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50章 第 50 章

大唐九万里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璎璎手里揣着个温热的鱼肉馅包子,白胖的面皮透着点油光,咬一口,鲜美的汤汁顺着指尖淌下来。她和李祈安并肩走在巢湖岸边,晨风吹得鬓发微扬,带着湖水的潮气。不远处的码头边,渔民们正忙着卸船,银白的鱼群在竹筐里蹦跳,吆喝声、水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很。

她咽下嘴里的包子,望着那片忙碌的景象,忽然开口问道:“从灯上的九相图内容看来,这庐州城里遇害的那位娘子叫施七娘,是开元三年出的事。” 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蹭着包子皮,“就像你之前说的,她不像王家大娘子那样留有名字,想来是寻常百姓出身,不曾取名,这庐州城偌大,咱们要怎么找到关于她的踪迹呢?”

“是啊。” 李祈安望着湖面掠过的水鸟,也轻轻叹了口气,“这个案子定然比王家那桩棘手得多。光是寻到这施七娘的来龙去脉,怕是就像大海捞针。”

璎璎一听他也这么说,顿时急了,手里的包子都忘了啃:“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在这儿耗着吧?”

“别急。” 李祈安转头看她,眼底带着安抚的笑意,“好在咱们知道她出事的年月,还有姓氏。庐州府的老仵作是从前大理寺退下来的,子皓与他有些交情,今日一早就会去拜访。说不定能从他那里问出些当年的头绪。”

“这可太好了!” 璎璎眼睛一亮,方才的愁绪一扫而空,连声音都轻快了几分,手里的包子仿佛也更香了。

李祈安见她情绪转变得这般快,忍不住觉得好笑,故意板起脸逗她:“不过嘛,咱们剩下来的几个也有任务,怕是偷不得这浮生半日闲了。”

璎璎瞬间愣住,嘴里的包子还含着半口:“我们要干什么?”

“自然是去府衙。” 李祈安笑得狡黠,“查一查开元三年的各类卷宗,亡故的、失踪的,但凡沾点边的都不能放过。这可是个大工程,怕是得耗上一整天呢。”

璎璎看着他眼里的促狭,嗔怪地瞪了一眼,却忍不住弯了嘴角,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去就去!总好过在这里瞎猜。不过话说在前头,查卷宗可是个累人的活,中午得请我吃庐州月的银鱼羹补补!”

说着,她忽然想起昨夜在庐州月尝过的味道,那滑嫩的银鱼裹着鲜醇的汤汁,入口便是满嘴清鲜,连舌尖都仿佛还留着那股子鲜灵劲儿。这么一想,喉咙里顿时泛起一阵痒意,忍不住悄悄咽了口口水,眼睛也亮了几分,脚步都跟着轻快了些,仿佛再快些走到府衙,早些忙完,就能早些尝到那口惦记的滋味似的。

李祈安瞧着她这副模样,哪还猜不出她在想什么,嘴角噙着笑意,故意放慢脚步逗她:“怎么,这就馋了?”

璎璎被说中心事,脸颊微红,却嘴硬道:“谁馋了?我只是觉得,早点查完卷宗,才能安心吃东西罢了。”

“你放心,” 李祈安朗声应下,晨光落在他脸上,笑意比湖光还要亮,“只要能查到线索,莫说银鱼羹,便是全庐州的小吃,都请你尝个遍。”

两人相视一笑,脚步不由得轻快了些。岸边的晨光渐渐烈起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短,湖风里的烟火气,混着未散的包子香,仿佛都成了探案前的序章。

两人在湖边慢悠悠地散了约莫半个时辰的步,看够了晨光里的湖景,闻足了码头的鱼鲜气,才心满意足地折回酒楼。刚上二楼,就见其余人都已坐在临窗的桌前用饔食,粥碗里的热气袅袅升起,混着糕点的甜香,格外热闹。

“你俩大清早的跑哪儿去了?” 方静鱼最先抬头,见璎璎脚步轻快地过来,忍不住打趣道。

璎璎几步跨到桌边,眼疾手快地从方静鱼面前的碟子里捏了块玫瑰酥,塞进嘴里含糊道:“醒得早了,出去溜达了会儿。” 她嚼着点心,又连忙催促,“你们快吃!待会儿还有活计呢!”

除了叶守礼端着茶盏不动声色,其余人都一脸茫然地望着她,眼里满是 “什么活计” 的疑问。

璎璎嘴里的点心还没咽净,便用眼神朝李祈安递了个 “你来说” 的示意。

李祈安无奈地笑了笑,解释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打算早去些府衙,查查开元三年的卷宗,总得过一遍,才能知道这施七娘究竟是何许人。”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夏循当即加快了喝粥的速度:“早说啊,我这就吃完。”

不多时,一桌早膳便见了底。众人齐齐起身出了酒楼,按先前商议好的分工行动,星遥和叶守礼一同往老仵作的住处去,打算从旁套套当年的情形;李祈安、璎璎等人则直奔府衙,准备泡在卷宗堆里翻找线索。

晨光正好,庐州城的街巷渐渐热闹起来。一行人兵分几路,身影很快融入往来的人潮里,各自奔赴要做的事。

李祈安熟门熟路地领着众人穿过府衙回廊,径直走向架阁库。璎璎望着那扇厚重的木门,忍不住咋舌:“咱们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来了?连个通传都没有?”

“不然呢?” 李祈安回头看她,眼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难不成还要敲锣打鼓通报?”

方静鱼在一旁轻声道:“按规矩,总该先去拜访府君大人吧?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界,咱们这般贸然进来,怕是不合礼数,而且论辈分,咱们都是晚辈呢。”

“府衙长官有什么可见的?” 李祈安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伸手推开架阁库的门,一股陈旧的纸墨味扑面而来,“你看这满库的卷宗,光是翻找就够咱们忙的,哪有闲工夫和他客套寒暄?耽误了正事才不值当。”

夏循显然对这些门道熟稔,上前一步打量着层层叠叠的书架:“架阁库的卷宗都是按规矩分类的,不然衙门小吏日常查案也无从下手。咱们先按年份定位到开元三年的区域,卷宗表皮一般都有简要标注,顺着这个找能省不少功夫。” 他指了指书架的层级,“娘子们负责下三层,我和祈安翻上三层,分工合作,效率能高些。”

众人闻言都点头赞同,也不再纠结礼数问题。架阁库里光线偏暗,只有几扇小窗透进微光,空气中浮动着灰尘与纸张混合的气息。一排排书架高耸,堆满了泛黄的卷宗,用细麻绳捆扎得整整齐齐,标签上的字迹有的已经模糊不清。

璎璎和方静鱼走到下层书架前,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卷宗,吹了吹上面的浮尘,展开来看,密密麻麻的小楷记录着当年的户籍、诉讼、缉捕文书,字里行间都是陈年旧事。李祈安和夏循则踩着木梯上了上层,木梯发出轻微的 “吱呀” 声,与翻动纸张的 “沙沙” 声交织在一起,在安静的架阁库里格外清晰。

时间在指尖翻动的纸页间悄然流淌,窗外的日头渐渐升高,阳光穿过雕花木窗,在积着薄尘的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随着日影西斜缓缓移动,像无声的钟摆。

架阁库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还有纸张翻动时发出的 “沙沙” 轻响。泛黄的卷宗堆积如山,有的纸页脆薄如蝶翼,稍一用力便可能碎裂;有的墨迹早已晕开,辨认起来格外费力。璎璎指尖划过一行行模糊的字迹,眉头微蹙,偶尔停下来对着光线仔细辨认;方静鱼则将看过的卷宗分门别类码放整齐,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却顾不上抬手擦拭。

上层的木梯偶尔轻轻晃动,李祈安正逐字逐句核对着一卷户籍册,指尖在 “施” 姓条目上缓缓移动;夏循则捧着一摞诉讼卷宗,靠在书架旁细细翻看,时不时在纸上记下些什么。

谁也没有再说话,连咳嗽都刻意放轻了声音。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纸墨香与淡淡的灰尘味,与窗外隐约传来的喧嚣隔绝开来,仿佛自成一个凝滞的时空。每个人的心思都系在那千万字里行间,盼着能从浩如烟海的记录中,捕捉到 “施七娘” 那惊鸿一瞥的踪迹。

光斑爬到璎璎脚边时,她忽然停住翻页的手,指尖落在一行模糊的小字上,呼吸微微一滞周遭的寂静里,仿佛有什么东西,正要破土而出。

“我找到开元三年的卷宗了!” 璎璎忽然扬声喊道,指尖还停留在那卷泛黄的纸册上,眼里闪过一丝雀跃。

众人闻声纷纷回头,连踩着木梯的李祈安都停下了动作,探身望过来:“可与施七娘有关?”

璎璎翻到卷宗末尾,仔细核对了一遍,方才的喜色渐渐淡去,语气也低落下来:“无关,只是开元三年一桩寻常的盗窃案,与咱们要找的人不相干。”

“无妨。” 夏循从卷宗堆里抬起头,语气沉稳,“至少确定了开元三年的卷宗集中在那一片区域,咱们都往那边去找,能省不少功夫。”

方静鱼点点头,立刻挪到璎璎身边,伸手抽出旁边几卷未开封的卷宗,准备一同细查。

李祈安却从木梯上下来,抬头看了看窗棂外的日头,笑道:“先歇会儿吧,已到昼食时辰了。说起来,你们先前惦记的府君大人,之前便递了话,邀咱们去后衙共用午膳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