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昭绯色录 > 第1章 硝烟再起

大昭绯色录 第1章 硝烟再起

作者:木枉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52 来源:文学城

承韶三年,京城动荡不安,众人惶惶不可终日。

直至一纸诏书。

笼罩大昭的乌云散去,京城的醉仙楼格外热闹,说书先生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住:

“九千岁龚尤攀附龙颜,任人唯亲;借安国公名号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只手遮天,克扣赈灾银粮致荼毒生灵,只手遮天;于朝中构陷忠良,亲佞远忠;于百姓敲骨吸髓,草菅人命。

“萧太尉与颜御史查抄国公府之日,于国公府中搜出金银财宝数以万计、血书盈箱,安国公羽翼尽折,问斩之日百姓那是争啖其肉。”

“朝堂上下惴惴不安,能主事的御史大夫、丞相早早就勾结龚贼,在百姓手里扣了不少银钱。如今东窗事发,那齐豕宋狗,也是锒铛入狱,可谓大快人心……”

人群中忽然冒出一声冷笑,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打断:“朝廷早就烂透了,死了一个宦官又有什么用?”

因着他这句话,台下起了骚动,说书先生的声音被淹没在人群中。

人人自危之际,唯有太尉府和御史中丞府一如既往地平静。

萧誉尘上月一路从京城追到江南,拦下了二十七封龚尤与江南地方豪强的往来书信,又将仗势欺人的地方豪强押送回京。

今日正是休沐,他将府内的小厮和侍女都支走。

难得睡个好觉,才没有空去管外界的人如何评判龚尤。

他做梦都是前日上朝时的场景。

正当他带着书信回京时,安国公府书房失火,证据一扫而空。

龚尤在朝廷上,穿着冠冕堂皇的朝服得意地看着他,咬定信件是污蔑,不肯认罪。

与此同时,颜翊之赶到,向皇帝与朝臣细数安国公罪状,讲述在龚尤名下的某个别院的搜出暗道,以及沿着暗道甫一进去便瞧见的十二颗夜明珠和金灿灿的黄金。

人证物证俱在,龚尤无从抵赖,即刻下狱。

信件过多,大部分是用密语交流,盖的私印也被毁,早已分辨不清。

只是所有证据都在表明,浮出水面的真相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不久,新帝便下一纸诏书,封颜翊之为御史大夫,萧誉尘为丞相。

提拔两位重臣分散权柄,昭告天下一家独大的朝堂形式不复。

“臣,接旨。”萧誉尘的神情看不出丝毫高兴,但礼数却丝毫不差,让人挑不出一点不满意的来。

宣旨的公公倒是看起来比他脸上笑意还多几分:“咱家先恭喜萧相了,陛下交代这件事一定要萧相和颜大人亲自查的才能安心。”

萧誉尘心中不屑,恭喜吗?回收兵权,明赏暗贬。

另一边,颜翊之的脸色也没好多少。

公公走后,他斜倚在太师椅上,左手撑着脑袋,右手有一搭没一搭地敲桌子。

良久,冷哼一声:“卸磨杀驴。”

给了点赏头。他当御史中丞时御史大夫不管事只顾享乐,他手头的权力也与御史大夫大差不差。

坐在客位的户部尚书见状也是一脸凝重。

他不敢议论皇上,只得沉声道:“萧誉尘心思深沉,这么多年怕是在京中有不少隐藏势力。与他共事,颜大人小心为上。”

颜翊之道:“小心?该小心的可是萧丞相。他是皇帝的人,跟他一块儿行事,指不定在暗中有多少眼睛盯着我。”

若是能借刀杀人……

后一句被吞没,但其中的意思早已摆在明面上。

他未再言语,继续整理案件文书,不久便注意到了一些细节。

执笔在一旁的纸上圈圈画画,最终写下三个字:茶客坊。

他三两笔起草一封书信,绑上灰鸽爪子,向南将其放飞。

丞相府内,萧誉尘窗前停着一只白鸽,派去寻找证人的线人传来书信。

他取下密信,放飞白鸽。信上写道:礼部左侍郎解平,偏安楼,二月廿一,戌时两刻。

心思单纯的少年伴读在一旁为他研墨,嘟嘟囔囔地为他打抱不平:“颜翊之丝毫不讲礼数,做事随心,皇帝怎么就看不清他的面目,还如此重用他?”

萧誉尘将密信在烛台烧掉,才对伴读说:“任是他从心所欲也好,安分守己也罢,我还能抗旨不成?”

伴读抿了抿唇,不满道:“陛下怎么能让您和颜翊之共同调查龚党?他向来无所顾忌,要是他做了什么为祸百姓的事,您岂不是也被连累了?”

萧誉尘端起白桃彩釉瓷杯,轻抿了一口茶道:“颜翊之替陛下监视我,巴不得我这边出事。这也太心急,安国公的资产还未清点完,势力也未明确,就要开始对我下手吗?”

转而他眼睫下垂,嘴角添了几分笑意:“倒也无所谓,大不了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件事与皇族有关,甚至于跟皇位上那位有关。一旦抓到机会……除掉他便是。”

一想到鲜血滴到反着寒光的刀刃上,暗红的颜色映射进瞳孔,那种成就感就勾得他心中一阵舒爽。

他最喜欢看绯红色张牙舞爪的模样了。

两人各怀鬼胎,却被圣旨绑在一起。

这本是一件喜差事,查抄安国公资产既能捞到不少油水,又能立些功名。

但二人心情都不太妙——两个相互猜忌怀疑的人,瞧不上那点银子,更不缺那点功名。

叫两人一同处事,岂不是给人找不痛快。

而且他们都清楚,这简单的差事背后仿佛一张渐渐收紧的大网。

现在仿佛只是风雨来之前的平静,危机正悄然潜伏。

翌日。

下朝后,颜翊之瞧见萧誉尘的身影向大殿外走去。

他本着自己不得意也不能让别人好受——尤其是他不喜欢的人——的心态,喊住了对方:“萧大人留步。”

见对方面色不善,却也不得不止步,颜翊之心情倒是好了几分:“陛下让我们合作查龚尤一案,你我二人如今甚是生疏,不如今日去茶客坊品茶,就当是……培养感情了。”

他故意提到被他昨日圈画的地点,观察萧誉尘听到“茶客坊”的神态,却并未发现什么不对。

倒是难说是真的与皇家之事毫无联系,还是伪装的太好未有丝毫破绽。

“听说御史台又送来一摞新奏本,颜大人在处理私人感情前请先把公事处理好吧。”萧誉尘佯装客气地回他。

“若是离了我御史台就不能运作了,那御史中丞还有什么用?”颜翊之假装没有听懂对方拒绝的意思,“萧大人若是看不惯我不务正业大可弹劾我,奏本就送到我的书桌上吧。”

“哦对,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您要是弹劾我不用经御史台的手。”他后来补的话带上了阴阳怪气。

直接向皇帝“告状”就是了。他在心底补充。

萧誉尘听着他不加掩饰的敌意,皱了皱眉:“品茶就不必了,毕竟我不像颜大人一样,对下面的人如此放心。御史台我也不去了,若是在颜大人书桌上看到与谁私传的密信可不太礼貌,实非君子所为。”

萧誉尘与颜翊之不欢而散,这个消息在半刻钟便传到御书房。

皇帝在书桌前埋头看奏折,对这个消息毫不意外,倒不如说这是他最希望的结局。

待传信的小太监退下,他才从书桌上抬起头来,长叹一口气:“国师,朕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了?他们二人在这件事上算是功臣了,这么危险的……”

“圣上,这样的安排再好不过了。臣夜观天象,占卜数次,才探查到此事之棘手。不惜泄露天机,也要将此事上报。”国师罗许站在皇帝左侧,恭敬地说,“二位大人身怀绝技,定能化险为夷。为了黎民百姓,丞相大人和御史大人不会介意的。”

皇帝一转头,“啪”的一声脆响,压着两张宣纸的玉佩被摔在了地上。

只见纸上赫然写着颜、萧二人的生辰八字。

“只能这样了。”皇帝的阴郁的视线盯着桌面的宣纸,抿了抿唇,“国师,朕现在能信的只有你了。”

三个儿子都盯着明晃晃的皇位,虎视眈眈。为了稳住朝中重臣,不得不放权。

后宫嫔妃讨好他的话语也是为了娘家父兄。

只有罗许,似乎什么都不想求,一心辅佐他,一心辅佐国。

萧誉尘与颜翊之分别后,仍旧去了茶客坊。

因为他派去盯着茶客坊人来通传,礼部左侍郎解平死在了茶客坊。

与尸体一同被发现的还有桌上放的一封信。

信中是解平的笔迹,也是以解平的口吻写的这封信。

信中说他因贪腐白银两千两,如今安国公大势已去,他无人庇佑,惊惧交加,恍然醒悟,深感辜负皇上信任,愧对京城百姓,便在此服毒自尽。

经仵作验,解平死因属实,刑部在解平交代的别院中仓库搜到了金银财宝、古董字画。

刑部侍郎又亲自审问了守在二三楼之间第一个发现尸体的小厮,以及今天的排班安排。

一切毫无异常,正欲结案,萧誉尘想要出口阻拦,却被人抢了先。

只听殿外一声清脆透亮却足以让他皱眉的声音响起:“且慢。”

随之而到的是一个绯色身影,额前几缕散落的发丝与红衣随风飘向一侧,映着官袍上金线螭纹张牙舞爪。

颜翊之。萧誉尘在心里默念一遍这个名字。

琢磨他出现在这里是临时收到下人报信,还是另有原因。

颜翊之赶得有些急,绯红官袍被扯松了交领,露出一截霜白中衣,他自己也丝毫不拘这点小节。

墨玉束发冠垂落的丝绦扫过眉梢,抚上上他昳丽的容貌,衬得眼尾那颗朱砂痣愈发冶艳。

“礼部侍郎与安国公关系密切,他的死另有隐情。”颜翊之站定,转眸瞧见了萧誉尘,眯了一下眼。

“此事该由萧大人和我负责,为何赵侍郎如此着急、草草结案?”

想名字好难,

想文案好难,

想标题好难,

想介绍好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硝烟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