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如同一场灵魂的解剖,将失败的血肉与骨骼清晰地摊开在阳光下。
没有温情的抚慰,只有冰冷的诊断与精准的处方。
程时知道,左眠给出的不是建议,而是命令,是通往更强之路唯一被验证过的阶梯。
从那天起,二十六楼的训练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一种近乎苦修式的向内探索的历程。
常规的体能训练,异能对抗依旧进行,但比重已大幅降低。
取而代之的,是左眠亲自设计的一系列“非常规环境适应性训练”。
第一站,是位于联盟地下深处的“重力紊乱区”。
这里没有虚空回廊那般诡谲,却更加粗暴直接。
程时刚踏入其中,便感觉身体一沉,仿佛瞬间背负了千斤重担,每一步都艰难无比。
然而下一秒,重力方向骤然改变,将他狠狠“抛”向侧方的墙壁!
他勉强稳住身形,重力却又瞬间消失,整个人如同溺水般在失重环境中无助漂浮。
空间感知在这里几乎完全失效。
上下左右的概念被打破,精神力如同陷入泥沼的飞鸟,难以展翅。
程时需要做的,是不在依赖外部的“坐标”,而是在这混乱的重力场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平衡点”。
用意志强行稳定周身极小范围内的空间结构,才能勉强移动和感知。
起初,他像个笨拙的提线木偶,被无形的重力之手肆意抛摔,撞得浑身青紫。
左眠只是沉默地站在区域外观测,记录数据,偶尔在他即将撞上尖锐凸起时,用一股柔和的气流将他推开。
汗水浸透了训练服,肌肉因对抗不断变化的重力而剧烈颤抖,大脑因持续的高度集中而嗡嗡作响。
但程时咬紧牙关,眼神如同淬火的钢铁,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
他回想着左眠的话,“在失去‘坐标’的情况下,重新定义你的‘空间’”。
一天,两天…他逐渐学会了不再对抗重力,而是去“感受”它变化的韵律,在混乱中捕捉那极其短暂的规律。
他的空间感知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运作,不再向外延伸,而是向内收缩,如同蝙蝠的回声定位,通过自身释放的微弱空间波动,反馈来感知周围环境的扭曲。
虽然范围极小,精度也远不如前,但在这片混沌中,这微弱的“内视”能力,成为了他唯一的灯塔。
紧接着是“能量真空带”。
这里并非真正的真空,而是充斥着一种奇特的能量粒子,会贪婪地吞噬、同化一切外来能量。
程时刚调动起一丝精神力,便感觉如同水滴落入沙漠,瞬间被吸收殆尽。别说施展空间异能,连维持基本的空间感知都变得极其困难。
左眠的要求简单而残酷:“感受它,理解它,然后,在你的精神核心与它之间,建立‘界限’。”
这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
在能量被持续吞噬的情况下,如何建立界限?
程时盘膝坐在能量真空带的中央,闭上双眼,放弃了所有徒劳的抵抗。
他不再“使用”精神力,而是如同旁观者般,静静地“感受”着精神力的流失,感受着那种被一点点抽空同化的虚无感。
这是一种极其痛苦的体验,仿佛灵魂正在被缓慢剥离。
但他强迫自己保持绝对的冷静,如同一个精密仪器,记录着每一次能量流失的速率,模式,感受着那奇特能量粒子的“呼吸”与“脉搏”。
不知过了多久,在他精神核心即将彻底枯竭的前一刻,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自身精神力最本源的“频率”。
那是即便在被同化过程中,也始终未曾改变的核心特质。
如同风中之烛,微弱,却顽强。
就是这一点!
他集中全部残余的意志,不再试图释放能量,而是将这一点核心频率牢牢守住,如同在惊涛骇浪中钉下一根铁桩。
渐渐地,那疯狂吞噬的能量流,似乎在这根“铁桩”周围,遇到了一层无形的极其稀薄的“膜”。
吞噬的速度,难以察觉地减慢了一丝。
就是这一丝,让程时看到了希望。
他明白了左眠所说的“感受”与“共鸣”。
并非要去征服这片能量真空,而是要理解它的规则,然后找到自身与它共存的方式。
那层“膜”,并非能量构筑,而是意志的显化,是源于对自身力量本质更深层次认知后,自然产生的“界限”。
最后,是“精神污染域”。
这里没有实体攻击,只有无处不在的扭曲的低语和充满恶意的精神辐射。
它们如同无形的毒蛇,钻入脑海,放大内心深处的恐惧,怀疑,焦虑,制造出各种光怪陆离的幻觉。
程时看到了废墟中挣扎死去的自己,看到了左眠冰冷转身离去的背影,看到了联盟在污染体中化为火海的惨状。
无数负面情绪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心智防线。
左眠的声音透过层层污染,冰冷地传来:“守住你的‘锚’。”
程时盘膝而坐,任由那些幻象与低语在脑海中肆虐。
他没有试图驱散它们,那只会消耗更多的心神。
他只是不断地回想着左眠挡在他身前的背影,回想着他指尖擦过自己唇角血迹时那微凉的触感,回想着他那句“搭档,意味着共同承担”。
这些记忆,如同定海神针,成为了他在精神风暴中唯一的“锚”。
任凭幻象万千,恶意滔天,只要这个“锚”还在,他的心神就不会彻底迷失。
真正的意志锤炼,并非筑起高墙隔绝外界,而是在狂风暴雨中,依然能清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日复一日,程时如同一个最虔诚的苦行僧,穿梭于这些极端环境之中。
他的外表变得更加沉静,甚至有些沉默寡言。
但那双眼睛,却愈发深邃明亮,仿佛蕴藏着一片经过风暴洗礼的星空。
他没有追求空间标记的数量与范围,而是专注于每一次标记的“质感”与“稳定性”。
他没有急于施展复杂的空间组合技,而是反复感受着精神力与空间最细微的“共鸣”。
他甚至暂时忘却了【空间隔绝】,而是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基础空间结构的理解与重塑上。
左眠始终在一旁,沉默地观察,精准地记录,在他即将触及危险边缘时出手干预,在他取得微小突破时,投来一瞥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认可。
没有赞许,没有鼓励,但这种无声的陪伴与最严格的指引,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程时能感觉到,自己正在发生某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不仅仅是精神力的增长和掌控力的提升,更是一种源自内核的对自身与力量认知的颠覆。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使用”异能的者,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融入”它。
这一天,在重力紊乱区中,程时没有像往常那样艰难地维持平衡,而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他不再去感知混乱的重力,而是将全部意识沉入自身的精神核心,感受着那与空间规则隐隐共鸣的频率。
然后,他迈出了第一步。
脚步落下的瞬间,他周身极小范围内的空间,仿佛自成一体,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惯性”,巧妙地抵消了外部重力的混乱变化。
他的动作不再滞涩,反而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顺畅,如同在水中游动的鱼,顺应着水流的韵律,而非对抗。
他睁开了眼睛,看向区域外的左眠。
左眠迎着他的目光,轻轻点点头,淡淡地合上了手中的记录板。
程时咧嘴笑一笑,他做到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距离真正掌控“心域”,距离在虚空回廊中游刃有余,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但他已经找到了方向。
他知道,当再次面对那片虚无时,他将不再是那个迷失方向的旅人。
在寂静中重塑,于极限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