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单向街 > 第68章 68

单向街 第68章 68

作者:桃花非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0 06:35:54 来源:文学城

68

我想我应该惩罚自己,不论如何,逃课是不对的。

即使我给自己找了理由:老师请假了,他的事和成绩同样重要。

但逃课仍然是不对的,它不但有违我古板的个性,更让我恐惧,也许就因为半节课的疏漏,我错过了一道考题。何况接下来的整个下午我状态不佳,反复想他的朋友们欲言又止的神色和他冷漠的脸,只有招福不断发来的消息一次次打断我,让我间断性地继续做题。招福大概也在做题,一边做题一边小心观察那个男生的脸色,每一点发现都要和我细说,问我那个人是不是生气了,是不是不在乎,这患得患失像极了我,我残忍地回复:“你们已经分手了。”

招福安静了。

我想这样的回复对我对招福都好,我们没有时间浪费。我们理智又现实,把感情和生活放在两个脑回路里,偶尔串线也能很快回到正轨。所以我照旧做题,照旧去补习班,照旧因为逃课惩罚自己听课看书到凌晨三点。

洗完澡,我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此刻夜色幽黑,万籁俱寂,每一栋房子、每一棵树、每一个黑影在风里浸着,夏夜的寒意不在温度,而是过于短暂的黑夜寓意的不可名状的孤独,它们很快被黎明的喧闹驱散,快到来不及想完一整段往事,一整块回忆。

我终于能想想妈妈说的话。

我以前经常琢磨妈妈的想法,她大概也经常琢磨我,偏偏我们滴水不漏地冷漠着,想来想去,我们只能承认对方冥顽不灵。以前的我想不到的事太多,不明白的事也太多,我想起他的同学们说他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早熟”,我在某方面也有这个倾向,和他的周全体贴不同,我完全是负面的。现在我明白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在有限的视野和常识里想得越多越像坐井观天,知道的越多越会庸人自扰。现代教育强调童年期的自然、舒适、安全,就是为了避免所谓的“早熟”。就算童话是假的,也要一代代给孩子讲下去,否则他们的一生如何幸福?

我越是明白这些,越是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早熟也痛恨自己又在为自己找借口。我没有资格幸福。

贴着父母的房门偷听的日子里,我有很多颠覆认知的收获。父母努力给我幸福的假象,是我自己越界,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而我不够天真,始终没胆量像童话里的小孩那样告诉他们“现实根本没穿衣服”。

令我最震惊的是他们的婚姻,当我得知真相时,我下意识看向走廊里挂着的结婚照片,爸爸的相貌俊美,蕴含着说不清的天真,曾吸引不知多少女性,但他只爱妈妈,这种深情其实不符合他过于被宠爱的形象;妈妈如同一株含露的花,雪白清冷又高贵,眼神骄傲,但照片里的她是幸福的,娇艳的,仿佛战胜了一切,却不像女王,依然是个想要依偎的公主。

他们的话陆续传进我的耳朵。

妈妈说:“你妈当初同意就是为了我的嫁妆。”

爸爸说:“你根本没有嫁妆我妈也没让我离婚!”

妈妈说:“我没有嫁妆……因为我嫁的人是你!”

爸爸说:“你没有嫁妆是因为你爸不想给你!他只想给你弟弟!我不过是他的借口!你心里明白!”

爸爸醉醺醺的,他只有喝醉才会这样对妈妈说话。酒后吐真言,压在心里的不满早晚会吐出来,所以我才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把一个人看到准确,一定要接受到彻底,虚假的亲密早晚会翻车。

这些话无疑是惊涛骇浪,年幼的我无从理解,也不敢询问。如果按照字面理解,要么奶奶居心叵测又贪婪,要么爸爸嫌贫势利又阴暗,要么妈妈扮猪吃虎得便宜卖乖,三者必居其一。可我家里从未缺过钱,妈妈最为大手大脚,包、鞋、衣服、首饰,她自己爱买,爸爸爱给她买,买的更多。偶尔爸爸会说“我们节俭一点”,妈妈也马上反省点头“是该节俭点”,他们的节俭我没看到过,也许一年少买了一个包。我不能想象这样的两个人会为“嫁妆”争吵。难道这些也是假的?还有外公,还有舅舅和妈妈的关系,我突然怀疑一切事都有我不知道的一面。

真相是我在后来的岁月慢慢拼凑的。包括父母离婚时的争吵,外公的去世,舅舅和妈妈为遗产闹翻,舅舅后来帮助妈妈,那些争吵、议论、只言片语的抱怨,我一一听在耳里。今天妈妈说的话,又在这些拼图图案里加上了最重要的几块。也许我可以说出全貌了:

王子公主的恋爱无人干涉,外公娇惯女儿,认为女儿有个漂亮男友没什么不好;祖母娇惯儿子,甚认为儿子追到全校人夸赞的“女神”,有个又聪明又漂亮的女朋友是“有本事”,他们谁也没想过一段中学早恋竟然上升到谈婚论嫁。

王子公主的订婚鸡飞狗跳。外公认为爸爸没本事、没气性,断定过于听话的男人有不为人知的阴暗心理,女儿跟着他一定会吃苦头;祖母对妈妈本来还算看好,结果发现爸爸无条件宠妈妈,心里自然不舒服。更重要的是,祖母对自己的儿子有准确的定位,对儿子的婚姻有明确的思路:要么娶个专情能干的媳妇,生孙子并在她退休后掌管家里的事业;要么娶个不能干但脾气温柔,对爸爸好,相夫教子的贤妻。偏偏妈妈两头不沾,不但不能对爸爸嘘寒问暖,连引以为傲的优秀也不如祖母的法眼——祖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女强人,始终认为妈妈的性格根本没法撑起大局,除非有人帮衬。

王子公子的婚姻基于妥协。妥协的不是他们,他们都是孝顺孩子,无数次和最爱的家长恳求、讲道理,依然得不到祝福,索性私奔一样跑去领了结婚证。对妈妈来说自然不难,对爸爸来说简直是这辈子对奶奶唯一的叛逆,不知鼓足了多少勇气。奶奶和外公妥协了。奶奶精打细算,想着有她留下的财产,再加上妈妈带来的丰厚嫁妆,至少能让她的事业再上一层楼,那么她也可以为没用的儿子和不顶用的媳妇,还有未来的孙子孙女们赚下两代人的优渥富裕,谁知儿媳根本没有她预想中的嫁妆。据说外公一气之下不但不给嫁妆,还更改了遗嘱,只给妈妈少量财产,其余的全给舅舅。妈妈以为外公只是一时之气,后来外公病了,妈妈忙前忙后,十分孝顺,爸爸也跟着一起忙,从无怨言,外公才消了气,加上我出生,父女关系终于恢复。外公去世后,妈妈才发现外公再也没改过上一次修改的遗嘱,绝大多数财产仍然属于舅舅。奶奶和爸爸一致认为外公本来就重男轻女,只是找个借口把财产转给儿子。毕竟,一个真正爱女儿的父亲就算再生气,在知道女儿“一定会吃苦头”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留给她傍身的东西?妈妈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但不论她如何不服气,舅舅坚持遗嘱就是遗嘱,妈妈只得到几套房产和她一直经营的小公司。

王子公主的怨恨各有道理。在奶奶看来,她的儿子完全可以找一个相貌好品格好性子好的女孩,也可以找一个有能力有情商懂得照顾老公的女子。爸爸虽然没能力,却懂得教育孩子,疼爱妻子,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对家庭一心一意,完全可以当个幸福的家庭主夫,无忧无虑过一辈子。倘若她知道自己去世后,最爱的儿子变成酒鬼,被人戴绿帽,被人转移财产,引以为傲的孙子被打,被忽略,心理不正常,当时她就算拼了命也要阻止这门婚事。她一辈子争强好胜,为的就是儿孙不再受她受过的苦,到最后一辈子的心血和心愿付之东流;奶奶的想法何尝不是爸爸的想法,爸爸为了爱情违逆他最在乎的亲人,对妈妈百依百顺,依然换不来妈妈的体贴,还要在妈妈的光芒下一直容忍别人的嘲笑,他只能一再强调他仅有的东西:爱、性格、财产,而这些无疑成了对妈妈嘲讽;妈妈呢,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结婚之前她格外受偏爱,她和公主只差一个头衔和一顶小王冠。一场婚姻让她的人生、她的爱情、她相信的一切面目全非。外婆性子公正,一向主张儿女一样,遗产也应该平分。但外公虽然宠妈妈,依然认为事业必须交给儿子,他趁着反对妈妈婚姻的机会修改遗嘱,名正言顺,直到遗嘱公布,妈妈还不愿相信自己的父亲真的如此偏心。她一向优秀,婆婆却更厉害,对她的那点能力瞧不上眼,她怎能不急?偏偏外公拿走了本来属于她的财产,她的公司常常捉襟见肘,又不愿向婆婆求助,于是越急越出漏子,她的狼狈成了婆婆看不上她的新理由。丈夫在这场无声的婆媳大战中束手无策,只知买些礼物哄她,从不敢为她顶撞,为她说公道话,她再也看不到所谓的爱,所谓的好性格。婆婆去世并没有结束她的磨难,尽管奶奶为儿子儿媳做了一些安排,但年轻的妈妈不足以服众,人事动荡在所难免,妈妈每天焦头烂额,整顿奶奶留下的一切,心力交瘁地回到家,还要看一个醉醺醺的男人不断怀念母亲,和她谈论她没有嫁妆。

我疲惫地想着这些往事,抽丝剥茧后越来越清晰的脉络,来回折磨我的神经。到底谁有错?奶奶吗?爸爸吗?妈妈吗?我的三位至亲纵然有错,何尝没有苦衷,何尝没有真心,就算奶奶和妈妈,奶奶不是没为妈妈考虑,妈妈对奶奶同样恪尽孝道,我所认为的“三者必居其一”,只是最肤浅的一面,与现实差了几条天堑壕沟。人心这部幽深的书籍,我何尝读懂过。

他懂吗?

这个念头突然蹦出来,像一道闪电,窗外明明还是漆黑的,我的世界却亮了一些。

他应该懂。他知道如何从最基本的人性解读一个人,不会以偏概全,不会求全责备,因此世人的可恨在他眼中往往变成可怜。他一再告诉我、引导我体谅妈妈,体谅她的难处,而这个女人明明是他最恨的。他是善良的,也是聪慧的,更是无私的。他的早熟于别人是救赎,是帮助,是年少时代美好的回忆,于他自己却是一次次灾难。他越懂就越体谅,越体谅越被伤害,越受伤害越懂。这可怕的循环成了心灵的漩涡,早已把他吞没,也许有一天,这个善良的他会不知所踪。就像我曾经的父亲,曾经的母亲,就像曾经那个还算纯洁的我。

可是他却坚持了那么久,真让我佩服。

我突然想把今天想到的一切告诉他,再一次对他袒露我的伤口,听他说一些开解的话,也许他不能开解我,但他的目光,他的叹息,他的理解只需一点空气,一点声响就能传给我,让我在这漆黑的世界重新看到光。

窗外正一点点亮起来。

我的手已经摸到手机。

他还在睡吧?这个时间他肯定睡得正香,也许他也为昨天的事生气,他说“气死我了”的事不会放在心上,就像我动不动翻出的“暴力过往”根本没放在心上,只有说不出的话才是我们真正在意的。他有没有失眠?有没有生气我背后调查他?有没有影响晚上复习的效率?有没有按照我说的顺序复习?有没有想一想我?不管怎样,这个时间属于深度睡眠,还是让他再睡一个小时吧。

我看着天终于亮了,才把电话拨过去。这一个小时我的情绪没能冷静,反而像沸水闷在罐子里,几乎要爆炸。

我需要他。我拼出的事实不是太重了,是太无奈了,我能承担沉重,我无法排遣无奈。

只要他愿意听我说几句话,只要他愿意压抑着同情看着我,只要我知道他考虑我的自尊不会勉强说出安慰,他的一切表情一切行为我都懂,我们只要看着对方,知道这个空虚的世界有对方就够了。

我的手机上没有他的号码,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那一串数字倒背如流。

一次次按下去,起伏的心境被一点点按住,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都被按住,它固定了,却不能平整,中心鼓噪着,随时想飞。

我把自己缩在被子里,听筒部分紧紧贴着耳朵,对面的声音在这寂静中规律又突兀,像电量被一格格装满。

一个更突兀的声音。他没接,挂断了。

我毫不犹豫地按了重拨。

这次没有等待,声音刚响就被挂掉。

我第三次拨,他第三次挂。

我收到一条短信:

“你有完没完?”

我憎恨地盯着那五个字和一个标点,他为什么不接我电话?现在刚刚天亮,他妈妈不可能在他身边,我在这个时间给他打电话,难道他不应该担心我遇到了什么?

我又按了一次重拨。

忙音,他关机了。

我泄气地钻到被子更深处,为什么被子不能把人闷死?

为什么连他也不愿理我?

我好半天才想起我们分手了,他还在跟我生气,他的温柔也好,体贴也好,周到的观察也好,再也不属于我了。他没义务接我的电话,没义务听我说话,没义务安慰我,更没义务承担我的情绪,不管那是难过还是愤怒,与他有关还是无关。而我仍然习惯性地以为我的世界有他,就算我们闹了别扭,我难过时他依然会出现。

真可怕,我已经这么依赖他了,我几乎忘记了他是怎样把我折的飞机扔掉,忘记了我就是那张废纸。

世界上每个和我有关的人,其实都不怎么在乎我。

我想睡一会儿,睡了是不是就能把一切都忘记,睡觉后情绪就会趋于稳定,我才能继续面对下一天。

不,这种时候睡觉也是逃避,我应该赶快起床去学校自习,这才是我唯一的倚仗。

尽管这样想着,但乏力和伤心让我根本无法起来,我还是睡着了,匆匆醒来后争分夺秒洗漱,抓起书包下楼。

那家人正要出门。我一眼看到妈妈,她半跪在地毯上为男孩打领结,女孩在旁边拿着一条鲜红的绸带,等着打蝴蝶结。

现在的她尽力爱着她的每个家人。

对那个男人,她说的不是“爱”,是“理解”和“体谅”,理解是她最需要的,体谅是那男人最需要的,他们各取所需,各自应对舆论压力,一个承担小三骂名,一个承担软饭恶名,公平均等,无从埋怨对方,才把日子过成一条心。两个小孩代表他们失而复得的幸福,不,对妈妈来说,孩子代表的是她始终向往却没能得到的幸福,因此不能有任何闪失。

至于我,代表的是不堪回首,是背叛失望,是所有她再也不想面对的东西。

我匆匆看了眼他们,装作赶时间大步跑过客厅。她那句小声的“咦,你怎么这么晚”,我干脆装没听见。

但那温馨的三角构图仍然打击了我,我没忽略旁边的男人平静又有饱满爱意的眼神,那是他的家庭。也是她的家庭。

我小时候也很好看,爸爸蹲在地上、半跪在地上将领结整理得连褶子都比别的孩子更深,有型有款,妈妈不做这些,只在旁边不耐烦地催促,爸爸总是抢着为我做一切。

现在她和爸爸一样,膝盖碰着地毯,一边微笑一边绕着布料。

我明知不都是她的错,但我同样没有得到过。

嫉妒在发酵,继而变成憎恨,然后心酸,最后绝望。

在那个篮球场他走向我之前,这就是我每天的情绪循环,他很快占据了我的所有时间和所有心理空间,一会儿砸开一个窗子,一会儿挖出一个角门,我密不透风的阴暗重见天日,我如他所愿和人接触,如他所愿试着体谅妈妈,如他所愿开始和两个小孩说话,我甚至开始理解那个男人。我还没意识到这些改变意味着什么,他不管我了。

我的循环又一次开始了。那些格子一样小的门窗一扇扇关闭,像一个个补丁,我更丑陋了。

这样的我只会增加他的厌恶,也让我的自我厌恶更加厉害。

不知跑了多久,我头晕眼花,停在校门口,跟门卫打了声招呼。

“快点,打预备铃了!”门卫连忙把关了的门重新打开,他总是破例为我开门。

我看着他,突然想去看看爸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