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带着生子系统穿越到古代 > 第34章 新宠入宫,后宫风动

惊蛰刚过,御花园的桃花便炸开了满枝,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雪。景元帝坐在水榭里,手里翻着奏折,眉头却微微蹙着——户部呈上的漕运账目混乱,显然是文安王赵弘在背后动了手脚,而东宫那边也不甘示弱,镇国将军借巡查之名,把江南的几个漕运码头都换成了自己人。

“陛下,皇后娘娘派人送来新制的桃花酥。”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

景元帝放下奏折,捏了块桃花酥放进嘴里,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花香。“皇后最近在忙什么?”他随口问道。

“回陛下,皇后娘娘除了照看太子殿下,便是在佛堂为陛下和太子祈福。”李德全垂着眼,“昨日还说,御花园的桃花开得好,想请陛下今晚去坤宁宫赏桃。”

景元帝不置可否,目光落在远处含苞待放的玉兰上。他不是不知道皇后的心思,借着祈福的名义拉拢朝臣,借着探望太子的由头培植势力,可他如今需要镇国将军的兵权制衡文安王,只能对东宫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了,”李德全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皇后娘娘说,她娘家有个远房侄女,名叫苏婉,不仅容貌出众,还做得一手好琵琶,性子也温顺,想请陛下恩准,让她进宫给陛下解闷。”

景元帝抬了抬眉。皇后这是想给他进献美人了?是为了讨好他,还是想安插眼线?他沉吟片刻,笑道:“既然是皇后的心意,便宣她进来吧。”

苏婉进宫的那天,穿着件月白色的襦裙,未施粉黛,却自带一股清雅之气。她给景元帝请安时,姿态娴静,声音柔而不媚,尤其是那双眼睛,像含着秋水,带着几分怯生生的纯澈,与后宫那些争奇斗艳的女子截然不同。

“你会弹琵琶?”景元帝指了指案上的琵琶。

苏婉点点头,抱着琵琶坐下,指尖轻挑,一串清越的音符便流淌出来。她弹的不是靡靡之音,而是一首《春江花月夜》,旋律悠扬,意境开阔,竟让听惯了艳曲的景元帝生出几分耳目一新之感。

“好。”一曲终了,景元帝抚掌笑道,“既有才,又不张扬,难怪皇后会举荐你。”他看向李德全,“传旨,封苏婉为婉嫔,赐居瑶光殿。”

苏婉叩首谢恩,依旧是那副温婉的样子,没有丝毫得意忘形。

消息传到各宫,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淑妃正在给赵奕整理衣襟,听到消息时,手里的丝带顿了顿:“皇后倒是会做人,知道陛下最近心烦,送个解闷的来。”

“娘娘,这苏婉看着温顺,怕是……”身边的素心有些担忧。

“温顺?”淑妃笑了,“能被皇后选中送进宫的,哪有真正温顺的?不过是想借着陛下的宠,给东宫添助力罢了。”她摸了摸赵奕的头,“奕儿,往后在宫里见到这位婉嫔,客气些便是,不必深交。”

赵奕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母妃放心,我只跟宋云安玩。”

而坤宁宫里,皇后听着太监的回报,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苏婉是她精挑细选的人,看似柔弱,实则心思缜密,又懂分寸,定能讨得景元帝的欢心。只要苏婉能得宠,便能在景元帝耳边吹吹“枕边风”,替太子说些好话,也好让那些摇摆不定的朝臣看看,东宫的根基还稳着。

“告诉苏婉,好好伺候陛下,不必急着做什么,先稳住脚跟。”皇后对身边的嬷嬷说。

“是,娘娘。”

婉嫔苏婉果然没让皇后失望。她不争风吃醋,每日只是给景元帝弹弹琵琶,讲讲江南的趣事,或是陪着他在御花园散步。景元帝处理完繁杂的政务,回到瑶光殿,总能感受到一份难得的清净,对她愈发宠爱,不仅赏赐了无数珍宝,还常常在她宫里留宿。

后宫的风向渐渐变了。以前众星捧月的淑妃,如今失了几分恩宠;一向低调的贤妃,也借着探望婉嫔的由头,多了几分露脸的机会;而那些依附东宫的嫔妃,则更是频繁地往瑶光殿跑,想借着苏婉的关系攀附圣恩。

白云桃是从小柳氏口中听说这些事的。那日小柳氏来定国公府送新做的婴儿鞋,说起京中传闻,唏嘘道:“听说那位婉嫔娘娘宠冠六宫,连淑妃娘娘的份例都被陛下挪了些给她。皇后娘娘这步棋,走得真是妙。”

白云桃正在给宋云阳换尿布,闻言笑了笑:“宠冠六宫,未必是福。你没听说过‘盛极而衰’的道理?”

柳氏愣了愣:“表嫂是说……她会失宠?”

“失不失宠不好说,但她夹在皇后和陛下中间,日子怕是不好过。”白云桃把云阳交给乳母,“皇后想让她为东宫说话,陛下又岂会不知?不过是借她的手,平衡后宫罢了。”

正说着,宋云安从学宫回来,脸上带着几分郁色。

“怎么了?”白云桃问道。

“今日在学宫,听到几个内侍说,婉嫔娘娘在陛下面前提了太子殿下,说太子身子好些了,想请陛下多去东宫看看。”宋云安皱着眉,“陛下当时没说话,可我看太傅的脸色,不太好。”

白云桃心里咯噔一下。苏婉还是急了。景元帝最忌讳后宫干政,尤其是涉及储位之争,她这番话,怕是要引火烧身。

“安安,往后再听到这些事,装作没听见。”白云桃叮嘱道,“后宫的纷争,比朝堂更凶险,咱们惹不起,躲得起。”

宋云安点点头:“我知道了。七皇子也让我别多嘴,他说他母妃说了,宫里的事,少听少问。”

白云桃放下心来。淑妃能这么想,说明她还保持着清醒,没有被眼前的宠辱迷了眼。

果然,没过几日,宫里就传出消息,说婉嫔因为“失言”,被陛下禁足在瑶光殿,虽未废位,却失了往日的恩宠。皇后去求过情,被景元帝几句话怼了回来,灰头土脸地回了坤宁宫。

“陛下说,‘后宫不得干政,婉嫔失仪,禁足三月自省’。”李德全把消息传到各宫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警醒,“陛下还说,往后谁再敢议论前朝之事,休怪他无情。”

一时间,后宫噤若寒蝉,再没人敢提东宫或诸王的事。

淑妃听到消息时,正在给赵奕剥橘子,闻言笑道:“我说什么来着?急功近利,没有好下场。”她把橘子递给赵奕,“记住了,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都要学会‘藏’,藏起你的心思,藏起你的锋芒,才能活得长久。”

赵奕似懂非懂,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皇后在坤宁宫摔了个茶杯,碎片溅了一地。“没用的东西!”她气得发抖,“我千叮咛万嘱咐,让她稳住,她偏要急着出头!现在好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连累我被陛下敲打!”

身边的嬷嬷劝道:“娘娘息怒,好在只是禁足,没废位,还有转圜的余地。”

“转圜?”皇后冷笑,“陛下这是在敲打我!敲打东宫!他就是不想让太子翻身!”她深吸一口气,眼底闪过一丝狠厉,“看来,光靠后宫是没用的,得让镇国将军在北疆动点手脚了。”

嬷嬷脸色一变:“娘娘,那可是军国大事,若是被陛下知道……”

“知道了又如何?”皇后打断她,“难道眼睁睁看着太子被人踩在脚下?我不能输,太子也不能输!”

消息传到定国公府时,宋彦博正在看北疆的军报。他看完后,脸色凝重地对白云桃说:“镇国将军以‘防备蛮族异动’为由,调了五千精兵驻守雁门关,离定北王的驻地只有百里。这是要逼定北王表态啊。”

白云桃的心沉了下去:“皇后这是要把战火引到北疆?”

“怕是不止。”宋彦博揉了揉眉心,“定北王是陛下的长子,手握兵权,若是他与镇国将军起了冲突,受益的是谁?”

白云桃瞬间明白了:“文安王!”

“没错。”宋彦博点头,“文安王巴不得他们内讧,他好坐收渔翁之利。”他看向白云桃,“看来这个春天,不会太平了。”

白云桃握住他的手,指尖微凉:“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提醒定北王?”

“提醒了又如何?”宋彦博苦笑,“定北王性子刚直,镇国将军又受皇后指使,怕是避不开。我们能做的,只有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让孩子们卷入其中。”

他顿了顿,又道:“明日我去趟军营,把边防再加固些,以防不测。安安那边,你再多叮嘱,学宫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回来告诉我。”

“我知道。”白云桃点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她看着窗外抽芽的柳树,嫩绿的枝条在风中摇曳,看似生机勃勃,却藏着无尽的风雨。

婉嫔被禁足后,瑶光殿渐渐冷清下来。苏婉坐在窗前,看着院里凋零的桃花,轻轻拨弄着琵琶,旋律里满是落寞。她终于明白,皇后让她进宫,从来不是为了让她得宠,而是把她当成了一枚棋子,一枚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而景元帝站在城楼上,望着北疆的方向,眉头紧锁。他以为分封诸王能制衡各方势力,却没想到皇后会如此激进,竟想借北疆的兵权逼迫他立太子。看来,这场储位之争,是时候加些“料”了。

“李德全,”景元帝开口,声音冷冽,“传旨,让宋彦博即刻启程,前往北疆巡查边防。”

李德全心里一惊,连忙应道:“奴才遵旨。”他知道,陛下这是要让定国府这颗“定海神针”去北疆,给那边的人提个醒——谁也别想兴风作浪。

定国公府接到圣旨时,白云桃正在给宋彦博收拾行装。听到要去北疆,她的手顿了顿,却没多说什么,只是把一件厚实的披风叠好放进箱子。

“我会尽快回来。”宋彦博握住她的手,“家里就交给你了。”

“放心去吧。”白云桃笑了笑,“安安懂事,瑶瑶听话,云阳也乖,我会照顾好他们。你在那边,也要保重自己。”

宋云安站在一旁,仰着头说:“爹,你要小心些,我会帮娘照顾弟弟妹妹的。”

宋彦博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欣慰。

送宋彦博出门时,春风正暖,吹得人心里却沉甸甸的。白云桃知道,宋彦博这一去,不仅是巡查边防,更是要去趟北疆的浑水,平衡定北王与镇国将军的势力。前路凶险,可他别无选择。

她抱着宋云阳,看着丈夫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在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平安回来。”

宋云瑶似懂非懂地拉着她的衣角,宋云安则紧紧握着拳头,小小的脸上满是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