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周第一女将 > 第16章 除夕夜相聚

大周第一女将 第16章 除夕夜相聚

作者:来碗甜豆腐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1 03:38:33 来源:文学城

杨夫子口中的有朋来客栈位于西市,不算豪华,略微简朴,但干净整洁,价格低廉公道,生意不错,掌柜年逾四旬,有些富态,整日挂着笑。

年底京中有会试,住了许多进京赶考的布衣书生,有朋来客满房缺。

那日也是凑巧,因一举子被其京中好友接去家中同住,正好空了间房,才让十七捡了漏,直接包了半月的房。

长安城人口百万之数,寻一人如同大海捞针。

为摸透京中情况,这几日,十七在长安城中四处游走查看。

长安城有二市一百零八坊,万象鲜活。

皇宫位于城北,城中东西、南北交错大街二十五条,其中最为显要的当属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北起皇城正门朱雀门,南至大周国门——明德门。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将长安城一分东西,达官贵族的府邸宅院大都坐落东处,西边多平民庶族。

与幽州的豪放粗犷不同,长安精致繁华,四衢八街,人欢马叫,香轮宝骑往来无歇,人头攒动不停。房舍紧密如星罗棋布,街边店肆林立,招旗竖横接连不绝。北望宫城,一片雕栏画栋、碧瓦飞甍。

京中设宵禁,一到夜间二更天,街鼓敲响完毕,一百零八座里坊的坊门紧关,禁止人员于各坊间串走流动,禁止于坊外大街出行,街上有金吾卫巡街使巡逻。

宵禁时间,虽不允坊与坊之间人员流通,但各里坊内部不禁走动,居民百姓在坊里照常闲逛玩乐。

初入长安,十七差点就犯了夜禁忌讳。

进城第二天,十七寻了客栈小二打听玉轻楼。

十七母亲来东突厥前,正是玉轻楼的舞姬。

玉轻楼浮沉数十载,几度繁盛,几番萧条,几经易主。如今更名为花袭楼,兴隆非常,以歌舞精绝闻名,是平康坊内四大青楼之一。

酉时天黑,十七穿过朱雀大街来到城东平康坊,直奔花袭楼。

仰头而望,红砖绿瓦,橘光诱人暧昧,楼阁玲珑鲜艳。

行至楼内,灯暖酒热,衣香鬓影,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中堂宽大的舞台上,数十位身段婀娜的美姬着绯色舞衣,赤着雪足,足腕上套着铃铛银钏儿,衣袂翩翩,裙似飞鸾,姿态轻袅绰约。

自阿娘走后,她眼里盛着的吉华村三载光阴里,独不见丽影婆娑而舞。

今时今日,在这承载阿娘少女时光的玉轻楼,再见蹁跹舞姿,既怅然又欣喜。

只存于记忆中的翩然舞影跃然眼前,鲜活明媚,十七静静看了许久。

从花袭楼出来,竟是两个时辰后,快至亥时。

匆匆回赶,才出平康坊,忽闻鼓声,路人登时作鸟散兽,纷纷快步而行。

十七不明所以,拉了一个路人来问:“这鼓声有何怪异,怎的大家一听,霎时便疾走似飞。”

路人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见她是真的迷惑不知,肯定道:“你定是刚到长安不久的外乡人。”

看着杵在那、丝毫不着急的十七,路人拉起她边走边继续解释,“这是闭门鼓!”

“京中有宵禁。每日晚间衙门缺刻完,金吾卫下令敲街鼓六百下以示坊门关闭,鼓声一毕,坊外街中禁止游荡。

故而行人闻鼓即散,须在鼓声结束前赶到坊内,否则就是犯了夜禁,要遭鞭笞二十!”

时间紧迫,鼓声结束前决计赶不回西市客栈,就近折返平康坊,进入坊内不久,街鼓停歇,坊门缓缓关上。

这夜,只得在平康坊另寻客店宿下。

平康坊位于城东,又靠近皇城,住了许多达官显贵,自然这物价消费甚高。

即便是普通客栈,下等房一夜的宿费堪抵得上有朋来五日的花销。

翌日天亮,坊门一开,十七便返回了西市。

怕犯着京中别的什么禁令,十七回到有朋来客栈,给了小二几个铜板,教他将这长安城紧要条例细细与自己说来。

长安城转悠了五六日,迎来了除夕。

除夕,岁除之夜,除旧布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这样的大日子,宵禁暂弛。

街市上处处张灯结彩,戏院亭阁吹笛击鼓开演傩戏,驱除邪祟疫鬼,祈求来年平安无祸。

曲巷里篝火通明,家家户户院中燃起火堆,普通人家用木柴、黍秆、松枝等烧柴塔,富贵些的用香木作薪。

旺火燃烧,是为逐祸避害,也为新岁诸事兴旺红火,因而筳燎之光彻夜不熄。

十七在外头溜达一圈,赶在饭点回来,照常点了盘肉和胡饼,但小二端来时却多了碗酒。

指着桌上的酒,十七提醒,“小二哥,这个送错了。”

“不曾上错。洪郎君,今儿除夕夜,是要饮些椒柏酒的,掌柜的吩咐了,今夜店里诸位客人都得了一碗。”

年节饮椒柏酒是大周习俗,寓意新岁无病无灾,身体健康。

即便是清苦人家,每逢新春,亦会在浊酒中放一颗或半颗花椒以顺好兆意。

仅一碗椒柏酒,足以让客栈诸人道谢万分,盛赞掌柜大方仁善。

只因椒柏酒用椒花柏叶浸泡而成,椒花与侧柏可驱毒逐寒,椒花更是价高珍贵,即便是最次等的花椒也不便宜。

掌柜送的这碗椒柏酒闻之辛香扑鼻,入口辣重,足见用料是不敷衍的。

客栈众人皆分了一碗,合而计之不在少数,所费不小,可见掌柜慷慨大气。

许些读书人不远千里上京科考,本是阖家守岁之夜,却只能在异乡旅店遥思家小。

此番思乡感怀时刻,掌柜送来一碗椒柏酒,心中怎能不感动。有那情绪丰沛外露的,竟当场落泪,引得其他诸人纷纷恸哭。

置身其中,情绪勾染,十七心头浮起吉华村诸象。

那些同窗们肯定都在放爆竹贴年画咧,杨夫子在休沐前绝对会留下许多课业,切切叮嘱着学生们要温故知新。

阿圆和崔先生这时候最忙了,要写全村的对联,还不能重复句式。

张嫂子炸的丸子喷香扑鼻,会差遣三个孩子给邻居们一一送些尝尝。

小娘子们这几日打扮得最是娇艳,描眉画眼得,都等着十七夸赞。每每这时,十七都要提前找阿圆备下夸辞,才能哄得她们开心。

阿翁会提前泡下椒柏酒,守岁当夜,自己在一旁坐着,望着院中篝火昏昏欲睡时,阿翁就给倒盏酒,一口下去,辛烈呛鼻,立时就清醒不困了。

手中酒与记忆中的重合,仿佛是阿翁亲手所斟,十七尽饮而下。

是熟悉的椒香味,却无回忆中的那般辣喉。

阿翁好烈酒,他的酒总是浓辣醇厚,客栈送的酒较之更柔和。

思绪回归现实,周遭嘈切,十七不自觉抚了抚腰侧阿翁所赠的刀。

阿翁新坟未干,自己远在长安,遗憾不能上香祭祀,只能心中默默跪拜。

幸而还有阿圆,阿翁和阿娘的碑前应该不会冷清。

伤怀于心,没了胃口,十七上楼回房。

正在房中怀缅的十七,被小二的敲门声打断。

“洪郎君,堂下有一公子寻你,说是你的好友,邀你去他府上一起用饭守岁哩。”

整理了思绪,十七应声开门,穿过廊道,拾级而下,堂中背立着道茶白色身影。

犹疑开口“卢五郎?”

那人转过身,正是卢照昱。

见着十七,卢五郎清俊的面容上惊喜非常,一个欢欣的笑绽放而出。

这粲然一笑使得整张脸明亮生辉,刹那间当真如朗月入怀。

“十七,可算是寻到你了!我问掌柜,是否有位姓洪的十四五岁的少年投宿至此,掌柜就帮我唤了你出来,果真是你!”

说着就提步上前揽过十七的手臂,引着她出门。

“十七快随我回府,分岁筵就等你开席了。”

任由他拉着往外带,门口停了卢府的马车,一张俏生生的粉脸从马车里探出来。

“十七哥哥,快上来!”

上了马车,十七与卢氏兄妹二人相对而坐。

“十七哥哥,那日城门下分别,只顾着告诉你我们住哪儿,却忘了问你在何处落脚了。

这些时日我与哥哥适应旧宅,大伯忙着交际访友,前儿个才闲下来。

兄长和我就与大伯提议邀你来府中,共度除夕夜,出门寻你时才想起来我们还不知道你住哪儿呢。

我和哥哥这些天走遍了大半个长安城,在各个里坊的旅店挨个问,幸好现下找到了,回去用年庚饭还不算太晚!”

除夕夜,又在晚间用饭时,街上人不多,都在家中团圆,马车行的比平日快上许多,半个多时辰便到赶到了城东卢府。

府中管家得了吩咐,等公子小姐回府再安排上菜。

卢氏兄妹在外跑了大半日,回来先换了身衣服,更衣出来时,十七也在下人服侍下净了手。

桌上菜肴已齐全,大部分都是幽州菜式。

卢珏嘉示意一旁丫鬟给十七布菜,随后问:“洪郎君出自蓟县,我卢家祖籍范阳,同为幽州人,不知这些可合胃口?”

有人帮自己布菜,十七乍然间有些不适应,夹了尝尝,“味道甚佳!”

十七在客栈时用饭不多,现在气氛融洽,加之确实有些饿了,丫鬟帮忙布得菜吃的很干净。

卢倾欢见十七吃的尽兴,也高兴得很,“府中厨子是从范阳带过来的,烧的一手好菜,多亏了他,十七哥哥才能吃的开心,待客才不算是失礼。”

看向卢珏嘉,又撒娇“伯父可别忘了好好犒赏厨房。”

卢珏嘉含笑应下,当下就吩咐下去给厨房加赏钱。

饭后守岁,卢珏嘉特意回了房,留他们几个同辈人一起玩乐。

三人在院里放起烟火爆竹,火光四射,明亮璀璨,外头的烟花也衔接不暇,长安城的半空中金火银光一片,煞是夺目绚烂。

嫌院里视野不广,几人上了屋顶,卢倾欢不知从何处拿出来几坛酒。

卢照昱无奈地看向她,“倾欢,你从哪儿来的这么些酒,你年纪小,不可多饮。”

百年世家,规矩多,平日不能多饮,刚刚年夜饭上,几人也不过才喝了几盅而已。

卢倾欢又才豆蔻之年,更是少有机会饮上几杯。

“过了今夜,我就涨了一岁,便是十四啦!可以多饮些酒了,何况是这样的大节日,合该痛饮以庆才是嘛!”

卢倾欢说完,递给十七和卢五郎一人一坛子酒,努了努嘴对五郎示意道“喏~你闻闻,是葡萄酒,喝多了也无碍。”

闻此,卢五郎也不再阻止。

三人坐于屋顶,酒光盛着佳节的欣忭,烟火耀星辰,旧时阴霾皆散,新岁好愿成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