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我与霍去病开了一家时空鉴宝店 > 第43章 生死离别

当我与霍去病开了一家时空鉴宝店 第43章 生死离别

作者:渡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20:09:36 来源:文学城

一首《夏日绝句》,道尽了李清照对时代的不甘与不屑。

她恨自己的丈夫,恨大宋朝廷,恨他们都抛下百姓,放弃北方故土,偏安江南,只为苟活。

李清照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便化为这一句句诗词,抒发愤懑不平之情。

到达池阳后,三人找了处屋子布置起来,将那些宝物藏到屋中的隐秘之处。而后种菜种花,平淡且安详。

陶栀知道,李清照的内心深处还是难以忘怀自己同床共枕三十年的丈夫。每每月圆之际,她总是坐在烛光下,翻看着赵明诚所写的《金石录》,一字一句,她都反复品读。

现如今的鉴宝进程已然过了大半,他们期盼已久的《金石录后序》即将出世,只是那时的李清照已经失去了很多,他们再一身不吭地离开,怕是对李清照也是一种打击。

陶栀面露难色,站在窗外看着废寝忘食的李清照,叹了口气。霍去病站在一旁,双手抱胸:“我们很快就能回去了。”

“是啊。”陶栀垂下眼帘,内心五味杂陈。

霍去病像是洞察了她的心思,瞥了她一眼,浅笑一声:“陶栀,李清照没有你想象的那般脆弱。”

“一个敢于怀揣家国情怀,为民发声的女子;一个不惜挑战世俗,向男子提出和离的女子;一个可以经历种种磨难却依然坚持活着的女子,你会觉得她是脆弱不堪吗?”

霍去病透过窗纸,看向屋中伏在案上,奋笔疾书的李清照,烛火摇曳,她的身影印在纸面上,显得格外□□。

“她的一生,甚至称得上传奇。”

陶栀沉默一瞬,攥紧的手渐渐松开。她笑了笑,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她的确不该是我所担忧的女子。”

随即她轻轻拍了下霍去病的胳膊,笑着道:“看不出来啊,大将军也懂得这么多大道理。”

霍去病轻笑一声:“我活了两世,很多事早已看透。”

“看透什么?看透大汉终究还是难逃一灭,看透人间百态,世事无常,还是看破红尘?”

霍去病摇摇头,轻启薄唇:“看淡了生死。”

“重活一世,经历了许多人短暂而又身不由己的一生,才发现衡量活着与死亡,其实还要看人的所作所为。”他的声音十分平静,陶栀盯着他的侧颜,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好看,“所以我从不会后悔我前世征战沙场,为大汉出身入死,因为这才是我活着的意义,甚至说,是我名垂青史的勋章。”

陶栀赞同地点点头:“那倘若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重回大汉,重上战场吗?”

霍去病挑挑眉,忍不住笑出声来。窗里的李清照像是注意到他们二人守在窗边盯着她看,隔着窗户冲着他们露出一抹笑容。

“会啊。”他抬头看向天空,目光坚定,眼里又闪过一丝柔情,“但这次回去,我想带上你。”

带上你。

陶栀的内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泛起一丝温暖,一种不言而喻的情绪涌上大脑。

“好。”她果断答应了,眼里带笑。

.

五月,李清照意外得知赵明诚得到来自建康的任命书,急忙赶到建康受诏觐见。

七月,李清照泛舟游行时,从好友处听闻赵明诚赶路途中身患重病,在建康养病。她立刻乘舟连夜出发,日行三百里,与陶栀霍去病三人匆匆赶往建康。

八月十八日清晨,三人终于到达建康,李清照连忙跳下船,向赵明诚所住之地跑去。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跳动得很快,她害怕自己若是晚去一步,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赵明诚了。

“明诚!”

她猛地推开房门,只见赵明诚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气若游丝,眼睛浑浊。

他老了,一头白发,脸上布满皱纹。

李清照慢慢走到他的床边,颤抖着手触摸他的额头,赵明诚却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微微睁开眼,挤出一抹笑:“清照……你来了……”

“嗯……”李清照紧紧盯着他,似乎害怕下一秒他就会灰飞烟灭一般。

“清照……对不起……”他的声音很低,低到李清照需要趴在他的嘴边才能听到,“那日……我对不住你……”

李清照闭上发红的眼,微微蹙眉:“不要再提此事了。”

“清照……你怎么走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赵明诚忽然开始连连咳嗽,眼睛却盯着半空,颤抖着另一只手高高举起,想要抓住空中的那个她,“不要走……不要走。”

李清照握紧他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声音哽咽:“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听到李清照的声音,赵明诚像是回光返照一般,眼睛重新有了聚焦。他缓缓转头,贪恋地凝视着李清照的脸,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

“清照,能娶你,我心足矣……”

语毕,他高举的手倏然重重落在床上,眼角噙挂着泪水,慢慢顺着侧脸滑落到李清照的手背上。

“明诚!!!”

伴随着她一声痛彻心扉的崩溃大哭,赵明诚慢慢合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

八月十八日子时,那个曾经带给过李清照无限快乐的爱人,从此离开了她。

尽管她曾对他有无数的怨言,可在生死攸关时刻,她却还是难以狠下心来,选择送他走完最后一程。

赵明诚的离世,也同样带走了那个曾经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肆意潇洒的李清照。

那日李清照苍白着脸,神情恍惚,一双眼哭得红肿。她轻轻推开门,眼神里满是疲惫。

“海棠,我好累啊。”李清照冲着陶栀与霍去病扬起一抹虚弱的笑容。

下一秒她双眼一闭,身体瞬间瘫软,直直向地面倒去。陶栀眼疾手快,立刻将李清照扶住。

“将她送回房间吧。”陶栀忧心忡忡道。

霍去病点点头:“我送她回房间,你去看看屋子里有没有李清照留下的《金石录后序》。”

陶栀连忙点头答应,她目送霍去病离开,趁着众人不注意时闪入房间。

赵明诚的尸体早已被抬了出去,此时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一个桌子,再无他物。

只是桌子上摊放着两张纸,一张上写满了李清照的各种诗句,而最后一句却与前文字迹不同,想必是李清照方才填补上的。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是情怀不似旧家时。”

另一张紧挨着那页诗词,是李清照的字,也是她为赵明诚倾尽一生所著之书所写的后序。

短短几篇,却凝结了二人一生的情感,在讲述的字字句句里,半句不提爱情,却句句透露着二人难舍难分的情愫。

李清照不是个狠心的人,她抛不下这份刻骨铭心的旧情。

陶栀轻轻拿起那张后序,那张载满李清照痛苦,欢乐,难过,不甘的后序,掏出镜子,召唤系统与落落所给的旧物进行对比。

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后序渐渐被光芒簇拥至天,落落的后序逐渐化为点点金光,散落到桌面上,与李清照手写之稿融为一体。

这份旧物,是真的。

那份从前的旧情,也是真的。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悲夫。

.

窗外下起淅沥的小雨,正如李清照少时乘船游玩,把酒言欢之时如出一辙。

陶栀与霍去病在门外等候着,李清照小跑出门,脸上的水珠分辨不清究竟是与还是泪。

“夫人,我一直想向你坦白一件事,这样做,会让我不留遗憾。”陶栀轻轻拉起李清照的手,眼神里带着些许不舍。

李清照也回握她的手,轻声道:“你说。”

“其实我不叫海棠,”不知道为什么,陶栀一张口,鼻头忍不住发酸,“我叫陶栀,你要记得我,记得曾经有个婢女一直陪在你身边。”

李清照错愕地盯着他们,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你们要去哪?”

“回家。”陶栀强忍着眼泪,冲着她扬起笑容,“此去一别,怕是再难见面了……今后,你一定要好好的。”

李清照不敢相信地看向霍去病,看到霍去病也垂着头,默不作声,她的心里已经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她点点头,扯出一抹笑容:“其实,离别之际,我还想再同你吃一次城南的包子。”

“城南的包子铺开了,有机会,你定要同我一起。”

陶栀重重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混着雨水一起流下。

李清照松开她的手,擦了擦脸上的水滴,郑重其事地向他们行了道别礼,目送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雨幕之中。

“再见……”她盯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徒增悲凉。直到二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她的视线里,李清照满腹的悲伤似乎被抽离了大半,她呆愣片刻,望着雨帘,却不知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脑海深处的那两抹身影仿佛被抹去,她不知道自己在为何人的离去感到悲哀。李清照轻叹一声,转身走入屋子。

她只知道,剩下的路,只留她一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