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51章 第 51 章

大唐九万里 第51章 第 51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一行人刚踏出架阁库,外头的阳光便骤然涌来,晃得人下意识眯起了眼,连鼻尖都沾了几分暖意。远处传来衙役换班的梆子声,“咚、咚” 两下,沉稳地敲在午后的时光里,又恰好混着后衙飘来的饭菜香,有酱肉的醇厚,还有时蔬的清甜,竟让这素来严肃的府衙,添了不少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不多时,一位身着灰布短打的老役便迎了上来,他鬓角染霜,动作却利落,对着众人拱手笑道:“诸位郎君、娘子,府君大人已在水榭候着了,小的这就引各位过去。”

跟着老役穿过几重回廊,绕过一丛开得正好的海棠,眼前忽然开阔起来。只见一方水榭临着池塘而建,木质栏杆上爬着青藤,榭内摆着一张圆桌,庐州府君正坐在主位上,身着藏青官袍,见他们来了,便笑着起身相迎:“久等久等,诸位一路辛苦,快请坐!”

璎璎抬眼望去,水榭下的池塘里游着几尾红鲤,水面漂着几片睡莲的叶子,风一吹,便带着水汽与花香拂过,连带着府衙的拘谨感都消散了大半。她悄悄朝李祈安递了个眼神,这府君倒不像想象中那般刻板。

众人依次落座,老役很快端上茶水,茶盏是素雅的青瓷,茶汤清透,入口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府君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扫过众人,笑道:“听闻诸位在查开元三年的旧案?若有需要府衙协助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李祈安端起茶盏,指尖轻轻叩了叩杯沿,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客气,顺着府君的话头接道:“府君客气了。我等不过是初来庐州,对本地旧案多有好奇之心,往后若真遇到捋不顺的关节,少不得要向府君请教。到时候叨扰得多了,还望府君莫要嫌我们烦才是。”

这话既给足了府君面子,又悄悄埋下了后续求助的伏笔,分寸拿捏得正好。

府君一听,连忙从座位上起身,对着李祈安拱手行礼,态度愈发恭敬:“小郎君这话可就折煞下官了!诸位为查旧案而来,本就是为庐州厘清旧事、安定民心,下官理应全力配合。莫说‘请教’二字,便是诸位要调阅什么文书、问询什么旧人,下官但凡能办到,绝无半分推托!”

府君这话恭敬得过分,全然不像一方主政的大员对晚辈的语气,倒像是下属对上司的姿态。旁边的璎璎、方静鱼和夏循对视一眼,眼底都藏着几分迷茫,李祈安虽生的就像是位富贵人,且谈吐不凡,可府君这般郑重,实在超出了寻常晚辈与官员的相处分寸,几人心里都打着嘀咕,却也不好当场发问。

李祈安瞧着三人的神色,却并未多做解释,只是抬手示意府君落座,语气依旧从容:“府君不必如此见外,坐下说话便是。”

璎璎正犹豫着要不要趁这间隙插句话,问问其中缘由,眼角却瞥见几名侍女端着食盘,踏着轻缓的步子从回廊那头过来。为首的侍女捧着一只描金漆盘,盘里盛着一道油亮的卤鸭,酱汁裹着鸭皮,还冒着淡淡的热气;紧随其后的侍女则端着银锅,掀开盖子时,银鱼羹的鲜香瞬间飘满水榭,莹白的银鱼浮在奶白的汤里,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诸位一路查案辛苦,下官特意让后厨备了些庐州特色菜,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府君笑着抬手,示意众人动筷,“这银鱼是今早刚从巢湖捞上来的,鲜得很。”

菜肴一道接一道上桌,翠绿的时蔬、软糯的米饺、酥香的蟹壳黄…… 很快摆满了圆桌。浓郁的香气彻底冲淡了方才那几分微妙的拘谨,璎璎到了嘴边的疑问,也被腹中的饥饿与对美食的期待压了下去,只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李祈安,用眼神示意 “回头再问你”,便拿起筷子,先夹了一筷银鱼羹尝了起来。

李祈安被胳膊肘轻轻一碰,低头就见璎璎正用眼神 “威胁” 他,眼底还藏着没问出口的疑惑,忍不住笑弯了眼,眼尾的弧度都软了几分。他没说话,只是伸手夹了一筷子嫩生生的莼菜,稳稳放进璎璎碗里,语气带着点自然的熟稔:“光盯着银鱼羹可不行,也要多吃点绿叶菜。”

这话落音,璎璎握着筷子的手一顿,抬头狠狠瞪了他一眼,明明是在府君面前,他倒像在自家一样随意,生怕别人看不出他们关系近似。她脸颊悄悄泛起一点红,却还是把那口莼菜拨进嘴里,脆嫩的口感混着清淡的汤汁,倒也爽口。

坐在对面的方静鱼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忍不住抿唇偷笑,夏循则端着茶杯,假装没看见,眼底却也藏了几分笑意。府君瞧着几人间的熟稔互动,只当是年少好友间的寻常相处,笑着打趣:“诸位郎君娘子情谊深厚,倒让下官想起了年轻时与同窗相伴的日子。”

李祈安坦然接话,还不忘又给璎璎碗里添了块卤鸭:“都是一路同行许久的伙伴,自然亲近些,更何况,我们本也是同窗,府君也快动筷,这卤鸭看着就入味得很。”

璎璎咬着卤鸭,又瞪了他一眼,却没再反驳,这人,分明是故意的。可碗里温热的菜肴,混着水榭边的清风与花香,倒让这官场饭局,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惬意。

因着心里还记挂着架阁库里的卷宗,众人这顿饭吃得格外实在,只想着先填饱肚子,好早些回去继续翻查线索。待最后一人放下筷子,端起茶杯漱口时,彼此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 “该走了” 的意思,谁也没心思再留下来客套寒暄,毕竟那桩关于施七娘的旧案,还等着他们从纸堆里找出蛛丝马迹。

李祈安率先起身,对着府君拱手道:“多谢府君今日的盛情款待,我等查案心切,便不多叨扰了,先行告辞。”

府君也不强留,笑着起身相送:“诸位一心为旧案奔波,下官佩服。若后续有需,只管差人来知会一声。”

众人纷纷跟着起身谢过,脚步都透着几分急切。璎璎走在后面,还不忘回头望了眼桌上没吃完的银鱼羹,心里暗忖 “等查完案定要再来尝”,脚下却没慢半分,比起美食,眼下找到施七娘的线索才更要紧。

一行人跟着引路的老役出了后衙水榭,阳光依旧明亮,只是比起正午柔和了些。刚走出月洞门,方静鱼便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咱们得快点回架阁库,争取今日把开元三年的卷宗都过一遍。”

“放心,” 夏循点点头,语气沉稳,“方才雪璎找到了卷宗集中的区域,咱们按之前的分工来,效率必然会更高。”

李祈安看了眼身旁还在悄悄舔嘴唇的璎璎,忍不住笑道:“别惦记着银鱼羹了,等找到线索,我请你去庐州月再吃一顿。”

璎璎耳尖一红,瞪了他一眼,却还是加快了脚步。

一行人刚转过回廊,迎面便走来一位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年轻郎君。他瞧着比李祈安几人年长几岁,衣料质地精良,领口袖口绣着暗纹云纹,步履匆匆,像是有急事在身。路过他们时,只淡淡扫了一眼,便径直越过众人,沿着他们来时的路往后衙走去,全程没有半分停顿,仿佛对府衙的路径熟稔于心。

璎璎的目光忍不住跟着他的背影走,直到那抹月白色彻底消失在回廊拐角,才收回视线。可刚一转身,就撞进李祈安定定的目光里,他不知何时停下了脚步,正望着自己,眼神里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璎璎心里犯嘀咕,下意识抬手擦了擦嘴角,又蹭了蹭脸颊,确认脸上没有饭渍,才不解地问道:“你一直盯着我干什么?难不成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

李祈安抿了抿唇,像是纠结了片刻,才轻声问出口:“你方才为什么一直盯着那位郎君看?”

“哦~” 璎璎恍然大悟,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你没瞧见吗?他既不需要衙役引路,走得还那般熟络,穿的又不是衙门的官服,却能直接往后衙去,我好奇他是谁罢了。”

一旁引路的老役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开口解释道:“娘子有所不知,这位是咱们府君家的大郎君。府君大人常带他来后衙,他自小在这府衙里打转,自然熟得很。有时温书倦了,还会帮着衙里的文书们一起整理卷宗呢,算是半个‘衙里人’了。”

“原来是府君的儿子。” 璎璎点点头,心里的疑惑解开,便又想起了卷宗的事,催促道,“咱们快走吧,别耽误了翻找线索。”

李祈安看着她瞬间转回正题的模样,方才那点微妙的情绪渐渐散去,嘴角勾了勾,跟上她的脚步:“急什么,跑不了。”

一行人再次迈开步子,朝着架阁库走去。只是璎璎心里还悄悄记着那位府君公子,能帮着整理卷宗,说不定对开元三年的旧案,也知道些旁人不知道的事?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压了下去,眼下还是先把眼前的卷宗翻完才是正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