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夜弥天 > 第25章 玉京谣

大夜弥天 第25章 玉京谣

作者:白卢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15 21:45:49 来源:文学城

“微臣不敢有半句虚言。”闻人贤从怀里掏出纪琮的信,双手奉上,“陛下可以先看看这篇文章,是否和郝耀祖在会试上所作的文章大同小异。”

皇帝自然应允。

立刻有小太监走上前来,拿起闻人贤手里的东西,又转到珠帘后,用托盘呈了上去。

一时间,殿内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没错,朕记得这篇文章,论两税法——当时阅卷官们交口称赞,一致推举郝侍郎的儿子为会试魁首。朕也看过,确实称得上一篇惊世奇文。”皇帝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放下纸张,疑惑道:“只是,听闻人爱卿的意思,似乎这里面还有隐情?”

这就“爱卿爱卿”的叫上了?

李瑛忍不住用余光瞥了一眼闻人贤。

闻人贤解释道,“这其实是考生纪琮在会试前一个月寄给礼部员外郎张平的行卷信。信件投递的时间和邮驿名称都可以在日戳上看到,陛下请过目,绝对做不了假。”

“……”皇帝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又翻开信纸仔细查看,果然在文末看到了纪琮的署名,还在角落里找到了那枚日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朕记得纪琮会试上写的文章狗屁不通,简直有辱国体,已经被黜回老家,终生不得参考了!”证据都摆在皇帝眼前了,若是他还反应不过来,那就不是懦弱,而是真傻子了,“怎么突然又冒出了这样一封行卷信!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皇帝沉下声:“闻人爱卿,朕命你详细说来!”

“微臣遵旨。”闻人贤又行了一礼,语速不快,但十分清晰:“三日前,六扇门奉旨追查礼部员外郎张平遇刺一案,谁知在追查此案的过程中,却牵扯出了另外一桩科举舞弊案!臣等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因此不敢有丝毫拖延,一拿到了切实的证据,立刻就入宫来求见陛下。”

皇帝侧头看向朱公公,朱公公点了点头,“张平的案子牵扯到了江湖,的确交由六扇门在查。”

闻人贤顿了顿,等皇帝重新回过头后,才继续说道:“臣等在查案过程中发觉,这两税法本由纪琮首创,他在会试一个月前,就将此法写成了自己的行卷,以信件的形式投递给了礼部员外郎张平,想要提前为自己的前程谋划。这也是历年来考生们的传统,并非独他一人如此。”

这话不假,皇帝微微颔首。

“好巧不巧,今年的会试题目,正是考校考生对本朝税法的看法。纪琮见考的就是自己所擅长的,大喜之下,便将自己的原有的行卷文章润色了一番,作为答卷交了上去。”

“谁料想,户部侍郎郝国瑞的儿子郝耀祖也是今年的考生,郝国瑞深知自己的儿子不学无术,恐他落榜,便动了歪心思,买通了礼部官员,在糊名誊录这一环节动了手脚,把纪琮的文章标上了郝耀祖的名字,又把郝耀祖的文章标给了纪琮,导致前者名落孙山,求告无门,被黜回老家;后者则摇身一变,凭着偷来的文章一举成了会试魁首,被万人赞颂。”

“陛下明鉴,这实乃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

闻人贤深吸一口气,讲到了关键之处,“可郝家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张平知道谁才是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张大人虽然官位不高,但为人十分有风骨,不畏权贵,想要揭露此事,便不幸横尸郊野,虽非镜组织亲自动的手,但焉知没有他们苦苦相逼的缘故。郝家不仅买通镜组织想暗杀张平,甚至还想连他的妻子一并烧死,实在残忍至极!”

殿内一时间十分安静,只有蜡烛燃烧发出的哔啵轻响。

“朕相信这封信是真的,但指控一部侍郎可不是小事,没有更详实的证据可不行。”皇帝从椅背上直起腰,缓缓道:“朕记得,历年考生的黑卷都保存在礼部,爱卿既说试卷有蹊跷,朕便让人去取了今年的黑卷来,和誊录后的红卷一对比,便可知有无此事。”

闻人贤轻轻摇头,“巧合的是,今年会试放榜没多久,礼部库房就起了一场火,刚好把今年的黑卷烧没了。”

皇帝奇道:“这件事朕怎么不知道?”

一旁的朱公公笑眯眯地答道:“礼部确实有上报说官府内起了一场小火,因扑灭及时,只损失了一些被虫蛀坏了的老档,无人伤亡,想来陛下便没有多留意。”

“他们竟敢如此糊弄朕!”皇帝隐隐发怒。

“陛下息怒,”闻人贤适时地插上一嘴,“与六扇门同来的翟大人是礼部书令史,对此事再清楚不过,陛下可以问他。”

皇帝看向青衣文官,“翟卿,你来说,事情到底是怎样的?”

李瑛心下微哂:到了翟应鳞这儿,就只剩下卿,没有爱了。

这位天子,当真双标的毫不遮掩。

翟应鳞强压下澎湃的心绪,恭敬道:“回禀陛下,这火烧的确有些蹊跷。火势被扑灭后,微臣特意挑无人的时候去库房里查看过,这把火别的不烧,只烧了存放黑卷的柜子,连隔壁的柜子都只是略微熏黑,却单单把近几年会试的黑卷给烧了个一干二净。若非鬼神显灵,那就是有人刻意为之了!”

“你既早知道此事,为何不及时禀报?”

“陛下明鉴,微臣非是不愿,而是不敢!礼部里有人和郝家沆瀣一气,张平想要揭露此事,便被他们买凶杀人,差点连遗孀也被纵火烧死。臣人微言轻,若是敢开口,只怕折子还没递上陛下的书桌,臣就已人头落地,步入了张平的后尘!”翟应鳞一揖到底,声音颤抖:

“微臣不怕死,却怕真相就此被掩埋!因此臣只能假作不知,暗中调查,一直等到六扇门介入此事,微臣这才敢把自己知道的倾囊相告,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默然片刻,再开口时,语气缓和不少,“原来如此,是朕错怪翟卿了。”

翟应鳞连忙口称不敢,但背后早已出了一身冷汗。

“郝家真是好大的胆子!科举舞弊,勾结镜组织截杀朝廷命官,桩桩件件,都是杀头的死罪!”皇帝想到刚刚结束的会试上,那些阅卷管对郝耀祖众口一词的称赞,想要发火,但似乎还有些顾虑,侧头看了朱公公一眼。

“来之前,掌印内相说了:这种小事,皇帝自己拿主意便是。”朱公公依旧是那幅笑眯眯的样子。

掌印内相就是九千岁。掌印太监是他的正式官职,内相是对他的尊称,九千岁则是人们私下的称呼,用来表明他位极人臣的尊贵地位——皇帝才能独享万岁,他作为一个阉人,居然只比皇帝少了那么一千岁,可见此人权势滔天。

李瑛看到这一幕,暗地里直皱眉,早听闻皇帝对九千岁言听计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皇帝听朱公公这么说后,好像得到了某种许可,说话明显有了底气,终于有了一点九五至尊的样子,只见他手一挥,怒道:“传朕旨意,立刻着户部侍郎郝国瑞、郝耀祖父子两人入宫觐见!”

天子一怒,非同小可,立刻有太监弓着腰小跑出去传旨。

殿内,皇帝给三人都赐了座。

“把帘子打开吧,三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朕可与他们当面说话。”皇帝吩咐道,“朕记得小厨房还有热姜茶,也一并送来,给各位爱卿祛祛寒。”

小太监打起珠帘,三人喝着姜茶,这才看清这位少年天子的长相。

他看起来不比李瑛大多少,但却没有李瑛身上那种明快敞亮的气质,反而有种不见天日的苍白,眉宇间凝结着挥之不去的愁苦之意,身形单薄消瘦,整个人好像都要被衣服上绣的金龙给压垮了。

“你就是闻人贤?朕听朱公公和谭统领说过你,就是你击退了红绡盗?”皇帝好奇地打量着闻人贤,终于露出一丝少年人的鲜活神态,“这个复姓在京城倒是少见,你是哪里人?如何进的六扇门?”

闻人贤刚喝了一口姜茶,闻言赶紧放下茶盏,站起身回道:“微臣是岭南人,生长于乡野之间,侥幸学了些拳脚功夫。数月前,六扇门门主追缉逃犯,途径岭南时,恰巧得到了微臣的协助。逃犯伏法后,门主觉得微臣的武功和人品都过关,又知我恰好无业,便招揽我入了六扇门。至于红绡盗一事,只是正好在城外碰到了,谈不上击退,是各位大人谬赞了。”

“剑圣的眼光朕一向信得过。”小皇帝又道:“爱卿不必如此拘束,坐下说话即可。朕听闻岭南四季如春,有荔枝满山,不知爱卿是否尝过?”

闻人贤微微一笑,“南风花满荔枝林,路出湖山百嶂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瘴气最浓处荔枝也最甜,微臣长于岭南,见过最毒的瘴气,自然也尝过最甜的荔枝。”

见小皇帝十分感兴趣,闻人贤便顺着他的意,又讲了些岭南的乡野趣事,比如海船捞上来的奇形怪状的海鱼,片成薄如蝉翼的鱼脍,摆在青花瓷盘上,甚至能透过鱼肉看到下面盘子的花纹;又比如岭南有个百越族,族内男子成年时会遍体刺青,他们认为这些文身会保佑他们在下水捕鱼时不被蛟龙吃掉。

小皇帝听得双眼放光,仿佛短暂的从责任中逃脱了出来。

等闻人贤讲完,皇帝仍旧意犹未尽,“每年初夏,岭南都会进贡新鲜的荔枝,闻人爱卿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京城为官,到时候不妨入宫来陪朕说说话,共品荔枝,也可慰藉你思乡之苦。”

突然就多出了一个陪皇帝解闷的任务,闻人贤脸上的微笑都僵了,李瑛在一旁围观,不禁有些幸灾乐祸。

但下一秒,皇帝就放过了闻人贤,转向李瑛:“李爱卿看起来真是年少,不知今年多大了?”

李瑛赶紧把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打散,低头答道:“我……微臣今年十四,虚岁十五了。”

“真是英雄出少年!”皇帝盯着他俩看个不停,偶尔也分一些眼神给翟应鳞,嘴里赞叹道:“六扇门广纳贤才,两位捕快都如芝兰玉树,可使门庭生辉。剑圣这些年来勤恭克俭,兢兢业业,把六扇门经营的很好,果然没有辜负先帝和朕的信任。”

“……”在场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奇怪。

显然,大家都知道皇帝这是老毛病犯了。

好在他也只是用眼睛看看,如同在欣赏精美瓷器,只是纯粹的欣赏,并没有更过分的举动,否则闻人贤就要考虑如何用自己半残的手脚压制住暴起的李瑛了。

好在这种尴尬的氛围没有持续太久,不到三刻钟,领路的太监就带着郝家父子进来复命了。

想来也是,事情闹得这个地步,郝家父子今晚怎么可能睡得着觉?一定是在府中坐立难安,困兽犹斗,想要找出一个脱身的办法。因此太监一去叫人,二人马上就起身前来了,都不用起床换衣服。

眼见郝家父子先后走进殿内,闻人贤终于不用再应付皇帝过剩的好奇心,赶紧站起身来,目光直直地迎了上去,看向这个在幕后搅弄风雨的罪魁祸首。

民间有一种错觉,总觉得相由心生,出于某种朴素的善恶美丑对立的价值观,大家都相信贪官污吏都长得很丑,不是凶神恶煞,就是脑满肠肥,再不济也得是尖嘴猴腮,望之不似人子。

就连戏班子里排戏,也会给扮演奸臣的角色画一个古怪滑稽的花脸,好像不这样就不符合他们人厌狗憎的身份。

但其实说到底,皇帝也是人,也有基本的审美,也不希望自己一上早朝,底下站着的满朝文武都是獐头鼠目、歪瓜裂枣的货色,知道的是早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狮驼岭妖国的妖怪们聚会呢。

比如这郝国瑞,就没有半点戏文里奸臣那种狞恶的样子,反而容貌清癯,两鬓斑白,不像是个手握肥差的高官,倒像个穷苦人家出身的读书人,不愧是二十年前的状元,气质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只见他缓步跟在太监身后,紧锁着眉头,好像正在思考忧国忧民的大事,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是他是官场的良心。

郝国瑞进了殿,看也不看旁边站起身的三人一眼,径直向皇帝行礼道:“陛下深夜召见老臣,可是有要事相商?”

一旁的郝耀祖就明显没他老子那么好的心理素质了,打从进来开始,腿肚子就一直打颤,目光躲躲闪闪,连脸上密密麻麻的疮痘都紧张到油光发亮。

皇帝沉声道:“朕为什么宣你,郝侍郎当真一点都不清楚吗?”

郝国瑞表情严肃,丝毫不躲闪,“陛下召见微臣,无论是什么事,臣都会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但请陛下吩咐。”

李瑛在一旁嗤了一声,“装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

“大胆!我在跟陛下说话,你是哪里来的黄口小儿,乳臭未干,也敢随意插嘴?”谁知郝国瑞竟然真的丝毫不心虚,不管他是装的还是强撑的,至少从表面上真看不出什么破绽。

只见他横眉冷对地朝李瑛大声呵斥道:“殿前失仪,还不跪下认罪!”

李瑛丝毫不怵,毫不客气地瞪了回去。

“朕还在这里呢!失不失仪朕自有判断!”皇帝也动了怒,重重一拍扶手,“郝侍郎,我只问你,买通礼部官员在会试舞弊,又雇佣镜组织杀人灭口,这两件事你可认!”

郝国瑞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科举舞弊可是死罪,买凶杀人更是无稽之谈!陛下明鉴,臣身为大虞的臣子,只想着为大虞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万万不敢犯这杀头的罪啊!”

李瑛被他的厚颜无耻气笑了,“你是要当着皇帝的面欺君吗!”

就在此时,殿内传来“扑通”一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郝耀祖已经跪倒在地,哆哆嗦嗦道:“陛、陛下,还有父亲大人,都是我一时糊涂啊!”

继续点夜宵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玉京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