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53章 第 53 章

大唐九万里 第53章 第 53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待几人终于放下碗筷,肚子都填得鼓鼓的,方静鱼放下瓷勺时,没忍住打了个轻脆的 “嗝~”。声音刚落,她便瞬间红了脸,连忙用手捂住嘴,眼神怯生生地扫过其余三人,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璎璎看得忍俊不禁,肩膀都跟着轻轻抖动,却怕鱼儿脸皮薄,只能死死咬住下唇憋笑,眼底的笑意却藏都藏不住。夏循转过头,假装整理衣袖,嘴角却悄悄勾了勾;李祈安则直接笑出了声,语气带着点打趣:“看来这汤饼是真合胃口。”

方静鱼的脸更红了,埋着头不敢说话。

李祈安率先起身,走到老汉的摊前,拱手道:“多谢大叔,今晚的汤饼很是美味,若有机会再来庐州,定还来光顾。”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块碎银,轻轻放在摊头的木案上。

老汉见状,连忙放下手里的抹布,伸手就要把碎银推回去,语气急切:“郎君这可使不得!不过是四碗普通的汤饼,值不了这么多钱!您这银子,便是去城里最豪华的庐州月点一桌席面都绰绰有余,快收回去!”

“大叔您就收下吧。” 李祈安按住他的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推辞的强硬,“夜里守摊本就辛苦,我们四个‘饕餮’饿极了,若不是您还开着摊,今晚怕是要空着肚子回去。这点银子不算什么,您就当是我们谢您留灯的心意。”

璎璎也走过来,帮着劝道:“阿叔快收下吧!这位郎君啊,可是出了名的‘散财童子’,一天不做点乐善好施的事儿,夜里都睡不着觉呢!” 她说着,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眼角弯成了月牙。

老汉看着两人真诚的模样,又瞧了瞧一旁含笑点头的夏循和方静鱼,终于不再推辞,双手捧着碎银,眼里满是感激:“那…… 那小老儿就多谢几位郎君娘子了!下次再来,一定给你们多放些肉!”

“好啊,那我们可记着了。” 璎璎笑着应下。

几人又与老汉道别,才转身朝着庐州月的方向走去。夜色里,老汉还在身后挥着手,昏黄的油灯映着他的身影,格外温暖。璎璎走在李祈安身边,悄悄碰了碰他的胳膊:“看不出来,你还挺会怜贫惜弱的。”

李祈安侧头看她,月光落在她脸上,映得她眼里满是笑意:“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再说,若不是他,咱们今晚可真是要饿肚子了。”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几分惬意。几人踩着月光往回走,一整天翻卷宗的疲累,仿佛都被这碗热汤饼和此刻的暖意,悄悄抚平了。

待几人沿着街边慢慢走,终于能望见庐州月酒楼那挂着红灯笼的门楼时,远远便瞧见星遥站在门口来回踱步,瞧着格外焦急。

璎璎见状,立马扬声喊了他一声:“星遥!”

星遥听见声音,猛地抬头,瞧见他们的身影,顿时松了口气,快步跑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嗔怪与担忧:“郎君、娘子们怎得这么晚才回来?小的从傍晚等到现在,都差点要去庐州府君那里‘要人’了!”

李祈安知道他是真心关心,非但没责怪他这略显僭越的话,反而笑着解释:“翻卷宗耽搁了时辰,路上实在饿得慌,便在街边吃了碗汤饼,让你久等了。” 说着话锋一转,眼底多了几分认真,“你们那边去见老仵作,可有什么进展?”

星遥脸上的急切褪去,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失落:“那老仵作仔细想了半天,说开元三年庐州城里,压根没有一位姓施的娘子因‘被害’报官验尸的记录。他还说,若是当年真有施七娘亡故,说不定是按‘自然死亡’报的,没经过仵作验尸。”

“有道理。” 夏循点点头,顺着他的话分析道,“咱们翻了一天卷宗也没线索,若是她的死被登记成自然死亡,刑案卷宗里自然不会有记录。”

可李祈安却轻轻皱了眉,摇了摇头:“刑案卷宗没记载倒也罢了,可为何连开元三年的户籍册里,都没找到‘施七娘’或是相关的‘施氏’记录?一个大活人,总不能凭空消失,连户籍登记都没有。” 他说着打了个哈欠,眼底的疲惫再也藏不住,“这一天真是够累的!看来这事也没那么简单,咱们眼下先别琢磨了,吃饱了,也该去睡足觉,养足精神,明天再动脑子查。”

璎璎早就困得眼皮打架,闻言立马用力点头,连声音都带着点困意:“对!我现在只想躺到床上,什么都不想!”

方静鱼也附和着点头,显然也撑不住了。

于是几人不再多聊,快步走进庐州月酒楼。店小二早已候在大堂,见他们回来,连忙安排人准备洗漱的热水。

楼道里的灯笼昏黄温暖,映着几人疲惫却依旧带着几分期待的身影,虽今日毫无收获,但只要睡一觉,明日总能找到新的方向。不多时,几间客房的门先后关上,庐州城的夜色里,只剩下窗外偶尔传来的更鼓声,伴着众人沉沉的呼吸,静静等待着天明。

次日天光微亮,庐州月酒楼的二楼已飘起了米粥与点心的香气。众人陆陆续续从客房出来,眼底虽还带着未散的倦意,但比起昨夜的疲惫,已添了几分清明。方静鱼先到了桌边,正对着一碟刚蒸好的翡翠烧麦出神;夏循随后而至;璎璎打着哈欠走进来,头发梢还微微翘着,显然是刚睡醒;最后是李祈安,他神色比旁人稍显沉静,像是早已在心里过了一遍昨日的头绪。

“先吃点东西垫垫,” 李祈安坐下后,顺手给璎璎推过去一碗温热的莲子粥,“边吃边说。”

璎璎接过粥碗,用勺子搅了搅,率先开口:“昨日翻遍开元三年的刑案和户籍卷宗,连‘施七娘’的影子都没见着,老仵作那边也说没有被害记录…… 难道她真的只是自然死亡?可九相那边明明说她是‘遇害’的,总不能有错吧?”

“九相所记载应该不会作假,” 夏循眉头微蹙,“或许问题不在‘死亡原因’,而在‘身份记录’。咱们昨天查的是府衙存档的户籍册,若是施七娘是外来人口,或是压根没在庐州城正式落籍呢?”

“外来人口?” 方静鱼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恍然,“对啊!若是她只是暂居庐州,或是做些零散活计,没登记在册也有可能。那样的话,府衙的卷宗里自然找不到她的名字。”

李祈安端着茶杯,指尖轻轻敲击杯壁,缓缓道:“这确实是个方向。但还有个疑点,就算她是外来人口,若真遇害,总会有人报官,哪怕是无名女尸,卷宗里也该有记录。可老仵作和咱们都没找到相关痕迹,这就奇怪了。”

璎璎咬了口烧麦,含糊道:“会不会…… 是凶手把她的尸体处理得太干净,连报官的人都没有?或者,她的家人怕惹麻烦,干脆没声张?”

“有这个可能,但概率不大。” 夏循摇了摇头,“庐州一直太平,更何况身处开元年间,官府对人口失踪案虽不如命案重视,但也不会完全置之不理。除非……”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除非有人刻意抹去了她的存在,连报官记录都一并销毁了。”

这话一出,桌边瞬间安静了几分。璎璎手里的勺子停在半空,眼底多了几分凝重:“刻意抹去?谁会这么做?她一个寻常百姓,怎么会值得人费这么大功夫?”

李祈安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这正是咱们要查的。昨日忽略了一点,除了官府卷宗,民间或许还有线索。比如当年的街坊、客栈的掌柜,或是…… 府衙里的老人。” 他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昨日在后衙遇到的府君公子,不是常帮着整理卷宗吗?或许他见过些官府存档里没有的旧物,今日可以去问问。”

“好主意!” 璎璎眼睛一亮,困意顿时消散大半,“那咱们今日依旧分两路走?一路去街上打听当年的旧事,一路去府衙找那位公子问问?”

“嗯。” 李祈安点头,很快将分工安排妥当,“我和璎璎去后衙见府君公子,他夏循你们去城南的旧巷转转,那里是当年平民聚居的地方,住的多是老庐州人,说不定能找到记得‘施七娘’的街坊。”

话音刚落,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一旁候着的星遥,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星遥,你去跟府君说一声,让他安排几个府衙里资历深的文书,跟你一起把开元三年及之前的所有卷宗再细过一遍。咱们之前只盯着‘开元三年遇害’这条线,却忘了另一种可能,施七娘或许在开元三年前就已失踪,直到当年才被杀害。”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再派人去城门司,把开元三年及之前的过所查验记录也一并翻阅了。这么个大活人,只要当年踏入过庐州城,无论是暂住还是长居,总得在城门处留下过所登记的痕迹。”

“言之有理!” 璎璎闻言,猛地一拍桌子,眼里瞬间亮了几分,可刚兴奋片刻,又皱起眉,“可咱们连施七娘到底年芳几何都不知道,往前翻卷宗,该翻到哪一年才停呢?总不能从开国那年查起吧?”

李祈安抬手揉了揉眉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却也有条理:“九相里称她为‘七娘’,而非‘某家夫人’,想来这施七娘当年应是云英未嫁,年纪不会太大,撑死了也就二十出头,先从开元三年开始,逐年倒查,虽说会多费些功夫,但也是无奈之举,只盼着能尽快从户籍或过所记录里,找出她的身份线索。”

“也只能这样了。” 夏循点点头,赞同道,“范围缩小到二十年,虽仍是不小的工程,但有文书帮忙,总能快些。”

方静鱼也跟着应和:“咱们分头行动,多一条路,就多一分找到线索的可能。”

众人不再耽搁,匆匆填饱肚子,便各自起身准备。星遥率先下楼去联系府君安排人手,夏循、方静鱼等人则去找伙计打听城南旧巷的具体位置,李祈安和璎璎则五更衣,准备再次前往府衙,新的一天,新的追查,但也算有了新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