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夜弥天 > 第24章 玉京谣

大夜弥天 第24章 玉京谣

作者:白卢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14 21:32:23 来源:文学城

王鹿半个身子都从城墙的垛口探了出来,“闻兄弟!你怎么在这儿?”

闻人贤高高举起手中的玉牌,上前两步,“情况紧急,我就长话短说了!”

见他越众而出,城门下的禁军赶紧挥剑要拦,李瑛见状立刻拔剑出鞘,清喝道:“我乃剑圣亲传弟子,看谁敢先动手!”

他手握长剑,从左扫到右,凡是被他剑尖指到的禁军,都忍不住瑟缩着垂下了武器。

这就是剑圣多年来真刀真枪打下的威名,别的门派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六扇门则是前人施暴,后人乘凉,底层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闻人贤仰头朗声道:“这是先帝御赐六扇门的玉牌,我们有要事要面见圣上,却遭南衙阻拦,不知可否请你进去通报一声!”

王鹿睁大了眼睛,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一旁沉默以待的南衙禁卫军,显然意识到了背后另有隐情。

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应了下来:“你放心,我这就去告诉谭统领!”

“竖子尔敢!”鹰钩鼻脸色难看到极点,抬起手想要命令弓箭手放箭,犹豫片刻,最后又把手放下了,眼睁睁地看着王鹿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宫墙的垛口后面。

南衙和北衙并立,他可以继续在朱雀门外阻拦六扇门的人入宫,但却无法阻拦北衙的人在宫内行动,更不可能当着北衙的面杀害无辜之人。

在场谁也想不到,原本已经陷入僵局的局面,却突然插入了北衙禁军这个变数。

从王鹿选择介入此事的那一刻起,后续的发展就不是南衙一边能说了算的了。

见王鹿已经不见了踪影,鹰钩鼻猛地转头,阴恻恻地看向三人,似乎想要迁怒,但余光看到李瑛已经出鞘的长剑,似乎想起什么不好的回忆,脸色变了又变。

他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几步,直到被熟悉的手下簇拥起来,这才重新找回了安全感。

他阴阳怪气道:“我可没骗你们,陛下的确已经歇息了,天寒地冻的,就看看他有没有余兴起来见你们吧。”

“用不着你操心。”李瑛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反手收剑回鞘。

两方人马暂时僵持住了。

夜寒霜重,北风不一会儿就吹得人耳朵失去了知觉。

闻人贤和李瑛有内力护体,尚能坚持,翟应鳞却已经冻得嘴唇泛白,单薄的青色官服早就被风吹透了,仿佛一层薄冰紧紧贴在皮肤上,起不到任何保暖作用。

闻人贤见他难受,便把两匹马牵到一起,让它们并排站着,构建出一个无风的区域,再让翟应鳞站到马匹中间,又握住他的手,向他体内渡了一些内力过去,翟应鳞的嘴唇终于有了些许血色。

“让翟兄跟着我们受罪了,你本可以不掺和进来的。”闻人贤低声道。

“这是什么话,是我自己要跟来的。更何况,就当是为了老友,我也想亲眼见证郝家的下场。”内力入体,翟应鳞感到周身的血液立刻温暖起来,听到闻人贤自责的话,他笑着摇摇头,“只盼不要染上风寒才好。”

“就算真染上了,也就是我们林副门主开个方子的事。”李瑛难得安慰了一句,虽然语气还是硬邦邦的。

“早就听闻六扇门千金手的大名,倒显得是下官占便宜了。”翟应鳞还有心情开玩笑,看来是真的暖和起来了。

三人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

冬夜浓黑的冷夜几乎要把人的骨头缝浸透,闻人贤和李瑛时不时轮流给翟应鳞输一些内力过去,以免他真的冻坏了。

眼看宫门内迟迟没有动静,鹰钩鼻也渐渐放松下来,脸上挂起了若有若无的嘲讽,“看来今夜是真的冷,陛下是懒得见你们了,我看三位不如早点回去洗洗睡了吧!说不定还能赶上明天的早朝呢。”

李瑛的眼神在他脸上一扫,他就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自动闭了嘴,只是那幅等着看好戏的表情实在让人反胃,三人都厌恶地挪开了眼神。

又过了好一会儿,就在翟应鳞叹了口气,准备开口叫两人放弃的时候,从宫墙内传来一阵喧嚷的声音。

三人的眼睛瞬间被点亮。

紧接着,从门后传来一阵沉闷的吱呀声,朱雀门旁边的角门打开了,王鹿一马当先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小队北衙禁军。

宫门前对峙的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所有人都看向王鹿,等他开口。

“六扇门的各位,陛下同意见你们!”

王鹿大声宣布。

翟应鳞神色激动,闻人贤微不可察地松了一口气。

李瑛表现的更明显,听到皇帝愿意见他们,他才把手从剑柄上放了下来,就好像如果皇帝不同意的话,他就真的打算硬闯宫门一样。

三人跟着北衙禁军走了进去,鹰钩鼻面色难看地站在路旁。

李瑛转过头去,还想跟他说些什么,被闻人贤扯了一下,“诛首恶要紧,走。”

于是三人没有再多分一点注意力给南衙的人。

从朱雀门步入皇城,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只见两侧宫殿涂金夹纻,朱墙青瓦如龙脊般起伏绵延,烛火辉煌,琉璃熠熠,灯笼组成的连绵光点如同游龙飞舞,尽显大虞天朝上国的气象。

一路走过来,除了宫殿楼阁,格外让人瞩目的是一座高耸的九天坛,除此之外,众人还路过了龙首池、望仙台等道教建筑。

这些建筑是由先后数任大虞朝皇帝组织修建的,盖因数百年前,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内战不断,各路军阀逐鹿中原,百姓民不聊生,本朝太礻且顺应天时,举兵起事,在扫平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了当时龙虎山天师府掌门的鼎力协助。

等太礻且荣登大宝后,念及天师府一路上的从龙之功,便敕封道教为本朝国教,又尊天师府掌门为国师。

有这个渊源在,本朝皇帝也大多崇道信道,道教也顺势气势熏灼,延于四方,隐隐压了佛教一头。

佛道之争从未停止过,几百年天命在佛,几百年天命在道,自古以来,莫不如是。

路过那些建筑,众人在承天门前停下了脚步。

过了这道门,里面就是天子起居的地方了。

“里面就不能再带着马了,包括马背上的这个……女的,就算是证据也要暂时交给我们保管,除非皇帝同意,否则不能带进去。”王鹿回头解释道:“你们的武器也要卸下来,这是规矩。”

李瑛把长剑从腰间的金钩上解了下来,递给上前搜身的禁军,闻人贤也把马鞭和伞交了出去。

禁军接过他的伞,想要撑开检查,结果一打眼就看到伞面上的四个破洞,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奇怪。

他偷眼看了闻人贤一眼,见对方面色如常,也不好意思多问,按照流程收了起来,心里却不住嘀咕,不愧是六扇门出来的怪人,连武器也不同寻常。

他再一摸,又从闻人贤袖子里摸出一个小瓶子。

禁军看了眼那暧昧的粉色:“……”

闻人贤面无表情地直视前方。

就算今夜过后,有什么关于六扇门的奇怪流言流传开来,那也是林思理的责任,和他无关。

就连翟应鳞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被上下搜身了一番,确保没有夹带刀片毒药,这才被放了进去。

进了承天门,四周的景致变得更加清雅安静。

王鹿也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一路都在小声地跟他们说着话:“陛下本来已经睡下,不想见人的,是谭大哥跪在寝殿前,坚持说六扇门夤夜来访,定是有紧急情况,延误不得,陛下这才起身的。”

闻人贤叹道:“等此间事了,我一定好好感谢谭统领。”

没想到,城外随意结下的一段善缘,居然在这个时候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王鹿摸着后脑勺,傻笑道:“闻兄弟太客气了!谭统领总是说,要不是遇到了你,他早就和钱铭一样在诏狱里没了。你虽然没来北衙,但在我们心里和兄弟都是一样的……”

李瑛虽然好奇闻人贤和北衙禁军的关系,但并没有插嘴,只是默默听着。

翟应鳞倒是有心想纠正王鹿的错误称呼,告诉他闻人贤的姓氏是闻人,不是闻,但看闻人贤本人都没有意见,他也就把想说的话憋回去了。

王鹿道:“虽然不知道你们为何非要现在面圣,但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等会儿你们进去以后,不必太过紧张,把事情说清楚就行,陛下脾气很好的,谭大哥也在里面照应着。”

这就是天子近侍的好处。正经论起官位品阶,王鹿可能还没有翟应鳞高,但作为禁卫军,胜就胜在经常能和皇帝接触,见面三分情,对皇帝的想法和脾性十分了解,不是翟应鳞这种上朝都只能站在最后一排,连皇帝长什么样都看不清的小文官能比得了的。

王鹿一边说着,一边回身看了三人一眼,有些迟疑道:“嗯……不过就算说错话,你们应该也不会有事的,毕竟当今陛下和他亲爹一样,对长得好看的人总会格外宽容一些。”

这句夸奖倒是不假,闻人贤和李瑛好看的各有千秋,前者面如雪,眼如星,嘴角总是挂着懒洋洋的笑意,一看就像一个背后有很多故事的江湖浪子;后者凤眼长挑,唇红齿白,神情桀骜不驯,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个鲜衣怒马的美少年。

翟应鳞虽然容貌相较两人要逊一筹,但一袭青衫落拓,倒也称得上斯文俊雅。

这三个人走在一起,确实是一副养眼的风景。

但其实王鹿的话还是说比较委婉,何止是“宽容一些”,先帝生前就是因为过于宠爱姿容艳丽的王丽妃,厌弃德行出众却长相平平的薛皇后,致使皇室子嗣单薄,又招来王氏外戚之祸,导致自己中年薨逝不说,差点没把大虞百余年的大好河山一起给断送了,最后落了个“灵”字的恶谥。

“乱而不损为灵”——先帝沉迷女色,荒唐胡闹,导致国家混乱,北辽趁此机会挥兵南下,直取蓟门关;幸好有秦渊将军平定边陲,击退辽军,大虞朝避免了亡国的命运,先帝这才勉强捞了个“灵”字作为谥号。

……否则就要被冠上“幽”、“厉”等更难听的恶谥中的恶谥了。

只可惜那位秦渊将军本是一代人杰、两朝名将,殚精竭虑镇守边关,最终却因为先帝荒唐的好色行为,在这场战役中饮恨沙场,马革裹尸。

他死后,怀念他的百姓奉他为武神,后来又演变成武财神,也就是现在六扇门里供奉的那尊神像。

这些先帝的风流往事,在大虞朝上至朝廷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其实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提起这位灵帝,没有不在心里狠狠唾骂两句的。

但毕竟此事关乎到皇家颜面,心里清楚是一回事,嘴巴上能不能说,就又是一回事了。

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妄议了先帝,王鹿赶紧闭上了嘴,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瞧着他们。

李瑛却没有这些顾忌,他对这两任皇帝观感都不怎么好,冷冷道:“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翟应鳞小声提醒:“等下进去后可千万别这么说了。”

李瑛双手抱胸,面色不虞地把脸转到另一边。

三人被引到偏殿门口,只见殿内灯火煌煌,映照在描金的琉璃花窗上。

王鹿几步迈上台阶,和守在门口的小太监低声说了几句,小太监掀起猩猩毡的大红挡帘,躬身走了进去。

片刻后,偏殿内响起太监独有的尖细声音:“宣——六扇门闻人贤、李瑛,礼部翟应鳞,入内觐见!”

偏殿的大门轰然洞开。

走进去之后才发现,殿内比外面看起来更宽敞,地上铺着御窑金砖,其下烧着地龙,温暖如春,殿中立着金丝楠木的柱子,半人高的瓷瓶里供着盛放的红梅,暗香浮动。

三人跪地行礼,只见一道珠帘横在他们与皇帝之间,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个杏黄色的身影端坐在高高的椅子上。

又有两个人一左一右,分别立于皇帝两侧。

左边那人生的人高马大,国字脸,一脸风霜,眉间有很重的川字纹,正是新上任的北衙禁军统领谭雪松。

右边则是个肥肥胖胖的绯衣太监,满脸笑容地俯下身,和皇帝耳语着什么。

直到三人跪下,他这才不紧不慢地抬起头,原来是那早见过的朱公公。

那日朱公公走后,林思理曾在私下里抱怨,说这位白胖太监看起来讨喜,其实是九千岁的头号心腹,因为总是一副笑模样,手段又十分毒辣,被人称作笑面阎罗,见到他准没好事。

林思理告诫他们,若是九千岁不在场,这位笑面阎罗就是九千岁的眼睛、嘴巴和耳朵,万不可因为他看起来慈眉善目就轻视他半分。

“平身——”一个有些细弱的声音在珠帘后响起,“三位爱卿如此着急的要见朕,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禀报?”

先帝薨的太早,当今皇帝是幼年登基,至今尚不及弱冠,并未完全亲政。

加之他又是九千岁一手带大的,在朝堂大事上完全听从九千岁的指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现在这幅懦弱的性子。

主少则国疑,这些年来,心思浮动的大臣也不少,只不过都被九千岁以雷霆手段弹压了下去。

但是,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幼虎,亦不可掉以轻心。

闻人贤垂着头,避免直视圣颜,恭敬地开口:“启禀陛下,微臣要禀报的,正是户部侍郎郝国瑞、郝耀祖父子两人科举舞弊,后又勾结镜组织买凶杀人,毒害知情的礼部员外郎张平一案!”

科举舞弊在历朝历代都是动摇国本的重罪,因为它破坏的是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

一旦有志之士仕进无门,穷途末路之下,即使不造反,也会人心离散。

“什么!”闻人贤此言一出,皇帝果然大为震惊,连带着座边的朱公公和谭雪松也面露惊色,“竟有此事!”

颜控,但是铁直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玉京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