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带着生子系统穿越到古代 > 第32章 东宫暗流,后位谋算

暮春的雨连绵了三日,洗得东宫的琉璃瓦愈发青翠。太子赵烨躺在铺着锦褥的软榻上,脸色苍白得像宣纸,咳嗽声断断续续,每咳一次,单薄的肩膀就剧烈地颤抖。皇后端着药碗坐在榻边,用银匙轻轻搅着黑漆漆的药汁,眉头拧成了疙瘩。

“母后,别费力气了。”赵烨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父皇既已分封诸王,便是没把我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皇后放下药碗,握住儿子冰凉的手,眼底闪过一丝狠厉:“胡说!你是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谁也夺不走你的位置!”她出身将门,父亲是手握兵权的镇国将军,当年能入主中宫,靠的不仅是家世,更是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可自从赵烨染了风寒,缠绵病榻,她的腰杆也仿佛跟着弯了几分。

“可儿臣……可儿臣连朝都上不了。”赵烨的眼圈红了,有不甘,更有无力,“二哥他们都封了王,掌了实权,儿臣这个太子,不过是个空壳子。”

“空壳子也能变成铁打的!”皇后的声音陡然拔高,又怕惊着儿子,连忙放缓了语气,“你放心,母后不会让你被人踩在脚下。你外祖父已经在暗中联络旧部,只要兵权在握,谁敢动你?”

赵烨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外祖父……愿意帮我?”

“他是你的外祖父,是镇国将军,护着嫡外孙,天经地义!”皇后的语气斩钉截铁,心里却掠过一丝隐忧。父亲虽手握兵权,却素来谨守本分,若不是这次分封诸王实在欺人太甚,怕是不会轻易掺和储位之争。

正说着,东宫的太监总管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在皇后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文安王又去户部了?还撤了张侍郎的职?”

“是,”太监低着头,“听说张侍郎不肯在漕运账本上动手脚,文安王便说他‘办事不力’,直接革了职,换了自己的人。”

“好大的胆子!”皇后猛地拍了下榻沿,“漕运是国之命脉,他也敢插手!”她深吸一口气,对赵烨说,“你看,你二哥这是急着给自己铺路呢。他以为掌了户部,就能架空你这个太子?太天真了!”

赵烨看着母亲眼中的厉色,心里有些发怵,却还是点了点头:“那……母后想怎么办?”

“好办。”皇后冷笑一声,“他想动漕运,我就让他动不了。你外祖父在江南有旧部,管着漕运的几个关键码头,只要他们稍稍‘怠慢’些,文安王的人就别想顺顺利利接管。”她顿了顿,又道,“还有,仁惠王不是忙着赈灾吗?我已经让人去查他赈灾款的去向,我就不信他能干干净净!”

赵烨看着母亲雷厉风行的样子,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却又忍不住问:“那……七弟呢?父皇没封他,是不是……”

“七皇子?”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一个七岁的黄口小儿,掀不起什么风浪。倒是他身边那个定国公府的宋云安,你得多留意。”她想起那日在御花园,宋云安几句话就帮赵奕解了围,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智,若是将来真成了七皇子的左膀右臂,怕是个麻烦。

“宋云安?”赵烨有些印象,“就是那个很会读书的伴读?”

“不止会读书。”皇后端起药碗,舀了一勺递到赵烨嘴边,“听说他父亲宋彦博最近在军中动作频频,似是在整顿边防。定国公府手握兵权,又不偏不倚,若是被哪个皇子拉拢过去,都是大患。”

赵烨喝了药,苦涩的味道蔓延开来,他皱着眉说:“那……我们要不要拉拢他们?”

“拉拢?”皇后笑了,“宋彦博是块油盐不进的石头,他夫人白云桃更是个精明的,想拉拢他们,难。”她话锋一转,“不过,不能拉拢,却能‘借势’。你病着,不便理事,正好让宋彦博以‘护太子安危’为由,多在京中走动,让那些摇摆不定的人看看,定国公府还是认你这个太子的。”

赵烨似懂非懂,却知道母亲自有打算,便不再多问。

皇后离开东宫时,雨已经停了。她站在廊下,看着雨后的宫墙,眼底的算计像蛛网一样蔓延。她不能输,赵烨也不能输。这后位,这储位,只能是他们母子的。

消息传到定国公府时,白云桃正在院子里教宋云瑶认花草。宋云瑶拿着小铲子,非要给月季“松土”,结果把好好的花苗挖得东倒西歪,惹得白云桃又气又笑。

“姑娘,东宫来人了,说是皇后请您明日去东宫坐坐,聊聊‘育儿经’。”青禾的语气带着几分警惕,“这时候请您去东宫,怕是没那么简单。”

白云桃放下手里的洒水壶,擦了擦手:“皇后这是想借我们府的势呢。”她看着被宋云瑶折腾得不成样子的花坛,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太子病着,文安王又在户部兴风作浪,皇后急了,想让外人觉得,定国公府是站在太子这边的。”

“那我们去不去?”青禾问道,“若是去了,怕是会得罪文安王和其他皇子;若是不去,又驳了皇后的面子。”

“去,怎么不去?”白云桃笑了笑,“不过,得选个合适的‘伴手礼’。”

次日,白云桃带着宋云瑶去了东宫。宋云瑶穿着粉色的小袄子,怀里抱着个锦盒,里面是宋云安亲手做的木制小算盘——说是“给太子哥哥解闷”,实则是想告诉皇后,定国公府的孩子只懂读书算数,不懂朝堂纷争。

皇后在偏殿见了她们。她穿着正红色的凤袍,头戴九凤朝阳钗,虽面带笑意,眼底却带着审视。

“妹妹这几日清减了,”皇后拉着白云桃的手,目光落在她身后的宋云瑶身上,“这就是云瑶吧?长这么大了,真可爱。”

宋云瑶怯生生地躲在白云桃身后,把锦盒往前递了递:“给……太子哥哥的。”

皇后接过锦盒,打开一看,见是个小算盘,愣了愣,随即笑道:“安儿真是心灵手巧,知道太子闷,特意做了这个给他解闷。”她心里却明白,这是定国公府在表态——他们只想让孩子安心读书,不想掺和东宫的事。

“小孩子家瞎琢磨的,让皇后见笑了。”白云桃谦虚道,“说来也巧,安儿昨日还说,许久没给太子殿下请安了,等太子殿下好些,想带着云阳来给殿下磕个头。”

这话既是示好,也是划清界限——孩子们的情谊是纯粹的,与朝堂无关。

皇后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说:“好啊,我让厨房给他们备些点心。”她话锋一转,说起了育儿经,从喂奶说到启蒙,句句不离孩子,绝口不提朝堂之事。白云桃也顺着她的话头聊,气氛倒也融洽。

临走时,皇后送给宋云瑶一支赤金点翠的步摇,又给宋云阳送了个玉质的长命锁,价值不菲。白云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却清楚——这是皇后的“投名状”,收了礼,就欠了人情。

回到定国公府,白云桃把礼物交给青禾收好,对宋彦博说了东宫之行的经过。

“皇后这是逼我们站队。”宋彦博皱着眉,“她让镇国将军在江南动了手脚,漕运已经开始拖延,文安王肯定会查到是东宫的手笔,到时候免不了一场争斗。”

“我们不能站队。”白云桃语气坚定,“太子体弱,文安王野心太大,仁惠王看似温和实则阴狠,定北王远在北疆,景逸王深不可测……无论站在哪一边,都可能引火烧身。”

“我知道。”宋彦博叹了口气,“可皇后不会善罢甘休。镇国将军已经派人送来书信,说想借我们府的名义,在京中调动一批粮草,说是‘防备北疆异动’,实则怕是想用来控制漕运。”

白云桃的眉头拧得更紧了:“借我们的名义?这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

“我已经回了信,说粮草调动需陛下旨意,不敢私自动用。”宋彦博握住她的手,“你放心,我会处理好。只是皇后和太子怕是不会死心,往后的日子,怕是更不太平了。”

白云桃点点头,心里却有了个主意。她看向正在书房练字的宋云安,喊道:“安安,过来。”

宋云安放下笔,走到她面前:“娘,怎么了?”

“明日去学宫,若是七皇子问起东宫,你就说……太子殿下病着,皇后娘娘很是忧心,让七皇子有空多去东宫陪陪太子,说说话。”白云桃看着儿子的眼睛,“记住,只说‘陪太子说话’,别的什么都别说。”

宋云安愣了愣,随即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娘是想让七皇子去东宫,缓和一下气氛?”

“是,也不全是。”白云桃笑了笑,“七皇子是父皇心尖上的人,他去东宫,皇后和太子不好发作,文安王也不敢太过放肆。最重要的是,这能让陛下知道,我们府里的孩子,只懂‘兄友弟恭’,不懂别的。”

宋云安重重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系统提示:白云桃巧妙化解站队危机,维护家族中立立场,触发“审时度势”特质,好孕值 80。当前好孕值:100 80=180。】

听着系统的提示音,白云桃心里稍稍安定。她知道,这场储位之争才刚刚开始,皇后和太子的不甘心,文安王的野心,仁惠王的算计,都像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扑上来。

但她不怕。只要守住本心,不偏不倚,护着孩子们平安长大,总有云开雾散的一天。

夜里,宋彦博看着白云桃灯下缝补的身影,忽然说:“委屈你了,跟着我担惊受怕。”

白云桃抬起头,笑了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再说,我们不是还有孩子们吗?”她低头看着熟睡的宋云阳,又望向书房里宋云安和宋云瑶的身影,眼底满是温柔,“只要他们好好的,再难的日子,我都能扛过去。”

宋彦博走过去,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会好的。等这场风波过去,我们就去江南住些日子,远离这些纷争。”

“好啊。”白云桃靠在他怀里,声音轻柔,“去看看表妹,看看江南的桃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东宫暗流,后位谋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