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带着生子系统穿越到古代 > 第43章 稚子赴边,风雪辞京

腊月的京城,寒风卷着碎雪,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定国公府的暖阁里却暖意融融,宋云安正跪在榻前,给白云桃磕了个端正的头:“娘,儿子此去北疆,定当谨守规矩,照顾好七皇子,也会照顾好自己,您别担心。”

白云桃扶他起来时,指尖微微发颤。三日前,景元帝突然下旨,让九岁的七皇子赵奕前往北疆劳军,名义上是“代天巡狩,鼓舞士气”,并特命定国公府世子长子宋云安作为伴读随行。旨意一下,满朝哗然——北疆苦寒,战事虽暂歇,却仍有蛮族窥伺,让两个半大的孩子去那般凶险之地,实在让人费解。

“路上冷,这几件狐裘都带上,”白云桃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递给他,里面塞满了厚实的衣物和伤药,“每日晨起要喝姜茶,不许贪凉,更不许跟赵奕去危险的地方,听到没有?”

“儿子记下了。”宋云安接过包袱,小大人似的拍了拍,“娘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弟弟妹妹,等我回来给您带北疆的狼牙。”

宋彦博站在一旁,看着这对母子,眉头紧锁。他比谁都清楚,让七皇子劳军不过是幌子,景元帝真正的用意,怕是想借赵奕的身份试探北疆将领的态度——定北王与镇国将军的矛盾尚未化解,派个皇子前去,既能彰显皇恩,又能不动声色地观察局势。而让宋云安随行,是想借定国公府的声望稳定军心,也算是把他们绑在了同一条船上。

“到了北疆,凡事多听周将军的安排,”宋彦博蹲下身,与儿子平视,“记住,你们是去劳军,不是去冒险,守住‘本分’二字,比什么都重要。”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令牌,塞进宋云安手里,“这是定北军的紧急令牌,若遇危险,交给信得过的将领,他们会护你们周全。”

宋云安握紧令牌,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凛,郑重地点头:“儿子明白。”

出发前夜,淑妃派人送来一匣子点心,还有封信。白云桃拆开一看,字迹娟秀却透着焦虑,只说“奕儿顽劣,全仗安安照拂,若遇难处,可寻北疆都护府参军秦忠,他是我的远亲”。寥寥数语,却把能做的安排都交代了,可见淑妃也是一夜未眠。

“秦忠此人我知道,”宋彦博看过信,沉吟道,“是个可靠的老臣,早年受过淑妃母家恩惠,有他在,孩子们能多一层保障。”

白云桃将信折好,塞进宋云安的书箧:“记住这个名字,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她总觉得,这趟北疆之行,怕是不会太平。

出发那日,天色阴沉,飘着细碎的雪。城门外,一支五百人的轻骑早已列队等候,为首的是羽林卫将军周显,四十余岁,面容刚毅,曾是宋彦博的旧部。赵奕穿着件玄色锦袍,外罩白狐裘,小脸冻得通红,却强撑着笑意,见到宋云安,立刻跑过来拉住他的手:“我娘给我塞了好多糖,分你一半!”

“殿下,该启程了。”周显翻身下马,对着两人行礼,“末将定会护两位小公子周全。”

宋彦博拍了拍周显的肩,只说了句“拜托了”。千言万语,都在这三个字里。

白云桃看着两个孩子登上马车,赵奕还在车窗里朝她挥手,宋云安则挺直脊背,目光沉静地望着前方,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寒风卷着雪沫扑在脸上,冰冷刺骨,白云桃却浑然不觉,直到宋彦博将她揽入怀中,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会没事的。”宋彦博的声音带着暖意,却掩不住眼底的担忧,“安安比我们想的更懂事,周显也会尽心,他们会平安回来的。”

回到府中,宋云瑶抱着布老虎,坐在门槛上不肯动,瘪着嘴问:“哥哥什么时候回来?他说要给我捉雪狐的。”

白云桃蹲下身,替她擦去眼泪:“哥哥很快就回来,等他回来,会给你带最漂亮的狐皮帽子。”心里却像被掏空了一块,空落落的发疼。

【系统提示:宋云安初次远行,肩负重任,触发“少年担当”特质,好孕值 200。当前好孕值:1500 200=1700。】

系统的提示音在耳边响起,白云桃却没什么心思理会。她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孩子们能平安抵达北疆,平安度过这段日子,平安回到她身边。

北疆的路比想象中更难走。车队行至半途,遇上了暴雪,道路被封,只能在驿站暂歇。驿站狭小,五百骑兵挤在院子里,周显将最好的两间房留给宋云安和赵奕,自己则守在门外。

“这雪什么时候才停啊?”赵奕裹着被子,趴在窗边看雪,小脸皱成一团,“我娘说北疆的羊肉好吃,再这么耽搁下去,怕是要错过年关了。”

宋云安正在灯下看地图,闻言抬头:“周将军说,这雪最多下两日,我们能赶上在都护府过年。”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这里离蛮族的部落很近,周将军说,我们要绕着走。”

赵奕凑过来看,指着一个小点:“这是什么地方?”

“黑风口,”宋云安念着旁边的小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定北军的驻防重地。”他想起父亲的话,补充道,“周将军说,到了那里,我们要格外小心,不能擅自离队。”

赵奕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打了个喷嚏。宋云安连忙起身,给火盆添了些炭:“别靠窗户太近,小心着凉。”他从包袱里拿出白云桃准备的姜茶,倒进杯子里,“喝点这个,暖身子。”

赵奕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直吐舌头,却还是乖乖喝完了:“还是你娘想得周到,我娘就知道给我塞糖。”

宋云安笑了笑,将地图折好。他知道,赵奕看着大大咧咧,心里却敏感得很,这一路颠簸,怕是也想家了。

两日后,雪停了,车队继续前行。越往北走,风越烈,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脸上生疼。赵奕起初还有兴致看雪景,后来就缩在马车里,靠着宋云安打瞌睡。宋云安则借着这个机会,向周显请教北疆的风土人情和军务部署,听得格外认真。

“小公子对军务感兴趣?”周显有些讶异。

“爹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宋云安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就算不能上阵,多知道些,总是好的。”

周显赞许地点点头:“将军说得是。北疆的蛮族分三大部落,其中司马部落最是凶悍,去年冬曾突袭过黑风口,被定北王打退了,只是……”他顿了顿,“定北王与镇国将军素有嫌隙,这次我们去劳军,怕是要在两人之间走钢丝。”

宋云安握紧了拳头。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何反复叮嘱“守本分”——这北疆的水,比京城的朝堂还要深。

抵达都护府时,已是腊月廿三。都护府的官员们在城门外迎接,为首的是定北王赵瑾和镇国将军李威。定北王穿着玄色铠甲,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镇国将军则是一身银甲,笑容满面,眼底却没什么温度。两人并肩而立,中间却像隔着一条无形的鸿沟。

“臣等参见七皇子殿下!”众人跪地行礼。

赵奕被宋云安扶着下车,按照周显教的礼节,朗声道:“父皇念诸位将士戍边辛苦,特命本皇子前来慰问,愿与诸位同贺新年。”

定北王起身时,目光在宋云安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镇国将军则热情地走上前:“殿下一路辛苦,臣已备下薄宴,为殿下接风洗尘。”

晚宴设在都护府的正厅,气氛却有些微妙。定北王话不多,只在赵奕问起军务时才开口,句句切中要害;镇国将军则频频劝酒,说着吉祥话,眼神却不时瞟向宋云安,带着探究。

席间,有将领提起去年黑风口之战,言语间多有对定北王的敬佩。镇国将军却笑着插话:“定北王英勇,只是……若当时能乘胜追击,说不定能一举荡平司马部落,也省得如今他们还在边境蹦跶。”

这话带着明显的挑衅。定北王放下酒杯,冷冷道:“李将军可知,司马部落背后有沙俄支持?贸然追击,只会引火烧身。”

“哦?定北王倒是消息灵通。”镇国将军皮笑肉不笑,“只是不知这消息,是从蛮族那里得来的,还是……”

“李威!”定北王猛地拍案而起,腰间的佩剑发出轻鸣,“你什么意思?”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气氛剑拔弩张。赵奕吓得缩了缩脖子,悄悄拉了拉宋云安的衣袖。宋云安深吸一口气,起身对着两人拱手道:“两位将军息怒。陛下让殿下前来,是为了鼓舞士气,共贺新年,若是因为旧事争执,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心意?”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定北王和镇国将军都是一愣,看着这个八岁的孩子,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周显连忙打圆场:“小公子说得是!殿下还在这儿呢,两位将军有话慢慢说,别吓着殿下。”

定北王冷哼一声,坐了回去。镇国将军也收敛了神色,笑着对宋安道:“还是宋小公子懂事。是老夫失言了。”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宋云安却后背发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怕是更难应对。

回到客房,赵奕才松了口气:“刚才好吓人,他们会不会打起来?”

“不会。”宋云安摇头,“他们是将军,知道轻重。”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但我们要更小心了。”

远处的军营里,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整齐而坚定。宋云安握紧了父亲给的令牌,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赵奕,也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回家。

北疆的除夕夜,没有京城的繁华,却有别样的热闹。士兵们围着篝火烤肉,唱起了军歌,粗犷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赵奕和宋云安坐在定北王身边,听他讲当年征战的故事。当说到如何在雪地里潜伏三日,最终击退蛮族时,赵奕听得眼睛发亮,宋云安则默默记在心里。

午夜时分,烟花在军营上空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宋云安望着南方,仿佛能看到京城的灯火,看到母亲温柔的笑容。

“在想什么?”赵奕递给他一块烤肉。

“在想,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在家里了。”宋云安咬了一口烤肉,带着烟火气的暖意,驱散了些许乡愁。

“一定会的!”赵奕用力点头,“等我们回去,让我娘给你做好吃的!”

两个孩子相视一笑,在这遥远的北疆,在漫天的烟火下,许下了最简单也最真挚的愿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