里,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迟倦的耳中。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高三上学期,面临着可能重新排座位的变数。这更像是一种试探,一种对彼此关系的确认和期许。

迟倦的心跳又一次失控了。她感觉脸颊有些发烫,幸好有夜色遮掩。她低下头,假装摆弄着车锁,用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又无比坚定的声音回答:

“当然。”

说完这两个字,她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不敢再看他,迅速骑上自行车,丢下一句“路上小心,明天见!”,便飞快地蹬着车子冲进了夜色里。

寒冷的夜风刮在脸上,却丝毫无法降低她脸上滚烫的温度。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嘴角在上扬,怎么压都压不住。心里像揣了一只快乐的小鸟,扑棱着翅膀,想要放声歌唱。

她知道了。她知道他那句话的意思,不只是“做同桌”那么简单。

而他,站在原地看着她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拐角,才缓缓地、缓缓地吁出一口气。嘴角,同样抑制不住地,扬起了一个大大的、带着傻气的笑容。腿上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冬夜的寒风也变得温柔起来。

他抬头,看了一眼深邃的、布满了“过去之光”的夜空,觉得其中某一颗,或许正承载着他此刻的、指向未来的喜悦,正在努力地,向着某个方向跋涉。

从那个星空之夜后,迟倦和沈述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他们依旧是最好的同桌,在学习上互相扶持。但更多了一些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小动作。比如,她会偷偷在他抽屉里放一盒温热的牛奶;他会在她因为文艺活动忙得顾不上吃饭时,默默帮她打好饭菜;他们会共用一副耳机,在午休时听同一张CD,分享彼此喜欢的音乐;他们的目光会在课堂上不经意间相遇,然后迅速分开,彼此耳根微红。

那种朦胧的、未曾言明却早已心知肚明的暧昧,像初春的藤蔓,悄无声息地蔓延、缠绕,将两个年轻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班上的同学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向明溪就曾私下里挤眉弄眼地问迟倦:“哎,你跟那个沈述白……是不是有情况啊?他看你的眼神,跟看别人完全不一样!”

迟倦总是红着脸否认:“别瞎说!我们就是……好朋友。”

“好朋友?”向明溪拖长了语调,明显不信,“好朋友会天天帮你接热水?好朋友会记得你不爱吃香菜?得了吧迟倦,你骗鬼呢!”

迟倦嘴上否认,心里却像浸了蜜一样甜。是啊,那些琐碎的、微不足道的细节,拼凑起来,就是独属于他们两人的、无声的告白。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或者说,与沈述白相关的幸福,总是伴随着阴影。

期末考结束后的第三天,沈述白没有来学校。也没有提前告诉她。迟倦看着旁边空荡荡的座位,一整天都心神不宁。

直到下午,她才从班主任那里得知,沈述白前天晚上旧疾复发,住院了。

她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迟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鼓起勇气去了医院。

按照班主任给的地址,她找到了市人民医院的肿瘤科病房。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偶尔有穿着病号服、面色憔悴的人被家属搀扶着走过,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她在病房门口犹豫了很久,才轻轻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沈述白的母亲,一位看起来温柔但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色的中年女人。迟倦自我介绍是沈述白的同学。

沈妈妈显然听儿子提起过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是迟倦啊,快进来。述白刚做完治疗,睡着了。”

迟倦轻手轻脚地走进病房。这是双人间,但另一张床空着。沈述白躺在靠窗的那张床上,闭着眼睛,睡得似乎并不安稳。他的脸色比平时更苍白,几乎看不到血色,手臂上打着点滴,透明的液体正一滴滴输入他的血管。床头柜上放着水杯、药瓶,还有一本她借给他的,包着书皮的《时间简史》。

眼前的景象,像一根针,猝不及防地刺破了迟倦这些天来沉浸在暧昧甜蜜中的泡泡,让她无比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她喜欢的这个少年,正在经历着一场多么艰难的战斗。星空下的哲思与温柔,日常相处中的点滴心动,都无法掩盖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她站在床边,看着他沉睡中依然微蹙的眉头,心里充满了巨大的心疼和一种无能为力的酸楚。

沈妈妈小声说:“他这次有点感染,发烧,腿也疼得厉害。昨天折腾了一晚上,刚睡着没多久。”

迟倦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阿姨,他……会好起来的吧?”

沈妈妈看着她,目光复杂,里面有感激,也有更深沉的迟倦当时还无法完全理解的疲惫与哀伤。她轻轻拍了拍迟倦的肩膀,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好孩子,谢谢你来看他。等他醒了,我会告诉他的。”

迟倦没有久留。她把自己带来的,一本手抄的诗词集和一盒沈述白提过想吃的进口巧克力,轻轻放在了他的床头柜上,然后悄悄地离开了病房。

走出医院大门,冬日下午稀薄的阳光照在身上,她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沈述白在星空下说的话,和眼前他躺在病床上虚弱苍白的模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碎的对比。

他的“光”还在路上,而他的身体,却已经在承受着陨落的痛苦。

那一天,迟倦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喜欢一个人,除了甜蜜和心动,还会伴随着如此沉重的担忧和恐惧。

也是从那天起,她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她和沈述白之间,横亘着的,不仅仅是他人的目光和学业的压力,还有一条更宽、更深的鸿沟——那就是悬在他头顶的、名为“命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对他的喜欢,能跨越这条鸿沟吗?

十七岁的迟倦,站在冬日寒冷的街头,第一次对看似明亮的未来,产生了巨大的迷茫和不确定。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不久,沈述白就醒了过来。他看到了床头柜上的诗词集和巧克力,也听母亲说了她的来访。他拿起那本字迹娟秀工整的诗词集,翻到扉页,上面是她抄写的一句诗:“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很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扉页展平,把诗集妥帖地收在了枕下。窗外,夕阳正在落下,天际一片橘红。他默默地想,他的星光,是否也能有与她交相辉映的那一夜?

未来如同被迷雾笼罩的航程,但此刻,枕下那本小小的诗集,却像一颗小小的定心丸,给了他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勇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