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大燕第一赘婿 > 第130章 煎熬

大燕第一赘婿 第130章 煎熬

作者:东征西战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23:24:48 来源:文学城

暗夜隐没了尘世间的一切,带来死亡、悲痛、离别、困苦,绝望与孤独的折磨,蚕食着人们的心灵。

而那黑暗并非永远,在时光的轮转中,新日终将来临。

清晨,第一缕日光乍然初现,犹如在黑夜中撕开一道裂口,太阳以不可阻挡之势,徐徐上升,散发出万丈光芒,像张开温暖的怀抱,容纳万物,守护着赤州大地上的生灵,以柔和的圣光,抚去尘世间的所有悲苦与创伤。

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山野间死去的尸体,渐为草木覆盖。野鹿奔走,蛛游蜩化,演生出全然一新的生命力。

浑北草原,赤地的焦土之上,成堆的灰烬吹散于风中,向远方飘去。

胡泷雪山下,格桑花随风摇曳,风中吹来了新的生机。

半月后,胡泷雪山。

“王上,打探到了中原的情况。”

王帐中,景望一身破烂马服,风尘仆仆赶回,跪地道:“我将向您禀报,您需要……有个准备。”

穹庐大帐内光影昏暗,帐顶的木梁天窗投入少许日光,落于案前男子的肩头,海东青扑打羽翼,落在他肩头的金线处,开始沐浴阳光,整理羽喙。

“说。”

萧拓稍一抬手,海东青识趣地飞走了。

萧拓转过身来,一袭明亮王袍,头戴鹰顶金冠,侧脸沐浴在阳光下,高挺的鼻梁连接眉骨处,投下些许阴翳,深邃的眸光望过。

“是……”景望斟酌着用词,回道:“禀王上,半月前,沈……燕王与燕廷贼军,在晋州燕勒山一带交战,据说战况惨烈,燕王以三千骁勇,奇袭萧关粮仓,偷袭成功,但遭到了对面伏击,三千勇士皆战死,燕勒山中,另有其余两股兵力,本想救援,但被敌兵阻击,而后……”

“说重点。”

“属下在战场上,找到了黑差的尸骸,将他就地埋葬了。”

话音停顿,景望试探地道:“王上曾经交代,命黑差一刻不离,誓死保护燕王陛下的安危,他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如今黑差已死,那么……”

“不!”萧拓断然道:“不可能——!他不会死!”

看着他所表现出强硬的固执,不肯接受这一残酷的真相。景望犹豫片刻,又道:“还有一个消息,燕王残部已经集结,也在四处搜寻燕王的下落,可是都没有……”

“我说不会就不会!”

萧拓骤然暴怒,突然间,胸口处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他以拳猛锤了下,手拄在桌上,喝道:“再去找,找不到人不要回来!”

听到穹庐内传出的吼声,本要请示,进帐侍候的贡女们面露惊异,随即相互搀扶起身,一步三回头地离去了。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燕地。

晋州,绥应。

一座破败城池中,数以千计的流民聚集在城下,领了官兵们分发的糜粥,熙熙攘攘,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流民们边喝粥,边四处张望,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预备着随时等待战火发起,再度踏上逃亡的旅程。

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儿大都是从南边逃难而来。

半月前,晋、幽二州交接地带,燕勒山中爆发了大战,战役以燕帝沈鐩的军队兵败告终。

而后战火回拨,旬日之间,燕廷派出清缴的大军自萧关开出,如入无人之境,兵戈无情地回卷。

沈鐩军队的残部势力,自平饶战败后,陷入了节节退守的困境,及至益陵,与益陵驻地守军彭榷共同阻敌,竟是连益陵也没守住,一直败退到曾经晋南军张淼的老巢,根据地绥应。自此,晋州以南的整片区域都为燕廷所掌控。

“你说什么?!”军署内,传出孙隆怒不可遏的吼声:“这种当口,你让我撤退?!徐阜他是怎么想的?当真以为陛下让他代管驹骊,打理充州那边的事,他就成了丞相?还就说一不二了?!”

厅内气氛十分压抑。

众将之中,梁猛战死,除赵驻、李肃等人失联,生死未卜外,余下的彭榷、王役、张衍等人愁眉紧锁,皆一副束手无策模样。

静了片刻,张衍低声劝道:“眼下情况,不知何时燕军又会攻来,徐大人也是从长远计,现在撤回到充州,还能减少些伤亡,也不至让整个晋州都陷入战乱……咱们所剩兵力不到五万,孙将军,你想靠这五万兵力打回去?夺回晋南怕是,”话音停驻,张衍本想说‘怕是痴人说梦’,可这话未免太伤人心,顿了顿,换了个口气道:“那将是什么结果,大家都可以想见罢。”

这十余日间,孙隆作为军中主将,率领残部几次抵抗燕军的进攻。

溃败、负伤,令大伙都疲惫不堪,将士中,有七成士兵都挂了彩。

部队里缺医少药,军心涣散,人心惶惶,只恐怕不知何时,燕廷的军队又会开来,交战、败退,这样的场面曾于过去几天中重复上演着。

“那也不能撤退!决不能!”

孙隆情绪激动地站起,身上几处负伤,他沉痛道:“眼下,陛下的踪迹还未查明,这时候撤军,岂非弃陛下安危于不顾?!你去回信禀告徐阜,我孙隆拒不撤军!一日找不到陛下,我就守城一日;一年找不到,我就死守一年!总之什么时候找到陛下,什么时候算!”

张衍:“关于这一点,徐大人不是没想过,可以先留下一队兵马,化装成普通的流民或是百姓,在充州境内,慢慢搜寻陛下的下落。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收拾残部撤退,保存实力,否则即令陛下归来,将士们死的死、逃的逃,岂不是也……”

“不必再说了。”

孙隆打断道:“要撤你们撤,我不会下达撤退的军令。”说罢转身离去,直接前往军中巡营了。

望着孙隆的背影消失在二门外,张衍无奈叹息。

适逢午后,王役要去清点武器辎重,盘查所剩粮草,朝众人告了退,也随之走了。

王役走后,彭榷出言宽慰道:“一连几日,张将军忧心战事,操劳过度,说话难免重了些,张大人切莫太挂于心上。”

张衍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介怀。其实,从他接到驹骊的来信,差不多就已经猜到孙隆的反应,倒也不算意外,他只是忧心目前的形势。

天子不知所踪,军中如群龙无首。梁猛战死,赵驻、李肃等将领生死未知,只留孙隆一人坐镇,根本无法挽回败局。

士兵们失其将领,处于敌军重压之下,难保不会生出反心,此前的几战,将士之中,已有不少逃兵,局面危在旦夕,若不今早撤军,只怕还没找到天子下落,军队就要分崩离析,四分五裂了。

“孙将军已派出士兵乔装成百姓,冒险回往萧关关口,在燕勒山北搜寻陛下的踪迹。”

彭榷道:“也许过段时日,就会有消息了。”

张衍走到窗前,看向院落凋敝的草木,没有接他的话,而是问道:“你父怎么样了?”

半月前,与燕军在萧关主关防的一战中,彭帜身负重伤,孙隆冒死将其从战场上救下,正要往北段支援,营救天子,不料敌兵早有准备,封锁住通往北山的所有要道,山谷中,更布置了大量伏兵。

见此情形,孙隆当即反应过来,他们中计了!

埋伏在萧关南段,赵驻及梁猛所领的大军迟迟没有动静,孙隆死战逃出,听闻云崖台袭仓事败,乃是敌军借‘粮仓’设伏,设下的圈套。由沈行约所领三千精锐,正遭遇数倍敌兵的围困,当即心如死灰,当夜,孙隆将重伤的彭帜交由手下,连夜送往平饶治伤,立即重整军队,又杀了回去。

然而敌军早有备而来,孙隆杀了个回马枪,没能成功营救,中途与赵驻、梁猛的残部相遇,两股军队合围一股,再度冲杀,这一次交锋,他们的军队损兵过半,彻底地伤了元气。

“家父伤势过重,恐怕已在弥留之际,军医备了些药物,只能延缓伤情。”彭榷沉重地道。

不过昨日,张衍还到军营看望过彭榷的父亲,不想这才一日不到,伤情发展如此迅猛。

他深深叹了口气,到彭榷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也明白,此刻再多的安慰亦是徒劳。

如今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他们之中,又有哪一个人不是在硬撑?

“找到了——!”

就在这气氛沉闷之时,院外突然响起喊声。

两个轻伤的士兵拖着一人,行至二门处,张衍与彭榷慌忙去迎,但见那人浑身是伤,用仅剩的一口气,一双血手解开胸前系带,一个破布包掉在地上。

来不及说上一句话,随即,那人便昏死了过去。

“把他领下去治伤。”

张衍道:“这是什么?”

彭榷低身拾起,打开外头裹的湿布条,现出一把锋利宝剑来,上面沾满了血。

“是陛下的佩剑……”

两人相识一眼,都意识到了什么,继而撩袍跪地,长声道:“陛下……”

片刻后,众将聚集在军署中。

一张卧榻上,姜成跪立一旁,尝试为那冒死带回天子剑的士兵针灸,一副针下去,那人渐渐醒了,五官痛苦地扭曲着,想要拔针。

“别动!”姜成立马按住他道:“你再乱动一下,可能人就疯了!我是自学的医术,可不敢保准!”

那士兵清醒过来,不敢再乱动了。

孙隆等人围上前,全都朝他问话,士兵疲惫地逐一回答过,姜成又在他干裂的嘴角处蘸了点水。

“再说一次,你是在哪找到的这把剑?”

方才已经问过一次,孙隆仍不死心地和他确认。

这些时日,零星有兵将投敌,或是逃跑,以至于孙隆总是一副疑神疑鬼的模样,语气中带着审问。

“在……萧关南段的山林中……”士兵道:“我找到时,它插在一支树干上,被枝叶掩盖着,小人……曾在陛下帐前值营,因此见过陛下的佩剑……”

孙隆又道:“从萧关到绥应,两地相距数百里,你又是怎么躲过敌兵侦查,一路将它带回来的?”

一旁的张衍朝他挤挤眼睛,示意差不多行了。这人冒死带回陛下的佩剑,浑身是伤,回来不嘉奖也罢了,还一个劲地审问,传扬出去,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然则孙隆只作无视,执意要问个清楚。

“回大人……小的刚发现不久,就有敌兵追了上来,小人便……”那士兵正想抬手比划,又想起不能动,只得描述说:“小人便将伏倒,将剑夹在肋下,假装成尸体,躲避了搜查……”

“两天后出了山,小人就混在流民的队伍里,一路逃难过来……”

孙隆深深蹙眉,暂且相信了他的话,又追问是否见到天子的踪迹,士兵只作不知。

“给他好好医治,等过一会,让他吃东西。”

王役取来布帕,将天子剑仔细擦拭,而后双手托起,小心地放置在正厅中央的兵器架上。

“陛下的佩剑在此,可人仍旧不知所踪……”

孙隆焦虑地揉着前额,沉声道:“莫非真出事了不成?赵驻的军队失联,当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半月前的黄昏,孙隆整军回援,路上遇到派往南段伏击的残部,问过情况,首将只说赵驻误判了战场形势,自己留下断后,让梁猛带领主力军前往北段救援。

而回援途中,梁猛掉入敌方预先设好的陷阱,意外战死,其余残部拼死突围,尚不知赵驻那边的具体情况。

张衍道:“据我所知,燕廷那边也在四处搜寻陛下的下落,似乎也没有结果。”

一时,大家彼此对视,一筹莫展。

议厅又陷入久久地沉默。

云崖台外,三千精锐全部覆没,折损过半的兵将,被血水浸泡的天子剑……他们所能搜得的一切信息,拼凑而出的结果,指向了众人都不愿面对的同一事实——他们的天子很可能已经死了。

“我再去军中看看……”

许久后,孙隆按着桌边站起道:“王役,军中存粮还剩多少?发封信到驹骊,就说军饷不够用,部队需要加紧征兵。”

说罢,孙隆转身离去。王役与张衍相视一眼,面露愁色,也跟着走了。

两日后,一个小乞丐在军署外转悠了数次,被当做奸细抓住。

一刻钟不到,孙隆面色匆急地出来,王役套上马车,由小乞丐领路,众人火势前往城外的一处破庙。

在破庙后院,一处地窖里,发现了躲藏于此的赵驻,还有奄奄一息,重伤昏迷的李肃二人。

被发现时,两人都已昏迷。李肃身上许多道伤口已经呈现腐烂趋势,腐肉上生出了蛆虫。赵驻的伤势则较他轻许多。

众人下到地窖,一股恶臭扑面而来。顾不上许多,急忙将这两人带回军署,临走前,又封了小乞丐一锭银子,作为酬谢。

原是这些天里,为提防敌军势力渗透,煽动人心,绥应全境戒严,全城都在抓奸细。

这名小乞儿常年于各地流窜,专摸死人东西吃。近几年中,渐渐吃得少了,战乱发生前,他在此地落脚,居于破庙,误打误撞地,却在破庙外的土坑里,发现了这两人。

小乞丐误以为他二人是敌兵奸细,为领赏银,费力将人拖到地窖中藏好,而后壮着胆子,来到军署。几番犹豫不决,没想到反被巡防士兵当做细作,抓了起来。

赵驻昏睡一夜,次日便转醒了;而李肃则昏迷了整两日,手心里攥着沈行约的一截战袍,醒时满头大汗,猛地坐起喊道:“陛下……陛下!”

一声重响,李肃摔下床榻,响声立马引来值守士兵的通报。

不多时,众人赶来,而李肃醒来后,不问自己身处何地,伤势情况,而是情绪激动,一直在追问沈行约的下落。

数息后,李肃再度昏倒。

军医为他诊脉,说是身心遭受重创,心脉紊乱,还需再静养数日。

而转醒后的赵驻,倒是精神恢复不少,回忆起当日情况,并将他所掌握的信息与众人说了。

在赵驻的描述中:

当日,赵驻与梁猛按既定计划,率军埋伏于萧关南段,一直等到及近正午时分,听闻远山中有响箭发出,赵驻一声令下,令军队佯攻,做出夺隘姿态,可对面根本不应战。

不多时,远山之巅,又接连发出两支响箭。

“那时,我与彭帜远远看到北口冒出黑烟,还不等反应,敌军已经冲了过来。”孙隆在此插|入一句,道:“想必在那时,陛下所率精兵,已经成功袭仓,很有可能在撤退时发生了变故。”

赵驻咳嗽一声,点了点头。

那时他意识到不对,想要率军回援,可前部已经登上隘口的城楼。

架起的云梯间,敌兵乘势攻下,并很快缠上了他们。

赵驻立即下令,让处于后队的梁猛带兵,大军直接调头,前往北段,可不多久,便有哨兵回报,敌兵埋伏于往北的必经之路上,形成分段包围,以巨石、断木阻断去路。

并且山中远远传来厮杀的响声,也即意味着,孙隆等人的军队也遭到了伏击。

得到这一消息,赵驻心急如焚,前路不通,身后又有追兵,只得硬着头皮冲锋。

大约过了一刻钟,天色突变,下起了瓢泼大雨,赵驻率一队亲信冲出,与部队走散,在天色彻底昏暗时,迷路在了山林中。

及至入夜,他借着一点月光,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来到北段战场。

这里已然成了一片尸山血海。

赵驻从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尸体旁走过,寻找着可能生还的人迹。

不知为何,对面的敌兵只是搜查过战场,并未处理战场上的尸体。

最后,赵驻在一处溪流边发现了李肃,发现他还没死,又是一番周折,因躲避敌兵搜查,一路逃出,却迟迟追不上军队。

而后他带着李肃,在构县躲了几天,再逃出来,因体力不支,半路晕厥了过去。

听完他的描述,张衍等人更加笃定了心底的猜测,简直不知该如何是好。

比起彻底的陷入绝望,这种前路迷茫,看不到希望又没有尽头的无力感,则更为折磨。

此时此刻,饱受这无尽等待折磨的,远不止中原这一边。

旬日之前,也是胡戎丧仪的第五日,萧拓意外听得了中原的一点风声。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似疯了一般,从篝火的祭坛旁冲下,不顾巴里赞等人的劝阻,执意放下身份,赶赴中原。

为了将他拦下,平义与摩陀等人再三劝阻,差点调动部落的甲兵。

可他们很快明白,这种阻拦徒劳无用。

名义上,萧拓已是胡戎新一任的王,掌管胡戎部落二十六族臣民的生死,又有谁敢以下犯上,忤逆他的意思?

最后,巴里赞只得伏跪在他身前,祈求道:“王上!请容臣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若摄提格王子魂魄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他也会为您感到寒心……”

方才在祭坛旁,萧拓早已扔了权杖,此刻手持金刀,站在众人的对立面,脸上带着不顾一切的决绝。

夜色幽静,仿佛预感到将要来临的动荡和不安,族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目光凝望。

巴里赞苦苦规劝道:“王上,您难道忘了?在您父王的病榻前,您是怎样答应他的?那一晚的承诺,诸位王子皆是见证。离开驻地的这些天,我们一路赶着高车,一刻不歇走了两天两夜,这才抵达这处不算肥沃的草场,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您难道就忍心,弃族人的生死于不顾?跑去中原,寻找一个可能已死之人?!”

“你再敢说一个‘死’字,”萧拓目光冰冷,拔刀出鞘道:“保证你人头落地。”

“王兄——!”

一直守在萧拓身侧的荤忧,终于忍不住站出道:“您怎可如此对巴里赞先生不敬?!若您执意要背弃部族,就请……就请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篝火劈啪作响,火堆旁,族人们的目光全都落在萧拓身上,那眼神中有惶恐,有不安,还有些许的迷茫与失望。有些人怀里抱着孩子,被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吓到,襁褓中的婴儿便放声啼哭起来。

“王上,”平义看这情势不对,忙上前低声劝道:“夜已深,即便王上真打算南下中原,也该等明早天亮了,再从长计议……”

巴里赞道:“在此关头,部落正需要您,万万不可意气用事!请三思啊,王上!”

萧拓平静地看了荤忧一眼,又自巴里赞等人身前一瞥而过。目光收回时,他冷冷地道:“我意已决,阻我者,死!”

荤忧当即流露出无比失望的神情,坚定地拦住他,一步不让。而巴里赞朝平义递眼色,两人对上视线,彼此会意,即便担着忤逆的罪名,也决不能放他出关!

就在局面僵持时,一道声音越过人群,兀自地响了起来。

“让他走——!”

阿姞娅一身丧服,身披粗麻白布,站在祭坛前,脸颊淌下一行清泪。

这一声后,阿姞娅没有再说一句话。

她用那种刀锋般尖厉的目光,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目光,紧盯着萧拓。

那种眼神,令他陷入了无休止地愧疚与悔恨之中。

不知不觉间,掌中弯刀‘呯’然落地。

当夜,萧拓交代下去,命景望带出人马,前往中原,替自己搜寻沈行约的下落,打探中原的消息。

自那之后,便是漫长等待的折磨。

在这等待的时间里,几乎每个深夜,萧拓都会从梦中惊醒。

梦里的景象各不相同,有时是他与摄提格赛马,参加草原会盟,有时则是摄提格的责备。

还有些时候,梦里他牵着沈行约的手,走过满地繁花的旷野,两人在夕阳垂落的草甸上拥吻,萧拓的吻落下时,梦境中的那个人倏然消失,苍凉天地之间,陪伴他的,只有地上孤伶的影子。

湖畔的野草疯长,温柔的夕阳变成了凄冷的月光,他在梦里一遍遍呼喊沈行约的名字,一次又一次,从那孤独的梦境中坠落,猛然惊醒。

等待遥遥无期。

他像一个置身无边沙漠的旅人,苦守着心中近乎于渺茫的希望,渴求地等待,属于他的那片绿洲。

然而每一次极目远眺,回应他的,只有耳畔风沙的躁响。

从前的拓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的拓子:每天一睁眼,全家老小男女老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0章 煎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